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其加湿补水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94810发布日期:2018-07-07 22:0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和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逐渐提高。其中,空气湿度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和长期使用空调的场所,环境非常干燥,需使用相应设备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家居用的加湿设备越来越受大众家庭所喜爱,成为家居中必备的家电设备之一。

相关技术中的加湿设备普遍为下加水式,下加水式加湿设备的加水口和出水阀均设置在水箱的底部。使用前,需先将水箱从底座上拆卸出来,然后把水箱翻转,让水箱底部朝上,拧开出水阀后,通过加水口加满水,然后拧上出水阀,再安装回底座上,与蒸汽发生腔连接,再启动加湿。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需要用户定期进行补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加湿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有效避免用户定期手动补水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空气处理风机和空气处理件,所述空气处理件包括储水装置、水槽和施水件,所述储水装置上设有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补水口处设有第一阀门,对应所述补水口设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用于对通过所述补水口注入到所述储水装置的冷凝水进行过滤,所述储水装置通过所述出水口向所述水槽内供水,所述施水件设在所述水槽内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导向空气,所述加湿补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如果所述加湿用水量充足,则保持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所述加湿用水量不足,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以使所述空调系统产生冷凝水,并开启所述第一阀门,以对所述储水装置进行补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实时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如果加湿用水量充足,则保持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加湿用水量不足,则控制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以使空调系统产生冷凝水,并开启第一阀门,以对储水装置进行补水,从而实现加湿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有效避免用户定期手动补水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其中,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上,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上,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有第二阀门,其中,当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判断所述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时,其中,如果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位高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所述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所述第二阀门开启,以对所述第二水箱进行补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浮球式阀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水装置中还设有加热器,其中,当所述空气处理件产生的加湿量小于设定加湿量时,控制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直至加湿用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再控制所述加热器停止加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空气处理风机;空气处理件,所述空气处理件包括储水装置、水槽和施水件,所述储水装置上设有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补水口处设有第一阀门,对应所述补水口设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用于对通过所述补水口注入到所述储水装置的冷凝水进行过滤,所述储水装置通过所述出水口向所述水槽内供水,所述施水件设在所述水槽内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导向空气;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其中,当所述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充足时,所述第一阀门保持关闭状态;当所述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以使所述空调系统产生冷凝水,并开启所述第一阀门,以对所述储水装置进行补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模块,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空气处理风机和空气处理件,空气处理件又包括储水装置、水槽和施水件,储水装置上设有补水口和出水口,补水口处设有第一阀门,对应补水口设有过滤部件,过滤部件用于对通过补水口注入到储水装置的冷凝水进行过滤,储水装置通过出水口向水槽内供水,施水件设在水槽内以将水槽内的水导向空气。并且,还通过控制模块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其中,当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充足时,第一阀门保持关闭状态;当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以使空调系统产生冷凝水,并开启第一阀门,以对储水装置进行补水,从而实现加湿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有效避免用户定期手动补水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其中,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上,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上,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有第二阀门,其中,当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时,其中,如果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位高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所述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所述第二阀门开启,以对所述第二水箱进行补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浮球式阀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水装置中还设有加热器,其中,当所述空气处理件产生的加湿量小于设定加湿量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直至加湿用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热器停止加热。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竖向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前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面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右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空调系统1000、

