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0177发布日期:2018-12-22 08:0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制冷装置所使用的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安装制冷装置所使用的管道零件的制造方法。在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制造方法中,依次进行利用硬钎焊接合多个部件来制作半成品的步骤、进行半成品的气密性试验的步骤、及用隔热材料覆盖已被确认为具有气密性的半成品的步骤。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以制造发电厂等所使用的管道零件的移动式制造设备。就该制造设备而言,制作管道零件所需的机器(裁切管的机器、焊接管的机器等)分别安装于多台拖车上。并且,将装有这些机器的拖车搬入发电厂等现场,并在现场制作管道零件。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87659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昭59-1078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以想到:将用以实施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管道零件的制造方法的设备搬入安装制冷装置的现场,并在现场制造管道零件。此时,可以想到:在安装于拖车等车辆上的集装箱等箱体的内部空间形成作业区域,该作业区域用以进行硬钎焊作业、气密性试验、及用隔热材料进行覆盖的覆盖作业。但至今为止并未探讨过在较狭窄的箱体的内部空间中在无损作业性的情况下应如何布置上述区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无损作业性的情况下将用以制造管道零件的作业区域适当地布置于一个箱体的内部空间中。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用以安装制冷装置的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为对象。并且,所述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具备:一个箱体20,其设置在车辆201、205的底盘202上,且该箱体20的内部空间成为作业用空间;硬钎焊区域30,其形成于所述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并至少设置有硬钎焊作业台31,该硬钎焊作业台31用以进行利用硬钎焊接合多个部件来制作半成品101的作业;气密性试验区域40,其形成于所述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至少设置有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该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用以对所述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进行试验;以及完成用区域50,其形成于所述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至少设置有完成用作业台51,该完成用作业台51用以进行用隔热材料104覆盖所述半成品101来完成所述管道零件100的作业。在所述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硬钎焊区域30、所述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所述完成用区域50沿着第一侧壁21布置成一列,其中,该第一侧壁21沿着所述箱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形成有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箱体20设置在车辆201、205的底盘202上并能够移动。此外,在硬钎焊区域30中设置了硬钎焊作业台31,在气密性试验区域40中设置了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在完成用区域50中设置了完成用作业台51。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沿着第一侧壁21布置成一列,其中,第一侧壁21是箱体20的一侧侧壁。因此,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能够沿着箱体20的另一侧侧壁确保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的作业人员的通路。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箱体20的后端设置有门24,从所述箱体20的后端朝着前端依次布置有所述硬钎焊区域30、所述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所述完成用区域50。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用以进行硬钎焊作业的硬钎焊区域30布置在箱体20的靠后端的位置处。在硬钎焊作业中为了熔化硬钎料而使用了燃烧器。因此,就需要充分地进行硬钎焊区域30的换气。另一方面,就箱体20而言,在后端设置有门24,若打开该门24,后端便会敞开。因此,在该方面的发明中,在新鲜空气容易从箱体20外部流入的箱体20的靠后端的位置,布置了硬钎焊区域30。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箱体20具备搬出口60,该搬出口60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21的面向所述完成用区域50的部分处,并用以将所述管道零件100搬到所述箱体20的外部。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的面向所述完成用区域50的部分,形成有搬出口60。在布置于箱体20的靠前端位置的硬钎焊区域30中制成的半成品101被从箱体20的后端朝着前端搬送,并在布置于箱体20的靠后端位置的完成用区域50中成为完成品即管道零件100。已在该完成用区域50中完成的管道零件100被从搬出口60搬到箱体20的外部。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搬出口60为沿着所述完成用作业台51的上表面延伸的横向长度较长的开口。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搬出口60沿着完成用作业台51的上表面形成。因此,若作业人员将已在完成用作业台51上完成的管道零件100推向里侧,则管道零件100便被从搬出口60送出到箱体20的外部。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具备片状部件62,该片状部件62被从所述搬出口60一直拉到所述箱体20的外部,并且接住从所述搬出口60送出来的所述管道零件100。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片状部件62被从搬出口60一直拉到箱体20的外部。已被从搬出口60送出来的管道零件100由片状部件62接住,并沿着片状部件62的上表面滑落下去。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具备弯管机71,在所述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硬钎焊区域30的旁边设置有所述弯管机71,该弯管机71用以弯曲管,其中,该管是构成所述半成品101的部件。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在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上,硬钎焊区域30的旁边设置有弯管机71。作业人员无需沿箱体20的长度方向移动就能够进行使用弯管机71弯曲管的作业、以及将使用弯管机71弯曲的管等部件经由硬钎焊接合起来的作业。

