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3393发布日期:2018-09-14 21:5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空调。



背景技术:

立式空调一般包括中框、风道部件、出风面板等,在现有技术中所用到的立式空调的中框主要由顶盖、立柱及底座搭建而成,该中框结构设计由于零件数量偏多,从而导致立式空调在装配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同时也不利于立式空调在后期维护过程中进行拆装。因此,急需提出一种便于装配的中框结构。

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器的中框结构,包括顶部、底部及设置于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之间的收容部,所述顶部、所述收容部及所述底部一体成型。而在中框与风道部件装配后,往往存在密封效果差等问题,会导致风从中框通风口和出风部件出风口的配合处吹出,影响立式空调的正常运转;同时现有技术在对中框进行设计加工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中框上电控线的走线情况,从而不能有效地对中框上的电控线进行较好的排布,不利于提高中框在结构上的合理化程度,为中框的装配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申请人在早期对立式空调的前面板进行研究的同时,递交了申请号为CN201620613653.1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柜机结构,包括柜机主体、安装于柜机主体前半部分的前面板和安装于柜机主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前面板下端接近所述底座处设置有让位,所述前面板让位处下方设置有螺钉安装位,所述螺钉安装位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倾斜一定角度,具体结构见附图13。但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申请中的立式空调同样存在着空调中框与风道部件装配时,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立式空调,以解决空调中框与风道部件装配时,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式空调,包括空调中框、风道部件、出风面板和前面板,所述风道部件上设置有出风口,空调中框上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配合的通风口,在出风口与通风口之间的配合位置设置有密封件,在远离前面板的一侧,空调中框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与密封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中框包括第一端部、电控件装配部、风道装配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电控件装配部连接,电控件装配部通过第一容纳部与风道装配部连接,风道装配部通过第二容纳部与第二端部连接;

所述风道装配部上设置有承接部,风道装配部通过承接部与第一容纳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被设置于风道装配部上,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肋和第二密封肋;

在靠近风道部件的一侧,风道装配部分别与第一密封肋和第二密封肋连接。

进一步的,在靠近风道部件的一侧,所述通风口设置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

在远离通风口的方向上,第一密封肋与第一翻边配合;在远离通风口的方向上,第二翻边与第二密封肋配合。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肋在远离第一翻边的一侧设置加强肋,第二密封肋在远离第二翻边的一侧设置加强肋,第一翻边与第一密封肋之间设置加强肋。

进一步的,在远离前面板的一侧,第一容纳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容纳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的,在远离前面板的一侧,第二容纳部上设置有第一槽轨和第二槽轨,且第一槽轨和第二槽轨延伸至与第二端部连接;第一槽轨和第二槽轨之间构成导向槽。

进一步的,在远离前面板的一侧,第二容纳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轨,所述限位轨延伸至与第二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在靠近前面板的一侧,承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柱;

在靠近前面板的一侧,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柱。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中框一体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空调,在出风口与通风口之间设置密封件,同时在空调中框上设置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与密封件连接,通过密封装置与密封件的配合作用,提高了空调中框与风道组件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地避免了风从中框通风口和出风部件出风口的配合处吹出,确保了立式空调的正常运转。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空调,通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槽轨、第二槽轨以及限位轨的设置,不仅提高了空调中框在装配过程中的便捷程度以及安装牢靠性,而且改善了空调中框上的受力分布情况,增强了空调中框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空调中框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空调中框的另一种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空调中框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空调中框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空调中框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空调中框的右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爆炸图;

