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盒布局结构、壁挂机及空调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0699发布日期:2018-10-12 20:31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器盒布局结构、壁挂机及空调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空调室内壁挂机采用贯流风机对换热器进行换热,而为了提升换热效率,贯流风机长度通常与换热器长度相近,因此电器盒只能设置在贯流风机与换热器的一侧,而为了保证壁挂机整机的长度,电器盒内安装有电器元件的主板贴着电器盒侧壁设置,使得电器元件朝向电器盒里侧。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由于电器盒位于壁挂机的一侧,所以使得壁挂机内的换热器长度会相应减小,壁挂机的制热制冷效果受限;如果为了提高壁挂机的制热制冷效果需要增加换热器长度时,只能导致整机长度过长;而且由于电器盒位于壁挂机一侧,使得空调器壁挂机风口不居中,外观不够美观;现有的电器盒中主板沿电器盒侧壁既壁挂机厚度方向设置,导致电器元件朝向电器盒里侧设置,每次维修需要将主板从电器盒内拔出然后才能够对电器元件进行检修,导致售后拆装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盒布局结构、壁挂机及空调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壁挂机内换热器长度短于壁挂机身长度而造成壁挂机制冷制热效果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电器盒布局结构,包括设置在壁挂机壳体内的换热器、至少一个排风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电器盒,其中:

所述换热器长度与壁挂机壳体长度相同或相近;

所有的所述排风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一侧,用以将位于所述换热器处的气流经所述排风装置排出到壁挂机壳体外;

所有的所述电器盒一一对应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排风装置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排风装置沿壁挂机壳体长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电器盒之间,以使所述电器盒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有气流通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结构为呈v字形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尖端朝向所述换热器,所述导流板的开口端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排风装置之间距离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导流结构为朝所述换热器一侧凸出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两端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排风装置之间距离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器盒两侧的所述排风装置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电器盒彼此隔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导流板高度均与壁挂机壳体高度相同,使得壁挂机壳体内的气流全部通过所述换热器换热并全部流入所述排风装置内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器投影到与所述排风装置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排风装置和所述电器盒投影到该平面内的投影面积之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装置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混流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器盒包括一侧敞口的盒体和盖合在所述盒体敞口处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安装有电器元件的pcb板,所述盒体下端与壁挂机壳体底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敞口侧朝向壁挂机壳体前侧设置,所述电器元件和所述pcb板上的端子均朝向所述盒体敞口侧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与壁挂机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与壁挂机壳体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与壁挂机壳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cb板与所述盒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cb板与所述盒体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pcb板与所述盒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cb与所述盒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壁挂机,包含壁挂机壳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壁挂机壳体前侧的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壁挂机壳体内的所述电器盒布局结构,所述壁挂机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装置靠近所述排风口设置。

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在进风口、换热器、排风装置和排风口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进入到壁挂机壳体内的气流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由排风装置排出到室内对室内进行供热或制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壁挂机壳体为横向布置或竖向布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组件,包括所述壁挂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风机设置成两个或以上,将电器盒放置于两轴流或混流风机中间,使得换热器长度与整机长度相同或相近,不仅增加换热面积,提高壁挂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还使得壁挂机排风口左右对称,外观和谐美观;通过将电器元件以及pcb板上的端子都朝向面板侧设置,在打开空调面板及电器盒盒盖时,可直接插拔端子或维修电器元件,无需将pcb板抽出,维修简单方便;本发明优选方式中通过在电器盒后侧设置导流结构,使得电器盒后侧不会形成涡流,风量无损失,噪音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电器盒布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器盒布局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3本发明壁挂机整机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器盒布局结构的俯视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电器盒布局结构中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壁挂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2、排风装置;3、电器盒;31、盒体;32、盒盖;33、电器元件;34、pcb板;4、导流结构;100、壁挂机壳体;200、面板;300、进风口;400、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器盒布局结构,包括设置在壁挂机壳体100内的换热器1、两个沿壁挂机壳体100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排风装置2、以及设置在两个排风装置2之间的电器盒3,由于将电器盒3设置到排风装置2之间,使得换热器1长度与壁挂机壳体100长度相同或相近,换热器1长度加长能够进一步提高壁挂机的制冷和制热效果;两个排风装置2均设置在换热器1前侧,用以将与换热器1进行换热后的气流经排风装置2排出到壁挂机壳体100外。

如图4所示,由于电器盒3位于两个排风装置2之间,电器盒3较宽,其后侧与换热器1之间位置容易形成气流旋涡,不仅形成风量损失,而且还容易造成气流旋涡冲击电器盒3形成噪音,所述本技术方案中还还包括导流结构4,导流结构4设置在换热器1和电器盒3之间,以使电器盒3与换热器1之间有气流通过。通过导流结构4可以保证经换热器1流过来的气流全部被导入到排风装置2的进风侧便于快速排出。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导流结构4为呈v字形的导流板,导流板的尖端朝向换热器1,导流板的开口端宽度与相邻两个排风装置2之间距离相等。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导流结构4为朝换热器1一侧凸出的弧形导流板,导流板两端距离与相邻两个排风装置2之间距离相等。该弧形导流板为半圆弧形结构,或半椭圆形。

优选的,导流板两端分别与电器盒3两侧的排风装置2固定连接从而使换热器1和电器盒3彼此隔离。

如图2所示,换热器1和导流板高度均与壁挂机壳体100高度相同,使得壁挂机壳体100内的气流全部通过换热器1换热并全部流入排风装置2内排出。

换热器1投影到与排风装置2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大于排风装置2和电器盒3投影到该平面内的投影面积之和。优选的,排风装置2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混流风机。

如图5所示,电器盒3包括一侧敞口的盒体31和盖合在盒体31敞口处的盒盖32,盒体31内设置有安装有电器元件33的pcb板34,盒体31下端与壁挂机壳体100底部连接。可选的,盒体31与壁挂机壳体1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尤其是通过卡扣连接。当然,盒体31与壁挂机壳体100之间还可以为固定连接,尤其是通过螺钉连接。

盒体31敞口侧朝向壁挂机壳体100前侧设置,电器元件33和pcb板34上的端子均朝向盒体31敞口侧设置。通过将电器元件33和pcb板34均朝向盒体31敞口侧设置,盒体31敞口侧又朝向壁挂机壳体100前侧面板200方向设置,当打开面板200时,将盒盖32打开后即可直接插拔段子或维修电器元件33,具有维修方便简单的特点。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pcb板34与盒体31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或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壁挂机,包含壁挂机壳体100、可拆卸设置在壁挂机壳体100前侧的面板200、以及设置在壁挂机壳体100内的电器盒布局结构,壁挂机壳体100上设置有进风口300,进风口300靠近换热器1设置,面板200上设置有排风口400,排风装置2靠近排风口400设置。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在进风口300、换热器1、排风装置2和排风口400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进入到壁挂机壳体100内的气流经过换热器1换热后,由排风装置2排出到室内对室内进行供热或制冷。优选的,壁挂机壳体100为横向布置或竖向布置。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组件,包括壁挂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