本公开的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上设置有覆盖部件45,该覆盖部件45通过覆盖作为气密性试验的对象的所述半成品101而形成用以收纳该半成品101的试验空间47,所述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具备供气扇49,该供气扇49将所述箱体20外部的空气供向所述试验空间47。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在由覆盖部件45围成的试验空间47中,进行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试验。箱体20外部的空气经由供气扇49被供向试验空间47。因此,即使气密性试验所使用的试验用气体漏出到试验空间47中的情况下,试验用气体也会被迅速地从试验空间47中排出,而使得试验空间47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相同。

本公开的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箱体20构成为:与所述第一侧壁21相向的第二侧壁22能够打开、关闭。

就第八方面的发明的箱体20而言,位于与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相反侧的第二侧壁22能够打开、关闭。也就是说,就该方面的发明的箱体20而言,能够打开作业人员所在的通路侧的第二侧壁22。当在第二侧壁22已打开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在该通路中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时,半成品101、作业人员的身体等就不会撞上第二侧壁22。

本公开的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在所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箱体20具备通路形成部件91,该通路形成部件91形成为沿该箱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在所述第二侧壁22已打开的状态下所述通路形成部件91从所述箱体20的底部朝侧面延伸。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在箱体20中设置有通路形成部件91。通路形成部件91为沿着箱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在第二侧壁22已打开的状态下,通路形成部件91设置成从箱体20的底部朝侧面延伸。并且,该通路形成部件91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面向第二侧壁22的部分一起形成通路,该通路用以供作业人员移动、进行作业。

-发明的效果-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沿着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布置成一列,其结果是,能够沿着与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相反一侧的侧壁确保作业人员的通路。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的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沿着箱体20的侧壁延伸的笔直的通路,在多个区域30、40、50之间移动。因此,能够简化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作业人员的作业路线。因此,根据该方面的发明,能够在在无损作业性的情况下,在一个箱体20的内部空间布置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用以进行硬钎焊作业的硬钎焊区域30布置在箱体20的靠后端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充分进行硬钎焊区域30的换气,从而能够可靠地避免硬钎焊区域30的氧浓度降低。

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上形成有搬出口60。并且,已在完成用区域50中完成的管道零件100被从搬出口60搬送到箱体20的外部。因此,能够将已在与箱体20的后端距离最远的完成用区域50中完成的管道零件100,在不从箱体20的前端朝后端搬送的情况下,直接从搬出口60搬送到箱体20的外部。因此,根据该方面的发明,能够进一步简化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作业人员的作业路线,从而能够提高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的作业性。

在所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搬出口60是沿着完成用作业台51的上表面形成的。因此,作业人员仅将完成用作业台51上的管道零件100推向里侧,就能够将管道零件100从搬出口60向箱体20的外部送出。因此,根据该方面的发明,能够简化管道零件100的搬出作业。

在所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从搬出口60送出的管道零件100被片状部件62接住。因此,能够事先防止从搬出口60送出的管道零件100破损。

在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在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上,硬钎焊区域30的旁边设置有弯管机71。因此,能够将进行弯曲管的作业和硬钎焊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移动距离抑制到最小限度。

在所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能够使得用以进行气密性试验的试验空间47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相同。因此,当用于气密性试验的气体从作为试验对象的半成品101中泄漏时,就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已泄漏的气体,从而能够可靠地发现未确保气密性的半成品(即,不良品)。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能够打开、关闭。在第二侧壁22已打开的状态下,在箱体20内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半成品101、作业人员的身体等就不会撞上第二侧壁22。因此,根据该方面的发明,能够在箱体20内顺利地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从而能够提高管道零件100的制造效率。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设置于箱体20内的通路形成部件91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面向第二侧壁22的部分一起形成通路,该通路供作业人员移动、进行作业。因此,根据该方面的发明,能够使得用以供作业人员移动、进行作业的通路在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顺利地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拖车、及与拖车相连接的牵引车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拖车的侧视图,在图2中省略了箱体的侧壁。

