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366发布日期:2018-09-21 20:0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花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吹出的冷风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例如,现有的天花机通常安装在房间顶部,并位于人体活动区的上方。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圆形进风口进来的风经过换热器后,直接由出风口向下吹出,形成瀑布式的冷风。瀑布式冷风对于抵抗力强、体温较热的人来说会十分舒适,但是对于老人、孩子等抵抗力弱的人来说却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

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在壳体上设置了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换热器,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不流经换热器,二者混合后从出风口吹出,利用混合风使出风柔和。这种空调器在使用时,容易吹出冷凝水,使用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天花机,能够提高出风柔和性,且减少吹出冷凝水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壳体内限定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于交汇处相通后连接所述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所述换热器在进风方向上位于所述交汇处的上游;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风机运转驱动下,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所述换热器后流向所述出风口,从所述第二进风口流入的气流避过所述换热器且流向所述出风口;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用于降低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其中,所述第二风道朝向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进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使经换热的空气与未经换热的空气混合后出风,出风更加柔和,也有利于增大出风量。通过使第二进风口从上方进风,避免进风未混合前先遇冷凝露,通过设置除湿装置,使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与经换热后的空气相遇前除湿,有利于解决天花机内冷风与热风混合易发生凝露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交汇处之间的部分形成为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环绕所述风机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风道的底壁从所述换热器处到所述风机,形成为向上倾斜延伸的锥形,所述第二风道在朝向所述风机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导引进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花机还包括:湿度检测件,所述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流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空气未除湿时的相对湿度,所述除湿装置与所述湿度检测件电连接,以根据湿度检测值控制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上承载有除湿剂,所述承载件设在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盛液箱和除湿泵,所述除湿剂为除湿液且装在所述盛液箱内,所述盛液箱与所述承载件相连,所述除湿泵用于驱动所述除湿液在所述盛液箱和所述承载件之间流动。

可选地,所述承载件在伸入所述第二风道和退出所述第二风道之间可伸缩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除湿剂为固态除湿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花机运行后,当所述湿度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时,开启所述除湿装置;在所述除湿装置开启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如果所述湿度检测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则所述除湿装置持续运行,如果所述湿度检测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则关闭所述除湿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大于60%。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小于4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内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天花机100、

壳体1、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出风口103、交汇处104、换热器2、风机3、分流板6、除湿装置9、湿度检测件90、承载件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100,包括:壳体1、换热器2及风机3,天花机100还包括除湿装置9。

其中,壳体1具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第一进风口101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第二进风口102位于第一进风口101的上方,第二进风口102可以设在壳体1的侧壁或者顶部,出风口103设在壳体1的底壁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壳体1内限定出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第一风道11连通第一进风口101,第二风道12连通第二进风口102,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于交汇处104相通后连接出风口103。换热器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风道11内,且换热器2在进风方向上位于交汇处104的上游。在有的情况下换热器2的部分零件可能无法容纳入第一风道11内,只有换热器2中换热部分设置在第一风道11内,但是这不影响换热器2与第一风道11内气流的流通。

风机3设在壳体1内,在风机3运转驱动下,从第一进风口101流入的气流经换热器2后流向出风口103,从第二进风口102流入的气流避过换热器2且流向出风口103。其中,第二风道12朝向风机3的进风端进风。

