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0554发布日期:2019-08-06 23:4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以在2016年1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251187号为基础,将该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此处。

本发明涉及中冷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对被增压器压缩并向内燃机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通过使分别在两个冷却系统中流动的冷却液和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压缩空气。在该中冷器的供压缩空气流动的管道的内侧层叠有多个冷却板。冷却板具有供第一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流动的第一流路和供第二冷却系统的第二冷却液流动的第二流路。并且,在层叠的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设有促进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的外翅片。多个冷却板所具有的第一流路彼此和第二流路彼此分别通过多个连通部在层叠方向上连通。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各自的入口管和出口管在多个连通部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在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各自中,从入口管供给的冷却液经由与之连通的连通部在多个冷却板的流路中流动,经由其他的连通部从出口管流出。在该多个冷却板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流动的冷却液和在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流动的压缩空气经由外翅片进行热交换。由此,中冷器能够冷却压缩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de102012008700a1号说明书

根据发明人们的详细的研究结果,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中发现了以下课题。即,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中,在位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的一方的管道的外壁中,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换言之,该中冷器中,在管道的外壁中的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像上述那样地,入口管和出口管分别与连通部连通。因此,在管道内,在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设有连通部。因此,该中冷器存在以下问题:能够在管道内设置外翅片的空间因连通部而减少,导致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降低。

假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中,当在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方侧的部位并排设置入口管和出口管时,产生以下问题。即,当像那样地将入口管和出口管并排设置时,导致在管道内与该入口管和出口管连通的连通部也并排。因此,当在设计上适当平衡地设定第一流路的宽度和第二流路的宽度时,在第一流路的宽度比连通部小的情况下,第一流路彼此的间隔变大得超过需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若使第一流路的宽度比连通部大,则该第一流路的宽度超过需要。另外,当在设计上适当平衡地设定第一流路的宽度和第二流路的宽度时,即使在第二流路的宽度比连通部小的情况下,也产生同样的问题。因此,产生以下问题:中冷器的体型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即入口管和出口管排列的方向上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使体型小型化的中冷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一种中冷器,使被增压器压缩的压缩空气和分别在多个冷却系统中流动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具备:

管道,该管道具有供压缩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

多个冷却板,该多个冷却板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流动,该第二流路供第二冷却系统的第二冷却液流动,并且该多个冷却板层叠于管道的内侧;

外翅片,该外翅片设于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且促进压缩空气与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的热交换;

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该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在层叠方向上将多个冷却板所具有的第一流路彼此连通;

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该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在层叠方向上将多个冷却板所具有的第二流路彼此连通;

第一入口管,该第一入口管与第一入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

第一出口管,该第一出口管与第一出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

第二入口管,该第二入口管与第二入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以及

第二出口管,该第二出口管与第二出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

第一入口连通部、第一出口连通部、第二入口连通部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设于如下部位:该部位是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方侧的部位,

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比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小。

由此,通过将第一入口连通部、第一出口连通部、第二入口连通部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设于管道内的一方侧的部位,能够使能够在管道内设置外翅片的空间变大。因此,该中冷器能够提高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并且,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通过使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比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小,能够使第一流路的宽度比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小。此外,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彼此的间隔变小。因此,能够使该中冷器的体型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冷器的冷却系统的示意性的回路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冷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iii方向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iv方向的主视图。

图5是图2的v方向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冷器所具备的冷却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vii方向的主视图。

图8是图6的viii-vii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3和图5的ix-ix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图3和图5的x-x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中冷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中冷器所具备的冷却板的俯视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中冷器所具备的冷却板的俯视图。

图14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冷器和第一比较例的中冷器进行对比的图。

图15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板和第二比较例的冷却板进行对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对于彼此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中冷器是如下那样的水冷式的中冷器:搭载于内燃机的进气系统,通过使被增压器压缩的压缩空气与分别在多个冷却系统中流动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对向内燃机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