图3是示出硬钎焊作业台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俯视图,在图3中省略了箱体的顶板。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示出硬钎焊作业台处于收纳状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俯视图,在图5中省略了箱体的顶板。

图6是示出覆盖门为关闭状态的图3中的a-a剖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覆盖门为打开状态的图3中的a-a剖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3中的b-b剖面的主要部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从箱体前方的斜上方观看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这一状态的立体简图。

图10是片状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管道零件的制造装置所制作的半成品之一例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管道零件的制造装置所制作的管道零件之一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运转时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立体图。

图14是运转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剖视图,并示出了相当于图6的剖面。

图15是停止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的剖视图,并示出了相当于图6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为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意图限制本发明、其应用对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

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为用以制造管道零件100的设备,该管道零件100用于安装作为一种制冷装置的空调机。该制造设备10所制造的管道零件100例如用于下述情况,即:当在较大规模的高楼或商业设施等中安装空调机时,用以连接构成空调机的室外机组与室内机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具备箱体20、发电机15、以及对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的空调机。需要说明的是,省略了构成制造设备10的空调机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安装于由牵引车200牵引的拖车201的底盘202上。在拖车201的底盘202上,发电机15布置在箱体20的前方。在拖车201的底盘202上的箱体20的前方布置有空调机的室外机组,该空调机对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

-箱体的构造-

箱体20形成为呈矩形的细长箱状。作为该箱体20例如能够使用海上运输用集装箱。箱体20的后端成为整面开口的后端开口23。在箱体20上,为了封住后端开口23,设置了两扇对开的后部门24。也就是说,在箱体20的后端设置有后部门24。就箱体20而言,从其后端看去,左侧的侧板构成第一侧壁21,右侧的侧板构成第二侧壁22。位于箱体20的前端的侧板构成前端壁25。

在箱体20的后端部设置有折叠式阶梯16。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而言,如图2所示,当制造管道零件100时,便以从箱体20的后端朝后方延伸的方式设置了阶梯16。作业人员使用该阶梯16进出箱体20。

-箱体的内部构造-

如图2及图3所示,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有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完成用区域50、及作业用通路55。在作业用通路55中布置有后述的弯曲机单元70。

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从箱体20的后端朝着前端并沿着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布置成一列。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面向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的剩余区域成为作业用通路55。

也就是说,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比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更靠近第一侧壁21的区域被划分成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比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更靠近第二侧壁22的区域成为从箱体20的后端一直延伸到前端的作业用通路55。

<硬钎焊区域>

如图2及图3所示,硬钎焊区域30与箱体20的后端开口23相邻。在硬钎焊区域30中设置有硬钎焊作业台31。在硬钎焊作业台31上进行利用硬钎焊接合多个部件来制作半成品101的作业。在硬钎焊区域30中还设置有硬钎焊作业所需的燃烧器、燃料气体瓶等,但这并未图示出来。

硬钎焊作业台31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如图4所示,硬钎焊作业台31的一长边固定于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上,且相对于该第一侧壁21自由转动。硬钎焊作业台31能够在如图3及图4的实线所示的使用状态(近似水平的状态)、与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收纳状态(近似垂直并沿第一侧壁21延伸的状态)之间移动。

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的、面向硬钎焊区域30的部分设置有供气扇32,该供气扇32用以对硬钎焊区域30与作业用通路55供给外部空气(即,箱体20外部的空气)。

在硬钎焊区域30进行的硬钎焊作业中,为了熔化硬钎料而使用了燃烧器。当用燃烧器让燃料气体燃烧时就会消耗氧气。因此,若硬钎焊区域30的换气不充足,就有可能导致硬钎焊区域30的氧浓度降低。当燃料气体泄漏时,滞留的燃料气体就会存在引火之虞。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硬钎焊区域30设置在与箱体20的后端开口23相邻的位置处,以便保证充分进行硬钎焊区域30的换气。

<弯曲机单元>

如图2及图3所示,弯曲机单元70设置在作业用通路55中的与硬钎焊区域30邻接的区域内。弯曲机单元70具备用以弯曲构成半成品101的铜管的弯管机71、及用以放置弯管机71的放置台72。该放置台72安装有轮脚。因此,弯曲机单元70能够进行移动。