室内换热模块100、

第一壳体110、换热进风口111、换热出风口112、出风开关门113、

室内换热器120、

室内风机130、

上下百叶140、

左右百叶150、

电辅热装置160、

空气处理模块200、

第二壳体210、空气出口211、室内空气进口212、新风进口213、装拆口214、

分隔件215、支撑板216、翻转开关门217、

空气处理风机220、

空气处理件230、储水装置231、第二水箱2311、第一水箱2312、补水口2313、

出水口2314、第一阀门2315、过滤部件2316、第二阀门2317、加热器2318、

水槽232、施水件233、湿膜2331、净化滤网234、

中部支撑部件300、

内部装饰件310、反射板311、电控盒312、灯带313、遮光件314、

外部围板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下面先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的具体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0包括空气处理模块200,其中,空气处理模块200包括:空气处理风机220、空气处理件230和控制模块(未具体示出),空气处理件230包括储水装置231、水槽232和施水件233,储水装置231上设有补水口2313和出水口2314,补水口2313处设有第一阀门2315,对应补水口2313设有过滤部件2316,过滤部件2316用于对通过补水口2313注入到储水装置231的冷凝水进行过滤,储水装置231通过出水口2314向水槽232内供水,施水件233设在水槽232内以将水槽232内的水导向空气。控制模块用于判断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其中,当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充足时,第一阀门2315保持关闭状态;当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系统1000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以使空调系统1000产生冷凝水,并开启第一阀门2315,以对储水装置231进行补水。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包括室内换热模块100、空气处理模块200及中部支撑部件300。具体而言,室内换热模块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室内换热器120和室内风机130,室内换热器120和室内风机130分别设在第一壳体110内,第一壳体110上设有换热进风口111和换热出风口112。空气处理模块200设在室内换热模块100的下方,空气处理模块200包括第二壳体210、空气处理风机220和空气处理件230,第二壳体210上设有空气出口211、室内空气进口212和新风进口213,空气处理风机220和空气处理件230分别设在第二壳体210内,空气处理件230包括储水装置231、水槽232和施水件233,储水装置231设在水槽232上以向水槽232内供水,施水件233设在水槽232内以将水槽232内的水导向空气。

中部支撑部件300分别设在室内换热模块100和空气处理模块20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室内换热模块100与空气处理模块200之间采用中部支撑部件300隔开,使得空调系统1000的换热气流和净化气流分隔开来。具体而言,换热气流经过第一壳体110上的换热进风口111进入室内换热模块100,经过换热后从换热出风口112离开室内换热模块100,从而实现了调节室内温度的功能。而待净化气流经过第二壳体210上的室内空气进口212和/或新风进口213进入空气处理模块200,经过空气处理件230的处理后从空气出口211离开空气处理模块200,从而实现了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

从上叙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的换热气流和待净化气流从不同的入口进入空调系统1000,并且从不同出口离开空调系统1000,两股气流互不影响,既能够保证空调系统1000的换热性能,保证换热风量,又实现了室内空气净化。与此同时,由于空气处理模块200的第二壳体210上还设有新风进口213,使得空调系统1000还能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后引入室内,使得在室内空气较为浑浊的情况下引入室外空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此外,采用中部支撑部件300分隔室内换热模块100和空气处理模块200,既保证了换热气流和净化气流的分隔度,又增加了空调系统1000的美观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施水件233为设在水槽232内的湿膜2331。可以理解的是,湿膜2331可以吸收水槽232中的水,使得有气流流过湿膜2331时,气流与湿膜2331上的水分子充分接触,在湿膜2331的水洗作用下,气流中包含的细小颗粒如灰尘等均被去除,从而使得气流流过湿膜2331后较为洁净。因此,净化气流经过室内空气进口212或者新风进口213进入空气处理模块200内部后,在湿膜2331的水洗作用下,净化气流中的颗粒物被去除,使得从空气出口211流出的气流十分洁净,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度。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施水件233并不限于湿膜233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施水件233还可以打水轮,将水槽232中的水甩起,同样可以对净化气流起到水洗的作用。