图13为申请人在早期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立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中框,11-电控件装配部,12-第一容纳部,121-第一限位部,13-风道装配部,131-第一翻边,132-第二翻边,133-第一密封肋,134-第二密封肋,135-承接部,14-通风口,15-第二容纳部,151-第二限位部,152-第一槽轨,153-第二槽轨,154-导向槽,155-限位轨,16-第一端部,160-端面,161-端部装配件,1611-定位凸台,162-斜边,163-集线槽口,164-第一限位凸台,165-第二限位凸台,166-第一安装柱,167-第二安装柱,168-第一侧壁,169-第二侧壁,17-第二端部,18-中框固定部,181-第一固定板,182-第二固定板,183-第一卡扣,184-第二卡扣,19-布线部件,191-第一布线板,192-第二布线板,2-风道部件,21-出风口,3-出风面板,31-格栅,4-前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12所示,一种立式空调,包括空调中框1、风道部件2、出风面板3和前面板4,所述空调中框1与前面板4连接,在远离前面板4的方向上,风道部件2被设置于空调中框1的一侧,在靠近前面板4的方向上,出风面板3被设置于空调中框1的另一侧,出风面板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出风面板运动,以调节空调出风方向,其中空调中框1、风道部件2、出风面板3和前面板4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所述空调中框1上设置有集线槽口163和布线部件19,通过布线部件19构成布线空间,所述集线槽口163与布线空间配合。

其中空调的控制部件往往将电控线绕过或穿过空调中框,实现与出风面板3的连接,以控制出风面板3对出风情况进行调节,而在现有技术中的空调中框往往存在电控线排布较为杂乱的问题,不仅不利于空调的装配,而且存在一定的电气安全隐患。

因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立式空调,通过在空调中框上设置集线槽口和布线部件,通过布线部件构成的布线空间对电控线进行容纳,集线槽口与布线空间配合,从而使电控线在空调中框上能够进行较好的排布,优化了空调中框上电控线的走线情况,使得空调中框在装配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电控线进行排布安装过程中,提高了相关装配操作的便捷程度。

实施例2

如附图1-1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空调中框1在装配过程中的便利性,所述空调中框1包括第一端部16、电控件装配部11、风道装配部13和第二端部17,第一端部16与电控件装配部11连接,电控件装配部11通过第一容纳部12与风道装配部13连接,风道装配部13通过第二容纳部15与第二端部连接。

其中,电控件装配部11与空调的控制部件相配合,风道装配部13与风道部件2相配合;第一容纳部12的设置,将立式空调的控制部件与风道部件2隔离开来,第二容纳部15的设置,将立式空调的底座部件与风道部件2隔离开来,从而确保了立式空调的风道部件2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最大程度上确保了空调在运行过程中,风道部件2的正常运转,同时降低了风道部件2对空调其它部件的干扰;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容纳部12和第二容纳部15,也改善了空调中框1的受力分布情况,提高了空调中框1的机械性能。

此外,作为在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在立式空调的正常立式方向上,即在竖直方向上,电控件装配部11与空调的控制部件相配合,且均属于空调上部,在按照上述空调中框1的各部件连接关系的前提下,空调中框1的各个部件自上至下依次设置。

为了进一步改善风道装配部13与第一容纳部12之间的受力分布情况,提高电控件装配部11、第一容纳部12以及风道装配部13之间的机械强度,所述风道装配部13上设置有承接部135,风道装配部13通过承接部135与第一容纳部12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靠近前面板4的一侧,第一容纳部12与承接部135共同与驱动装置配合,用于容纳驱动装置,在靠近前面板4的一侧,第二容纳部15与另一个驱动装置配合,用于容纳驱动装置,从而使得空调中框1完全与驱动装置配合,对驱动装置所占用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立式空调整体占用的空间。

在靠近前面板4的一侧,承接部13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柱166,通过第一安装柱166与相应的驱动装置配合固定,实现对第一容纳部12和承接部135所共同配合的驱动装置的固定安装;

在靠近前面板4的一侧,第二端部1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柱166,通过第一安装柱166与相应的驱动装置配合固定,实现对第二容纳部15所配合的驱动装置的固定安装。

此外,所述空调中框1还包括中框固定部18,中框固定部18包括第一固定板181和第二固定板182;

在空调中框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板181分别与第一端部16、电控件装配部11、第一容纳部12、承接部135、风道装配部13、第二容纳部15和第二端部17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82与第一固定板18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立式空调的正常立式方向上,即在竖直方向上,作为空调中框1的轴向方向,也可称为空调中框1的长轴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作为空调中框1的径向方向,也可称为空调中框1的短轴方向。

