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晶加热板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6663发布日期:2019-04-09 21:44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加热板制作领域,具体是一种微晶加热板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做饭是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行为,人们会采用不同的灶具做饭,比如燃气灶,电磁炉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厨房用具。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电磁炉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目前市面上应用的电磁炉面板发生故障的概率比传统炉具要高,对加热器皿的要求高,通用性差,电热转化效率还达不到人们的预期,电能消耗大,电陶炉比电磁炉的电热转化效率还差一些,电能消耗更大,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晶加热板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晶加热板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导电材料通过丝网印刷版印刷在微晶玻璃板上:在丝网印刷版的一端倒入导电材料,用刮板对丝网印刷版上的导电材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刷版另一端匀速移动,导电材料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微晶玻璃板上,在高温下稳固,冷却后将丝网印刷版的正负极接入导线,即形成微晶加热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丝网印刷版的制备方法为将涂有感光材料腕片的基感光膜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并且基感光膜面朝上放置,将绷好腕的网框平放在感光材料腕片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浆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经干燥充分后揭去感光材料腕片,附着了感光膜腕的丝网即可用于晒版,经显影、干燥后得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丝网印刷版在显影和干燥后还需要进行修版和封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导电材料由导电性填料、黏合剂、溶剂及添加剂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导电性填料包括金粉、石墨、导电炭黑、碳素纤维、镍粉、银粉和铜粉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黏合剂包括环氧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分散剂、滑爽剂和偶联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高温的温度为480-530摄氏度,高温下的时间为45-6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成品,电热转化效率高,被加热器皿种类的通用性高,节约电能,外形美观大方,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的特点,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微晶加热板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导电材料通过丝网印刷版印刷在微晶玻璃板上:将涂有感光材料腕片的基感光膜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并且基感光膜面朝上放置,将绷好腕的网框平放在感光材料腕片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浆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经干燥充分后揭去感光材料腕片,附着了感光膜腕的丝网即可用于晒版,经显影、干燥后得到丝网印刷版,在丝网印刷版的一端倒入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由导电性填料、黏合剂、溶剂及添加剂组成,用刮板对丝网印刷版上的导电材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刷版另一端匀速移动,导电材料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微晶玻璃板上,在530摄氏度高温下稳固55分钟,冷却后将丝网印刷版的正负极接入导线,即形成微晶加热板。

实施例2

一种微晶加热板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将涂有感光材料腕片的基感光膜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并且基感光膜面朝上放置,将绷好腕的网框平放在感光材料腕片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浆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经干燥充分后揭去感光材料腕片,附着了感光膜腕的丝网即可用于晒版,经显影、干燥、修版和封网后得到丝网印刷版,将导电材料通过丝网印刷版印刷在微晶玻璃板上:在丝网印刷版的一端倒入导电材料,用刮板对丝网印刷版上的导电材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刷版另一端匀速移动,导电材料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微晶玻璃板上,在480摄氏度高温下稳固45分钟,冷却后将丝网印刷版的正负极接入导线,即形成微晶加热板。

实施例3

一种微晶加热板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导电材料通过丝网印刷版印刷在微晶玻璃板上:导电材料由导电性填料、黏合剂、溶剂及添加剂组成,导电性填料采用石墨,黏合剂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添加剂包括分散剂、滑爽剂和偶联剂,在丝网印刷版的一端倒入导电材料,用刮板对丝网印刷版上的导电材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刷版另一端匀速移动,导电材料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微晶玻璃板上,在500摄氏度高温下稳固50分钟,冷却后将丝网印刷版的正负极接入导线,即形成微晶加热板。

对比例

采用现有的电磁炉面板作为对比例。

将实施例1-3的产品和对比例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产品在电热转化率上远高于对比例的产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微晶玻璃板通常由石英砂岩、长石、方解石、纯碱、金属氧化物、碳酸钡、硫酸钡、氧化钙、碳酸钾、钛白粉及其它添加剂等原料制作,石英砂岩:要求si02质量分数为96.7-97.3%,al203质量分数为1.2-1.4%,fe203的质量分数小于0.1%,颗粒度要求0.125-0.71mm的占95%以上,小于0.125mm的小于5%。方解石:要求ca0的质量分数不小于54%,颗粒度要求在12目一80目。长石:要求si02含量达700/0,al203的质量分数为14.5-15.5%,fe203的质量分数为0.38-0.42%;颗粒度要求28目全通过。纯碱:要求na2c03的质量分数不小于98%,nacl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7%,颗粒度为12目全通过。氧化锌:纯度要求是97%的粉料。氧化钠:为工业纯粉料,颗粒度为40目左右。硫酸钡:为工业纯粉料,颗粒度小于200目。氟化钙:要求纯度大于96%,其它为工业纯粉料。

生产微晶玻璃板所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化学成分控制技术、玻璃熔化技术和玻璃微晶化技术。

微晶玻璃板的生产工艺如下:将原料按原料采购标准采购进库,按比例混匀送入窑头料仓,把混匀后的原料送进熔窑进行高温熔化,澄清后通过流液道流入料池,流下时用加压水枪冲水急冷,使玻璃水淬成6mm以下的玻璃颗粒后脱水排升,再靠自身温度烘干,得到玻璃晶体,过筛后提升进熟料仓备用,把玻璃晶体按各种规格装车成型后推入晶化退火炉中高温成型晶化退火,步骤如下原板整理-刷防粘剂-窑车装模-装料成型-进窑-熔融成型-晶化-退火-出窑-拆模取板,对成型晶化的产品进行磨、抛、切裁、形成成品。

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由导电性填料、黏合剂、溶剂及添加剂组成。导电性填料使用导电性最好的银粉和铜粉,也可用金粉、石墨、导电炭黑、碳素纤维、镍粉等。用作黏合剂的合成树脂有环氧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等。溶剂是溶解这些合成树脂的丝网材料用的中沸点(120-230摄氏度)溶点材料。另外,根据需要加入分散剂、滑爽剂、偶联剂等添加剂。导电性材料要求的特性有:导电性(抗静电性)、附着力、印刷适性和耐溶剂性等,制成的糊状材料,俗称糊剂材料,具有一定程度导电性质,可作为印刷导电点或导电线路之用。金系导电墨、银系导电墨、铜系导电墨、碳系导电墨等已达到实用化,用于印刷电路、电极、电镀底层、键盘接点、印制电阻。以银系导电墨举例主要性能参数:ag的质量分数55.0-61.0%;cr的质量分数为15.0-18.0%;fe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0%;元件最高使用温度:1150摄氏度;室温电阻率(ωmm2/m):1.12;密度(g/cm3):8.2;导热系数kj/m·h·℃):45.2;线膨胀系数(α×10-6/℃):17;熔点(摄氏度):1390;延伸率(%):大于20;微观组织:奥氏体;磁性与否:无。镍铬丝具有较高的电阻率,表面抗氧化性好,温度级别高,并且在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及可焊性,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等做发热元件和电器行业做电阻材料,使用寿命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