有利地,储水装置231上设有扣手,当用户需要将储水装置231拆下时,手放置在扣手处,可以较为容易地将储水装置231拆下,进行加水或者清洁储水装置231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件230还包括净化滤网234,在空气流动方向上,净化滤网234设在施水件233的上游。可以理解的是,当空气较脏时,施水件233的水洗能力有限,很可能出现净化效果较差,降低用户使用舒适度的问题。因此,在施水件233上游设有净化滤网234,净化滤网234可以对净化气流先进行一次过滤,从而使得经施水件233水洗后的气流更加洁净。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净化滤网234仅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此不对净化滤网234的形状、材质、净化能力进行限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任何净化滤网23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施水件233位于空气处理风机220的进风侧。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前文的叙述,施水件233对气流存在水洗作用,那么也就是说施水件233一定会对气流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如果将施水件233放置于空气处理风机220的出风侧会对空气处理模块200的出风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将施水件233放置在空气处理风机220的进风侧能够降低施水件233对空气处理模块200出风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用户实用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210上设有拆装口214,储水装置231通过拆装口214可拆卸地设在水槽232上。由此,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储水装置231的拆卸,从而较为便捷的对储水装置231进行加水。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储水装置231可以固定连接在水槽232上,而第二壳体210上设有加水口,用户通过加水口向储水装置231中加水。虽然,通过加水口可以方便用户向储水装置231中加水,但是这仍需要用户手动定期进行加水,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储水装置231上除了设有向水槽232内供水的出水口2314之外,还设有补水口2313,并且在补水口2313处设有第一阀门2315,通过控制第一阀门2315打开以接收空调系统100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从而实现空调系统1000的自动补水,有效解决用户需要手动定期补水的问题。

具体而言,在空调系统1000运行的过程中,生活产生的尘埃等物质会牢固的集结在空调系统室内换热器120的翅片上,从而影响空调系统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污垢还带有细菌,会滋生许多霉菌、病菌等,这些霉菌、病菌等在一定条件下会分散到室内空气中,影响用户健康,因此需要对空调系统1000进行定期清洗,例如,目前在空调系统1000中设置了自清洁运行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相应的机械结构实现空调系统1000的自清洁。而在空调系统1000自清洁的过程中,室内换热器120将产生大量的冷凝水,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冷凝水来对空调系统1000中的空气处理件进行自动补水。

例如,可在空调系统1000的室内换热器120的接水盘上设置三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用于空调系统1000的自清洁,一个出水口通过冷凝水排水管连接至储水装置231的补水口2313,一个出水口通过排水管连接至室外。当空调系统1000以制冷模式运行且加湿功能开启时,控制模块实时判断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

具体地,可在储水装置231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控制模块通过该水位传感器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判断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例如,可在距离储水装置231底部的第一预设位置处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并且该水位传感器在检测到水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这样当储水装置231内的水位高于该水位传感器时,该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模块根据该高电平信号即可判断出当前加湿用水量充足;当储水装置231内的水位低于该水位传感器时,该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模块根据该低电平信号即可判断出当前加湿用水量不足。

或者,在储水装置231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检测出任意高度的水位,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的水位判断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例如,当通过该传感器检测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控制模块判断当前加湿用水量充足;当通过该传感器检测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控制模块判断当前加湿用水量不足。