<气密性试验区域>

如图2及图3所示,气密性试验区域40布置在硬钎焊区域30的旁边。该气密性试验区域40位于箱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在气密性试验区域40中布置有用以放置作为气密性试验对象的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以及用以进行气密性试验的附属机器48。

亦如图6所示,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具备桌子状的作业台主体42、及覆盖部件45。作业台主体42具有长方形的顶板43、及支撑顶板43的腿44。覆盖部件45形成为下面开口的箱状,并被布置成覆盖住作业台主体42的顶板43。在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形成有试验空间47,该试验空间47是由作业台主体42的顶板43和覆盖部件45围成的空间。

覆盖部件45的上面部及前面部是由透明的聚碳酸酯板构成的。覆盖部件45的侧面部及背面部是由形成有很多小孔的冲孔板构成的。如图7所示,覆盖部件45的靠前面的部分构成可相对于其剩余部分自由转动的覆盖门46。

附属机器48布置在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的旁边。该附属机器48是由为了进行气密性试验而向半成品101充填试验用气体的气瓶、及测量充填于半成品101中的试验用气体的压力的压力计等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试验用气体使用了所谓的氟利昂气体与氮气的混合气体。不过,与氮气一起构成试验用气体的气体并不限于氟利昂气体。

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的面向气密性试验区域40的部分设置有供气扇49,该供气扇49用以向气密性试验区域40供给外部空气(即,箱体20外部的空气)。如图6所示,该供气扇49布置在紧挨着作业台主体42的顶板43的上方,并将外部空气吹向气密性试验作业台41的试验空间47。供气扇49供向试验空间47的外部空气通过构成覆盖部件45的侧面部及背面部的冲孔板的小孔、作业台主体42与覆盖部件45的间隙等,朝试验空间47的外部流出。

<完成用区域>

如图2及图3所示,完成用区域50布置在箱体20的靠前端壁25处。在完成用区域50中设置有完成用作业台51。完成用作业台51形成为长方形的桌子状,并且其长边沿着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设置。在完成用作业台51上进行用隔热材料104覆盖半成品101来完成管道零件100的作业。在完成用区域50中还设置有隔热材料104、用以固定隔热材料104的胶带等,但这并未图示出来。

如图2及图8所示,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的面向完成用区域50的部分形成有搬出口60,该搬出口60用以将管道零件100搬到箱体20的外部。该搬出口60为沿着完成用作业台51的上表面延伸的细长长方形开口。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上设置有用以封住搬出口60的搬出用门61。搬出用门61为较搬出口60大一圈的长方形板状部件。搬出用门61以其一条长边为轴可自由转动。

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的面向完成用区域50的部分设置有供气扇52,该供气扇52用以将外部空气供向完成用区域50和作业用通路55。

-片状部件、保持用钩、收纳用钩-

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进一步具备安装于箱体20上的片状部件62。片状部件62具备柔软的长方形薄片即主体薄片63及支撑管64,在主体薄片63的各条短边各安装有一根支撑管64。支撑管64的长度较主体薄片63的短边长。支撑管64的两端部从主体薄片63的边缘突出出来。

如图8所示,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上安装有一对保持用钩26,该保持用钩26用以保持片状部件62的支撑管64。在搬出口60的两侧各布置有一个该保持用钩26。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上安装有用以收纳片状部件62的一对收纳用钩27。该一对收纳用钩27彼此留出规定间隔地布置在搬出口60的上方。

如图9所示,片状部件62从形成于箱体20上的搬出口60开始一直被拉到置于箱体20外部的地面上的管架65。片状部件62的一根支撑管64的两端部被挂于保持用钩26上。片状部件62的另一根支撑管64固定于管架65上。片状部件62设置成主体薄片63的一部分比固定于管架65上的支撑管64更往下垂,并且接住从搬出口60送出的管道零件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时(例如作业人员休假或拖车201移动的过程中),片状部件62收纳于箱体20的内部。此时,片状部件62在使主体薄片63卷绕于一根支撑管64上且将卷绕有主体薄片63的支撑管64的端部挂于收纳用钩27上的状态下被收纳起来。

-管道零件的制造作业-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所进行的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在此,以两名作业人员151、152分担着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及图5所示,在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的过程中,箱体20的后部门24保持打开状态。

