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的干燥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3118发布日期:2019-04-09 19:4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的干燥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的干燥方法与装置,特别是对煤炭、矿粉、粮食、化工原料等物料进行干燥,降低水分的方法与装置,属于干燥及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需要将物料所含水分降低的单元过程,如煤炭、矿粉、粮食、化工原料等物料进行干燥,降低水分的干燥过程。在这些物料干燥中,有多种方法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气流干燥、回转管干燥、移动床干燥等。但是,对含有细粉比较多且颗粒分布较寛的物料而言,气流干燥由于气固接触时间短,就容易带来大颗粒干燥不足,细颗粒过度干燥的问题;处理物料量大和物料摩擦性强的情况下、回转管干燥由于回转管与物料之间的相对速度大,容易引起回转加热管的摩擦和腐蚀,导致设备造价高的问题;传统的移动床虽然能较好的缓解气流干燥和回转管干燥的问题,但往往干燥效率比较低,且进出料的调节和控制比较难。因此,探索一种适应物料量大、粗细颗粒均匀干燥、进出料控制简单、干燥效率高、对设备摩损小的干燥方法及装置,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干燥过程的节能环保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以从上到下相反方向交替倾斜的加热板构成的移动床干燥器,在摆动机构带动下进行干燥器摆动,使倾斜加热板倾斜角扩大促进物料流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通过装置的摆动实现干燥器内物料在干燥面上的移动和物料的排出,达到物料加热与移动的简单化,设备磨损小和干燥效率高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倾斜加热板的低位侧设置的落料控制板的开合或落料机构的转动调节实现物料在加热面上的移动并使物料从干燥装置物料入口移动到其物料出口排出到干燥装置之外,达到物料加热与移动的简单化,设备磨损小和干燥效率高的干燥目的;通过在倾斜的加热板端的上下移动机构可以通过调整倾斜加热板的倾斜角度促进物料移动,通过相邻加热板的倾斜角调整实现用小的空间达到所需倾斜角的调整,依此在保障物料移动和排出的同时,提高干燥器装置的有效加热面积;在倾斜的加热面上部间隔设置垂直于倾斜加热板面的垂直加热面,在间隔的垂直加热面之间形成物料流通通道,大幅提高物料的加热面,提高干燥器的干燥产能。。本方法与装置为实现物料量大、粗细颗粒均匀干燥、进出料控制简单、干燥效率高、对设备摩损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装置保障,且具有投资费用少、设备简单、能耗低、有效控制粉尘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物料的干燥方法,其特征是物料从上到下通过交替设置的以相反方向倾斜的加热板时被加热得到干燥物料;物料通过干燥装置的往复摆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并使物料从干燥装置的物料入口移动到其物料出口排出到干燥装置之外,或通过在倾斜的加热板的低位侧设置的落料控制机构的调节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并使物料从干燥装置的物料入口移动到其物料出口排出到干燥装置之外,或通过倾斜的加热板一端进行上下移动或两端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上下移动扩大加热板的倾斜度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并使物料从干燥装置的物料入口移动到其物料出口排出到干燥装置之外,或通过干燥装置的往复摆动和落料控制机构协同作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并使物料从干燥装置的物料入口移动到其物料出口排出到干燥装置之外。

实现所述物料的干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干燥装置至少由干燥器外壳、加热板、物料入口、物料出口、热源入口、热源出口、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干燥器支撑机构和干燥器摆动机构组成;加热板安装在干燥器外壳内部空间,加热板为倾斜加热板且从上至下分层设置,上下相邻的倾斜加热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落料口。

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干燥器垂直轴向处于铅直状态时,倾斜加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0-25°之间。

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干燥器的支撑机构是干燥器中部设置转轴支撑,转轴为球面轴承或柱状轴承。

实现所述物料的干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干燥装置至少由干燥器外壳、加热板、物料入口、物料出口、热源入口、热源出口、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干燥器支架和加热板的落料控制机构组成;加热板安装在干燥器外壳内部空间,加热板为倾斜加热板且从上至下分层设置,上下相邻的倾斜加热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落料口;落料口设置落料控制机构,该落料控制机构能够调节开合度或旋转速度。