在上述两个具体示例中,前者主要是根据水位传感器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来判断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相较于后者,省去了对水位信号的模数转换等,但是其安装位置是预先固定的,灵活性较差,而后者虽然需要增加对水位信号的转换过程,但是可通过对预设水位进行调节来改变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对应的判值,而具体使用哪种,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其中,如果加湿用水量充足,则储水装置231无需补水,此时控制模块控制补水口2313处的第一阀门2315处于关闭状态;如果不足,则说明当前储水装置231内的水位较低,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阀门2315开启,以使室内换热器120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补水口2313进入储水装置231,以进行补水。但是,在补水过程中,可能制冷模式下室内换热器120产生的冷凝水较少,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所以此时控制模块可控制空调系统1000进入自清洁模式,以使空调系统1000快速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对储水装置231进行补水。而当空调系统1000以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换热器120的接水盘内无冷凝水,所以当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时,控制空调系统1000进入自清洁模式,此时室内换热器快速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实现对储水装置231的补水。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充分利用空调系统在自清洁运行模式下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加湿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有效避免了用户定期手动补水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加湿用水的安全、健康,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如图1、图4所示,储水装置231包括连通的第二水箱2311和第一水箱2312,储水装置231的出水口设在第二水箱2311的底部,第二水箱2311放置在水槽232内,第一水箱2312放置在湿膜2331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将储水装置231设置为一部分放置在湿膜2331上方,另一部设在水槽232内,这样可以将湿膜2331放置在第二水箱2311和第一水箱2312之间的空间中,减小了空气处理件230的占地空间,从而缩小了空气处理模块200的体积。有利地,第一水箱2312下部放置有支撑板216,湿膜2331安装在支撑板216上,由此既能够保证储水装置231的稳定性,还可以保证湿膜2331不会受到储水装置231的压迫。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储水装置231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储水装置231位于湿膜2331上方,水槽232位于湿膜2331下方,储水装置231上设有漏水孔,水从储水装置231中漏出淋湿湿膜2331最后汇聚到水槽232中。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当储水装置231包括第一水箱2312和第二水箱2311时,补水口2313设置在第一水箱2312上,出水口2314设置在第二水箱2311上,第一水箱2312与第二水箱2311之间设有第二阀门2317。其中,当检测到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时,控制模块判断储水装置231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其中,第一预设水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进一步地,当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其中,如果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第二阀门2317处于关闭状态;如果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位低于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第二阀门2317开启,以对第二水箱2311进行补水。

也就是说,储水装置231可由第一水箱2312和第二水箱2311两个水箱构成,并且这两个水箱之间通过第二阀门2317连接,其中第一水箱2312作为副水箱,以预存加湿用水,第二水箱2311作为主水箱,以在加湿过程中向水槽232内供水,并且在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较少时,通过第一阀门2317对第一水箱2312进行补水,在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较少时,第一水箱2312又通过第二阀门2317对第二水箱2311进行补水。

