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2837发布日期:2018-07-27 21:5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雾霾的产生与燃煤产生的灰尘和硫化物有一定关系。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煤炭虽然燃烧时间较长,但引燃困难、燃烧不充分,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并且产生大量的灰尘及硫化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物质型煤,是在煤炭中配比一定量的生物质,燃烧时间较长,容易引燃,燃烧较充分,是当前煤炭能源转化的重要领域。除此之外,生物质型煤燃烧灰渣含碱量高,其灰渣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钙和氧化钾,易溶于水。采用目前常规的供热装置燃烧生物质型煤,影响了生物质型煤的性能,使生物质型煤不能充分燃烧,换热效率较低,依然产生较多的灰尘和硫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解决目前供热装置燃烧生物质型煤燃烧不充分、换热效率较低、产生较多的灰尘和硫化物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包括燃煤仓和供热净化模块,燃煤仓外侧包裹有隔热水套,隔热水套连接供热终端,燃煤仓经烟气管道连接供热净化模块,烟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燃煤仓的上端开设有仓口,仓口内设置有支撑盘架,仓口上设置有仓盖,燃煤仓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上进风口,燃煤仓侧壁的下端开设有下进风口,燃煤仓内于中间偏上位置设置有上燃煤支撑排,燃煤仓上于上燃煤支撑排的位置设置有上仓门,燃煤仓内于下进风口偏上位置设置有下燃煤支撑排,下燃煤支撑排的下方设置有碎碳网板,燃煤仓上于下燃煤支撑排的位置设置有下仓门,燃煤仓内的下端设置有煤灰槽,燃煤仓内于上燃煤支撑排和下燃煤支撑排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碎碳网罩和煤灰罩,碎碳网罩的下端开口,碎碳网罩的下端穿过煤灰罩且碎碳网罩的下端位于下燃煤支撑排的上方,煤灰罩的下端开口,煤灰罩的下端位于煤灰槽的上方;供热净化模块的下端设置有滤水池,供热净化模块中设置有与烟气管道连通的惯性除尘器,惯性除尘器的下端连接有排尘管,惯性除尘器的入口连接烟气管道,惯性除尘器的出口连接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外包裹有主水套,主水套经送水管路、回水管路连接供热终端,多根换热管的出烟口汇合后连接有脱硫除尘器,脱硫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上连接有烟囱,壳体的中间偏下位置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接有碱水回流管路,壳体内中间偏下位置设置有多根氟塑料管,多根氟塑料管形成氟塑料管束,多根换热管的出烟口汇合后分别连接多根氟塑料管的中间偏下位置,氟塑料管的下端连接有排灰管,烟囱上的一支烟囱上连接有抽风机,烟囱上的另一支烟囱上经旋转套连接有集风罩,集风罩上设置有尾舵,尾舵上设置有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经信号线缆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经信号线缆连接抽风机,排尘管的末端、排灰管的末端连接滤水池,燃煤仓上设置有循环水箱,循环水箱的底部经管路连接煤灰槽,煤灰槽的底部经滤水管连接滤水池,滤水池上设置有水泵,水泵连接碱水回流管路,水泵还经管路连接循环水箱。

进一步的,碎碳网罩和煤灰罩均为漏斗型。

进一步的,碎碳网罩的下端向燃煤仓的内侧延伸,煤灰罩的下端向燃煤仓的外侧延伸。

进一步的,碎碳网罩的下端从上向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漏碳口、第二漏碳口和第三漏碳口,第一漏碳口、第二漏碳口和第三漏碳口的开口尺寸依次变大。

进一步的,惯性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壳,除尘器壳内设置有斜板和水平板,斜板的一端连接除尘器壳上端的内壁,斜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延伸至除尘器壳内的中央位置,惯性除尘器的入口位于除尘器壳侧壁的中间偏上位置,惯性除尘器的出口位于除尘器壳的上端,惯性除尘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斜板的两侧,水平板靠近惯性除尘器的出口位置且水平板连接除尘器壳上端的内壁。

