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0616发布日期:2018-10-12 20:3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湿器包括底座、倒扣在底座上的水箱,水箱与底座的雾化腔之间设有控制水进入雾化腔的电磁阀、浮球等元件,因此在传统加湿器上实现热雾/暖雾相对比较容易。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14020645公开了一种暖雾加湿器,包底座上具有水槽和发热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槽与所述发热槽之间设有迂回通道,所述水槽通过所述迂回通道向所述发热槽中补水。采用迂回方式补水,冷热水之间不直接接触,减少了热量交换,防止了热量散失和水箱溢水,提高了加热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但是,如cn2016214020645第25-27段描述可知:①需要将水箱从底座取下,拧下水箱螺母才能往水箱中加水,操作繁琐使用不便,②下水口设置出水阀门控制水箱往水槽下水,而出水阀容易失效导致不出水或出水过多发生溢水导致现象。因此,需要取下水箱才能加水的这种加湿器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年出现了上加水加湿器,打开加湿器的顶盖即可方便的往水箱里加水,使用方便并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

而对于上加水加湿器而言,雾化元件直接设置在水箱底部,不再需要采用出水阀门等元件控制水从水箱进入雾化腔,因此,现有上加水加湿器若要想实现热雾/暖雾功能,无外乎采用如下几种技术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往加湿器的水箱中添加热水乃至经过高温消毒后的开水,加入的热水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凉等导致无法有效、稳定的提供热雾,这种方案也不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第二种方案是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加湿器的出雾通道的侧壁上(比如中国专利cn2010202435151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显而易见,水雾与加热装置之间接触面积较小从而热传导不易导致对水雾加热效率不高,其提供热雾的能力十分有限。

第三种方案是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水箱的底部以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再进行雾化,这种结构的缺陷是:由于需要对整个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后方才能产生热雾,从而能耗较高且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上加水加湿器提供热雾过程中具有能耗大且加热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提出一种快速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本发明采公开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9,该水箱9的内底面设有雾化元件92和加热元件93,以及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相连的雾化节能罩,该雾化节能罩包括下端面开口设置的隔离罩1,该隔离罩1的下端面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第一空腔2向上延伸设有导雾筒20,第二空腔3具有沿着导雾筒20向上延伸设置的引导槽38,该引导槽41与导雾筒20相连的内侧壁设有与导雾筒20相连通的槽口411;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分别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从而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雾化元件92和加热元件93分别位于雾化腔和加热腔内。

其中,第一空腔2具有与热水出水口32,第二空腔3具有第二冷水进水口31和热水出水口32;该加热腔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水箱9连通,该雾化腔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而是通过热水进水口21与加热腔的热水出水口32相连通。

其中,隔离罩1位于第二空腔3上方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的倾斜罩壳16,该倾斜罩壳16远离引导槽38的末端的位置低于该倾斜罩壳16靠近引导槽38的末端的位置。

其中,热水出水口32的位置不低于第二冷水进水口31的位置。

其中,隔离罩1上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设有迂回通道13,该迂回通道13与水箱9的内底面之间形成位于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的迂回补水水路。

其中,隔离罩1的下末端与第二空腔3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围板12,该围板12与隔离罩1的下末端之间形成围绕第二空腔3周缘设置的迂回通道13。

其中,水箱9内底面设有与隔离罩1的下端面相匹配的安装槽,隔离罩1的下端缘设置在安装槽中。

其中,该导雾筒20与第一空腔2为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

其中,雾化筒20的上方设有引水盖8,该引水盖8上设有用于让水流入到水箱9内的下水孔82和与雾化筒20相连通的导雾孔811。

其中,引水盖8具有相对下水孔82上凸设置的上凸部81,导雾孔811设置在上凸部81上,且上凸部81的下方设有从引水盖8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至雾化筒20内的挡风板83。

其中,上凸部81呈半球形,导雾孔811为多个且均匀分布设置在上凸部81的弧形外表面。

其中,水箱9内侧壁设有导风管91,该导风管91内设有风机,而导雾筒20的上末端设有进风口201,进风口201直接与导风管91连通,或者,进风口201处设有导风槽202,该导风槽202与导风管92相连通。

其中,在雾化腔内还可以设有用于聚集雾化元件92的振动能量以提高雾化能力的聚能环7。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能够迅速快捷的产生热雾,能耗低(节能)且加热效率高

