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7387发布日期:2018-11-14 04:3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湿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湿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一些需要严格控制微环境湿度的新兴行业的出现,如精密储藏柜、小型实验室等。目前,空气除湿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对于空气加湿,现有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

例如授权号为cn104633821b的专利,采用雾化器将水雾化后加湿,由于雾化水滴在进入需要加湿的环境后存在无法完全蒸发的问题,容易造成雾化水滴在微环境中局部聚集进而凝聚成水珠,加湿均匀性较差,且由于易产生水珠,存在安全或故障隐患。授权号为cn103912950b的专利,采用圆盘形的旋转吸水加湿芯,从水槽中吸水,在风机的作用下,将加湿芯中的水分释放到环境空间中,为了避免将加湿芯内的水珠直接吹入环境中,在加湿芯中的水分浓度与室内空气的水分浓度差较大时,需要严格控制加湿芯的转速和风机的风量、风压,控制难度高。授权号为cn105229384b的专利,采用超声波振动加湿,虽然通过可拆卸的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洗水收纳部的难度,但是仍然需要人工定期的清洗,且需要根据水收纳部的水位,进行定期加水,免维护性较差。授权号为cn1149358c的专利采用不停旋转的加湿转子对环境进行加湿,但是同时还需要借助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冷却,结构复杂,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可以实现对环境空气的加湿,不需要进行补水,也无雾状水蒸气产生,加湿均匀,可免维护。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多孔介质模块、待加湿空气流道、待吸湿空气流道、以及多孔介质模块与其左右两侧空气流道之间的密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模块利用其内部的多孔介质对空气中水分子的吸附和脱附特性,从待吸湿空气中吸收水分,对待加湿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待吸湿空气所在的待吸湿空气流道和待加湿空气所在的待加湿空气流道围绕轴线同步旋转,多孔介质模块保持静止。

优选地,所述的多孔介质模块由固体吸附剂组成,可吸附空气中水分,并能够在特定高温环境下,将吸收的水分脱附排出,在多孔介质模块的不同区域,分别流过待加湿空气和待吸湿空气,两种气流不进行混合,为了连续进行吸附和脱附,多孔介质模块和流经该模块的空气需要保持相对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待加湿空气流道、待吸湿空气流道与多孔介质模块同轴。

优选地,所述的待加湿空气流道内部分成两种不同的流道,一种流道内流经待加湿的空气,另一种流道内流经已通过多孔介质模块吸湿处理的空气,两种流道内的空气保持相对独立,不混合。

优选地,所述的待吸湿空气流道内部分成两种不同的流道,一种流道内流经待吸湿的空气,另一种流道内流经已通过多孔介质模块加湿处理的空气,两种流道内的空气保持相对独立,不混合。

优选地,所述的待加湿空气流道中流经的待加湿的空气,已被外部热源加热升温达到脱附温度要求,以对多孔介质模块(1)中的多孔介质进行脱附。

优选地,所述多孔介质模块与其左右两侧的待加湿空气流道、待吸湿空气流道之间还有密封模块,避免待加湿空气和待吸湿空气在流经多孔介质模块时,在多孔介质模块与待加湿空气流道、待吸湿空气流道的接触面上发生渗透掺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固体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特性,对环境进行加湿,无雾化水滴产生,均匀性好,无安全隐患;

2)较重的多孔介质模块保持静止,避免了不停旋转带来的可靠性问题;

3)装置运行不需要定期加水和消毒,可实现长期免维护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左视和右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左视和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也将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对应的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包括多孔介质模块(1)、待加湿空气流道(2)、待吸湿空气流道(3)、以及多孔介质模块(1)与其左右两侧空气流道之间的密封模块(4)。

两股待加湿空气(5)和(6),从左侧进入待加湿空气流道(2),流经多孔介质模块(1)后,分别从位于待吸湿空气流道(3)端面的出口(5out)和(6out)流出;两股待吸湿空气(7)和(8),从右侧进入待吸湿空气流道(3),流经多孔介质模块(1)后,分别从位于待加湿空气流道(2)端面的出口(7out)和(8out)流出。

其中,待加湿空气流道(2)和待吸湿空气流道(3)内部的隔断以及多孔介质模块(1)与其左右两侧空气流道之间的密封模块(4)保证了这几股空气不混合。

两股待加湿空气(5)和(6)来自于该加湿装置外部,当其需要加湿时,在流经待加湿空气流道(2)前,已经被外部热源加热升温,这两股待加湿空气(5)和(6)通过待加湿空气流道(2)后,进入多孔介质模块(1)的一定区域,高温的气流使得该区域内的多孔介质发生脱附反应,该区域多孔介质从两股待吸湿空气(7)和(8)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被两股待加湿空气(5)和(6)吸收,从而达到了加湿的目的。

为保证加湿的连续性,待加湿空气流道(2)、待吸湿空气流道(3)与多孔介质模块(1)同轴,待加湿空气流道(2)和待吸湿空气流道(3)围绕轴线同步旋转,多孔介质模块(1)保持静止。

图2对应的实施例一的左视和右视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该示意图中,待加湿空气流道(2)和待吸湿空气流道(3)均采用圆柱体结构,根据圆柱体的a-a方向和b-b方向视图,待加湿空气流道(2)和待吸湿空气流道(3)等分成(i)、(ii)、(iii)和(iv)四个90度扇形区域,也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将待加湿空气流道(2)和待吸湿空气流道(3)分隔成其他不同角度的区域。

其中,两股待加湿空气(5)和(6)分别进入(5in)和(6in)流道,而两股待吸湿空气(7)和(8)分别进入(7in)和(8in)流道。

a-a方向视图中,(i)、(iv)区域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封板,空气无法通过,只能通过封板上的开孔(7out)和(8out)流出待加湿空气流道(2);同样,b-b方向视图中,(ii)、(iii)区域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封板,空气无法通过,只能通过封板上的开孔(5out)和(6out)流出待吸湿空气流道(3)。

在图2中,多孔介质模块(1)与其左右两侧空气流道之间的密封模块(4)也分别沿待加湿空气流道(2)和待吸湿空气流道(3)与多孔介质模块(1)接触面处的“十”字形流道分隔进行布置,在a-a方向视图中,密封模块(4)可避免区域(ii)和(iii)中的空气与区域(i)和(iv)中的空气在多孔介质模块(1)与待加湿空气流道(2)的接触面处发生混合;在b-b方向视图中,密封模块(4)可避免区域(ii)和(iii)中的空气与区域(i)和(iv)中的空气在多孔介质模块(1)与待吸湿空气流道(3)的接触面处发生混合。

a-a方向视图中的区域(i)、(ii)、(iii)和(iv)与b-b方向视图中对应的区域(i)、(ii)、(iii)和(iv)围绕圆柱体中心轴同步旋转,多孔介质模块(1)保持静止。

图3、图4对应的实施例二原理图以及实施例二的左视和右视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位于待吸湿空气流道(3)端面的出口(5out)和(6out)和位于待加湿空气流道(2)端面的出口(7out)和(8out)分别调整到待吸湿空气流道(3)和待加湿空气流道(2)的侧面,其余技术特征均相同。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