第一作业人员151首先进行准备步骤。该准备步骤主要在作业用通路55的与硬钎焊区域30相邻的部分进行。当进行准备步骤时,第一作业人员151使硬钎焊作业台31成为收纳状态(图4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并将弯曲机单元70布置在作业用通路5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参照图5)。

准备步骤为制作构成半成品101的管部件102的步骤。在准备步骤中,第一作业人员151将铜管裁切成规定长度,并根据需要弯曲已裁切好的铜管。此时,第一作业人员151使用弯曲机单元70的弯管机71弯曲铜管。

完成数个构成半成品101的管部件102后,第一作业人员151结束准备步骤并开始硬钎焊步骤。当进行硬钎焊步骤时,第一作业人员151使硬钎焊作业台31成为使用状态(图4中实线所示的状态),并将弯曲机单元70布置在靠第二侧壁22的位置处(参照图3)。

在硬钎焊步骤中,第一作业人员151将已在准备步骤中制作好的管部件102与预先准备好的接头103组合起来,并通过硬钎焊将上述管部件102和接头103接合在一起。其结果是,完成了通过接合多个部件以实现一体化而得到的半成品101。第一作业人员151在硬钎焊作业台31上进行该作业。图11表示该半成品101之一例。图11所示的半成品101为一分为二的分支管。第一作业人员151将已完成的半成品101搬运至气密性试验区域40。

第二作业人员152进行气密性试验步骤。在该气密性试验步骤中,第二作业人员152对已在硬钎焊步骤中完成的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进行试验。

具体来说,第二作业人员152首先打开覆盖门46,将半成品101布置在试验空间47中。接着,第二作业人员152在半成品101的端部连接密封用塞子、气体充填用软管后,关闭覆盖门46,并向半成品101充填规定压力的试验用气体。向半成品101充填试验用气体结束后,第二作业人员152就打开覆盖门46,使能够检测氟利昂气体的气体检测器沿着半成品101的表面移动,来调查是否从半成品101中泄露了试验用气体。结束试验后,第二作业人员152从半成品101中排出试验用气体,并从半成品101上拆下塞子、软管等。第二作业人员152仅将没有泄露试验用气体的半成品101搬送至完成用区域50。

接着,第二作业人员152进行完成用步骤。在该完成用步骤中,第二作业人员152用隔热材料104覆盖气密性试验合格的半成品101(即,在气密性试验中没有泄露试验用气体的半成品101)。其结果是,完成了例如图12所示的管道零件100。图12所示的管道零件100是用隔热材料104覆盖图11所示的一分为二的分支管而形成的。在完成用步骤中,第二作业人员152在半成品101的端部安装保护用盖。第二作业人员152在完成用作业台51上进行上述这些作业。

第二作业人员152将已完成的管道零件100从搬出口60向箱体20的外部送出。搬出口60沿着完成用作业台51的上表面开口。因此,第二作业人员仅将放置于完成用作业台51上的管道零件100推向里侧,就能够将管道零件100从搬出口60向箱体20的外部送出。从搬出口60送出的管道零件100被片状部件62接住,并沿着主体薄片63的上表面滑落下去。

如此一来,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所进行的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中,已在布置于箱体20的靠后端的硬钎焊区域30中完成的半成品101被从箱体20的后端朝前端运送,并在布置于箱体20的靠前端的完成用区域50中成为完成品即管道零件100。接着,已在完成用区域50中完成的管道零件100被从搬出口60朝箱体20的外部送出。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而言,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沿着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布置成一列,并沿着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形成有作业用通路55。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的作业人员151、152通过沿着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延伸的笔直的作业用通路55,而能够在多个区域30、40、50之间移动。因此,可简化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作业人员151、152的作业路线。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无损作业性的情况下在一个箱体20的内部空间布置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用以进行使用火的硬钎焊作业的硬钎焊区域30布置在箱体20的靠后端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充分进行硬钎焊区域30的换气,从而能够可靠地避免硬钎焊区域30的氧浓度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从箱体20的后端朝着前端依次布置有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因此,在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中,能够边使已在硬钎焊区域30中完成的半成品101从箱体20的后端朝着前端单向移动,边对半成品101进行试验、加工。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能够以由多个作业人员151、152实施的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来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