其中,空调中框1通过中框固定部18分别与风道部件2、出风面板3和前面板4进行连接,为了提高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出风面板3和前面板4之间的拆装便捷性,本实施例中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出风面板3和前面板4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具体的,在远离前面板4的一侧,第二固定板18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扣184;在靠近前面板4的一侧,第一固定板18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扣183,第二固定板18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扣183;

由于本实施例中涉及立式空调,考虑到自身重力的影响,需要确保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出风面板3和前面板4之间连接的牢靠性,所述第一卡扣183与第二卡扣184的开口方向互为反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在立式空调的正常立式方向上,即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卡扣183的开口朝上,第二卡扣184的开口朝下,从而确保了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出风面板3和前面板4之间,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连接的牢靠程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空调中框1一体成型。

实施例3

如附图2-11所示,本实施例对与布线相关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由于电控件装配部11与空调的控制部件相配合,为了对空调控制部件相关的电控线的布线情况进行优化,同时确保对电控线进行集成化布线,在空调中框上,第一端部16上设置有集线槽口163,所述集线槽口163包括第一侧壁168和第二侧壁169,所述第二侧壁169与第一固定板181连接;

为了便于空调中框1的装配以及电控线在集线槽口163中的装配,沿着空调中框1的径向方向,集线槽口163贯穿第一端部16,且集线槽口163优选为开放式开口,与空调控制部件相关的电控线统一经由集线槽口163进行集中布线。

为了避免电控线在集线槽口163中出现脱离现象,需在集线槽口163中,第一侧壁168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164,在第二侧壁169与第一固定板18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165。其中,第一限位凸台164与第二限位凸台165为相互独立设置,第一限位凸台164的凸起方向为朝向第二侧壁169的方向,第二限位凸台165的凸起方向为朝向第一侧壁168的方向。从而通过第一限位凸台164和第二限位凸台165的设置,不仅确保了集线槽口163的开放式开口,而且对电控线在集线槽口163的开口处进行了限位,避免了电控线从集线槽口163中出现脱离。

为了对空调中框1上的电控线进行集中布局以及限位,避免电控线在空调中框1上布局散乱,提高空调中框1在装配过程中的便捷性,所述布线部件(19)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布线板191和至少一个第二布线板192;

所述第一布线板191与第一固定板181连接,所述第二布线板192与第一端部16、电控件装配部11、第一容纳部12、承接部135、风道装配部13、第二容纳部15、第二端部17中的至少一个部件连接。

其中第一布线板191与第二布线板192共同构成布线空间,不仅为电控线提供了放置空间,而且在立式空调的正常安装位置的水平面上对电控线进行限位,避免了电控线的脱离,提高了对电控线布线的集成化程度,提高了空调中框1在装配过程中,尤其是对电控线进行排布安装过程中的安装便捷性。

实施例4

如附图1-11所示,为了提高空调中框1与外面板4安装过程中的便捷性以及安装牢靠性,在空调中框1上,第一端部16具有端面160,端面160上设置有端部装配件161、第一安装柱166和第二安装柱167,所述端部装配件161与第一安装柱166配合,所述端部装配体161设置有朝向第一安装柱166方向延伸的斜边162。

为了提高在空调中框1安装过程中的便捷性,在靠近电控件装配部11的一侧,端部装配体161上设置有定位凸台1611,确保了空调中框1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进行较为快速的定位以及固定。

在立式空调的上部,空调中框1的第一端部16与外面板4之间通过相应的装配部件进行连接,其中通过第一安装柱166和第二安装柱167实现对外面板4的安装以及固定,同时端部装配体161上设置有相应的装配孔。