进一步的,煤灰槽内铺设有过滤纤维层。

进一步的,滤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进一步的,阀门上设置有控制把手。

进一步的,燃煤仓内靠近烟气管道的位置设置挡烟板。

进一步的,滤水池上经支架连接惯性除尘器和主水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发明的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可以控制选择取暖或燃烧模式,燃煤仓设计为燃煤上下分层结构和碎碳、煤灰分离结构,使煤燃烧充分,换热效率较高,供热净化模块设计有供热、除尘、除硫装置以及除硫循环系统,除硫循环系统所需的碱性材料来自生物质型煤产生的煤灰以及灰尘中的含碱物质,可以净化燃烧产生的绝大部分灰尘及硫化物,符合烟气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充分自动选择利用风能引流装置内的烟气,降低装置的功耗。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中燃煤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中燃煤仓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中惯性除尘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中脱硫除尘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1、仓盖,112、仓口,113、支撑盘架,12、上进风口,13、下进风口,14、上燃煤支撑排,151、下燃煤支撑排,152、碎碳网板,16、碎碳网罩,161、网口,162、第一漏碳口,163、第二漏碳口,164、第三漏碳口,17、煤灰罩,18、挡烟板,191、过滤纤维层,192、滤水管,21、惯性除尘器,211、排尘管,212、斜板,213、水平板,22、换热管,23、主水套,241、回水管路,242、送水管路,25、脱硫除尘器,251、排灰管,252、壳体,253、氟塑料管,26、水泵,261、碱水回流管路,271、抽风机,272、风速传感器,281、集风罩,282、尾舵,283、旋转套,3、烟气管道,4、阀门,5、烟囱,6、隔热水套,7、滤水池,71、排渣口,81、上仓门,82、下仓门,9、循环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包括燃煤仓和供热净化模块,燃煤仓外侧包裹有隔热水套6。燃煤仓所在的场所温度偏高,隔热水套61可以减少额外的热量散失,并将热量存储在隔热水套61的水中,隔热水套61连接供热终端,以将热量传递至供热终端。

燃煤仓经烟气管道3连接供热净化模块,烟气管道3上设置有阀门4,阀门4上设置有控制把手。通过控制把手控制阀门4以开、关烟气管道3,进而可以控制热量分布以适用于取暖或燃烧模式。具体的,阀门4开启烟气管道3时为取暖模式,燃煤仓中上燃煤支撑排14上的生物质型煤燃烧,上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水平进风并向下流动,空气流动至上燃煤支撑排14处促燃,下进风口13水平进风并水平流动,空气流动至下燃煤支撑排151处促燃。烟气由上燃煤支撑排14从上向下流动,随后依次流经上燃煤支撑排14、上燃煤支撑排14和下燃煤支撑排151之间的空间,烟气继续从烟气管道3进入惯性除尘器21中。上燃煤支撑排14的烟气自上向下流动,使得仓口112处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在此基础上,燃煤仓外侧包裹隔热水套6,可以减少对燃煤仓处不必要的热量散失,使更多的热量转移到供热净化模块和供热终端,使供热分布更加合理。上燃煤支撑排14的烟气自上向下流动,还可以抑制新加煤时的扬尘和冒黑烟,且烟气向下流动流经下层的生物质型煤燃料时,烟尘可被过滤消除。在上燃煤支撑排14的燃煤燃烧不充分产生co等气体可以在下燃煤支撑排151继续燃烧,使燃烧更充分。惯性除尘器21对烟气进行除尘后,继续进入换热管22,在换热管22处加热换热管22外的主水套23,主水套23经送水管路242和回水管路241加热供热终端。多根换热管22外设置主水套23,使换热管22与主水套23的传热系数明显增大,传热面积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在烟气经过脱硫除尘器25时,脱硫除尘器25对烟气脱硫处理,在集风罩281或抽风机271的作用下烟气从烟囱5排出。阀门4关闭烟气管道3时为燃烧模式,打开仓盖111,下进风口13水平进风并向上流动,上燃煤支撑排14上的生物质型煤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向仓口112的方向流动,仓口112的支撑盘架113上放置待加热器皿,待加热器皿被加热。