①本发明由于仅仅将加热腔内的冷水加热到预定温度,无需同时将整个水箱内的冷水均加热到预定温度,从而加湿器在开启后以较短时间即可提供预设温度的热雾或暖雾,具有迅速快捷产生热雾的优点。②由于仅将进入加热腔的冷水进行加热,由于雾化腔的水被源源不断消耗从而在大气压作用下让加热腔的水源源不断补充至雾化腔,从而让加热腔的热水与水箱中冷水之间发生热交换损失的热量较小,在加热所需的能耗相对较低且加热热量损失较小从而具有节能的优点。

2.热雾的出雾量大,加湿效果佳。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设置引导槽将加热腔的热量引导至雾化筒内,给雾化筒上末端的热雾补充热量,减小热雾在未排出加湿器之前因为热量损失造成的凝结成水滴回落从而可以减小热雾损失,同时含热量较高的热雾排出加湿器后也能飘散更远有利于提高加湿器的加湿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雾化筒的上末端设置引水盖,同引水盖阻隔出风通道的气流进入雾化筒外部的水箱之中,并通过在引水盖上设置导雾孔甚至增强导雾能力的挡风围板从而将雾化筒内的水雾快速引导从导雾孔排出,水雾不会大量聚集在雾化筒内或外溢至雾化筒外的水箱之中,从而导雾能力强从而出雾量大;甚至还通过在雾化腔内设置聚能环提高了加湿器的出雾量,满足水箱中高水位时能具有稳定出雾量的使用要求。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导槽的技术特征确保热雾具有损失少、携带热量高能够远距离飘散的特征,并通过在引水盖与风道结构配合的技术特征让热雾能够快速排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从而让加湿器具有热雾出雾量大、加湿效果佳的优点。

3.便于操作使用。

本发明提出的加湿器便于使用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可直接往引水盖上倒水实现给水箱加水,操作简单;②引水盖可以从水箱的上末端可拆卸,甚至雾化筒和构成雾化腔的雾化节能罩也可以从水箱中可拆卸,不仅安装和便于后续的维护使用,还方便用户对加湿器定期清洗以防止滋生细菌来提高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加水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加水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雾化节能罩安装在水箱内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雾化节能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雾化节能罩的底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雾化节能罩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雾化节能罩安装在水箱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和图5中虚线所示箭头均表示水、水雾的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加湿器包括:水箱9,该水箱9的内底面设有相互独立的雾化元件92(雾化元件92优选采用现有的超声波雾化片/换能器)和加热元件93(加热元件93优选采用现有的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加热器);下端面与水箱9的内底面相连的雾化节能罩。

进一步结合图4、图5所示。该雾化节能罩包括:下端面开口设置的隔离罩1,该隔离罩1的下端面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第二空腔3具有第二冷水进水口31和热水出水口32,第二空腔3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31连通隔离罩1的外部,而第一空腔2具有与热水出水口32连通的热水进水口21;第一空腔2向上延伸设有导雾筒20;第二空腔3具有沿着导雾筒20向上延伸设置的引导槽38,该引导槽41与导雾筒20相连的内侧壁设有与导雾筒20相连通的槽口411(见图3所示)。

其中,雾化筒20与第一空腔2为一体设置;当然,雾化筒20与第一空腔2之间也可以可拆分的分离设置,即雾化筒20的下末端通过螺纹或卡扣等可拆卸结构与第一空腔2相连。并且,设置第二空腔3的热水出水口32的位置不低于第二空腔3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的位置,从而便于第二空腔3内的热水能顺利的从热水出水口32流出至第一空腔2。

上述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具体来说,第二空腔3的下端缘连接在加热元件93周围的水箱9内底面且加热元件93位于第二空腔3的底部,从而第二空腔3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形成加热腔,该加热腔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隔离罩1外的水箱9连通,从而水箱9内的水从第二冷水进水口31这个唯一通道进入加热腔内;第一空腔2的下端面连接在雾化元件92周围的水箱9内底面且雾化元件92位于第一空腔2的底部,从而第一空腔2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形成雾化腔,雾化腔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而是通过热水进水口21与加热腔相连通,通过加热腔间接的与水箱9相连通;由引导槽38将加热腔的热量向上引导,并通过槽口411将热量传导给雾化筒20从而给雾化筒20上方的热雾提供热量补充。