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控制机构与在干燥器外部设置的落料调节机构相连接;各个加热板的落料控制机构单独控制进行调节,或多个加热板的落料控制机构统一控制进行调节。

实现所述物料的干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干燥装置至少由干燥器外壳、加热板、物料入口、物料出口、热源入口、热源出口、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干燥器支架和加热板的转动落料控制机构组成;加热板安装在干燥器外壳内部空间,加热板为倾斜加热板且从上至下分层设置,上下相邻的倾斜加热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落料口;加热板的转动落料控制机构是倾斜加热板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端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或倾斜加热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或在倾斜加热板的板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可以改变倾斜加热板倾斜角的转轴。

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板上间隔设置了垂直于加热板面的垂直加热面,间隔设置的垂直加热面之间为物料流通通道,垂直加热面内通过干燥加热热源。

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加热板之间。

使用所述装置的物料干燥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落料控制机构控制物料从一个加热板向下一个加热板的下落方式为下料速度恒定的恒速连续下料,或下料速度变化的变速连续下料,或下料和停止下料交替进行的间歇下料。

具体说明如下:

实现物料干燥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撑机构8和干燥器摆动机构9组成的干燥器中,从上至下交替设置有以相反方向倾斜的加热板2(倾斜角β),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落料口10。干燥器由摆动机构9带动在摆动方向11上实现摆动。物料从干燥器顶部设置的物料入口3送入,当干燥器摆向如图3所示的位置(右侧)时,在倾斜角β扩大到β1的加热板上物料移动下行,堆积到该加热板的落料口处;倾斜角β缩小到β2的加热板的落料口的物料向下一层送料。同理,当干燥器摆向与如图3所示的位置相反侧(左侧)时,与摆向右侧时物料移动的加热板的相反侧的加热板上物料移动下行。依次,通过干燥器的摆动实现了物料的逐板下行,最后从物料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干燥器通过摆动实现了物料在加热板上被加热,水分蒸发得到干燥的同时,通过摆幅和带动速度的调节简单地实现物料从上到下的有序可控的移动,还实现了物料在加热板上料层的厚度的控制及层间的物料与加热面之间的界面更新,实现了物料顺利移动和排出的同时,达到了高效的干燥。干燥器垂直轴向处于铅直状态时,倾斜加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加热板的倾斜角在10-25°之间,既能保证在适度摆幅情况下形成物料流动,又不会要求装置摆动幅度太大造成装置制作和运行的困难,具体角度可根据实际工程的干燥对象物料物性和装置规模等优化。摆动的幅度和速度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工程情况优化。摆动幅度以加热板倾斜角扩大能形成物料流动为基本要求。

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设置在相邻加热板之间,实现了蒸汽的及时导出,提高了干燥效率,也避免了蒸汽汇集造成速度变大,粉煤带出的问题。在干燥器顶部可设置物料预热蒸汽出口,底部可设置余热蒸发蒸汽出口。

摆动机构可根据实际工程的设备大小、物料特性、所在地域的气候选择电机驱动的丝杆或齿轮驱动,或由油缸或由气缸驱动。

干燥器的支撑机构采用干燥器中部的转轴支撑。转轴支撑可以是球面轴承,也可以是柱状面轴承。球面轴承易于自动对位校准轴心,更适合于大型设备。对于处理量大,体积庞大的装置,可先制作骨架的框架保证强度和刚度能满足设备整体摆动的受力,之后再焊接外壳封闭。