燃煤仓的上端开设有仓口112,仓口112内设置有支撑盘架113,仓口112上设置有仓盖111。燃煤仓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上进风口12,燃煤仓侧壁的下端开设有下进风口13,室外的风流从上进风口12、下进风口13进入燃煤仓。燃煤仓内于中间偏上位置设置有上燃煤支撑排14,燃煤仓上于上燃煤支撑排14的位置设置有上仓门81,从上仓门81向上燃煤支撑排14上添加生物质型煤或者从上仓门81向外清理大块的灰渣石。燃煤仓内于下进风口13偏上位置设置有下燃煤支撑排151,下燃煤支撑排151的下方设置有碎碳网板152,燃煤仓上于下燃煤支撑排151的位置设置有下仓门82。上燃煤支撑排14未燃尽的碎碳掉落在下燃煤支撑排151上继续燃尽,下燃煤支撑排151上的碎碳经碎碳网板152过滤,煤灰经碎碳网板152落入煤灰槽中,从下仓门82向外清理大块的灰渣石。燃煤仓内的下端设置有煤灰槽,煤灰槽内铺设有过滤纤维层191,过滤纤维层191由秸秆、果壳皮粉碎压制而成。煤灰落在过滤纤维层191上,循环水箱9中的水洒落在煤灰上溶解煤灰形成碱性水,煤灰灰渣被过滤纤维层191过滤,碱性水经滤水管192进入滤水池7。

燃煤仓内于上燃煤支撑排14和下燃煤支撑排151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碎碳网罩16和煤灰罩17,碎碳网罩16上密布有多个网口161,碎碳网罩16的下端开口,碎碳网罩16的下端穿过煤灰罩17且碎碳网罩16的下端位于下燃煤支撑排151的上方,煤灰罩17的下端开口,煤灰罩17的下端位于煤灰槽的上方。上燃煤支撑排14上的未燃尽的碎碳掉落时,先掉落在碎碳网罩16上,未燃尽的碎碳上的煤灰穿过碎碳网罩16上的网口161落在煤灰罩17上。未燃尽的碎碳沿着碎碳网罩16继续滑落至下燃煤支撑排151上,煤灰沿着煤灰罩17滑落至煤灰槽中。碎碳网罩16为漏斗型,使未燃尽的碎碳可以较快地滑落至下燃煤支撑排151上,避免未燃尽的碎碳熄灭;煤灰罩17均为漏斗型,煤灰可以较快地落至煤灰槽中。碎碳网罩16的下端向燃煤仓的内侧延伸,煤灰罩17的下端向燃煤仓的外侧延伸,碎碳网罩16的下端从上向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漏碳口162、第二漏碳口163和第三漏碳口164,第一漏碳口162、第二漏碳口163和第三漏碳口164的开口尺寸依次变大。未燃尽的碎碳滑落至碎碳网罩16的下端时,大块的碎碳先从第一漏碳口162滑落,次大块的碎碳从第二漏碳口163滑落,小块的碎碳从第三漏碳口164滑落,以使未燃尽的碎碳较均匀地布置在下燃煤支撑排151上,使未燃尽的碎碳燃烧充分。燃煤仓内靠近烟气管道3的位置设置挡烟板18,挡烟板18可避免未燃尽的碎碳在滑落时随烟气气流进入烟气管道3中。

供热净化模块的下端设置有滤水池7,滤水池7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71,长时间使用后用于排出滤水池7中的灰渣。

供热净化模块中设置有惯性除尘器21,滤水池7上经支架连接惯性除尘器21。惯性除尘器21与烟气管道3连通,惯性除尘器21的下端连接有排尘管211,排尘管211的末端连接滤水池7。惯性除尘器21中从烟气除掉的灰尘(碱性颗粒)经排尘管211进入滤水池7中溶解形成碱性水。惯性除尘器21的入口连接烟气管道3,惯性除尘器21的出口连接多根换热管22,换热管22外包裹有主水套23。滤水池7上经支架连接主水套23。主水套23经送水管路242、回水管路241连接供热终端,多根换热管22均布于主水套23内,使主水套23内的水被快速加热,以将热量传递至供热终端。