而在空调中框1与外面板4的装配过程中,较难对第一安装柱166和第二安装柱167进行定位,从而不利于提高空调中框1在装配过程中的便捷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在第一端部16在端面160上设置端部装配件161,端部装配件161与第一安装柱166配合,且端部装配体161上设置有朝向第一安装柱166方向延伸的斜边162。具体的,在空调中框1与外面板4的装配过程中,仅需将外面板4与端部装配体161对齐,并使外面板4沿着斜边162滑动,即可实现第一安装柱166、第二安装柱167与外面板4上对应的安装孔的装配,提高了对第一安装柱166和第二安装柱167进行定位的精准度,提高了空调中框1与外面板4的装配便捷程度。

为了便于加工及区分,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第一安装柱166为圆柱形构型或椎体式构型的柱状体,且第一安装柱166上设置有装配孔;第二安装柱167为十字形构型的柱状体。

实施例5

如附图6-9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存在的密封效果差等问题,所述风道部件2上设置有出风口21,空调中框1上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21配合的通风口14,在出风口21与通风口14之间的配合位置设置有密封件;在远离前面板4的一侧,空调中框1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与密封件连接。

其中,通过在空调中框1上设置密封装置,且密封装置与密封件配合并连接,从而提高了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件优选为海绵,密封件能够粘接于出风口21与通风口14之间的配合位置;所述通风口14被设置于风道装配部13上。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肋133和第二密封肋134;在靠近风道部件2的一侧,风道装配部13分别与第一密封肋133和第二密封肋134连接。

在靠近风道部件2的一侧,所述通风口14设置有第一翻边131和第二翻边132;在远离通风口14的方向上,第一密封肋133与第一翻边131配合;在远离通风口14的方向上,第二翻边132与第二密封肋134配合。

其中通风口14通过第一翻边131、第二翻边132与出风口21进行配合,提高了通风口14与出风口21的啮合度,增强了通风口14与出风口21的密封性,不仅有助于提高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的密封性能,而且改善了出风口21的出风涡流情况,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21的出风向侧方向溢流的情况。

此外,由于密封件优选为海绵,而海绵具有较好的形变恢复能力,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肋133和第二密封肋134,通过第一翻边131与第一密封肋133的配合,以及第二翻边132与第二密封肋134的配合,使得第一密封肋133和第二密封肋134对密封件进行挤压,利用密封件的形变恢复能力,进一步提高出风口21与通风口14之间的配合位置处的密封性能,以提高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6

如附图7-1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空调中框1在安装过程中的便捷性以及安装牢靠性,在远离前面板4的一侧,第一容纳部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1,第二容纳部15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51;具体的,在第一容纳部12上,第一限位部121被设置在靠近风道装配部13的一端;在第二容纳部15上,第二限位部151被设置在远离风道装配部13的一端。

所述第一限位部121与第二限位部151均为凸块结构,且被设置的个数至少为一个。通过在第一容纳部12上设置第一限位部121,在第二容纳部15上设置第二限位部151,不仅能够确保空调中框1在安装过程中的快速定位,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而且能够有效避免空调中框1在安装后产生晃动,确保了安装的牢靠性。

为了提高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装配的便捷程度,在远离前面板4的一侧,第二容纳部15上设置有第一槽轨152和第二槽轨153,且第一槽轨152和第二槽轨153延伸至与第二端部17连接;第一槽轨152和第二槽轨153之间构成导向槽154。导向槽154的设置,使得风道部件2仅需与导向槽154对齐,即可实现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的对齐,使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的装配变得简单快捷;同时导向槽154不仅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而且通过导向槽154与风道部件2之间的配合,在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产生一定的限位作用,提高了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安装的牢靠性。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在空调中框1与风道部件2之间具有更好的配合,避免风道部件2与空调中框1配合时从导向槽154中偏移的情况发生,在远离前面板4的一侧,第二容纳部1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轨155,对风道部件2与空调中框1之间的安装提供部分定位、限位的作用。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21的设置,进一步改善了第一容纳部12上的受力分布情况,增强了第一容纳部12的机械性能;

第二限位部151、第一槽轨152、第二槽轨153以及限位轨155的设置,进一步改善了第二容纳部15上的受力分布情况,增强了第二容纳部15的机械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