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而言,在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的面向完成用区域50的部分,形成有搬出口60。并且,已在完成用区域50中完成的管道零件100被从搬出口60搬送到箱体20的外部。因此,能够将已在与箱体20的后端开口23距离最远的完成用区域50中完成的管道零件100,在不从箱体20的前端朝后端搬送的情况下,直接从搬出口60搬送到箱体20的外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简化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作业人员的作业路线,从而能够提高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的作业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搬出口60是沿着完成用作业台51的上表面形成的。因此,作业人员仅将完成用作业台51上的管道零件100推向里侧,就能够将管道零件100从搬出口60向箱体20的外部送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简化管道零件100的搬出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从搬出口60送出的管道零件100被片状部件62接住。因此,能够事先防止从搬出口60送出的管道零件100破损。

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而言,在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上,硬钎焊区域30的旁边设置有弯管机71。因此,能够将进行使用弯管机71的准备步骤和硬钎焊步骤的第一作业人员151的移动距离抑制到最小限度。

如上所述,结束气密性试验后,第二作业人员152从作为试验对象的半成品101上拆下塞子、软管等。从半成品101上拆下塞子、软管等后,使残留于半成品101中的试验用气体向试验空间47流出。接着,在从半成品101流出的试验用气体中所含的氟利昂气体残留于试验空间47中的这一期间,无法进行下一个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试验。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利用供气扇49使外部空气不断地供向试验空间47。因此,已从半成品101流向试验空间47的试验用气体就会被由供气扇49供来的外部空气推压着迅速从试验空间47中排出去。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能够让用以进行气密性试验的试验空间47保持不存在试验用气体中所含的氟利昂气体的状态。

因此,当用于气密性试验的试验用气体从作为试验对象的半成品101中泄漏时,就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已泄漏的试验用气体中所含的氟利昂气体,从而能够可靠地发现未确保气密性的半成品101(即,不良品)。结束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试验后,能够迅速开始下一个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试验,从而能够缩短一个半成品101的气密性试验所需的时间。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箱体20与拖车201的底盘202是分开单独构成的,不过该箱体20也可以与拖车201的底盘202构成为一体。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的箱体20也能够安装于能自行移动的卡车的底盘202上。也就是说,装有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的箱体20的车辆可以为能自行移动的车辆(例如卡车),也可以为不能自行移动的车辆(例如拖车)。

《第二实施方式》

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此,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的不同之处。

-箱体的构造-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箱体20设置在箱型卡车205的底盘202上。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与卡车205的底盘202实现一体化。

亦如图14及图15所示,箱体20具备可移动式上部面板80及可移动式下部面板85。上部面板80及下部面板85为横跨箱体20的长度方向的大致全长而设的较长的部件。

上部面板80形成为弯曲成l字形的板状。该上部面板80具备顶板部81及侧板部82。如图15所示,顶板部81形成为近似水平形态的长方形板状。该顶板部81构成箱体20的顶板的靠第二侧壁22侧(图15中的右侧)的那大致一半。如图15所示,侧板部82形成为从顶板部81的一条长边朝下方延伸的长方形板状。该侧板部82构成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的上部。上部面板80能够以顶板部81的长边为中心轴进行转动,该顶板部81位于与侧板部82相反的一侧。

下部面板85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如图15所示,下部面板85设置成:从箱体20底部的侧边的边缘部朝上方延伸。下部面板85构成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的下部。下部面板85能够以下方的长边为中心轴进行转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中,上部面板80与下部面板85能够转动。就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而言,第二侧壁22由上部面板80的侧板部82和下部面板85构成。并且,就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而言,由于上部面板80与下部面板85转动,而使得第二侧壁22能够打开、关闭。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从箱体20的后端朝着前端沿箱体20的第一侧壁21排成一列地依次布置有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不过,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省略了硬钎焊区域30的供气扇32、及完成用区域50的供气扇52。此外,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第二侧壁22侧的区域成为作业用通路55。

-通路扩大单元-

如图13~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中设置有通路扩大单元90。该通路扩大单元90为用以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一起形成作业用通路55的单元。通路扩大单元90具备通路形成部件即通路板91、用以防止摔落的围栏92、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条)支撑腿93、第一阶梯94a、及第二阶梯94b。

