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1746发布日期:2018-10-19 19:5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风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为改善居室内的空气质量,目前主要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两种:

1、室内空气净化,例如通过空气净化器等。室内空气净化仅仅是利用室内空气的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祛味等净化处理,而没有换气功能,也即对室内空气的成分(例如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等)无法改变。

2、室内外空气交换,例如通过新风系统等。新风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两大部分,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通过进风管、排风管以及接头等组件连接。室外机通过室内机向室内送新风,室内机还将室内混浊空气通过排风管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通过室内外双向换气,强制将室内空气部分的更换到室外,从而改变室内空气的成分(例如含氧量、含湿量、二氧化碳含量等)。

但是因自身工作及结构原理所限,目前新风系统室内机往往仅分别设置一个位置固定的排风口和进风口。在安装时,需要分别在排风口和进风口处连接排风管和进风管,排风口和进风口位置单一固定不可变,这样在安装和美观方面带来不足。如果排风口和进风口设于室内机右侧则不宜安装在室内左侧,否则管道将需绕过一圈,能被观察到的部分变大,如果排风口和进风口设于室内机后侧,则室内机不易贴墙摆放。

另外,现有新风系统室内机的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切换机构设计复杂,需要依靠多个电机来控制多个通气口的启闭,以改变空气流动方向和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内机,首先在该室内机的不同侧均预留有多个供选连接的排风口和进风口,其次该室内机具有结构简洁且功能相当的内循环切换机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内机,包括机壳、前封板和面板,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主体安装盒,所述主体安装盒内设有外排风机和双向交换芯,

所述主体安装盒的上半部外壁与所述机壳的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u形间隙,所述第一u形间隙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封闭有第一u形隔板和第二u形隔板,所述第一u形间隙构成u形排风通道;

所述外排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到所述u形排风通道;

所述主体安装盒的下半部外壁与所述机壳的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u形间隙,所述第二u形间隙的底部封闭有第三u形隔板,所述第二u形间隙构成回风通道;

所述主体安装盒的顶板结合所述第一u形隔板在所述机壳的上部隔出送风室;

所述主体安装盒的底板结合所述第三u形隔板在所述机壳的下部隔出进风室,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主体安装盒内形成有位于所述通风口上方的通风道,所述双向交换芯的底部进气侧对接到所述通风道,所述双向交换芯的顶部出气侧连通到所述送风室;

在所述双向交换芯的横向进气侧和与其相对的所述主体安装盒上半部侧板之间留有用于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间隙,所述双向交换芯的横向出气侧与所述外排风机的进风口相对;

所述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上至少各开设一只连接到所述u形排风通道的预留排风口,所述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上至少各开设一只连接到所述进风室的预留进风口,所述机壳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回风通道的回风孔,所述机壳的顶部开设有送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道接近于所述回风间隙的一侧为所述主体安装盒的下半部侧板,所述通风道的另一侧为单电机翻转活门机构,

所述单电机活门机构包括矩形门框、连接在所述矩形门框底部的电机和铰接于所述矩形门框内且能够朝向所述通风口方向翻转的翻转活门,所述翻转活门受驱于所述电机;

所述主体安装盒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回风通道的气窗;

当所述翻转活门被朝向所述通风口方向翻转打开并处于水平状态时,封闭住所述通风口,所述回风通道通过所述气窗与所述双向交换芯的竖向进风侧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室内设置有水平的送风隔板,送风隔板将所述送风室上下分隔成送风腔和过滤腔,所述送风隔板底部安装有送风风机,所述过滤腔中设有空气过滤片。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排风口和预留进风口均是由圆形槽口和预装配在所述圆形槽口内的可拆卸封盖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下方设置有空气过滤片。

进一步的,所述回风孔的内侧设置有空气过滤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室内机通过对排风道和进风室的结构巧妙设置,使得在其机身上能够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预留排风口和预留进风口,因此能够便于用户根据自身的安装环境灵活选择。

另外,本发明中室内机的内外循环切换机构仅需一只电机便可以实现,对控制部分降低了要求,相对市面上的多电机切换机构具有结构巧妙且功能相当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室内机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室内机的正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室内机的背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室内机移除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室内机进一步移除前封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a-a向剖示图;

