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用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7942发布日期:2018-09-28 18:5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用空气调节装置,属于集成吊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装修时,为快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通常在吊顶位置安装有空气调节装置,最简易的装置为换气扇,但是换气扇美观效果太差,且外界吹风时气流还会倒灌。现有市场上的集成吊顶换气设备,其外壳体通常为一体注塑成型,但开模成本高,且市场日新月异,因此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也高,换气效率也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换气效果优异的吊顶用空气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吊顶用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后壳、电机、风轮、前盖板;电机传动风轮,前盖板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后壳呈半圆筒形,后壳的内腔具有隔板,所述电机、风轮分别设置在隔板两侧,所述电机采用弧形抱箍固定在后壳,所述风轮设置在后壳的内腔且与半圆筒形的后壳转动安装,所述风轮的转轴延伸向与半圆筒形的后壳轴线向相平行;后壳侧壁设有进气孔,前盖板呈矩形框体结构,前盖板中部设有出气孔,出气孔旁侧设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上设有香料盒。

进一步说,还包括电气盖,所述电气盖与后壳同向设置,电气盖与前盖板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出气孔为矩形,矩形出气孔的三边外围设有相对凸起的挡条,所述挡条分别设置在出风侧及相邻两边。

进一步说,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两端与挡条固定连接,加强杆两侧均与后壳的内腔贯通。

进一步说,还包括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前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开口窄内部宽的五金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壳与前盖板是相分离的部件,两者装配而成,可大幅节省开模成本,同时各部件可互用,降低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述隔板缩小风轮的空余空间,避免漏风而衰减风力。抱箍为金属材料,而电机也为金属材料,抱箍安装电机快捷且利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加图1至3所示,吊顶用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后壳1、电机2、风轮3、前盖板4;电机2传动风轮3,前盖板4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后壳1呈半圆筒形,后壳1与前盖板4是相分离的部件,两者装配而成,可大幅节省开模成本,同时各部件可互用,降低制造成本。所述后壳1的内腔具有隔板11,所述电机2、风轮3分别设置在隔板11两侧,隔板11缩小风轮3的空余空间,避免漏风而衰减风力。本实施例所述电机2采用弧形抱箍5固定在后壳1,抱箍5为金属材料,而电机2也为金属材料,抱箍5安装电机2快捷且利于散热。本实施例所述风轮3设置在后壳1的内腔且与半圆筒形的后壳1转动安装,所述风轮3的转轴延伸向与半圆筒形的后壳1轴线向相平行;后壳1侧壁设有进气孔10,前盖板4呈矩形框体结构,前盖板4中部设有出气孔40,出气孔40旁侧设有栅格板41,所述栅格板41上设有香料盒42。香料盒42设置在进气通路,可改善空气环境。

本实施例还包括电气盖6,所述电气盖6与后壳1同向设置,电气盖6与前盖板4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出气孔40为矩形,矩形出气孔40的三边外围设有相对凸起的挡条44,所述挡条44分别设置在出风侧及相邻两边。本实施例所述挡条44对出气孔40做了半包围处理,可避免漏风,提升换气效率。

本实施例还包括加强杆45,所述加强杆45两端与挡条44固定连接,加强杆45两侧均与后壳1的内腔贯通。加强杆45对两侧的挡条44做了加固处理,但同时又不遮挡气流。

本实施例还包括卡扣件7,所述卡扣件7与前盖板4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7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开口窄内部宽的五金件。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所述卡扣件7卡合三角龙骨,安装后稳定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