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1758发布日期:2018-12-08 05:4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机设备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养老院通常对于环境具有一定要求,对于内置的小型生产线设备,强调少排放,多净化,尤其是对于空气的污染,属于重点治理对象,而油炸生产线中的油烟大多被人忽视,认为是正常的排放,这是存在问题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包括油烟罩、开设于所述油烟罩上的油烟收集通道和连通所述油烟收集通道的抽风机,所述油烟罩具有夹层结构,所述油烟罩的外侧壁上开设分别连通所述夹层结构内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油烟罩上还安装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探测端伸入所述夹层结构内部设置。

基上所述,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保持在基于所述油烟罩的最远距离。

基上所述,所述油烟收集通道盘设在所述油烟罩上并覆盖大部分所述夹层结构。

基上所述,所述油烟罩由内层的内罩和外层的外罩连接形成,所述内罩包括内弧形板、自内弧形板四周向外弯折的折边,所述外罩包括一外弧形板,所述外弧形板的四周通过螺栓/焊接结构与所述折边固定。

基上所述,所述内弧形板的两弧面延伸端向内延伸形成一槽状的烟油通道,所述烟油通道自一端向另一端倾斜,所述烟油通道的另一端安装油液收集腔。

基上所述,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密封涂层和密封圈,形成密封结构。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在油烟罩上开设夹层,夹层内充入新油,利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所携带的大量热量对夹层内的新油进行预热,节省了新油的预热设备和预热所需的电量,实现节能减排,余热利用。

进油口和出油口位置足够远,在动态状态下,油液经过最远距离,加热充分;油烟收集通道覆盖夹层结构,通过增加油烟行程的方式加强油烟的换热程度,最大程度的利用余热。

进一步的,在内弧形板的两弧面延伸端设置向内延伸的烟油通道,在换热过程中凝结的油液随内弧形板进入烟油通道中,并于油液收集腔中汇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中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内弧形板;2.外弧形板;3.夹层结构;4.油烟收集通道;5.进油口;6.出油口;7.温度计;8.折边;9.烟油通道;10.油液收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包括油烟罩、开设于所述油烟罩上的油烟收集通道4和连通所述油烟收集通道4的抽风机,所述油烟罩由内层的内罩和外层的外罩连接形成,所述内罩包括内弧形板1、自内弧形板1四周向外弯折的折边8,所述外罩包括一外弧形板2,所述外弧形板2的四周通过螺栓与折边8固定,或焊接结构固定。内罩和外罩之间为夹层结构3,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密封涂层和密封圈,形成密封结构,用于充入新油,进行预热。所述油烟罩的外侧壁上开设分别连通所述夹层结构3内部的进油口5和出油口6,所述进油口5和所述出油口6之间保持在基于所述油烟罩的最远距离,在动态状态下,油路最长。所述油烟罩上还安装温度计7,所述温度计7的探测端伸入所述夹层结构3内部设置,用于检测油温。

为了提升油温的利用率,所述油烟收集通道4盘设在所述油烟罩上并覆盖大部分所述夹层结构3,油烟通道增长,保证内弧形板与其充分接触,吸取热量。

所述内弧形板1弧面的两弧面延伸端向内延伸形成一槽状的烟油通道9,在换热过程中凝结的油液沿内弧形板1的内侧壁流入烟油通道9中,所述烟油通道9自一端向另一端倾斜,所述烟油通道9的另一端安装油液收集腔,对油液统一处理。

该设备具有两重功能,第一,新油充入夹层结构3中,受到油烟余温的加热,充分的利用了余热,导致排入大气中的余热大大降低,既环保,又节能。第二,油烟中的气态的油在热量释放后凝结成滴,沿内弧形板1滑落进入烟油通道9中,并进行收集,统一处理,避免了油液进入大气中迅速凝结,粘结在附近环境中,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它包括油烟罩、开设于所述油烟罩上的油烟收集通道和连通所述油烟收集通道的抽风机,所述油烟罩具有夹层结构,所述油烟罩的外侧壁上开设分别连通所述夹层结构内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油烟罩上还安装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探测端伸入所述夹层结构内部设置。该优化室内环境的油烟回收装置具有设计科学、余热重复利用加热油温、余热利用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清宇;王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久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5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