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的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334发布日期:2018-10-26 18:44阅读:1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的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的烘箱。



背景技术:

烘箱是一种常用的加热或干燥设备,通常是通过电能使加热管加热,然后通过风道使热风进入干燥室,对物品进行烘干或加热处理。其中,实验室用的烘箱是供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医疗单位及各类实验室等干燥、烘干、熔腊、灭茵用的设备。目前,实验室用的烘箱通常采用金属丝座位承载架,采用风机作为热风循环的动力源。由于金属丝和待烘干物品的容器底部接触不均匀,待加热或烘干物品接受的来自被加热的承载架直接接触传递的热量不均匀;同时,被加热的加热管除了通过空气对流对物品进行加热之外,辐射出的红外线也会对物品进行加热,这些红外线通常无法穿过大部分网架或容器,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播方向,导致被红外线照射的迎光面温度较高,背光面温度较低,也不利于加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由于现有实验室用的烘箱通常使用内置风机进行热风循环,风机在运转时会产生较强的振动,如果待加热或烘干物品的容器和承载架固定不牢固,会造成如烧杯和培养皿一类容器的剧烈振动,对待加热或烘干物品造成破坏,甚至打翻容器,稳定性较差。因此,现有的实验室用的烘箱,存在加热均匀性较差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的烘箱。本发明具有加热均匀性较好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的烘箱,包括箱体外壳,箱体外壳下部左端设有进风口,箱体外壳上部右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依次连接有风管和抽气泵;箱体外壳内连接有内胆,内胆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安装槽,内胆两侧对应的安装槽之间连接有承载架,承载架上方对应的安装槽之间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多个固定槽;内胆两侧下部设有波导,波导连接有磁控管;内胆中在波导下部设有下反射层,内胆上部设有上反射层。

前述的实验室用的烘箱中,所述承载架,为透明材料,且中部设有通风槽。

前述的实验室用的烘箱中,所述固定架,为透明材料,且与所述承载架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槽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波导将磁控管发射的微波导入内胆,并在下反射层和上反射层之间多次反射,可以使待加热或干燥物品受热均匀。本发明还通过将马达安装在箱体外壳之外的抽气泵中,在固定架上设置多个固定槽可以减少箱体晃动和对待加热或干燥物品的破坏,从而提高加热过程的稳定性。本发明具有加热均匀性较好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壳,2-进风口,3-出风口,4-风管,5-抽气泵,6-内胆,7-安装槽,8-承载架,9-固定架,10-固定槽,11-波导,12-磁控管,13-下反射层,14-上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实验室用的烘箱,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外壳1,箱体外壳1下部左端设有进风口2,箱体外壳1上部右端设有出风口3,出风口3依次连接有风管4和抽气泵5;箱体外壳1内连接有内胆6,内胆6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安装槽7,内胆6两侧对应的安装槽7之间连接有承载架8,承载架8上方对应的安装槽7之间连接有固定架9,固定架9上设有多个固定槽10;内胆6两侧下部设有波导11,波导11连接有磁控管12;内胆6中在波导11下部设有下反射层13,内胆6上部设有上反射层14。

所述承载架8,为透明材料,且中部设有通风槽。

所述固定架9,为透明材料,且与所述承载架8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槽10宽度。

本发明是通过波导11将磁控管12发射的微波导入内胆6,并在下反射层13和上反射层14之间多次反射,使待加热或干燥物品受热均匀,承载架8和固定架9是对微波的吸收率较低的陶瓷材料做成的,微波主要被待加热或干燥物品中的水分吸收,使水分快速加热或蒸发。如果需要进行的是干燥处理,可以打开抽气泵5将内胆6中的水蒸气快速抽离,加快干燥速度,避免冷凝水回流。由于马达安装在箱体外壳1之外的抽气泵5中,工作时承载架8和固定架9的振动较小,固定架9上设有多个固定槽10,待加热或干燥物品的容器放在固定槽10中,可以减少晃动和对待加热或干燥物品的破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的烘箱,包括箱体外壳,箱体外壳下部左端设有进风口,箱体外壳上部右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依次连接有风管和抽气泵;箱体外壳内连接有内胆,内胆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安装槽,内胆两侧对应的安装槽之间连接有承载架,承载架上方对应的安装槽之间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多个固定槽;内胆两侧下部设有波导,波导连接有磁控管;内胆中在波导下部设有下反射层,内胆上部设有上反射层。本发明具有加热均匀性较好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旭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31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