图7是第一u形排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室内机的沿后侧板的切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室内机在移除机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中室内机在拆除双向交换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室内机在后仰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内机。

根据图所示,该室内机1包括机壳2、前封板3和面板4。在机壳2内设置有主体安装盒5,主体安装盒5内设有外排风机6和双向交换芯7。

双向交换芯7是由多片波纹板分别以竖向和横向间隔交错层叠构成,因此能够在竖向和横向上分别通风而不混合,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主体安装盒5的上半部外壁与机壳2的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u形间隙8,第一u形间隙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封闭有第一u形隔板9和第二u形隔板10,前封板3封闭到第一u形间隙8的正面,前封板3是本领域常用的封闭配件,其作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下文便不再对其进行说明,具体结构及安装方式可以参见附图。

第一u形间隙8构成u形的排风通道。机壳2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上至少各开设一只连接到u形排风通道的预留排风口11。外排风机6的出风口连通到该u形排风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将排风通道设置成u形是便于开设在机壳2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预留排风口11连接,因此,如果室内机1的厚度足够的话,也可以将排风通道设置在主体安装盒5的背后,而无需设置成u形。

主体安装盒5的下半部外壁与机壳2的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u形间隙12,第二u形间隙12的底部封闭有第三u形隔板13,第二u形间隙12构成回风通道。在机壳2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回风通道的回风孔14。

主体安装盒5的顶板结合第一u形隔板9在机壳2的上部隔出送风室15,机壳2的顶部开设有送风孔16。

主体安装盒5的底板结合第三u形隔板13在机壳2的下部隔出进风室17,机壳2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上至少各开设一只连接到进风室17的预留进风口18。

主体安装盒5的底板上开设有通风口19,主体安装盒5内形成有位于通风口19上方的通风道20,双向交换芯7的底部进气侧对接到通风道20,双向交换芯7的顶部出气侧连通到送风室15。

在双向交换芯7的横向进气侧和与其相对的主体安装盒5上半部侧板之间留有用于与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间隙,双向交换芯7的横向出气侧与外排风机6的进风口相对。

上述室内机1的默认工作模式为外循环,通风口19通常打开,即通过室外机通过向室内机1底部的进风室17机输送新风,新风经过通风口19、通风道20后竖直经过双向交换芯7,再经过送风室15和机壳2顶部的送风孔16后被送进室内。

在外排风扇的抽吸的负压作用下,室内混浊空气从回风孔14流进回风通道并在经过回风间隙和双向交换芯7后被外排风机6压入排风通道,再通过排风管道送出室外。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送风室15内设置有水平的送风隔板21,送风隔板21将送风室15上下分隔成送风腔和过滤腔,送风隔板21底部安装有送风风机22,过滤腔中设有空气过滤片23。

为了进一步结合上述室内机1中各空气通道的结构、位置及布置方式,以实现通过简单切换机构即可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切换,可以作为优选的是:通风道20接近于回风间隙的一侧为主体安装盒5的下半部侧板,通风道20的另一侧为单电机翻转活门机构。单电机活门机构包括矩形门框、连接在矩形门框底部的电机和铰接于矩形门框内且能够朝向通风口19方向翻转的翻转活门,翻转活门受驱于电机。其中,电机为双向电机且被设置转动行程。

主体安装盒5上开设有连通到回风通道的气窗27,主体安装盒5的下半部结合气窗27构成内循环回风通道。

当翻转活门被朝向通风口19方向翻转打开并处于水平状态时,封闭住通风口19,回风通道通过气窗27与双向交换芯7的竖向进风侧连通,内循环回风通道被打开。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预留排风口11和预留进风口18均是由圆形槽口和预装配在圆形槽口内的可拆卸封盖构成。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通风口19下方设置有空气过滤片23。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回风孔14的内侧设置有空气过滤片23。

在内循环时,在送风室15-送风孔16-回风通道-通风道20-双向交换芯7-送风室15形成重复循环。在内循环时通过空气过滤片23可以对空气的颗粒污染物进行过滤净化。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