具体而言,可以分别在第一水箱2312和第二水箱2311内设置相应的水位传感器,分别记为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然后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判断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水位,如果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则说明当前加湿用水量不足,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阀门2315开启,以对第一水箱2312进行补水;如果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水位,则说明当前加湿用水量充足,无需对第一水箱2312补水,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阀门2315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如果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水箱内的水位,说明当前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充足,满足当前加湿用水需求,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阀门2317处于关闭状态;如果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位低于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说明当前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不足,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阀门2317开启,以对第二水箱2311进行补水,保证当前有足够的水流入水槽以进行加湿。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水装置231包括第一水箱2312和第二水箱2311时,可将过滤部件2316设置在第一水箱2312的上方,以保证存储在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为洁净水。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湿用水的安全,还可以在第二水箱2311内设置一个过滤部件,该过滤部件对应出水口2314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在出水口2314下方且距离出水口较近的位置处,以对流入水槽232内的水进行再过滤,从而通过补水口2313处的过滤部件和出水口2314处的过滤部件进行双重过滤,以提高加湿用水的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阀门2315和第二阀门2317为浮球式阀门。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补水口2313处的浮球式阀门会检测水位是否超过正常水位线(即在正常水位线上),如果未超过,则补水口2313处的浮球式阀门开启,以对第一水箱2312进行补水;如果超过水位线,则补水口2313处的浮球式阀门会关闭,以防止水溢出。同时,第一水箱2312与第二水箱2311之间的浮球式阀门还对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和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位进行比较判断,其中,如果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位高于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位,则两个水箱之间的浮球式阀门开启,此时第一水箱2312内的水流入第二水箱2311,以对第二水箱2311补水;否则,两个水箱之间的浮球式阀门关闭,第二水箱2311内的水从出水口流入水槽,用于加湿。在该示例中,无需设置水位传感器,通过水位压差来实现阀门的开关,即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补水,相较于通过水位传感器的方式,减少了电路的使用和控制,使得自动补水更加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储水装置231中还设有加热器2318,其中,当空气处理件230产生的加湿量小于设定加湿量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2318进行加热,直至加湿用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2318停止加热。其中,设定加湿量和预设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而言,可通过设置在空调系统1000的室内机上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当前室内的加湿量,以作为当前空气处理件230产生的加湿量,然后判断该加湿量是否小于设定加湿量。如果小于,控制模块则控制设置在储水装置231下方的加热器2318启动,以对储水装置231内的水进行加热,直至加热到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器2318停止加热,由于加热后的水在室内更容易蒸发,因而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的加湿量,从而满足更高的加湿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水装置231包括第一水箱2312和第二水箱2311时,该加热器2318可以设置在第一水箱2312的下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水箱2311的下方,或者在第一水箱2312和第二水箱2311的下方分别设置一个加热器2318,这两个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可以不同,然后控制模块根据设定加湿量与室内检测到的加湿量之间的差值来控制加热器2318的开启,例如,当差值较小时,控制模块将开启加热功率较小的加热器;当差值较大时,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启。由此,通过对水温的调节来增加加湿量。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控制模块实时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如果加湿用水量充足,则控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加湿用水量不足,则控制第一阀门开启,并控制空调系统以自清洁运行模式运行,以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从而对储水装置进行补水,实现加湿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有效避免了需要用户定期手动补水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气出口211位于第二壳体210的底壁。当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为空调挂机时,通过将空气出口211设置于第二壳体210的底壁上,避免了净化气流直接吹向使用者的现象发生,也就是说将空气出口211设在第二壳体210的底壁上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空气出口211还可以设在第二壳体210的前壁、后壁侧壁等任何一个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室内空气进口212设在第二壳体210的底壁上,第二壳体210内设有可转动的翻转开关门217以导通或者截止空气流向施水件233。可以理解的是,开关门的设置可以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空气净化,具体而言,当用户感觉室内的空气较脏时,可以遥控打开翻转开关门217且启动空气处理风机220,使得空气流向施水件233,从而使得空调系统1000开始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同理,当用户感觉室内的不再需要净化时,只关闭翻转开关门217且停止空气处理风机220即可。由此,节约了电能和水资源,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更加绿色环保。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210的底壁形成为网格状,第二壳体210的内底壁上设有分隔件215,分隔件215与第二壳体210的内侧壁配合以分隔出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翻转开关门217可转动地设在分隔件215上。可以理解的是,分隔将可以将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分隔开来,避免了由于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连通使得气流紊乱的现象发生。此外,将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均设在第二壳体210的底壁上简化了第二壳体210的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第二壳体210的生产成本。

有利地,第二壳体210的底壁形成为网格状,且在室内空气进口212及空气出口211之间的部分网格上的小孔并不贯穿第二壳体210的底壁。由此,较好地将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分隔开来,避免了由于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连通使得气流紊乱的现象发生。

这里额外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可以分别设在第二壳体210的两个侧壁上,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室内空气进口212位于第二壳体210的后壁上,而空气出口211位于第二壳体210的底壁上。当然还有其他的分布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对空气处理风机220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空气处理风机220的具体类型需要根据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的相对位置进行选择,例如,当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均设在第二壳体210的底壁上时,空气处理风机220可以选用离心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进口213处设有新风开关门以打开或关闭新风进口213。由此,用户可以有选择地向室内通入室外空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部支撑部件300包括内部装饰件310和外部围板320,外部围板320为透明件,外部围板3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支撑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上,内部装饰件310设在外部围板320内。由此,可以提高空调系统1000的美观程度。

具体地,如图1所示,内部装饰件310包括反射板311、电控盒312和灯带313,电控盒312与灯带313配合以控制灯带313开闭,灯带313设在反射板311的下方,反射板311被构造成将灯带313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外部围板320上。可以理解的是,灯带313发出的灯光在反射板311的反射作用下从外部围板320透出,提高了空调系统1000的美观程度,并且提高了空调系统1000的辨识程度,避免了黑暗条件下用户撞到空调系统1000的现象发生。