从第一进风口101流入的气流流经换热器2后换热,换热后气流与未换热气流之间具有温差。而从第二进风口102流入的气流未换热,因此在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的交汇处104混合的两股气流之间具有温差。混合之后两股气流的温度中和,温和的气流再从出风口103吹出。当天花机100处于制冷状态时,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的设置,可以使混合后的冷风更加柔和。当天花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的设置,可以使混合后的热风不至于过烫。由此,提高了天花机100的使用舒适度。另外,由于第二进风口102进来的风不经过换热器2,不受换热器2的阻力,因此天花机在出风量不变的前提下,风阻反而减小。而在保证同样功耗的前提下,就能增大出风量,使热风更容易落地,房间热量分布更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在不同温度下对于水蒸气的饱和度是不同的,高温气体通常湿度大,而低温气体通常湿度小,空调在制冷时容易在换热器2上形成冷凝水。同样的,由于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的设置,天花机100内两股不同温度的空气在交汇时,热空气里的水蒸气因遇冷冷凝形成冷凝水。如果冷凝水不作任何处理,天花机100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滴水的现象,或者出现空调向外喷水的现象。其中,由于换热器2位置固定,因此当换热器2上形成冷凝水时容易处理,但是当天花机100内冷热空气交汇产生冷凝水时,因空气处于流动状态,由此产生的冷凝水不易收集排除。

可以理解的是,天花机100在制冷状态下才会出现冷凝水的问题,因此两股气流交汇后,从第一进风口101进入的换热后的空气为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在遇到换热器2时降温且凝露,此处凝露可通过接水盘排出。而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为热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在遇到冷空气时降温凝露,这部分凝露不容易排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将第二进风口102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01的上方,这样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在交汇后,第二风道12内气流向下吹入第一风道11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气流未经换热,其含有的水蒸气较多。如果在交汇时,经换热器2换热后的冷空气位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热空气的上方,冷空气密度大向下沉降。在冷热空气充分混合前,冷空气下沉会将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而且由于热空气位于冷空气下方,热空气中水蒸气距离风道底壁近,蒸气冷凝成水雾后滴在底壁的路径短,使得此处底壁容易积水。

而如果在交汇时,经换热器2换热后的冷空气位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热空气的下方,在未充分混合前,水蒸气仍保留在热空气中不会凝结。而当遇到风机3的进风端的强对流时,水蒸气还未来得及冷凝,水蒸气就因冷热空气充分混合扩散至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相当于得到稀释,更加不易凝结。另外,交汇处104由于热空气位于上方,即使产生冷凝,由于距离底壁远,从而在水雾未积聚底壁前即被风机3卷走,在被风机3卷动的过程中水雾容易再次蒸发形成水蒸气。而水雾不聚积在风道底壁上,则不易产生水滴。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出天花机100上设置除湿装置9,除湿装置9用于降低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是说,除湿装置9用于去除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中的水汽,使其湿度降低。

因此除湿装置9的设置,使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热空气,在遇到冷空气前就除湿,除湿相对要容易得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100,通过设置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使经换热的空气与未经换热的空气混合后出风,出风更加柔和,也有利于增大出风量。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的位置,使二者在充分混合前不会形成冷凝水,通过设置除湿装置9,使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与经换热后的空气相遇前除湿,有利于解决天花机内冷风与热风混合易发生凝露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天花机100还包括:湿度检测件90,湿度检测件90用于检测流入第二进风口102的空气未除湿时的相对湿度,除湿装置9与湿度检测件90电连接,以根据湿度检测值控制除湿装置9的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当进入第二进风口102的空气湿度较大时,天花机100内容易形成冷凝水,影响器件运行,需要及时排湿。而当空气湿度较小时,形成冷凝水的几率变小。采用湿度检测件90控制除湿装置9的运行,有利于节省天花机100的能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度检测件90的位置非常灵活,湿度检测件90可以设在第一进风口101处,或者湿度检测件90设在第二进风口102处,或者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处分别设有湿度检测件90。

可选地,湿度检测件90为多个,多个湿度检测件90检测出湿度的平均值为湿度检测值,这样的湿度检测值更加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除湿装置9包括:承载件91,承载件91上承载有除湿剂,承载件91设在壳体1内。这样除湿装置9受天花机100的壳体1的保护,而且天花机100的外形上也较美观。

