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4305发布日期:2018-08-04 16:3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茶叶干燥机。



背景技术: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余的水分蒸干,现有的蒸干方式一般采用露天晒干,受天气及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且耗费时间难以预计,也需要很大的露天场地,不利于工业规模化快速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干燥机,它能够快速高效的对茶叶进行干燥,保证了生产有序快速的进行,同时便于控制晒干时间,具有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控制、使用方便、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干燥机,包括密封的干燥机机体,机体的正面设有一个活页门,机体内部的六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明的玻璃槽,每块玻璃槽均与安装在侧壁内的加热管相对应从而使加热管能够透过玻璃槽对机体内进行加热,机体内部中空并固定有一个置物架,置物架上设有若干排纵向分布的架杆,架杆用于放置烘干盘,机体顶部则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与机体外的一根出气管相连通。

所述架杆呈倒T字形,架杆与位于置物架上的连接杆相连,烘干盘则放置在架杆上由架杆支撑。所述烘干盘上排列有凸肋,凸肋将盘面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从而避免茶叶堆积过多造成烘干不均匀的问题。所述加热管通过加热电路与设置在机体侧壁上的控制器相联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及加热管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玻璃槽按照纵向排列的方式整齐排列在侧壁上。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缓慢旋转的风机用于将机体内蒸发的水汽抽走。

所述活页门通过上下两个门夹与机体活动相连。在所述机体底部设有四个位于顶角处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能够快速高效的对茶叶进行干燥,保证了生产有序快速的进行,同时便于控制晒干时间,具有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控制、使用方便、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烘干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活页门,3-玻璃槽,4-置物架,5-架杆,6-出气管,7-烘干盘,8-控制器,9-门夹,10-滚轮,11-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茶叶干燥机,包括密封的干燥机机体1,机体1的正面设有一个活页门2,机体1内部的六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明的玻璃槽3,每块玻璃槽3均与安装在侧壁内的加热管相对应从而使加热管能够透过玻璃槽3对机体1内进行加热,机体1内部中空并固定有一个置物架4,置物架4上设有若干排纵向分布的架杆5,架杆5用于放置烘干盘7,机体1顶部则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与机体1外的一根出气管6相连通。

所述架杆5呈倒T字形,架杆5与位于置物架4上的连接杆相连,烘干盘7则放置在架杆5上由架杆5支撑。

所述烘干盘7上排列有凸肋11,凸肋11将盘面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从而避免茶叶堆积过多造成烘干不均匀的问题。

所述加热管通过加热电路与设置在机体1侧壁上的控制器8相联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及加热管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玻璃槽3按照纵向排列的方式整齐排列在侧壁上。

所述出气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缓慢旋转的风机用于将机体1内蒸发的水汽抽走。

所述活页门2通过上下两个门夹9与机体1活动相连。

在所述机体1底部设有四个位于顶角处的滚轮10。

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的对茶叶进行干燥,保证了生产有序快速的进行,同时便于控制晒干时间,具有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控制、使用方便、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