可选地,如图2所示,内部装饰件310还包括防止灯带313直射外部围板320的遮光件314,由此,避免了灯带313直射外部围板320使得灯带313发出的灯光较为刺眼,降低了用户使用舒适度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换热进风口111。由此,可以增加空调系统1000的换热进风量,使得空调系统1000的制冷或者制热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侧壁分别形成为微孔板以限定出换热进风口111。由此,可以使得经换热进风口111进入室内换热模块100的风较为柔和,使得气流的换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空调系统1000的用户使用舒适度。此外,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侧壁分别形成为微孔板以限定出换热进风口111还可以防止异物进入空调系统1000中,降低了空调系统1000的故障率。

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换热进风口111并不限于设在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侧壁上,换热进风口111也可以设在第一壳体110的前侧壁、后侧壁及上侧壁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出风口112处设有可转动的上下百叶140及左右百叶150,由此用户可以使用空调遥控器,对于上下百叶140及左右百叶150进行调节,通过调节上下百叶140及左右百叶150的摆动角度来调节换热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风机130为贯流风机,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风机130并不限于贯流风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换热出风口112和换热进风口111的位置来确定室内风机130的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10内部临近室内风机130处还设有电辅热装置160,由此使得空调系统1000在制热过程中,除去冷媒的换热,电辅热装置160也能加热气流,使得空调系统1000能够较快地将室内变暖,提高了空调系统1000的制热速率,提高了空调系统1000的用户使用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出风口112设有出风开关门113,由此提高了空调系统1000的美观度,还可以防止异物进入空调系统1000,降低了空调系统1000的故障率。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空调系统1000包括室内换热模块100、空气处理模块200及中部支撑部件300。

如图1、图3所示,室内换热模块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室内换热器120和室内风机130,室内换热器120和室内风机130分别设在第一壳体110内,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侧壁分别形成为微孔板以限定出换热进风口111,第一壳体110的前壁形成有换热出风口112,换热出风口112处配合有出风开关门113。

如图1、图4-图7所示,空气处理模块200设在室内换热模块100的下方,空气处理模块200包括第二壳体210、空气处理风机220和空气处理件230,第二壳体210上设有空气出口211、室内空气进口212和新风进口213,空气处理风机220和空气处理件230分别设在第二壳体210内。空气处理件230包括储水装置231、水槽232、施水件233和净化滤网234,储水装置231包括补水口2313和出水口2314,且补水口2313处设置有第一阀门2315,储水装置231设在水槽232上以向水槽232内供水,施水件233形成为湿膜2331,且设在水槽232内以将水槽232内的水导向空气,中部支撑部件300分别设在室内换热模块100和空气处理模块200之间。储水装置231包括连通的第二水箱2311和第一水箱2312,且第二水箱2311与第一水箱2312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2317,储水装置231的出水口设在第二水箱2311的底部,第二水箱2311放置在水槽232内,第一水箱2312放置在湿膜2331的上方。第一水箱2312的上方设置有过滤部件2316,下方设置有加热器2318。第二壳体210上还设有拆装口214,储水装置231通过拆装口214可拆卸地设在水槽232上。在空气流动方向上,净化滤网234设在施水件233的上游,施水件233位于空气处理风机220的进风侧。

如图1所示,室内空气进口212设在第二壳体210的底壁上,第二壳体210内设有可转动的翻转开关门217以导通或者截止空气流向施水件233。第二壳体210的底壁形成为网格状,第二壳体210的内底壁上设有分隔件215,分隔件215与第二壳体210的内侧壁配合以分隔出室内空气进口212和空气出口211,翻转开关门217可转动地设在分隔件215上。在室内空气进口212及空气出口211之间的部分网格上的小孔并不贯穿第二壳体210的底壁。