如图1所示,中冷器1连接于第一冷却系统10和第二冷却系统20。因此,在第一冷却系统10中循环的第一冷却液和在第二冷却系统20中循环的第二冷却液在中冷器1中流动。在第一冷却系统10中流动的第一冷却液是冷却内燃机的冷却水。作为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例示了包含乙二醇等的防冻溶液,或者水。

第一冷却系统10中,内燃机11、主泵12、主散热器13、加热器芯14和中冷器1等通过配管15连接。主泵12使第一冷却液通过配管15在第一冷却系统10的各结构中循环。主散热器13是通过和外气进行热交换而使第一冷却液散热的散热器。加热器芯14是加热空调风的热交换器,以利用第一冷却液的热量来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和。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第一冷却系统10中,当第一冷却液为低温(例如,80℃以下)时,设有用于使第一冷却液绕过主散热器13等而流动的旁通通路,以及开闭该旁通通路的开闭阀。第一冷却系统10中,通过旁通通路和开闭阀将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在80℃~100℃左右的范围内调整。

第二冷却系统20中,副泵21、副散热器22以及中冷器1等通过配管23连接。副泵21使第二冷却液通过配管23在第二冷却系统20的各结构中循环。副散热器22是通过和外气进行热交换来使第二冷却液散热的散热器。该第二冷却系统20不与内燃机连接。因此,在第二冷却系统20中流动的第二冷却液比第一冷却液温度低(例如,40℃左右)。

中冷器1与第一冷却系统10、第二冷却系统20连接,从而使用温度不同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将压缩空气调整为目的温度,从而能够提高内燃机11的进气的填充效率。

接着,对中冷器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中冷器1是在大致矩形的管道30的内侧层叠有多个冷却板40等的所谓的杯式的热交换器。

作为中冷器1的芯材的结构部件由例如,在铝的表面包覆焊料的包覆材料形成。作为该中冷器1的芯材的结构部件,通过以在包覆材料的表面涂布焊剂的状态进行加热,使各结构部件彼此通过钎焊接合。

通过使第一管道板31和与该第一管道板31相对地设置的第二管道板32接合为筒状,从而在管道30的内侧形成空气通路。详细地,第一管道板31由矩形的顶板33和从该顶板33的两侧大致垂直地延伸的两枚侧板34构成。第二管道板32由矩形的底板35和从该底板35的两侧大致垂直地延伸的两枚侧板36构成。第一管道板31和第二管道板32以使第二管道板32的侧板36的一部分与第一管道板31的侧板34的内侧重叠的状态接合。

在形成于第一管道板31和第二管道板32的内侧的空气通路的空气流方向的一方的开口部和另一方的开口部分别接合有两个矩形框状的铆接板37。在该两个铆接板37经由未图示的衬垫铆接固定有未图示的两个箱。该两个箱与增压器和内燃机11之间的未图示的进气通路连接。因此,被增压器压缩的压缩空气从一方的箱在形成于管道30的内侧的空气通路中流动,通过另一方的箱从进气通路向内燃机11供给。

在管道30的内侧层叠有多个冷却板40、多个隔板55以及多个外翅片57等。

如图6至图8所示,冷却板40由冲压加工为规定形状的第一冷却板41和第二冷却板42构成。另外,也可以是,通过使冲压加工为规定形状的一枚板材在中央弯折并重叠而构成冷却板40。

在第一冷却板41与第二冷却板42之间形成有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第一冷却系统10的第一冷却液在第一流路43流动,第二冷却系统20的第二冷却液在第二流路44流动。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均形成为使冷却液u字形地流动。在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排列的方向上,第一流路43的宽度比第二流路44的宽度小。另外,供内燃机的冷却水即第一冷却液流通的第一流路43在管道30的内侧的空气通路中配置于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第二流路44配置于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因此,压缩空气从第一流路43侧向第二流路44侧在管道30的内侧的空气通路中流动。

第一冷却板41和第二冷却板42在形成为u字形的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的端部分别具有通向板厚方向的孔45、46。分别设于第一流路43的端部的孔45形成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并且,分别设于第二流路44的端部的孔46形成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