在倾斜加热板上形成物料移动实现物料向下移动并能逐层落料,最终从物料排出口排出是所述干燥器顺畅运行的基本要求。而干燥装置整体的摆动对于处理量很大,规模庞大的装置而言,装置的转动支撑和摆动机构以及装置的刚度保持就难度较大,会较大幅度地增加设备投资。因此,对于规模大的装置,可以采用倾斜角大于物料滑动摩擦角的加热板,使其能形成物料在加热板上的重力移动,在加热板落料口设置控制物料流动的落料控制机构,根据干燥速度的要求调节落料度度,实现控制落料速度下的大角度倾斜的物料自然移动。此种情况下,物料的干燥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在加热板的落料口10处,设置有平设落料控制板17,由平设落料控制板转轴18带动转动,当平设落料控制板17处于水平位置时物料停止落料,当平设落料控制板17转成铅垂或向下倾斜状态时,物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改变平设落料控制板17的旋转角度即可调节落料控制板的开合度,从而控制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平设落料控制板17的旋转位置由在干燥装置外设置的链条21和动力转轮22的配合实现,如图5所示。干燥器由支撑架23支撑固定。

物料的干燥也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在加热板的落料口10处,设置有倾斜落料控制板19,由倾斜落料控制板转轴20带动转动,当倾斜落料控制板19处于与倾斜加热板低位端接触状态时停止落料,当倾斜落料控制板19转成铅垂或向下倾斜状态时,物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改变倾斜落料控制板19的旋转角度,即可调节落料控制板的开合度从而控制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倾斜落料控制板19的旋转位置由在干燥装置外设置的链条21和动力转轮22的配合实现,如图7所示。干燥器由支撑架23支撑固定。

物料的干燥还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结构,在加热板的落料口10处,设置有落料控制转辊24,其旋转速度由在干燥装置外设置的链条21和动力转轮22的配合实现。当落料控制转辊24停止转动时,倾斜加热板停止落料;当落料控制转辊24按转辊转动方向25转动时,物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改变落料控制转辊24的转速可以调节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如图9所示。落料控制转辊24的圆面上间隔设置有径向刮板27,通过径向刮板之间的空间内物料的转动实现物料的向下输送。

干燥器的摆动可以以较小的加热板倾斜角达成物料移动所需滑动要求的加热板倾斜,在单位体积干燥器内得到较大的干燥面积,但会增加设备的机构复杂性;采用大倾斜角加热板的落料口控制落料可以省略了干燥器摆动的结构复杂性,但在单位体积干燥器内得到的干燥面积会减小。而将摆动促进物料移动和采用大倾斜角加热板的落料口控制落料的方式耦合,即在干燥器中同时具备摆动促进物料移动和采用大倾斜角加热板的落料口控制落料的方式,则可减小各自的缺点,吸收各自的优点,摆动幅度变小,倾斜加热板的倾斜角度也变小。

在实际工程中,落料控制板或控制转辊还可以根据机械制造知识采用其他能够控制和调节落料的结构,只要能控制落料速度即可。另外,多个落料控制板或控制转辊的统一控制调节也可采用杠杆式的结构或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带动落料控制板旋转即可。采用落料控制机构的调节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移动的装置中的加热板的倾斜角要大于物料在加热板上的滑动摩擦角,使其能够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滑动。

各个加热板的落料控制板或控制转辊可以单独控制进行调节,或多个加热板的落料控制板或控制转辊统一控制进行调节。后者的设备投资少一些,控制点也少一些,但不同加热板和落料控制板的加工误差和安装可能会带来控制精确度的差异;而单独控制比较容易消除这些差异,但设备投资和控制点会增加。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加工精度和工艺要求选取即可。

利用落料控制板的开合度或控制转辊转速控制物料从一个加热板向下一个加热板的下落方式可采用下料速度恒定的恒速连续下料,或下料速度的变化的变速连续下料,或下料和停止下料交替进行的间歇下料,根据实际工程的物料特性等选取即可。

倾斜加热板的倾斜角小则物料不能移动,倾斜角大则加热板之间距离加大导致干燥器内加热板数量减少,影响干燥能力。而装置整体摆动对于大规模装置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采用干燥器中的加热板的角度调节通过单板的倾斜角的扩大,实现加热板上的物料的移动就能够克服前述装置的结构的难点。其方式可以是倾斜加热板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端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或倾斜加热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或在倾斜加热板的板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可以改变倾斜加热板倾斜角的转轴可以通过调整倾斜加热板的倾斜角度促进物料移动,通过相邻加热板的倾斜角调整实现用小的空间达到所需倾斜角的调整,依此在保障物料移动和排出的同时,提高干燥器装置的有效加热面积。

