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439发布日期:2018-09-14 22:0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固定时,大多采用固定的支座,这样虽然能起到固定的作用,但是这样固定之后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支座产生松动的现象,不利于换热器的正常使用,以及现在的换热器大多暴露在太阳底下,照在换热器的阳光大多浪费掉了,如果将这部分阳光利于起来,有利于减少换热器的耗能,有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固定时,大多采用固定的支座,这样虽然能起到固定的作用,但是这样固定之后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支座产生松动的现象,不利于换热器的正常使用,以及现在的换热器大多暴露在太阳底下,照在换热器的阳光大多浪费掉了,如果将这部分阳光利于起来,有利于减少换热器的耗能,有利于节能减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包括壳体、进水口、热水出口、热水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出水口、制热器、换热管、导流板、管板、排水口、蓄电池、支座、减震垫和减震装置,所述壳体顶端一侧外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顶端中部一侧外部开设有热水出口,所述壳体顶端另一侧外部开设有热水进口,所述壳体顶端在热水出口和热水进口位置之间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壳体一端中部外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另一端内侧底端安装有制热器,所述壳体内置有换热管,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换热管两端均安装有管板,所述壳体底端一侧外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壳体底端中部外侧固定有蓄电池,所述壳体底端靠近排水口一侧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底端固定有减震垫,所述壳体底端另一侧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柱、连接套、减震垫块、减震液和底座,所述连接柱底部外侧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顶端两侧均固定有减震垫块,所述连接柱底端外侧与连接套内侧底端之间设置有减震液,所述连接套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制热器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热器与壳体内侧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和导流板安装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块为一种橡胶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外侧设置有保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减震垫和减震装置,通过减震垫的减震,连接柱与连接套和减震液的配合,以及减震垫块的减震,有利于减少换热器工作时的震动,便于使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等构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利用阳光的发电,以及蓄电池的存储,设置有制热器,便于换热管使用之前的预热,便于减少换热器的耗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进水口;3、热水出口;4、热水进口;5、太阳能电池板;6、出水口;7、制热器;8、换热管;9、导流板;10、管板;11、排水口;12、蓄电池;13、支座;14、减震垫;15、减震装置;151、连接柱;152、连接套;153、减震垫块;154、减震液;15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包括壳体1、进水口2、热水出口3、热水进口4、太阳能电池板5、出水口6、制热器7、换热管8、导流板9、管板10、排水口11、蓄电池12、支座13、减震垫14和减震装置15,壳体1顶端一侧外部开设有进水口2,壳体1顶端中部一侧外部开设有热水出口3,壳体1顶端另一侧外部开设有热水进口4,壳体1顶端在热水出口3和热水进口4位置之间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5,壳体1一端中部外侧开设有出水口6,壳体1另一端内侧底端安装有制热器7,壳体1内置有换热管8,壳体1内侧安装有导流板9,换热管8两端均安装有管板10,壳体1底端一侧外部开设有排水口11,壳体1底端中部外侧固定有蓄电池12,壳体1底端靠近排水口11一侧固定有支座13,支座13底端固定有减震垫14,壳体1底端另一侧安装有减震装置15,减震装置15包括连接柱151、连接套152、减震垫块153、减震液154和底座155,连接柱151底部外侧套接有连接套152,连接套152顶端两侧均固定有减震垫块153,连接柱151底端外侧与连接套152内侧底端之间设置有减震液154,连接套152底端固定有底座155,太阳能电池板5和制热器7均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保护制热器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制热器7与壳体1内侧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为了便于换热管8和导流板9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换热管8和导流板9安装方向相反。

为了便于减震垫块153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减震垫块153为一种橡胶材质构件。

为了便于保护蓄电池1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蓄电池12外侧设置有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5将照在上面的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将转化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2内,工作时,冷水从进水口2流入到壳体1内,冷水先通过制热器7工作时的制热,进行预热,再通过换热管8进行换热,最后从出水口6流出,同时热水从热水进口4进入,通过导流板9的导流,流经换热管8后,再通过热水出口3流出,工作产生的震动,壳体1一端通过减震垫14进行减震,另一端通过减震垫块153的减震,连接柱151、连接套152和减震液154的配合,进行减震,便于换热器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