第一冷却板41和第二冷却板42在孔45、46的周围具有多个爪状的翻边51、52。第一冷却板41的翻边51和第二冷却板42的翻边52以彼此不干涉的方式在孔的周向或者径向上设于不同的位置。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管道30的内侧层叠的冷却板40与冷却板40之间设有板状的隔板55。隔板55在分别与第一冷却板41的孔和第二冷却板42的孔对应的位置具有通向板厚方向的孔56。第一冷却板41的翻边51和第二冷却板42的翻边52能够插入隔板55所具有的孔56的内侧。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冷却板41、第二冷却板42、隔板55通过钎焊固定。由此,形成有第一入口连通部47、第一出口连通部48、第二入口连通部49、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50。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将多个冷却板40所具有第一流路43彼此在层叠方向上连通。并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将多个冷却板40所具有的第二流路44彼此在层叠方向h上连通。

第二冷却板42在孔46的周围具有向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的外侧凹陷的杯部53。由此,在夹着隔板55而层叠的多个冷却板40彼此之间形成有空间。在该空间设有外翅片57。此时,杯部53的深度和隔板55的厚度之和为能够设置外翅片57的高度。上述的隔板55在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排列的方向上形成为在形成有第一入口连通部47、第一出口连通部48、第二入口连通部49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部位连续的板状。因此,如图4所示,外翅片57设于空间fs,该空间fs在位于与隔板55相反的一侧的管道30的内壁与隔板55之间形成。外翅片57促进压缩空气、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的热交换。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多个冷却板40的层叠方向简称为层叠方向h。将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排列的方向简称为管道宽度方向w。将与层叠方向h交叉并与管道宽度方向w交叉的方向称为管道长度方向l。并且,将第一入口连通部47、第一出口连通部48、第二入口连通部49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50总称为四个连通部47~50。

如图6和图11所示,四个连通部47~50设于管道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部位。由此,与像上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地在管道长度方向l的两侧的部位设置连通部的结构相比,该中冷器1能够使能够在管道30的内侧设置外翅片57的空间fs变大。

并且,如图6的虚线m所示,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位于在管道长度方向l对齐的位置。另外,也可以是,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相对于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位于与外翅片57相反的一侧。即,也可以是,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相对于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设于远离外翅片57的位置。由此,该中冷器1能够使能够在管道30的内侧设置外翅片57的空间fs变大。

此外,在管道宽度方向w上,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1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具体地,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是管道宽度方向w的内部尺寸d1比管道长度方向l的内部尺寸d3小的长孔形状。另一方面,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为圆形。由此,能够使第一流路43的宽度a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并且,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43彼此的间隔变小。

另外,在管道宽度方向w上,有关系如下:第二流路44的宽度b>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第一流路43的宽度a>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1。另外,该结构在管道宽度方向w上也可以是如下关系:第二流路44的宽度b>第一流路43的宽度a>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1。

如图2至图5和图10所示,第一入口管61与第一入口连通部47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端部连通。第一入口管61设于第一管道板31的顶板33。并且,第一出口管62与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层叠方向h的另一方的端部连通。第一出口管62设于第二管道板32的底板35。因此,第一入口管61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外壁,第一出口管62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另一方的外壁。并且,如图3所示,从层叠方向h观察,第一入口管61和第一出口管62以重叠的方式配置。

如图2至图5和图9所示,第二入口管63与第二入口连通部49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端部连通。并且,第二出口管64与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端部连通。第二入口管63和第二出口管64设于第一管道板31的顶板33。

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入口管61、第一出口管62、第二入口管63以及第二出口管64总称为四个管61~64。四个管61~64与四个连通部47~50同样地,设于管道30的外壁中的管道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部位。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管61~64中的第一入口管61、第二入口管63和第二出口管64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外壁,第一出口管62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另一方的外壁。另外,关于将四个管61~64中的哪一个管设于层叠方向h的一方或者另一方的管道30的外壁,能够根据搭载有中冷器1的车辆的搭载空间或者车辆侧配管60的结构等任意地设定。即,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四个管61~64中的至少一个管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外壁,将除了该管的至少一个管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另一方的外壁。