并且,将位于隔离罩1位于第二空腔3上方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的倾斜罩壳16,即该倾斜罩壳16远离引导槽38的末端位置低于该倾斜罩壳16靠近引导槽38的末端位置,从而有利于让加热腔内的热量沿着倾斜罩壳16进入引导槽38。

上述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是指: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为密封相连或近似密封相连或不完全密封相连。本发明优选采用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为密封相连。这是因为,当然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为近似密封状态或不完全密封相连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少量的冷水泄露进入雾化腔,加热腔也存在部分热水泄露至水箱9的情形从而可能提高了加热元件93的能耗。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让隔离罩1的下端缘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并降低安装难度,水箱9内底面设有与隔离罩1的下端面相匹配的安装槽,并可在安装槽中设置密封圈。从水箱9的上方开口处将雾化节能罩安装在水箱9内底面时,只需要将隔离罩1的下端缘插入水箱9内底面的安装槽即可(安装后如图3所示),装配简单并可便于后续维护时从将雾化节能罩从水箱9内底面拆下。

并且,如图5所示,在第二空腔3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隔离罩1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之间设有迂回通道13,该迂回通道13与水箱9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围绕第二空腔3的周缘设置的迂回补水水路。具体来说,该迂回通道13包括:设置在隔离罩1上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该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空腔3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相连通;设置在隔离罩1的下末端与第二空腔3之间的围板12,该围板12与隔离罩1的下末端之间形成连接在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的迂回通道13,且迂回通道13围绕在第二空腔3的周缘设置。因此,冷水从隔离罩1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进入到迂回通道13,经过迂回通道13再从第二冷水进水口31流入加热腔。本发明在加热腔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的前端设置迂回补水水路,给整个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是:迂回通道13与加热腔相接触的横截面积较小,可以减少加热腔内热量通过迂回通道13向水箱9传递。

由于水箱9内的冷水无法直接进入雾化腔而是必须经过加热腔才能进入雾化腔,而加热腔内加热元件93工作将加热腔内的冷水进行加热杀菌处理,热水从加热腔进入雾化腔后,由雾化元件92对将雾化腔内的热水产生振动形成热雾,热雾聚集在导雾管20内;而引导槽38将加热腔的热量向上引导,并通过槽口411将热量传导给雾化筒20从而给雾化筒20上方的热雾提供热量补充,确保热雾在雾化筒20上末端至排除加湿器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降温以减少热雾形成冷凝成水滴回流至雾化腔,也可以让温度较高的热雾从加湿器排出后能飘散更远从而提高加湿能力及加湿效果。

为了将雾化筒20上末端内的热雾快速排出加湿器,加湿器中还设有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水箱9内侧壁的导风管91,该导风管91内设有风机;设于雾化筒20上末端设有与导风管91相通的进风口201;设于水箱9上末端(或雾化筒20的上方)的引水盖8,该引水盖8上设有若干个让水流入到水箱9内的下水孔82,该引水盖8与雾化筒20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相对下水孔82上凸设置的上凸部81,该上凸部81上设有与雾化筒20相连通的导雾孔811。风机工作让导风管91产生气流,气流从进风口201进入导雾管20内导致导雾管20内气压升高,气流带动导雾管20内的热雾从引水盖8的导雾孔811迅速排出。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中,该雾化筒20的进风口201处还设有与导风管91相连通的导风槽202,通过导风槽202将导风管91的气流导入至雾化筒20内。为了让导风管91的气流尽可能进入雾化筒20以确保有足够的风压保证加湿器的出雾能力,因此,引水盖8的下末端需要尽可能让导风管91的气流不进入雾化筒20外部的水箱9内而是尽可能通过导风槽202进入雾化筒20内,且雾化筒20的上末端与水箱9之间也尽可能隔离减少气流交互的机会,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引水盖8的下端面与雾化筒20的上端面贴合设置。或者,设计导风结构将雾化筒20的气压导向导雾孔811也可以确保有足够的风压保证加湿器的出雾能力,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引水盖8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设有挡风板83,该挡风板83伸入雾化筒20内,其中,上凸部81位于挡风板83的上方,上凸部81呈半球形,多个导雾孔811均匀分布设置在上凸部81的弧形外表面,从而通过挡风板83将雾化筒20的气压导向上方的导雾孔811,实践证明挡风板83对气流的引导效果非常好,雾化筒20上方的水雾能快速的从导雾孔811溢出而不会大量聚集在雾化筒20内或外溢至雾化筒20外的水箱9之中。