如图1所示,中部支撑部件300包括内部装饰件310和外部围板320,外部围板320为透明件,外部围板3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支撑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上,内部装饰件310设在外部围板320内。内部装饰件310包括反射板311、电控盒312、灯带313和遮光件314,电控盒312与灯带313配合以控制灯带313开闭,灯带313设在反射板311的下方,反射板311被构造成将灯带313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外部围板320上。遮光件314环绕灯带313设置,遮光件314用于防止灯带313直射外部围板320。

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0,由于室内换热模块100与空气处理模块200之间采用中部支撑部件300隔开,使得空调系统1000的换热气流和净化气流分隔开来,使得空调系统1000的换热气流和净化气流从不同的入口进入空调系统1000,并且从不同出口离开空调系统1000,两股气流互不影响,既能够保证空调系统1000的换热性能,保证换热风量,又实现了室内空气净化。此外,采用中部支撑部件300分隔室内换热模块100和空气处理模块200,既保证了换热气流和净化气流的分隔度,又增加了空调系统1000的美观程度。此外,还提高了空调系统1000的美观程度,并且提高了空调系统1000的辨识程度,避免了黑暗条件下用户撞到空调系统1000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空调系统1000的自动补水,有效解决了用户手动定期补水的问题。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空调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模块,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空气处理风机和空气处理件,空气处理件包括储水装置、水槽和施水件,储水装置上设有补水口和出水口,补水口处设有第一阀门,对应补水口设有过滤部件,过滤部件用于对通过补水口注入到储水装置的冷凝水进行过滤,储水装置通过出水口向水槽内供水,施水件设在水槽内以将水槽内的水导向空气。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

具体地,可在储水装置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通过该水位传感器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例如,可在距离储水装置底部的第一预设位置处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并且该水位传感器在检测到水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这样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位高于该水位传感器时,该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根据该高电平信号即可判断出当前加湿用水量充足;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位低于该水位传感器时,该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根据该低电平信号即可判断出当前加湿用水量不足。

或者,在储水装置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检测出任意高度的水位,根据检测的水位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例如,当通过该传感器检测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判断当前加湿用水量充足;当通过该传感器检测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判断当前加湿用水量不足。

在上述两个具体示例中,前者主要是根据水位传感器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来判断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相较于后者,省去了对水位信号的模数转换等,但是其安装位置是预先固定的,灵活性较差,而后者虽然需要增加对水位信号的转换过程,但是可通过对预设水位进行调节来改变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对应的判值,而具体使用哪种,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s2,如果加湿用水量充足,则保持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s3,如果加湿用水量不足,则控制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以使空调系统产生冷凝水,并开启第一阀门,以对储水装置进行补水。

具体而言,在空调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生活产生的尘埃等物质会牢固的集结在空调系统室内换热器的翅片上,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污垢还带有细菌,会滋生许多霉菌、病菌等,这些霉菌、病菌等在一定条件下会分散到室内空气中,影响用户健康,因此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定期清洗,例如,目前在空调系统中设置了自清洁运行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相应的机械结构实现空调系统的自清洁。而在空调系统自清洁的过程中,室内换热器将产生大量的冷凝水,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冷凝水来对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处理件进行自动补水。

例如,可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接水盘上设置三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用于空调系统的自清洁,一个出水口通过冷凝水排水管连接至储水装置的补水口,一个出水口通过排水管连接至室外。当空调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且加湿功能开启时,实时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如果充足,则储水装置无需补水,此时补水口处的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不足,则说明当前储水装置内的水位较低,此时控制第一阀门开启,以使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补水口进入储水装置,以进行补水。但是,在补水过程中,可能制冷模式下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较少,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所以此时可控制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模式,以使空调系统快速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对储水装置进行补水。而当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换热器的接水盘内无冷凝水,所以当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时,控制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模式,此时室内换热器快速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实现对储水装置的补水。