车辆侧配管60分别与四个管61~64连接。具体地,构成第一冷却系统10的车辆侧配管60与第一入口管61和第一出口管62的外周连接。构成第二冷却系统20的车辆侧配管60与第二入口管63和第二出口管64的外周连接。图3至图5中,用点划线表示分别与四个管61~64的外周连接的车辆侧配管60。四个管61~64以使车辆侧配管60彼此不相互干涉的方式,设为分开一定以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口管61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外壁,第一出口管62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另一方的外壁。由此,能够将第一入口管61的周围的空间和第一出口管62的周围的空间确保得较宽。因此,防止连接于第一入口管61的外周的车辆侧配管60与连接于第一出口管62的外周的车辆侧配管60干涉。另外,也将第二入口管63的周围的空间和第二出口管64的周围的空间确保得较宽,因此也防止连接于第二入口管63的外周的车辆侧配管60与连接于第二出口管64的外周的车辆侧配管60干涉。

另外,由于四个管61~64分开地配置于管道30的上下方向,在其周围形成有足够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四个管各自与其他的管不干涉地任意变更四个管61~64的方向的设定。因此,即使车辆侧配管60从任一方向延伸,也能够根据车辆侧配管60变更四个管61~64的配置和方向的设定。

然而,当将四个管61~64分开地配置于管道30的上下方向时,有可能使中冷器1的层叠方向h的体型大型化。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入口管61和第一出口管62设为扁平形状,使管从管道30的外壁向层叠方向h突出的突出量变小。由此,抑制了中冷器1的层叠方向h的体型的大型化。并且,在制造中冷器1时,能够有效地进行搬运作业和保管等。

详细地,如图10所示,第一入口管61和第一出口管62具有能够连结车辆侧配管60的连结部65、以及从该连结部65延伸并固定于管道30的外壁的固定部66。该固定部66形成为层叠方向h的高度比连结部65的外径小的扁平形状。固定部66在层叠方向h上具有孔67。第一入口管61所具有的固定部66的孔67与第一入口连通部47连通。并且,如图11所示,第一出口管62所具有的固定部66的孔67与第一出口连通部48连通。另外,在管道30的外壁与固定部66之间设有冲压板68。为了将管道30的外壁和固定部66钎焊,该冲压板68由在铝等基材的表面包覆焊料的包覆材料而形成。另外,只要在管道30的外壁或者固定部66设置焊料,也可以省略冲压板68。

如图5所示,第一入口管61和第一出口管62所具有的连结部65的轴中心69位于管道30的层叠方向h的外壁面的管道30的中央侧。因此,第一入口管61和第一出口管62从管道30的外壁向层叠方向h突出的突出量较小。

另外,关于将四个管61~64中的哪一个管设为扁平形状,能够根据搭载有中冷器1的车辆的搭载空间或者车辆侧配管60的结构等任意地设定。即,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四个管61~64中的至少一个管设为扁平形状。

根据上述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中冷器1中,在第一冷却系统10循环的第一冷却液从第一入口管61流入第一入口连通部47,在第一流路43中流动后,通过第一出口连通部48从第一出口管62流出。另一方面,在第二冷却系统20循环的第二冷却液从第二入口管63流入第二入口连通部49,在第二流路44中流动后,通过第二出口连通部50从第二出口管64流出。此时,在管道30的内侧的空气通路中流动的压缩空气经由外翅片57和冷却板40等而与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进行热交换,被冷却到目的温度。这样一来,将被冷却的压缩空气向内燃机11供给。

此处,为了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对多个比较例进行说明。

(第一比较例)

