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间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3230发布日期:2018-12-08 05:5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电极间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来水的电极加热装置,尤其涉及用于电极加热的电极间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对自来水加热而言电极加热较电热管加热有寿命长及不易结垢的优点,但电极加热要适应不同水质的自来水是首要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在电极相对投影面积一定时水质硬度与电极间距成正比且是线性变化,因此通过调节电极间距使不同的水质均能得到相同设定功率是较好的方法,如专利申请“用于电极加热的电极间距调节装置”(专利申请号:201611151562.1,该申请在33卷07期2017年02月15日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布)它的电极间距设定方法之一是“tds值设定方法”,即在调节轴上固定一个带有“指针”的调节旋钮,在加热室盖上指针可触及到的0—180º范围内设置一个刻度盘,刻度盘上设有50—600的tds刻度值,刻度值以20的差值分为30个,根据测定的自来水的tds值将调节旋钮的“指针”调至刻度盘上相应的tds刻度值上,即可确定电极间距,它的主要执行部件还包括一个带有“拨动轨道”的调节轮,“拨动轨道”依据电极自起点至终点的移动距离及转动角度在0—180º时所形成的坐标点轨迹曲线制作,电极最小间距一般设定为2-3mm对应较软水质(tds值50ppm)并将其设定为“拨动轨道”的起点(0º),加热电极通过电极支架悬挂在拨动轨道上,为确保电极只发生单方向位移而不随调节轮转动且保持位置的相对稳定,电极支架的一端还需受到“移动轨道”的限制,它有这样的问题,无论电极间距如何变化都需电极工作面相互平行,由于电极通过电极支架悬挂在调节轮的“拨动轨道”上,首先要求调节轮必须水平安装,再者,电极工作面的相互平行还取决于电极支架的“工”形槽部位与调节轮“拨动轨道”断面的配合精度,较高精度的配合可保证“电极工作面相互平行”且使转动旋钮所需要的力矩减小,但较高精度的结果是减小了各部位的间隙,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水垢浸入各部位间隙失去“配合精度”造成调节困难只有将各配合部件设置在高于沸腾液面以上的位置,由于以上两个条件的限制该调节装置仅适用于不能充满水的敞开式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间距调节装置,它也采用带有拨动轨道的调节轮调节电极间距,但它没有“移动轨道”,调节轮“拨动轨道”上也不需悬挂电极,调节轮可任意角度安装,调节装置可完全浸入水中使用而不影响电极间距的即时调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电极间距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调节轮,调节旋钮及加热电极,其特征在于一对形状相同的加热电极上固定有支撑轴及拨动杆,支撑轴与拨动杆相互平行且支撑轴与拨动杆的中心距在50mm-100mm之间,(较大中心距形成的力矩可大幅减小调节旋钮的扭力)固定板以调节轮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由任一直径与同心圆形成的两个交点处设置有支撑轴固定套,加热电极由支撑轴相对固定在支撑轴固定套上且以支撑轴为圆心可做自由摆动,拨动杆端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直径与调节轮上拨动轨道的宽度相匹配并可在拨动轨道中自由滑动,加热电极的工作面两两平行相对并可随调节轮的转动通过拨动轨道迫使拨动杆带动加热电极做方向相反的等角度摆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极间距的调节是以支撑轴为圆心使两电极做方向相反的等角度摆动来实现,因此调节轮需克服的扭力较小,调节装置完全可浸入水中使用而无需顾忌“水垢”形成的摩擦力,再由于调节轮可任意角度安装,因此拓宽了调节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极调节装置最小间距状态立体侧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极调节装置最小间距状态立体侧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极调节装置最大间距状态立体侧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极调节装置最大间距状态立体侧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极调节装置在最小间距状态时各主要部件相对位置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极调节装置在最大间距状态时各主要部件相对位置平面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tds值刻度盘”,3a电极支撑轴接线柱,4a电极支撑轴上挡圈,5调节旋钮,6a电极支撑轴,7a电极,8b电极,9b电极支撑轴上挡圈,10b电极支撑轴接线柱,11a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2a电极支撑轴下挡圈,13b电极拨动杆,14a电极拨动杆,15b电极支撑轴,16b电极支撑轴下挡圈,17b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8调节轮,

19调节轮拨动轨道,20调节轴,21“tds值刻度盘”直边,22同心圆,23直径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6,固定板1中部设置有“tds值刻度盘”2,“tds值刻度盘”2呈180º扇形且标有50-600tds刻度值,调节轮18上的调节轴20设置在扇形中心,调节轮18上以“tds值刻度盘”直边21为轴镜像设置一对调节轮拨动轨道19并使拨动轨道的起点与终点的连线与“tds值刻度盘”直边21垂直,将形状相同的长方体a电极7与b电极8处在最小间距状态(2mm)时设置为0º角,最大间距为40mm时a电极7与b电极8摆动角各为20º,“拨动轨道”19依据任一电极摆动角自0º至20º对应调节轮转动角度在0—180º时所形成的坐标点轨迹曲线制作(即电极摆动1º调节轮转动9º),在固定板1以调节轮18为中心的同心圆22上分别设置有a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1及b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7,a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1及b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7的位置是同心圆22上直径线23与同心圆22的交点,直径线23与“tds值刻度盘”直边21的夹角为17º,a电极7上固定有a电极支撑轴6,a电极支撑轴6通过a电极支撑轴上挡圈4及a电极支撑轴下挡圈12相对固定在a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1中,b电极8上固定有b电极支撑轴15,b电极支撑轴15通过b电极支撑轴上挡圈9及b电极支撑轴下挡圈16相对固定在b电极支撑轴固定套17中,a电极7上还固定有a电极拨动杆14,b电极8上还固定有b电极拨动杆13,a电极拨动杆14及b电极拨动杆13的圆柱部分分别置于调节轮拨动轨道19中的起点(起点对应最小电极间距),调节轴20在穿过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旋钮5,调节旋钮5的指针端与“tds值刻度盘”2起始端(tds值50)重合为最小电极间距状态,调节旋钮5的指针端与“tds值刻度盘”2终点端(tds值600)重合为最大电极间距状态,当顺时针转动调节旋钮5时调节轮拨动轨道19可通过a电极拨动杆14迫使a电极7以a电极支撑轴6为中心逆时针摆动,同时b电极拨动杆13迫使b电极8以b电极支撑轴15为中心逆时针摆动使两电极间距增大,反之电极间距则减小,由于两电极摆动角度始终相同因此两电极工作面始终保持平行,a电极支撑轴6与b电极支撑轴15采用导体材料时a电极支撑轴接线柱3及b电极支撑轴接线柱10可分别与电源两级相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电极间距调节装置,主要解决调节装置在浸入水中使用时不受水垢的影响而实现即时调节的问题,它包括固定板,调节轮,调节旋钮及加热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极间距的调节是以支撑轴为圆心使两电极做方向相反的等角度摆动来实现,因此调节轮需克服的扭力较小,调节装置完全可浸入水中使用而无需顾忌“水垢”形成的摩擦力,再由于调节轮可任意角度安装,因此拓宽了调节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魏亚亚;张盼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亚亚
技术研发日:2018.05.22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