具体地,承载件91位于第二风道12内,且在进风方向上位于交汇处的上游。

可选地,承载件91可从第二进风口102处装入和拆出第二风道12。

进一步可选地,除湿剂可以是固体粉末,除湿剂也可以是颗粒,除湿剂还可以是除湿液。而承载件91可除湿剂的物理特性选择,例如,承载件91为海绵、盒体等。

当然除湿装置9的位置不限于此,例如,在壳体1外第二进风口102处也可以设置除湿装置9。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除湿剂为除湿液,除湿装置9包括:盛液箱和除湿泵(图未示出),除湿剂装在盛液箱内,盛液箱与承载件91相连,除湿泵用于驱动除湿液在盛液箱和承载件91之间流动。当除湿装置9运行时,除湿泵运转,除湿泵保持除湿液处于流动状态,这样除湿液源源不断地吸除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的水汽。当除湿装置9关闭时,除湿泵停转。

可选地,承载件为湿帘,除湿液为溴化锂溶液,空气在流经湿帘后才能向交汇口104处流动。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除湿剂为固态除湿剂。可选地,承载件91在伸入第二风道12和退出第二风道12之间可伸缩地设在壳体1内,当除湿装置9运行时,承载件91载着除湿剂伸入到第二风道12,使流入第二风道12的空气流经除湿剂;当除湿装置9关闭时,承载件91载着除湿剂限出第二风道12,使流入第二风道12的空气不经除湿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花机100运行后,当湿度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时,开启除湿装置9;在除湿装置9开启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如果湿度检测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则除湿装置9持续运行,如果湿度检测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则关闭除湿装置9。也就是说,两次检测之间,间隔一段时间(即第一预设时间),这样给天花机100充分的运行换热时间,保证空调工作的稳定性。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进一步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间为2小时。

可以理解的是,在天花机100刚刚开启时,空调内冷媒循环系统才刚刚运转,换热器2还没有足够的冷量或者热量来换热,因此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的进风在交汇处104换热效果不佳。因此在天花机100开机并运转第二预设时间后,才开始根据湿度检测值来控制除湿装置9。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等于5分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的交汇处104位于换热器2和风机3之间。这样设置,从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流入的气流,在流经风机3前交汇,也可以说两股气流交汇后通过风机3,再流向出风口103。这样的设计,使得风机3对从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的进风都存在较大驱动力,保证两个进风口的进风量。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于交汇处104之后的部分,即进入风机3前的混合风道,其底壁在朝向风机3的方向上向上延伸。如图2所示,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交汇后形成一个风道,交汇处104到风机3之间的风道底壁向上延伸,气流遇到这部分内壁时容易凝结成露。有利地,在该风道底壁处设置接水盘,以承接冷凝水。可选地,该处接水盘邻近交汇处104设置,且在进风方向上位于交汇处104的下游。

下面参照一个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100具体结构。

图1和图2展示的是实施例中天花机100的结构以及天花机100内气体流向。

该天花机100为吊装在室内房顶的室内机,该天花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风机3、除湿装置9和湿度检测件90。

壳体1具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壳体1内形成有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第一风道11与第一进风口101连通,第二风道12与第二进风口102连通,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在交汇后形成同一风道,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在从交汇处104到出风口103这一段,是重合的。

换热器2设置在第一风道11内,在进风方向上,换热器2位于交汇处104的上游。由第一进风口101进来的风依次经过换热器2和风机3后,从出风口103吹出。由第二进风口102进来的风在交汇后经过风机3,从出风口103吹出,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风不会流经换热器2。

具体地,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均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出风口103设在壳体1的底壁上。由此,第二进风口102与出风口103不在同一个面上,这样可以防止第二进风口102的进风与出风口103的出风相互影响,从而提高第二进风口102的进风效果,进而提高出风口103的混合风的出风效果。

具体地,壳体1形成为大体圆柱形,壳体1具有周向侧壁、顶壁和底壁,当天花机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壳体1的顶壁安装在房间的房顶上。