图14(a)是在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中冷器1的俯视图,图14(b)是第一比较例的中冷器101的俯视图。第一比较例的中冷器101中,四个管61~64中的第一入口管61、第二入口管63以及第二出口管64设于道30的外壁中的管道长度方向l的一方侧的部位。并且,四个管61~64中的第一出口管62设于管道30的外壁中的管道长度方向l的另一方侧的部位。虽然未图示,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在设有四个管61~64的部位的管道30的内侧设有与该四个管61~64连通的四个连通部47~50和隔板55。因此,管道30的内侧的空间中的管道长度方向l的两侧为不能设置外翅片57的死区ds1、ds2。因此,第一比较例的中冷器101存在以下问题:能够在管道30的内侧设置外翅片的空间fs变少,导致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降低。

(第二比较例)

接着,图15(a)表示是在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冷却板4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5(b)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冷却板40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第二比较例中,四个连通部47~50的内部尺寸d4全部相同。并且,四个连通部47~50全部为圆形。另外,在管道长度方向l上,第一实施方式的四个连通部47~50的内部尺寸d3和第二比较例的四个连通部47~50的内部尺寸d4相同。并且,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流路43的宽度a和第二比较例的第一流路43的宽度a相同。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流路44宽度b和第二比较例的第二流路44的宽度b相同。因此,第二比较例中,形成为u字形且相邻的第一流路43和第一流路43的间隔fd1被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间隔fd2限制。因此,第二比较例中,形成为u字形且相邻的第一流路43和第一流路43的间隔fd1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流路43和第一流路43的间隔fd3宽。由于第一冷却液不在包含第一流路43和第一流路43的间隔fd1的第一流路43的外侧的空间中流动,因此可以说是压缩空气的冷却效率较低的死区。如图15的箭头bt所示,第二比较例的中冷器存在以下问题:管道宽度方向w的体型因该第一流路43的外侧的死区而大型化。

相对于以上说明的第一比较例的中冷器101和第二比较例的中冷器,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冷器1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第一实施方式中,四个连通部47~50设于管道长度方向l的一方侧的部位。由此,能够使能够在管道30的内侧设置外翅片57的空间变大。因此,提高了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因此,该中冷器1能够将压缩空气调整到目的温度,从而提高内燃机11的进气的填充效率。

(2)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管道宽度方向w上,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1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由此,能够使第一流路43的宽度a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此外,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43彼此的间隔fd3变小。因此,该中冷器1能够使管道宽度方向w的体型小型化。

(3)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位于与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对齐的位置。并且,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相对于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位于与外翅片57相反的一侧。

由此,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不会相比于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设于外翅片57侧。因此,防止在管道30的内侧的空气通路中设有外翅片57的空间fs减少。因此,该中冷器1能够提高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4)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管道宽度方向w上,第一流路43的宽度a比第二流路44的宽度b小,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1比第一流路43的宽度a小。

由此,能够使第一流路43的宽度a变小,还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43彼此的间隔变小。因此,该中间冷却器1能够使管道宽度方向w的体型小型化。

(5)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口管61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外壁,第一出口管62设于管道30中的层叠方向h的另一方的外壁。并且,从层叠方向h观察,第一入口管61和第一出口管62以重叠的方式配置。

由此,防止第一入口管61与第一出口管62的干涉,因此能够使管道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流路43的宽度a变小,还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43彼此的间隔fd3变小。因此,该中冷器1能够使管道宽度方向w的体型小型化。

(6)第一实施方式中,中冷器1在形成有四个连通部47~50的部位具备隔板55。外翅片57设于空间fs,该空间fs在位于与隔板55相反的一侧的管道30的内壁与隔板55之间形成。

由此,能够可靠地将层叠方向h的一方的冷却板40和另一方的冷却板40经由隔板55钎焊。因此,该中冷器1能够防止冷却液从连通部泄漏。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连通部的结构,由于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为管道宽度方向w的内部尺寸d1比管道长度方向l的内部尺寸d3小的椭圆形。另一方面,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为圆形。在管道宽度方向w上,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1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使第一流路43的宽度a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并且,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43彼此的间隔fd3变小。