由于倾斜加热板单面加热物料,且倾斜设置,所以干燥器的单位体积内的加热面积受到了较大限制。在倾斜的加热面上部间隔设置垂直于倾斜加热板面的垂直加热面,在间隔的垂直加热面之间形成物料流通通道,则会大幅提高物料的加热面,提高干燥器的干燥产能。垂直加热面可以是与倾斜加热面呈90°的严格垂直的设置,也可以是80-100°之间的任意角度的广义垂直。垂直加热板之间的物料流通通道的宽度可根据物料流动特性确定,以能够顺畅流动不堵塞为基准确定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相反方向交替倾斜的加热板构成的移动床干燥器,在摆动机构带动下进行干燥器摆动,使倾斜加热板倾斜角扩大促进物料流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高效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摆动幅度和速度的调节实现干燥能力的调节和简单地实现物料从上到下的有序可控的移动,还实现了物料在加热板上料层的厚度的控制及层间的物料与加热面之间的界面更新,实现了物料顺利移动和排出;通过在倾斜的加热板的低位侧设置的落料控制板的开合或落料机构的转动调节实现物料在加热面上的移动并使物料从入口移动到出口排出到装置之外,达到物料加热与移动的简单化,设备磨损小和干燥效率高的干燥;通过在倾斜的加热板端的上下移动机构调整倾斜加热板的倾斜角度促进物料移动,通过相邻加热板的倾斜角调整实现用小的空间达到所需倾斜角的调整,依此在保障物料移动和排出的同时,提高干燥器装置的有效加热面积;在倾斜的加热面上部间隔设置垂直于倾斜加热板面的垂直加热面,在间隔的垂直加热面之间形成物料流通通道,大幅提高物料的加热面,提高干燥器的干燥产能;加热板间设置的蒸发蒸汽导出系统及时导出了蒸发蒸汽,提高了蒸发效率。本发明具有投资费用少,运行动力消耗小,设备磨损少,除尘负荷很小,装置简单高效的特点,为物料的干燥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技术和装置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摆动移动床干燥器正面示意图;

图2:摆动移动床干燥器侧面示意图;

图3:摆动移动床干燥器摆动到右侧示意图;

图4:倾斜加热板落料口平设落料控制板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5:倾斜加热板落料口平设落料控制板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6:倾斜加热板落料口倾斜落料控制板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7:倾斜加热板落料口倾斜落料控制板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8:倾斜加热板落料口落料控制转辊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9:倾斜加热板落料口落料控制转辊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10:倾斜加热板一端上下移动另一端转动机构正面示意图;

图11:倾斜加热板一端上下移动另一端转动机构侧面示意图;

图12:倾斜加热板两端以相反方向上下移动正面示意图;

图13:倾斜加热板两端以相反方向上下移动侧面示意图;

图14:倾斜加热板的板面中间位置设置的旋转机构正面示意图;

图15:倾斜加热板的板面中间位置设置的旋转机构侧面示意图;

图16:倾斜加热板面上间隔设置垂直加热板正面示意图;

图17:倾斜加热板面上间隔设置垂直加热板a视示意图;

