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0468发布日期:2020-05-19 21:1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水供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对电热水器和电热水锅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一般的电热水器通常是由电热管与水直接进行换热的,其效率低,且由于水是导电介质,当电热管与水进行热交换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的电热水器,采用加热油的方式,由于油是绝缘介质,不会导电,因此采用加热油的方式来加热热交换管内的水,能够提高安全系数等级。

但是,现有的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的电热水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热交换的效率很难达到相应的需求,不能快速的进行热交换,导致水加热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容纳高碳分子发热油的油腔,所述油腔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根贯穿该油腔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表面设有围绕该热交换管外圆周设置的翅片或钉。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翅片或钉呈连续环绕所述热交换管表面设置的螺旋状。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翅片或钉设置为若干组,每两组相邻的所述翅片或钉错位设置。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的空腔底部设有底板和下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下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下集水腔,所述筒体的空腔顶部设有上封板和上管板,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上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上集水腔,所述油腔位于所述上集水腔和所述下集水腔之间。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热交换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管板上,所述热交换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管板上。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集水腔的底部间隔可以设有多块加强筋,所述下集水腔连接第一集水管道,所述上集水腔连接第二集水管道,所述第二集水管道从所述上集水腔延伸至所述下集水腔、并从所述下集水腔伸出所述筒体外。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排气管座、测温管座和若干电热管座,所述排气管座、所述测温管座和所述电热管座均贯穿所述上集水腔、并与所述上管板连接,所述电热管座能够选择性插入电热管,所述电热管从所述电热管座插入至所述油腔的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容纳高碳分子发热油的油腔,所述油腔的长度方向上穿插有一伸入至该油腔底部的发热管,所述油腔内盘设有列管式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表面设有围绕该热交换管外圆周设置的翅片或钉。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翅片或钉呈连续环绕所述热交换管表面设置的螺旋状。

作为本发明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翅片或钉设置为若干组,每两组相邻的所述翅片或钉错位设置;

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一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测温口、电热管接口和大气连接口,所述发热管从所述电热管接口插入所述油腔内,所述热交换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一集水管道,所述热交换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集水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在热交换管的表面设有围绕该热交换管外圆周设置的翅片或钉,翅片或钉能够增大热交换管的受热面积,提高热传递的效率。在油腔的上下端设置集水腔可以起到油预热水和回收油的余热的作用,从而提升热效率,也可视情况全部或部分取消集水腔。

热交换管可以采用盘管式结构或是列管式结构,热交换管是翅片管或钉管又或翅片管与钉管同时混合使用,管子数量和类型可调整从而实现不同的热交换面积可调;热交换管中间走水,热交换管外为油包围,实现油水分离,油为绝缘介质,无漏电风险,安全可靠;油腔内油为固定式,油在加热时无需电极激活,无需膨胀槽。通过调节发热管数量和功率来实现不同输入功率要求;底部可采用锅底或平底加加强筋的形式加固,也可以视情况不使用锅底,或仅使用平底而不使用加强筋;筒体的固定形式可以是法兰式连接但不仅限于法兰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实施例一内部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俯视图。

附图标记名称:1、筒体2、油腔3、热交换管4、翅片或钉5、底板6、下管板7、下集水腔8、上管板9、上集水腔10、加强筋11、第一集水管道12、第二集水管道13、排气管座14、测温管座15、测温管座16、电热管17、封板18、测温口19、电热管接口20、大气连接口21、出水管22、进水管23、上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包括一筒体1,筒体1内设有容纳高碳分子发热油的油腔2,油腔2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根贯穿该油腔的热交换管3,部分或全部热交换管3的表面设有围绕该热交换管3外圆周设置的翅片或钉4。

优选的,翅片或钉4呈连续环绕热交换管3表面设置的螺旋状。翅片或钉4呈连续的螺旋状,能够大幅度的提升热交换管3的热传递能力,快速将热油的温度传递给热交换管3内的水。

优选的,作为翅片或钉4的另一种方式,翅片或钉4设置为若干组非连续、相互独立的外部突出,每两组相邻的翅片或钉4错位设置。

优选的,筒体1的空腔底部设有底板5和下管板6,底板5和下管板6之间的空间形成下集水腔7,筒体1的空腔顶部设有上封板23和上管板8,上封板23和上管板8之间的空间形成上集水腔9,油腔2位于上集水腔9和下集水腔7之间。上集水腔9和下集水腔7能够吸收油腔2内热油的热量,能够为上集水腔9和下集水腔7的水进行预热,提高加热的效率。

优选的,热交换管3的上端固定在上管板8上,热交换管3的下端固定在下管板6上。

优选的,下集水腔7的底部间隔设有多块加强筋10,下集水腔7连接第一集水管道11,上集水腔9连接第二集水管道12,第二集水管道12从上集水腔9延伸至下集水腔7、并从下集水腔7伸出筒体1外。在油腔2的上下端设置集水腔可以起到油预热水和回收油的余热的作用,从而提升热效率,也可视情况全部或部分取消集水腔。

优选的,筒体1的上端设有排气管座13、测温管座14和若干电热管座15,排气管座13、测温管座15和电热管座15均贯穿上集水腔9、并与上管板8连接,电热管座15能够选择性插入电热管16,电热管16从电热管座15插入至油腔2的底部。电热管16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适当的增加或减少。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包括一筒体1,筒体1内设有容纳高碳分子发热油的油腔2,油腔2的长度方向上穿插有一伸入至该油腔2底部的发热管16,油腔2内盘设有盘管式的热交换管3,热交换管3的表面设有围绕该热交换管3外圆周设置的翅片或钉4。

优选的,翅片或钉4呈连续环绕热交换管表面设置的螺旋状。翅片或钉4呈连续的螺旋状,能够大幅度的提升热交换管3的热传递能力,快速将热油的温度传递给热交换管内的水。

优选的,作为翅片或钉4的另一种方式,翅片或钉4设置为若干组非连续、相互独立的外部突出,每两组相邻的翅片或钉4错位设置。

筒体1的上端设有一封板17,封板17上设有测温口18、电热管接口19和大气连接口20,发热管16从电热管接口19插入油腔2内,热交换管3的上端连接有上集水管21,热交换管3的下端连接有下集水管22。

本发明在热交换管的表面设有围绕该热交换管外圆周设置的翅片或钉4,翅片或钉4能够增大热交换管3的受热面积,提高热传递的效率。

总之,本发明中,热交换管3可以采用盘管式结构或是列管式结构,热交换管3是无缝管或翅片管或钉管又或翅片管与钉管同时混合使用,管子数量、长度和类型可调整从而实现不同的热交换面积可调;热交换管3中间走水,热交换管3外为油包围,实现油水分离,油为绝缘介质,无漏电风险,安全可靠;油腔2内油为固定式,油在加热时无需电极激活,无需膨胀槽。通过调节发热管数量和功率来实现不同输入功率要求;底部可采用锅底或平底加加强筋的形式加固,也可以视情况不使用锅底,或仅使用平底而不使用加强筋;筒体的固定形式可以是法兰式连接但不仅限于法兰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