并且如图12的虚线m所示,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位于在管道长度方向l上对齐的位置。由此,该中冷器1的结构能够使能够在管道30的内侧设置外翅片57的空间fs变大。

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变更连通部的结构,由于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是圆形。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5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由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使第一流路43的宽度a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并且,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43彼此的间隔fd3变小。

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部位相对于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位于与外翅片57相反的一侧。这在图13的虚线m1、m2示出。即,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相对于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壁中的外翅片57侧的部位,设于远离外翅片57的位置。也能够通过该结构使能够在管道30的内侧设置外翅片57的空间fs变大。

第三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相互无关的,除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外,能够进行适当组合。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不言而喻,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特别明示为必需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为必需的情况等外,并不一定是必需的。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提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特别明示为必需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外,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到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原理上限定于特定形状、位置关系等情况等外,不限定于该材质、形状、位置关系。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连通部的形状设为长孔形状、椭圆形或者小圆形。与此相对,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将连通部的形状任意地设定例如多边形等。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入口管和第一出口管设为扁平形状,将第二入口管和第二出口管设为弯曲形状。与此相对,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搭载有中冷器的车辆的搭载空间或者车辆侧配管的结构等,将四个管全部设为扁平形状或者弯曲形状。并且,也可以将四个管中的任一个管设为扁平形状,将其他的管设为弯曲形状。

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四个管全部朝向相同的方向。与此相对,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搭载有中冷器的车辆的搭载空间或者车辆侧配管的结构等,使四个管中的任一个管朝向与其他的管不同的方向。

(总结)

根据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表示的第一观点,中冷器使被增压器压缩的压缩空气和分别在多个冷却系统中流动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该中冷器具备管道、多个冷却板、外翅片、第一入口连通部、第一出口连通部、第二入口连通部、第二出口连通部、第一入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入口管以及第二出口管。管道具有供压缩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多个冷却板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流动,该第二流路供第二冷却系统的第二冷却液流动,并且该多个冷却板层叠于管道内。外翅片设于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且促进压缩空气与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的热交换。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在层叠方向上将多个冷却板所具有的第一流路彼此连通。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在层叠方向上将多个冷却板所具有的第二流路彼此连通。第一入口管与第一入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第一出口管与第一出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第二入口管与第二入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第二出口管与第二出口连通部中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第一入口连通部、第一出口连通部、第二入口连通部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设于如下部位:该部位是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方侧的部位。此处,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比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小。

根据第二观点,外翅片设于如下部位:该部位是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的除了第一入口连通部、第一出口连通部、第二入口连通部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以外的部位。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的内壁中的外翅片侧的部位位于与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的内壁中的外翅片侧的部位对齐的位置,或者位于与外翅片相反的一侧。

由此,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的内壁中的外翅片侧的部位不会相比于第二入口连通部和第二出口连通部的内壁中的外翅片侧的部位设于外翅片侧。因此,防止在管道内设有外翅片的空间减少。因此,该中冷器能够提高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根据第三观点,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第一流路的宽度比第二流路的宽度小,第一入口连通部和第一出口连通部的内部尺寸比第一流路的宽度小。

由此,能够使第一流路的宽度变小,此外,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彼此的间隔变小。因此,能够使该中冷器的体型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小型化。

根据第四观点,第一入口管设于管道中的层叠方向上的一方的外壁,第一出口管设于管道中的层叠方向上的另一方的外壁。从层叠方向观察,第一入口管和第一出口管以重叠的方式配置。

由此,防止了第一入口管与第一出口管的干涉,能够使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的第一流路的宽度变小,此外,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流路彼此的间隔变小。因此,能够使该中冷器的体型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上小型化。

根据第五观点,中冷器在形成有第一入口连通部、第一出口连通部、第二入口连通部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的部位还具备隔板,该隔板设于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外翅片设于空间,该空间在位于与隔板相反的一侧的管道的内壁与隔板之间形成。

由此,能够可靠地经由隔板将层叠方向的一方的冷却板和另一方的冷却板钎焊。因此,能够防止冷却液从连通部泄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