其中:1-干燥器外壳,2-倾斜加热板,3-物料入口,4-物料出口,5-热源入口,6-热源出口,7-蒸发蒸汽出口,8-干燥器支撑机构,9-干燥器摆动机构,10-落料口,11-干燥器摆动方向,12-物料流动方向,13-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4-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5-蒸汽导出连接管,16-物料,17-平设落料控制板,18-平设落料控制板转轴,19-倾斜落料控制板,20-倾斜落料控制板转轴,21-链条,22-动力转轮,23-干燥器支架,24-落料控制转辊,25-落料控制转辊转动方向,26-径向刮板,27-倾斜加热板端位旋转轴,28-倾斜加热板移动机构,29-倾斜加热板中部旋转轴,30-倾斜加热板上设置的垂直加热板,31-垂直加热板之间的物料流通通道,32-垂直加热板内热源流通通道,a-垂直加热板的a向视图,β-加热板倾斜角,β1-摆动扩大的加热板倾斜角,β2-摆动缩小的加热板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使用摆动移动床干燥器进行炼焦煤干燥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1和图2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倾斜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撑机构8和干燥器摆动机构9组成的干燥器中,从上至下交替设置有以相反方向倾斜的倾斜加热板2,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落料口10。干燥器由摆动机构9带动在摆动方向11上实现摆动。物料从干燥器顶部设置的物料入口3送入,当干燥器摆向右侧(如图3所示)时,物料16沿形成摆动扩大的加热板倾斜角β1的加热板移动下行,堆积到该加热板的物料落料口处;形成摆动缩小的加热板倾斜角β2的加热板的物料落料口的物料向下一层送料。物料在倾斜角扩大的加热板上一边移动一边被加热,在倾斜角缩小的加热板上物料没有明显移动,而主要是被加热。同理,当干燥器摆向左侧(与图3相反摆动倾斜方向)时,与摆向右侧时物料移动的加热板的相反侧的加热板上物料移动下行。依次,通过干燥器的摆动实现了物料沿物料流动方向12逐板下行的同时被加热水分蒸发得以干燥,最后干燥的物料从物料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所用干燥器支撑结构为干燥器中部设置的球面轴承(图中未标示),摆动机构为下部设置的电动机带动的丝杆(图中未标示)。干燥器垂直轴向处于铅直状态时,倾斜加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加热板倾斜角β为15°。倾斜加热板2上间隔设置有垂直加热板30,垂直加热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是煤料流通通道31,煤料通过通道31时,被在垂直加热板内热源流通通道32中流通的热源加热得到干燥,如图16和图17所示。

水分10.5%的炼焦煤煤料从物料入口3进入,随着干燥器的摆动逐层下料,最后从物料排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水分降低到2.6%,为实现低水分煤炼焦提供了低水分的煤料。加热热源采用0.6mpa的蒸汽,加热过程中冷凝成冷凝水后从热源出口6作为冷凝液排出。煤料在干燥器内被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别从蒸发蒸汽出口7、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3和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通过蒸汽导出连接管15送往冷凝装置(图中未标示)冷凝后经除尘处理后排出不凝气。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的摆动使倾斜加热板倾斜角扩大促进物料流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通过摆动幅度和速度的调节实现干燥能力的调节和稳定运行。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干燥物料是褐煤,由水分30%干燥到15%。所用热源为导热油,热源入口200℃,热源出口150℃。干燥器摆动机构为液压油缸驱动。干燥器垂直轴向处于铅直状态时,倾斜加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加热板的倾斜角为25°。所用干燥器支撑结构为干燥器中部设置的圆柱面轴承,摆动机构为下部设置的电动机带动的链条。由于送入的物料水分高,摩擦滑动角大,为避免摆动幅度太大,采用加热板倾斜角β大的结构。同时,由于干燥前后物料水分差值大,干燥负荷高,所以,采用加热板长度大和层数多的结构。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的摆动使倾斜加热板倾斜角扩大促进物料流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通过摆动幅度和速度的调节实现干燥能力的调节和稳定运行。而且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干燥对象为面粉,由水分13%干燥到8%。所用干燥器支撑结构为干燥器中部设置的圆柱状轴承,摆动机构为下部设置的电动机带动的齿轮。干燥器垂直轴向处于铅直状态时,倾斜加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加热板的倾斜角为10°。