进一步地,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空调系统运行,并且加湿功能打开。

s102,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即判断储水装置是否缺水。如果加湿用水量不足,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加湿用水量充足,则返回步骤s101。

s103,控制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室内换热器快速产生大量的冷凝水。

s104,控制第一阀门开启,以对储水装置补水。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充足时,多余的冷凝水将通过排水管排至室外。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通过充分利用空调系统在自清洁运行模式下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加湿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有效避免了用户定期手动补水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加湿用水的安全、健康,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储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其中,补水口设置在第一水箱上,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水箱上,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设有第二阀门,其中,当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不足,第一预设水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当第一水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其中,如果第二水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水箱内的水位,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低于第一水箱内的水位,第二阀门开启,以对第二水箱进行补水。

也就是说,储水装置可由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两个水箱构成,并且这两个水箱之间通过第二阀门连接,其中第一水箱作为副水箱,以预存加湿用水,第二水箱作为主水箱,以在加湿过程中向水槽内供水,并且在第一水箱内的水较少时,通过第一阀门对第一水箱进行补水,在第二水箱内的水较少时,第一水箱又通过第二阀门对第二水箱进行补水。

具体而言,可以分别在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设置相应的水位传感器,分别记为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然后通过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判断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水位,如果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则说明当前加湿用水量不足,此时控制第一阀门开启,以对第一水箱进行补水;如果第一水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水位,则说明当前加湿用水量充足,无需对第一水箱补水,此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一水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如果第二水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水箱内的水位,说明当前第二水箱内的水充足,满足当前加湿用水需求,此时控制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低于第一水箱内的水位,说明当前第二水箱内的水不足,此时控制第二阀门开启,以对第二水箱进行补水,保证当前有足够的水流入水槽以进行加湿。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时,可将过滤部件设置在第一水箱的上方,以保证存储在第一水箱内的水为洁净水。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湿用水的安全,还可以在第二水箱内设置一个过滤部件,该过滤部件对应出水口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在出水口下方且距离出水口较近的位置处,以对流入水槽内的水进行再过滤,从而通过补水口处的过滤部件和出水口处的过滤部件进行双重过滤,以提高加湿用水的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为浮球式阀门。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补水口处的浮球式阀门会检测水位是否超过正常水位线(即在正常水位线上),如果未超过,则补水口处的浮球式阀门开启,以对第一水箱进行补水;如果超过水位线,则补水口处的浮球式阀门会关闭,以防止水溢出。同时,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的浮球式阀门还对第一水箱内的水位和第二水箱内的水位进行比较判断,其中,如果第一水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则两个水箱之间的浮球式阀门开启,此时第一水箱内的水流入第二水箱,以对第二水箱补水;否则,两个水箱之间的浮球式阀门关闭,第二水箱内的水从出水口流入水槽,用于加湿。在该示例中,无需设置水位传感器,通过水位压差来实现阀门的开关,即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补水,相较于通过水位传感器的方式,减少了电路的使用和控制,使得自动补水更加简单。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储水装置中还设有加热器,其中,当空气处理件产生的加湿量小于设定加湿量时,控制加热器进行加热,直至加湿用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再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

具体而言,可通过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上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当前室内的加湿量,以作为当前空气处理件产生的加湿量,然后判断该加湿量是否小于设定加湿量。如果小于,则控制设置在储水装置下方的加热器启动,以对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加热,直至加热到预设温度时停止加热,由于加热后的水在室内更容易蒸发,因而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的加湿量,从而满足更高的加湿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时,该加热器可以设置在第一水箱的下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水箱的下方,或者在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下方分别设置一个加热器,这两个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可以不同,然后根据设定加湿量与室内检测到的加湿量之间的差值来控制加热器的开启,例如,当差值较小时,将开启加热功率较小的加热器;当差值较大时,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启。由此,通过对水温的调节来增加加湿量。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补水控制方法,实时判断储水装置内的加湿用水量是否充足,如果加湿用水量充足,则保持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加湿用水量不足,则控制空调系统进入自清洁运行模式以使空调系统产生冷凝水,并开启第一阀门,以对储水装置进行补水从而实现加湿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有效避免用户定期手动补水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