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325发布日期:2018-09-07 23:09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电发热体、温度传感器和端盖,内胆一端开口,内胆上设置有冷水进水接口、热水出水接口和排污接口,内胆的开口上设有法兰,端盖与法兰连接。存在问题是:发热管基本采用单一加热介质,加热效率低,加热时间长,热水使用量少,不能多人次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它具有加热效率高,热水量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电发热体、温度传感器、冷水进水管、热水出管和法兰,内胆一端开口、开口上设有法兰座,内胆上设置有冷水进水接口、热水出水接口和排污接口,法兰与法兰座连接;热水出水管穿过热水出水接口伸入内胆的顶部;冷水进水管穿过冷水进水接口伸入内胆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分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电发热体分为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

第一发热体位于内胆的顶部、第二发热体位于内胆的底部,第一传感器的感温端位于内胆的顶部,第二传感器位于内胆中部;第二发热体位于所述冷水出水管的上方。

所述的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包括基部、斜部和水平主体部;

第二发热体呈直线形;

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一发热体的基部与所述法兰连接,第二传感器位于内胆的轴线上,第一发热体的水平主体部与内胆的轴线平行且与顶部相对;

第二发热体位于内胆的底部且与第一发热体相对;

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底座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内胆的开口端的端盖上设有中空与内胆相连通的凸台,凸台设置有内螺纹接口;

第二发热体穿过内螺纹接口,第二发热体的底座与内螺纹接口螺合;。

所述的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冷水进水管的出水端设有稳流罩。

所述的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带温度传感器的恒温混水阀,恒温混水阀与热水出水管和水源连接,水源与冷水进水管连接。

所述的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发热体交替工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采用这样的布局及形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分布,使内胆内的水温均匀且温度高,提高了热水出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多倍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内胆1、电发热体、温度传感器、冷水进水管、热水出管和法兰2,内胆1一端开口、开口上设有法兰座3,内胆1上设置有冷水进水接口11、热水出水接口12和排污接口13,法兰2与法兰座3连接;热水出水管穿过热水出水接口12伸入内胆1的顶部;冷水进水管穿过冷水进水接口11伸入内胆1内。

所述温度传感器分为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

电发热体分为第一发热体51和第二发热体52;

第一发热体51位于内胆1的顶部、第二发热体52位于内胆1的底部,第一传感器41的感温端位于内胆1的顶部,第二传感器42位于内胆1中部;第二发热体52位于所述冷水出水管的出水端的上方。所述第一、第二发热体51、52交替工作。采用这样的设置,水胆1内的温度均衡,提高了热水出水量。

所述第一发热体51包括基部511、斜部512和水平主体部513;

第二发热体52呈直线形;

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和第一发热体51的基部511与所述法兰2连接,第二传感器42位于内胆的轴线上,第一发热体51的水平主体513部与内胆1的轴线平行且与顶部相对;

第二发热体52位于内胆的底部且与第一发热体51相对;

所述第二发热体52的底座521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内胆1的开口端的端盖上设有中空与内胆相连通的凸台6,凸台6设置有内螺纹接口61;

第二发热体52穿过内螺纹接口61,第二发热体52的底座521与内螺纹接口61螺合。

所述冷水进水管的出水端设有稳流罩7。

还包括带温度传感器的恒温混水阀8,恒温混水阀8与热水出水管和水源连接,水源与冷水进水管连接。

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恒温水流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