实现了面粉的顺利干燥,且面粉带出很少,降低了面粉带出带来的回收负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使用倾斜加热板落料口平设落料控制板移动床干燥器进行炼焦煤干燥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4和图5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倾斜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架23和加热板的平设落料控制板17组成的干燥器中,从上至下交替设置有以相反方向倾斜的加热板2,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物料落料口10。平设落料控制板17,由平设落料控制板转轴18带动转动,当平设落料控制板17处于水平位置时物料停止落料,当平设落料控制板17转成铅垂或向下倾斜状态时,物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改变平设落料控制板17的旋转角度即可调节落料控制板的开合度,从而控制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平设落料控制板17的旋转位置由在干燥装置外设置的链条21和动力转轮22的配合实现,各个平设落料控制板统一动作,如图5所示。干燥器由支撑架23支撑固定。倾斜加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加热板倾斜角β为38°。

水分10.5%的炼焦煤煤料从物料入口3进入,最后从物料排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水分降低到2.6%,为实现低水分煤炼焦提供了低水分的煤料。加热热源采用0.6mpa的蒸汽,加热过程中冷凝成冷凝水后从热源出口6作为冷凝液排出。煤料在干燥器内被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别从蒸发蒸汽出口7、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3和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通过蒸汽导出连接管送往冷凝装置(图中未标示)冷凝后经除尘处理后排出不凝气。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的改变平设落料控制板的旋转角度调节落料控制板的开合度,从而控制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利用加热板倾斜形成物料流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而且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使用倾斜加热板落料口倾斜落料控制板移动床干燥器进行炼焦煤干燥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6和图7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倾斜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架23和加热板的倾斜落料控制板19组成的干燥器中,从上至下交替设置有以相反方向倾斜的加热板2,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物料落料口10。倾斜落料控制板19,由倾斜落料控制板转轴20,倾斜落料控制板转轴20带动转动,当倾斜落料控制板19处于与加热板接触的倾斜位置时物料停止落料,当倾斜落料控制板19转成铅垂或向下倾斜状态时,物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改变倾斜落料控制板19的旋转角度即可调节落料控制板的开合度,从而控制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倾斜落料控制板19的旋转位置由在干燥装置外设置的链条21和动力转轮22的配合实现,如图7所示。倾斜加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加热板倾斜角β为36°。

水分11%的炼焦煤煤料从物料入口3进入,最后从物料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水分降低到3%,为实现低水分煤炼焦提供了低水分的煤料。加热热源采用导热油,热源入口180℃,热源出口130℃。煤料在干燥器内被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别从蒸发蒸汽出口7、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3和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通过蒸汽导出连接管送往冷凝装置(图中未标示)冷凝后经除尘处理后排出不凝气。物料从上层加热板向下层加热板的落料以间歇方式进行。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的改变倾斜落料控制板的旋转角度调节落料控制板的开合度,从而控制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利用加热板倾斜形成物料流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而且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使用倾斜加热板落料控制转辊移动床干燥器进行炼焦煤干燥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8和图9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倾斜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架23和加热板的落料控制转辊2的圆面上间隔设置有径向刮板27的干燥器中,从上至下交替设置有以相反方向倾斜的加热板2,倾斜加热板的高位侧与干燥器外壳相连,低位侧与干燥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物料向下流动的物料落料口10。在加热板的物料落料口10处,设置有落料控制转辊24,其旋转速度由在干燥装置外设置的链条21和动力转轮22的配合实现。当落料控制转辊24停止转动时,倾斜加热板停止落料;当落料控制转辊24按转辊转动方向25转动时,物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改变落料控制转辊24的转速可以调节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落料控制转辊24的圆面上间隔设置有径向刮板27,通过径向刮板之间的空间内物料的转动实现物料的向下输送。各个落料控制转辊24单独控制动作。