风机3设置在壳体1的中心位置,风机3的旋转轴线大体沿竖向设置。换热器2为环形换热器,换热器2环绕风机3设置。在该实施例中,从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流入的气流,均是通过风机3直接驱动进入的。该实施例中,天花机100内经换热的空气与未经换热的空气,通过同一风机3直接驱动,未经换热的空气不需要另设置风机,减少了风机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01为沿壳体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进风口,将第一进风口101设置为环形进风口可以增加进风量。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进风口102为沿壳体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进风口。将上述第二进风口102设置为环形进风口可以增加第二进风口102的进风量,并且可以使由第二进风口102进来的风与经过环形的换热器2换热之后的风充分混合,提高混合效果。当然,第二进风口10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进风口102可以不为环形。

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口103也同样为沿壳体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出风口103,将出风口103设置为环形进风口可以增加出风量。当然,第一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3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进风口10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

其中,出风口103的中心线与壳体1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壳体1的顶壁至壳体1的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上述出风口103的结构可以使吹出来的混合风与房间的地面成一定角度,从而增大混合风吹出的范围,提高吹风舒适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沿天花机100的径向方向上,第一风道11沿由外到内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由于第一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的周向侧壁上,风机3设在壳体1的中心,从第一进风口101吸入的气流沿径向朝向风机3流动。经过风机3后,第一风道11再由上到下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

具体地,第一风道11位于第一进风口101和交汇处104之间的部分形成为环形风道,环形风道环绕风机3设置。环形风道的底壁从换热器2处到风机3,形成为向上倾斜延伸的锥形。

其中,壳体1内设有分流板6,分流板6形成为环形板,分流板6在沿由外到内的方向上向上倾斜延伸,分流板6环绕风机3设置,且风机3位于分流板3的中心的顶部。分流板6是构造成第一风道11的内壁的板体件,分流板6配合风机3,将壳体1内第一风道11分成两部分,在分流板6上方,第一风道11内气流由外向内朝向风机3流动,在分流板6下方,第一风道11内气流由内向外朝向出风口103流动。

第二进风口102位于第一进风口101的上方,从第二进风口102开始的第二风道12位于第一风道11的上方,第二风道12沿由外到内的方向延伸后,向下朝向中心方向倾斜导引进风,与第一风道11汇合。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汇合处104处于风机3的上游。

可选地,第二进风口102可连通室外,即第二风道12为新风风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天花机100的整体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这里不作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02为沿壳体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进风口,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02也可以是矩形进风口、弧形进风口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出风口103为沿壳体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出风口,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103也可以是圆形出风口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天花机100关闭后,除湿装置9处于关闭状态。天花机100开启后,检测第二进风口102处空气的相对湿度(检测结果为湿度检测值);判断湿度检测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湿度,若达到,开启除湿装置9;若达不到,除湿装置9保持关闭状态。

除湿装置9开启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次检测第二进风口102处空气的相对湿度;判断此次湿度检测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如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关闭除湿装置9,如未达到,除湿装置9保持运行。

可选地,第一预设湿度大于60%,优选70%作为判定值;第二预设湿度小于40%,优选30%作为判定值;第一预设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优选2小时作为标准。

例如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天花机100处于制冷状态。当第二进风口102的空气温度为27度,相对湿度为60%时,对应露点温度为18.61度。当第一进风口101的空气温度为27度,相对湿度为60%,第一进风口101的空气经过换热器2后,温度约为14度,低于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空气的露点温度,存在较大的凝露风险。

如果针对第二进风口102的进风设置除湿装置9,假设可以使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湿度由60%降到40%,在第二进风口102的空气温度27度的情况下,对应露点温度能由18.61度降到12.28度,低于第一进风口101的空气经过换热器2降温后的空气的露点温度,凝露风险大大降低。上述分析过程的原理,是当干球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低,对应露点温度越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和控制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空气的相对湿度,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吹出的冷风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吹出的冷风与回风混合易发生凝露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花机100的其他构成例如电控器件和阀体器件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