并且,当水箱9内需要加水时,直接将水倒在引水盖8上,由于下水孔82位置相对导雾孔811的位置更低,从而水通过下水孔82落入下方的水箱9内,实现上加水的便捷操作。当然,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水箱9内,抑或为了让加湿器整体外观形状更美观,还可以在在水箱9上末端设置水箱盖95,该水箱盖95上设有与导雾孔811相连通的出雾孔951,因此,水雾从导雾孔811外溢经过出雾孔951喷出水雾进行加湿。

本发明提出的上加水加湿器(又简称“加湿器”)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如下:在加湿器未启动电源工作的情况下,用户从水箱9的上方开口或图1所示从引水盖8倒水即可向水箱9中添加冷水,冷水依次通过第一冷水进水口11、第二空腔3(或加热腔)、热水流通区4进入到第一空腔2(或雾化腔),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水箱9内的水位高度与雾化腔的雾化筒20内水位高度一致。设定加湿器工作时需要将水温加热到80℃,在t0时刻用户开启加湿器的电源,雾化元件92、加热元件93均得电开始工作,加热元件93开始加热但无法立即将雾化腔内的冷水加热到80℃,加热腔内的水温逐渐升高,同时因为雾化元件92工作将雾化腔内部分冷水进行雾化从而在大气压作用下加热腔的水自动补充至雾化腔,直到时间t1时刻雾化腔内水温达到80℃,然后经过雾化元件92产生热雾并让热雾依次从引水盖8的导雾孔811、水箱盖95的出雾孔951喷出。通过上述典型应用场景的描述可知,相比现有技术需要将水箱内的冷水全部加热到80℃方才达到预定水温而言,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①本发明由于仅仅将加热腔内的冷水加热到预定温度80℃即可,无需同时将整个水箱9内的冷水均加热到预定温度80℃,从而加湿器在开启后以较短时间即可提供预设温度的热雾或暖雾,具有热雾提供快捷迅速的优点。②由于加热腔具有沿着雾化筒20向上延伸设置的引导槽38,加热腔内热水散发的热量沿着倾斜罩壳16进入引导槽41,沿着引导槽41从的槽口411向导雾筒20内的热雾补充热量,让热雾维持较高温度从而可以减少热雾在导雾筒20内冷凝回落,让热雾维持较高温度可以提升热雾排出加湿器后的飘散能力,达到提高热雾型加湿器的加湿能力。③由于仅将进入加热腔的冷水进行加热,由于雾化腔的水被源源不断消耗从而在大气压作用下让加热腔的水源源不断补充至雾化腔,从而让加热腔的热水与水箱9中冷水之间发生热交换损失的热量较小,尤其是加热腔通过横截面积较小的迂回补水水路与水箱9相通,从而加热腔与迂回补水水路之间热交换较小,且加热腔与迂回补水水路之间热交换实际上是对迂回补水水路位于靠近加热腔的部分冷水进行预热处理,这部分预热的冷水随着加热腔的热水流到雾化腔的过程中也流到加热腔中,从而加热腔几乎不会向水箱9内的冷水传递热量造成热量损失,相比现有技术需要将水箱内的冷水全部加热且热水不停的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造成热量损失而言,显而易见本发明在加热所需的能耗相对较低且加热热量损失较小从而具有节能的优点。

另外,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水箱9进行定期清洗以防止细菌滋生,提高使用安全性。由于本发明是通过雾化节能罩安装在水箱9的内底面来形成加热腔和雾化腔,而雾化节能罩能方便快捷的从水箱9的内底面拆卸下来,即可方便的对水箱9及雾化节能罩进行清洗维护,满足用户实际的使用需求。

再者,如图3、图6所示,为了提高加湿器的雾化能力,在雾化腔内还可以设有用于聚集雾化元件92的振动能量以提高雾化能力的聚能环7,该聚能环7采用现有技术(比如,聚能环7为中国专利cn2017204797680中提到的“能量聚集器”或中国cn2012105555089中提到的“雾化增强部”);甚至,在雾化腔内还设有一根或多根为导向柱,该导向柱为聚能环7随着雾化腔内水面的上升或下降运动提供导向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