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冷凝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1659发布日期:2018-10-23 20:46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冷凝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安装空调时需要将空调的冷凝水的排水管从室内引出至室外,此种方式使得室内空气中的水分排出,不能利用,长时间会造成空气干燥。而且,在布置排水管时需要在墙体上开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冷凝水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冷凝水不能利用的问题以及空调的排水管不方便布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用于处理空调的冷凝水,冷凝水处理装置在室内布置,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具有腔体,连接座用于与空调的排水管连通;引流管,与连接座的腔体连通;多孔结构,与引流管连接,引流管能够将排水管中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上。

进一步地,引流管为多个,多个引流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引流管沿多孔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沿引流管的长度方向,引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进一步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支架,多孔结构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支架为框架结构,多孔结构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周缘与框架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支撑座,用于支撑连接座,支撑座与支架和/或多孔结构连接,连接座设置在支撑座上。

进一步地,支撑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与支架连接,连接座设置在第二支撑臂上。

进一步地,多孔结构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竖直设置,第一支撑臂竖直设置,第二支撑臂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排水管与支撑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方法,用于处理空调的冷凝水,冷凝水处理方法包括:将多孔结构设置在室内;将空调的排水管中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上。

进一步地,在将排水管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之前,冷凝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在多孔结构上设置引流管;通过具有腔体的连接座将排水管和引流管连通。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冷凝水处理装置中设置连接座、引流管和多孔结构,这样可以将排水管中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上,冷凝水可以分散到多孔结构上,并可利用多孔结构较大的表面积蒸发到空气中,由于冷凝水处理装置布置在室内,因此冷凝水可以重新分散到室内空气中,避免了空气干燥的问题。而且,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可以将排水管设置在室内,无需引出到室外,便于布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连接座;20、引流管;30、多孔结构;40、支架;50、支撑座;51、第一支撑臂;52、第二支撑臂;60、连接件;7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处理空调的冷凝水,冷凝水处理装置在室内布置,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连接座10,连接座10具有腔体,连接座10用于与空调的排水管70连通;引流管20,与连接座10的腔体连通;多孔结构30,与引流管20连接,引流管20能够将排水管70中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30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冷凝水处理装置中设置连接座10、引流管20和多孔结构30,这样可以将排水管70中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30上,冷凝水可以分散到多孔结构30上,并可利用多孔结构30较大的表面积蒸发到空气中,由于冷凝水处理装置布置在室内,因此冷凝水可以重新分散到室内空气中,避免了空气干燥的问题。而且,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可以将排水管70设置在室内,无需引出到室外,不用在墙体上打孔,便于布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将空调排水管70引出至室外,无需布置排水孔洞,节约成本且更加美观,同时使冷凝水得到充分利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解决了空调安装过程中对空调排水管难以处理的问题,使空调安装更加方便,冷凝水得到充分利用。整个系统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护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管20为多个,多个引流管20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引流管20可以共同引导排水管70中的冷凝水,从而可以提高冷凝水的流通量。而且,通过多个引流管20可便于将冷凝水分散到多孔结构30的不同位置,加快冷凝水的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管20沿多孔结构3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以便于冷凝水在多孔结构30上分散。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凝水在多孔结构30上的分散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沿引流管20的长度方向,在引流管20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这样可通过多个出水孔向多孔结构30上的不同位置出水,从而将冷凝水快速均匀地分散到多孔结构30的表面或内部,加快换热效率,以将冷凝水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支架40,多孔结构30设置在支架40上。支架40用于支撑多孔结构30或其他部件,以提高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

具体地,支架40为框架结构,多孔结构30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周缘与框架结构连接。这样可通过框架结构对网状结构进行固定和支撑。而且,将多孔结构30设置为网状结构,能够增加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空气流动,从而能够加快热交换,利于冷凝水的蒸发。

如图1所示,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支撑座50,支撑座50用于支撑连接座10,支撑座50与支架40和/或多孔结构30连接,连接座10设置在支撑座50上。如此设置可通过支撑座50固定和支撑连接座10,这样可以使多个部件形成连接关系,提高冷凝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

具体地,支撑座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臂51和第二支撑臂52,第一支撑臂51与支架40连接,连接座10设置在第二支撑臂52上。通过将第一支撑臂51与支架40连接,可以提高支撑座50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连接座10穿设在第二支撑臂52上,并且将排水管70的端部穿设在连接座10的腔体中。

进一步地,多孔结构30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竖直设置,第一支撑臂51竖直设置,第二支撑臂52水平设置。将多孔结构30设置为网状结构,能够加快空气流动,提高换热效果。将网状结构竖直设置、第一支撑臂51竖直设置、第二支撑臂52水平设置,能够减小冷凝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使得在室内的布置更加紧凑。而且,将第一支撑臂51竖直设置能够使得排水管70的端部处于竖直方向,便于排出冷凝水。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件60,连接件60用于将排水管70与支撑座50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将排水管70的一段固定在支撑座50上,从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为了便于操作可以使用扎带将排水管70捆绑在支撑座50上。具体地,可以在第一支撑臂51上设置连接孔,并将扎带穿过连接孔然后捆绑排水管70,这样连接较为可靠。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方法,该方法用于处理空调的冷凝水,冷凝水处理方法包括:将多孔结构30设置在室内;将空调的排水管70中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30上。

这样可以将排水管70中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30上,冷凝水可以分散到多孔结构30上,并可利用多孔结构30较大的表面积蒸发到空气中,由于冷凝水处理装置布置在室内,因此冷凝水可以重新分散到室内空气中,避免了空气干燥的问题。而且,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可以将排水管70设置在室内,无需引出到室外,不用在墙体上打孔,便于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排水管70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30之前,冷凝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在多孔结构30上设置引流管20;通过具有腔体的连接座10将排水管70和引流管20连通。如此设置可通过连接座10和引流管20将冷凝水引导到多孔结构30上,便于冷凝水的流动以及分散到多孔结构30上,从而加速冷凝水的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排水管70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30之前,还可进行以下操作:将连接座10与支撑座50连接以固定连接座10;将排水管70与支撑座50连接以固定排水管70。这样可通过支撑座50固定排水管70和连接座10,从而提高结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将排水管70的冷凝水引流到多孔结构30之前,还可进行以下操作:将多孔结构30固定在支架40上;将支撑座50固定在支架40或多孔结构30上。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可靠性。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将空调排水管引出至室外,无需布置排水孔洞,节约成本且更加美观,同时使冷凝水得到充分利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解决了空调安装过程中对空调排水管难以处理的问题,使空调安装更加方便,冷凝水得到充分利用。整个系统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