通路板91为长方形板状部件。通路板91的长边的长度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的长度(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通路板91与箱体20的底面大致平行地设置。通路板91经由未图示出来的导轨安装于箱体20的底部,并相对于箱体20可自由滑动。通路板91能够在其整体收纳于箱体20的内部的收纳位置(图15所示的位置)、与其大部分向箱体20的侧面突出的展开位置(图14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围栏92是用以防止作业人员从通路板91上摔落的部件。围栏92沿着通路板91的突端侧长边以在通路板91的上表面上直立起来的形态设置。围栏92跨越通路板91的长边的大致全长而设。该围栏92以相对于通路板91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好。

支撑腿93是设置于地面与通路板91之间,并用以支撑通路板91的棒状部件。支撑腿93设置成从通路板91的下表面朝下方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五条支撑腿93沿着通路板91的突端侧长边以大致等间隔地设置好。支撑腿93能够相对于通路板91进行装卸。

第一阶梯94a安装于沿着位于箱体20的后端侧的通路板91的短边延伸的部分。另一方面,第二阶梯94b安装于沿着位于箱体20的前端侧的通路板91的短边延伸的部分。第一阶梯94a与第二阶梯94b分别以相对于沿着通路板91的短边延伸的部分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好。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这样的,即:第一阶梯94a与第二阶梯94b分别以相对于沿着通路板91的短边延伸的部分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好。

-运转时的制造设备-

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而言,对处于制造管道零件100的运转时的制造设备10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处于运转时的制造设备10中,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成为打开状态。具体来说,上部面板80朝上方旋转移动而成为掀起状态,下部面板85朝下方旋转移动而成为下垂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箱体20的后端的后部门24在制造设备10运转时及停止时都关闭。

就处于运转时的制造设备10而言,通路扩大单元90成为展开状态。也就是说,通路板91位于向箱体20的侧面突出的展开位置,在通路板91上安装有支撑腿93,第一阶梯94a及第二阶梯94b的下端成为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路板91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的第二侧壁22侧的区域一起形成作业用通路55。此外,在该状态下,弯曲机单元70布置在通路板91的位于硬钎焊区域30侧面的部分(参照图13)。

-停止时的制造设备-

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而言,对处于不制造管道零件100的停止时的制造设备10的状态进行说明。例如,当作业人员休假、卡车205处于移动的过程中,制造设备10便会停止。

如图15所示,在处于停止时的制造设备10中,通路扩大单元90成为收纳状态。也就是说,成为第一阶梯94a及第二阶梯94b置于通路板91上的状态,从通路板91上拆下支撑腿93,便成为通路板91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路扩大单元90成为整个收纳于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从通路板91上拆下来的支撑腿93亦收纳在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不过在图15中省略了图示。

此外,在处于停止时的制造设备10中,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成为关闭状态。具体来说,上部面板80朝下方旋转移动且下部面板85往上方旋转移动,从而上部面板80的侧板部82的下缘部与下部面板85的上缘部相接触。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获得第一实施方式所得到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下述效果。

就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而言,第二侧壁22能够打开、关闭。在第二侧壁22已打开的状态下,在箱体20内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半成品101、作业人员的身体等不会撞上第二侧壁22。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箱体20内顺利地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从而能够提高管道零件100的制造效率。

此外,在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已打开的状态(图13及图14所示的状态)下,箱体20的内部空间可充分地进行换气。因此,能够避免箱体20的内部空间的氧浓度降低,且能够省去硬钎焊区域30的供气扇32、及完成用区域50的供气扇5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路形成单元的通路板91与箱体20的内部空间中面向第二侧壁22的部分一起形成作业用通路55。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得用以供作业人员移动、进行作业的作业用通路55在箱体20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顺利地进行管道零件100的制造作业。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中,通过打开箱体20的第二侧壁22,从而能够确保硬钎焊区域30的换气。因此,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设备10而言,也可以从箱体20的前端朝着后端依次排成一列地设置有硬钎焊区域30、气密性试验区域40、及完成用区域50。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用以安装制冷装置的管道零件的制造设备而言是很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制造设备

20箱体

21第一侧壁

22第二侧壁

24后部门(门)

30硬钎焊区域

31硬钎焊作业台

40气密性试验区域

41气密性试验作业台

45覆盖部件

49供气扇

50完成用区域

51完成用作业台

60搬出口

62片状部件

71弯管机

91通路板(通路形成部件)

101半成品

104隔热材料

201拖车(车辆)

202底盘

205箱型卡车(车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