本实施例中的惯性除尘器21包括除尘器壳,除尘器壳内设置有斜板212和水平板213,斜板212的一端连接除尘器壳上端的内壁,斜板212的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延伸至除尘器壳内的中央位置,惯性除尘器21的入口位于除尘器壳侧壁的中间偏上位置,惯性除尘器21的出口位于除尘器壳的上端,惯性除尘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斜板212的两侧,水平板213靠近惯性除尘器的出口位置且水平板213连接除尘器壳上端的内壁。烟气经惯性除尘器21的入口进入除尘器壳,烟气撞击斜板212的下表面并沿着斜板212斜向下流动,此时烟气中的灰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烟气继续斜向上流动继续撞击水平板213,烟气沿着水平板213的下表面水平流动,此时烟气中的灰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烟气水平流动继续撞击斜板212的上表面再竖直向上从惯性除尘器21的出口流出,此时烟气中的灰尘沿着斜板212的斜面向下滑落。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净化烟气中大部分的灰尘。

多根换热管22的出烟口汇合后连接有脱硫除尘器25,脱硫除尘器25包括壳体252,壳体252的上端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上连接有烟囱5,壳体252的中间偏下位置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接有碱水回流管路261,壳体252内中间偏下位置设置有多根氟塑料管253,多根氟塑料管253形成氟塑料管束,多根换热管22的出烟口汇合后分别连接多根氟塑料管253的中间偏下位置,氟塑料管253的下端连接有排灰管251,排灰管251的末端连接滤水池7。脱硫除尘器25中的灰尘(碱性颗粒)经排灰管251滑落至滤水池7中。燃煤仓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箱9,循环水箱9的底部经管路连接煤灰槽,煤灰槽的底部经滤水管192连接滤水池7。循环水箱9中的水洒落在煤灰槽中的煤灰上溶解煤灰形成碱性水,煤灰灰渣被过滤纤维层191过滤,碱性水经滤水管192进入滤水池7。滤水池7上设置有水泵26,水泵26连接碱水回流管路261,碱水回流管路261连接脱硫除尘器25的壳体252的进水口。水泵26从滤水池7吸入碱性水并将碱性水压至脱硫除尘器25。水泵26还经管路连接循环水箱9,以使碱性水形成循环。循环水箱9内的碱水重复溶解煤灰槽中的煤灰,使循环水箱9内碱浓度达到并持续保持饱和。水泵26从滤水池7吸入碱性水并将碱性水压至脱硫除尘器25,碱水从壳体252的进水口进入,碱水在壳体252内由下向上溢流,在碱水没过氟塑料管253时,碱水沿氟塑料管253的内壁向下流动。多根换热管22排出的烟气进入氟塑料管253后与碱水充分接触,碱水实现高效除尘和脱硫,同时,氟塑料管253具有很好的自清洁作用,使得管内不易堵塞并易于清洗,内壁碱水吸收的灰尘颗粒和硫化物随碱水水滴自然滑落。碱水吸收灰尘颗粒物和硫化物后,继续沿排灰管251回流至滤水池7。本实施例的脱硫碱水中的碱,完全来自补充水对灰渣的反复冲洗、溶解而获得,无需外部额外添加。

烟囱5上的一支烟囱上连接有抽风机271,烟囱5上的另一支烟囱上经旋转套283连接有集风罩281,集风罩281两端的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截面积大于集风罩281中间部分的截面积,集风罩281的中间部分连接另一支烟囱。集风罩281上设置有尾舵282,尾舵282上设置有风速传感器272,风速传感器272经信号线缆连接有控制器273,控制器273经信号线缆连接抽风机271。在风速传感器272监测到室外风速较大便于利用时,控制器273控制抽风机271关闭,风流吹过集风罩281,可以对烟囱5中的烟气实现较高效的引流作用,此时整个装置内的烟气被引流运行。在风速传感器272监测到室外风速较小不便于利用时,控制器273控制抽风机271启动,由抽风机271引流整个装置内的烟气。

本实施例的低功耗除尘除硫供热装置,可以控制选择取暖或燃烧模式,燃煤仓设计为燃煤上下分层结构和碎碳、煤灰分离结构,使煤燃烧充分,换热效率较高,供热净化模块设计有供热、除尘、除硫装置以及除硫循环系统,除硫循环系统所需的碱性材料来自生物质型煤产生的煤灰以及灰尘中的含碱物质,可以净化燃烧产生的绝大部分灰尘及硫化物,符合烟气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充分自动选择利用风能引流装置内的烟气,降低装置的功耗。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