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6735发布日期:2018-11-07 07:5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触控屏成为空调遥控器的一个发展趋势,而现有的触控屏多使用ito导电膜或弹簧按键。此导电膜是根据用户手指与膜之间的电容来发生动作,由于手指的干湿程度以及膜与前面板之间的复合程度,导致有些时候操作不敏感或误操作。

另外,用户需要知道在使用触控屏时,触控屏是否接收到按键操作,这就需要触控屏在用户每一次按键结束后能够有一个反馈;触控屏一般采用震动的方式进行反馈,而现有的振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子马达,即通过偏心的转子马达产生振动,其振动方式为整体振动,受制于频宽和速度;另一种是线性谐振器,即弹簧上的磁体产生谐振,其振动方式为触控屏整体振动,并不能精确的提供用户操作位置的触控按键处的反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能够在保证触控屏灵敏度的同时对用户操作的位置进行精确的振动反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触控屏和主控模块,触控屏包括:显示层以及压电陶瓷层,其中显示层覆盖压电陶瓷层,压电陶瓷层阵列分布有压电陶瓷器件;

主控模块用于驱动显示层显示功能按键;

主控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

或者,

主控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触发信号驱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

在上述装置中,控制装置包括触控屏和主控模块,其中触控屏包括显示层以及压电陶瓷层。显示层的功能是由主控模块驱动其显示功能按键;压电陶瓷层的功能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主控模块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由于压电陶瓷层是一种压力传感器件,不会被手指的干湿程度以及膜与前面板之间的复合程度所影响,因此,能够在保证触控屏灵敏度;第二种,主控模块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驱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相对现有技术,触控屏通过整体振动反馈用户操作,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压电陶瓷器件,因此可以仅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处反馈用户操作,因此对用户操作的位置进行精确的振动反馈。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含触控屏的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触控屏和主控模块,触控屏包括:显示层以及压电陶瓷层,其中显示层覆盖压电陶瓷层,压电陶瓷层阵列分布有压电陶瓷器件;其中,该方法包括:

驱动显示层显示功能按键;

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

或者,

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驱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上述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第一方面对应的装置,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第一方面的方法以及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用电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家用电器的功能越来越复杂,界面更人性化输入更简便的触控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触控屏省去了键盘所占用的地方,因此屏幕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面积。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采用触控屏设计,手指轻轻一点,想要的内容尽现眼前。比起死板的键盘设计,触控屏设计似乎更有灵气,设计更人性化,操作起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家用电器系统,该系统包括家用电器10和控制装置20,其中,家用电器10和控制装置20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示例性的控制装置20可以为遥控器或者线控器。或者,家用电器10包括该控制装置20。

如图2,控制装置20包括触控屏201和主控模块202,触控屏201包括:显示层201-1以及压电陶瓷层201-2,其中显示层201-1覆盖压电陶瓷层201-2,压电陶瓷层201-2阵列分布有压电陶瓷器件;主控模块202用于驱动显示层201-1显示功能按键。其中,参照图3所示,触控屏201为层叠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显示层201-1和压电陶瓷层201-2,压电陶瓷层201-2有若干压电陶瓷器件组成。另外示例性,显示层201-1和压电陶瓷层201-2均固定于固定板201-3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压电陶瓷器件用于实现触控功能。如图4,控制装置20包括触控屏201和主控模块202;其中,触控屏201包括显示层201-1和压电陶瓷层201-2,主控模块202用于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10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

具体的,控制装置20还包括驱动模块203,驱动模块203用于接收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生成的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一触发信号,并发送至主控模块202。其中,参照图5所示,显示层201-1上对应压电陶瓷器件的位置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并且显示层201-1和固定板201-3之间通过支撑物进行强固定,保证两者之间的盒厚固定。这样当压电陶瓷器件上方由柔性材料形成的显示层201-1被触摸时,能够仅在功能按键区域产生形变,从而使得该功能按键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产生形变生成电压信号。