水分10%的炼焦煤煤料从物料入口3进入,最后从物料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水分降低到3%,为实现低水分煤炼焦提供了低水分的煤料。加热热源采用导热油,热源入口180℃,热源出口130℃。煤料在干燥器内被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别从蒸发蒸汽出口7、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3和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通过蒸汽导出连接管送往冷凝装置(图中未标示)冷凝后经除尘处理后排出不凝气。物料从上层加热板向下层加热板的落料以连续方式进行。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的改变落料控制转辊的转速可以调节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从而控制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利用加热板倾斜形成物料流动,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而且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对工业盐进行干燥的应用例。所用干燥器为图1和图2所示的依靠装置摆动进行物料移动调节与图8和图9所示使用倾斜加热板落料控制转辊调节物料移动的组合协同方式的移动床干燥器(图示省略)。干燥器的支撑结构为干燥器中部设置的圆柱状轴承,摆动机构为下部设置的压缩空气气缸。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整体摆动和改变落料控制转辊的转速调节加热板出口的落料速度的组合协同作用,通过倾斜加热板小的倾斜角,多量设置的加热板,实现了高产能的物料干燥和更为顺畅的物料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倾斜加热板一端上下移动另一端转动机构的移动床干燥器进行炼焦煤干燥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10和图11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倾斜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架23和倾斜加热板端位旋转轴27,倾斜加热板移动机构28组成的干燥器中,煤料从物料送入口3进入,通过倾斜加热板移动机构28带动倾斜加热板围绕倾斜加热板端位旋转轴27转动,加大倾斜角,实现煤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水分10%的炼焦煤煤料从物料入口3进入,最后从物料排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水分降低到3%,为实现低水分煤炼焦提供了低水分的煤料。加热热源采用导热油,热源入口180℃,热源出口130℃。煤料在干燥器内被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别从蒸发蒸汽出口7、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3和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通过蒸汽导出连接管送往冷凝装置(图中未标示)冷凝后经除尘处理后排出不凝气。

由此,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而且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倾斜加热板两端以相反方向上下移动机构的移动床干燥器进行炼焦煤干燥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12和图13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倾斜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架23和倾斜加热板移动机构28组成的干燥器中,煤料从物料送入口3进入,通过倾斜加热板两端以相反方向上下移动机构的移动机构28带动加热板加大倾斜角,实现煤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水分10%的炼焦煤煤料从物料入口3进入,最后从物料排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水分降低到3%,为实现低水分煤炼焦提供了低水分的煤料。加热热源采用导热油,热源入口180℃,热源出口130℃。煤料在干燥器内被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别从蒸发蒸汽出口7、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3和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通过蒸汽导出连接管送往冷凝装置(图中未标示)冷凝后经除尘处理后排出不凝气。倾斜加热板2上间隔设置有垂直加热板30,垂直加热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是煤料流通通道31,煤料通过通道31时,被在垂直加热板内热源流通通道32中流通的热源加热,如图16和图17所示。

由此,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而且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倾斜加热板中部旋转轴移动机构的移动床干燥器进行炼焦煤干燥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14和图15所示,由干燥器外壳1、倾斜加热板2、物料入口3、物料出口4、热源入口5、热源出口6、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的蒸发蒸汽出口7、干燥器支架23和倾斜加热板中部旋转轴29组成的干燥器中,煤料从物料送入口3进入,通过倾斜加热板中部旋转轴29的转动带动加热板加大倾斜角,实现煤料从所在加热板的落料口向下一层加热板落料,水分10%的炼焦煤煤料从物料入口3进入,最后从物料排出口4排出干燥器外,水分降低到3%,为实现低水分煤炼焦提供了低水分的煤料。加热热源采用导热油,热源入口180℃,热源出口130℃。煤料在干燥器内被加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别从蒸发蒸汽出口7、顶部预热蒸发蒸汽出口13和底部余热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通过蒸汽导出连接管送往冷凝装置(图中未标示)冷凝后经除尘处理后排出不凝气。倾斜加热板2上间隔设置有垂直加热板30,垂直加热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是煤料流通通道31,煤料通过通道31时,被在垂直加热板内热源流通通道32中流通的热源加热,如图16和图17所示。

由此,实现物料在加热板上的移动和从上到下的加热板间的物料输送,达到物料在移动床干燥器内的干燥和物料移动的顺利实现;而且设备磨损少,设备投资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