另外,第一触发信号用于指示用户触摸的压力值,主控模块202具体用于根据压力值的变化值控制家用电器10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示例性,当根据第一触发信号中的压力值确定用户触摸风速调节功能按键的压力增大时,室内机10的风速随之增大(或减小),同时显示屏201-1上显示风速增大(或减小)的数值,从而实现无级调速;或者,当根据第一触发信号中的压力值确定用户触摸温度调节功能按键的压力增大时,室内机10的温度随之增大(或减小),同时显示屏201-1上显示温度增大(或减小)的数值,从而实现无级调温;或者,当根据第一触发信号中的压力值确定用户触摸湿度调节功能按键的压力增大时,室内机10的湿度随之增大(或减小),同时显示屏201-1上显示湿度增大(或减小)的数值,从而实现无级调湿。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压电陶瓷器件用于向用户提供振动反馈。如图6,触控屏201包括显示层201-1和压电陶瓷层201-2,主控模块202用于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10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主控模块202还用于根据第二触发信号驱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201-2振动。

当第二触发信号通过触控电容膜201-1-1产生时,具体的,如图7所示,显示层201-1包括用于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电容膜201-1-1;主控模块202具体用于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触控电容膜201-1-1的电容变化情况,根据触控电容膜201-1-1的电容变化情况生成第二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10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另外,控制装置20还包括驱动模块203,驱动模块203用于获取主控模块202发送的第二触发信号,根据第二触发信号生成第二驱动信号;将第二驱动信号输入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以使得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

其中,参照图7所示,显示层201-1上覆盖有一层触控电容膜201-1-1,显示层201-1和固定板201-3之间通过弹簧进行固定。这样,当触控电容膜201-1-1被用户触摸时,用户能够感受到压电陶瓷的振动。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层201-1和固定板201-3之间除了可以通过弹簧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软面板、薄膜等能够发生一定形变的材料进行固定。

当第二触发信号通过压电陶瓷器件产生时,具体的,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20包括驱动模块203,驱动模块203用于接收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生成的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触发信号,并发送至主控模块202,主控模块202根据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10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另外,驱动模块203还用于接收主控模块202发送的第二触发信号,根据第二触发信号生成第二驱动信号;将第二驱动信号输入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以使得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另外,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涉及的内容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可以直接援引图5中对应的功能模块中的描述,具体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触发信号通过压电陶瓷器件产生时,控制装置20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当用户开始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时,随着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压力的增加,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产生电压信号,驱动模块203根据电压信号生成第二触发信号,并将第二触发信号发送给主控模块202;主控模块202根据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10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然后,当用户完成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触摸时,随着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压力的减小,主控模块202将第二触发信号发送给驱动模块203,驱动模块203再根据第二触发信号生成第二驱动信号,最后,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根据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振动。另外,当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正在振动时,用户再次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那么,被触摸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停止振动,并产生电压信号。

在上述装置中,控制装置包括触控屏和主控模块,其中触控屏包括显示层以及压电陶瓷层。显示层的功能是由主控模块驱动其显示功能按键;压电陶瓷层的功能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主控模块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由于压电陶瓷层是一种压力传感器件,不会被手指的干湿程度以及膜与前面板之间的复合程度所影响,因此,能够在保证触控屏灵敏度;第二种,主控模块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驱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相对现有技术,触控屏通过整体振动反馈用户操作,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压电陶瓷器件,因此可以仅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处反馈用户操作,因此对用户操作的位置进行精确的振动反馈。在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20中可以包含第一种功能或者第二种功能或者两者都包含。另外,主控模块202还用于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或者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10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含触控屏的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触控屏和主控模块,触控屏包括:显示层以及压电陶瓷层,其中显示层覆盖压电陶瓷层,压电陶瓷层阵列分布有压电陶瓷器件;其中,该方法包括:

101、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驱动显示层显示功能按键。

102、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

或者,

103、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驱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

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显示层包括触控电容膜;上述步骤103中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包括: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触控电容膜生成的第二触发信号。

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上述步骤102中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生成的第一触发信号,包括:获取用户触摸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的区域的压电陶瓷器件生成的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一触发信号。

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在上述步骤102中,第一触发信号用于指示用户触摸的压力值,根据第一触发信号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包括:根据压力值的变化值控制家用电器执行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

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在上述步骤102之后还包括:根据第一触发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将第一驱动信号发送至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以使得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

或者,

在上述步骤103中,根据第二触发信号驱动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包括:根据第二触发信号生成第二驱动信号;将第二驱动信号输入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以使得预定位置的功能按键覆盖的压电陶瓷器件振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内容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可以直接援引装置实施例中对应的功能模块中的描述,具体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