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870发布日期:2018-10-12 22:2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地不断提升,空调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空调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空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舒适性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现有空调的传统出风方式,是通过离心风叶进行出风,由于离心风叶结构上的局限,容易造成出风口处的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的扫风模型是出风框里面采用的扫风模式为左右扫风模式,而出风框的外面为上下扫风模式,这样,也容易产生出风不均的问题。

为了提高用户舒适性的要求,提高用户体验,需要解决空调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扫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风结构,所述扫风结构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内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所述第一扫风叶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翻转、以将气流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扫风,且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扫风叶片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

可选地,在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扫风叶片中,沿着竖直方向从下往上、所述第一扫风叶片的扫风面积依次增加。

可选地,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外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所述第二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能沿水平方向左右转动、以将气流沿水平方向进行左右扫风,且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扫风叶片之间在水平方向排布。

可选地,在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扫风叶片中,沿着水平方向从左至右、所述第二扫风叶片的扫风面积均相等。

可选地,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一转动驱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导风连杆和第一导风板曲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导风连杆和所述第一导风板曲轴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扫风叶片延伸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导风连杆、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曲轴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曲轴与所述第一扫风叶片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扫风叶片上下翻转。

可选地,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二转动驱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导风连杆和第二导风板曲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导风连杆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曲轴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二扫风叶片延伸方向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导风连杆、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曲轴转动,所述第二导风板曲轴与所述第二扫风叶片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扫风叶片左右转动。

可选地,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用于减震的轴套,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第一扫风叶片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三侧,和/或,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第二扫风叶片上与第二侧相对的第四侧。

与上述扫风结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以上所述的扫风结构。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空调面板体部件的内部,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扫风结构进行上下,或者左右扫风。

与上述扫风结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扫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扫风结构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内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第一扫风叶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翻转、以将气流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扫风,且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扫风结构,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出风量过于集中,不分散,而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使得在竖直方向排布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均可以进行扫风并出风,从而,相对于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的现有扫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可以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中,沿着竖直方向从下往上、第一扫风叶片的扫风面积依次增加;这样,沿着竖直方向从下往上,不仅保证了空调的出风更加均匀,还能够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加顺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外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第二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能沿水平方向左右转动、以将气流沿水平方向进行左右扫风,且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之间在水平方向排布;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左右扫风受限于出风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外侧设置第二扫风叶片,不再受限于出风框结构,从而,增加了左右扫风的扫风范围。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扫风结构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内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第一扫风叶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翻转、以将气流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扫风,且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扫风结构,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出风量过于集中,不分散,而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使得在竖直方向排布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均可以进行扫风并出风,从而,相对于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的现有扫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可以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上下扫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左右扫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转动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扫风叶片;2、第二扫风叶片;3、第一转动驱动部;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一导风连杆;33、第一导风板曲轴;4、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风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为第一扫风叶片。所述扫风结构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内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第一扫风叶片1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翻转、以将气流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扫风,且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扫风结构,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出风量过于集中,不分散,而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使得在竖直方向排布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均可以进行扫风并出风,从而,相对于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的现有扫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可以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加均匀。

如图1所示,在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中,沿着竖直方向从下往上、第一扫风叶片1的扫风面积依次增加;这样,沿着竖直方向从下往上,不仅保证了空调的出风更加均匀,还能够避免第一扫风叶片1之间出风发生遮挡,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扫风结构是在出风框外侧进行上下扫风,而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是在出风框内侧进行上下扫风,这种扫风结构可以使得设置于出风框内的送风装置均匀出风;同时,通过调整由下至上的扫风叶片的扫风面积,可以使得从风道吹出的混合风更加顺畅地送出。相对于传统的扫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出风更加顺畅,同时,也降低了室内机工作过程中的噪音。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上下扫风的示意图;其中,B0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上下扫风的起始点,从上至下,依次地预先设置有五个角度的位置点,对应的位置点依次为B1、B2、B3、B4和B5。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用按键,或者,遥控器控制扫风结构的开或者关,扫风结构的摆动只有在内风机运行时才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上下扫风时,对应的扫风叶片有7种状态:①位置点B1对应的角度1,②位置点B2对应的角度2,③位置点B3对应的角度3,④位置点B4对应的角度4,⑤位置点B5对应的角度5,⑥扫风,⑦停止。用户可以通过空调控制面板上的开关键对该扫风结构的上下扫风进行控制,或者,通过遥控器的开关键控制该扫风结构的上下扫风。位置点B3对应的角度3,该角度为上下扫风设定为停止的状态。用遥控器开机时,扫风结构的扫风状态按照遥控器上显示的状态,接收到遥控相向扫风时,为⑥扫风;接收到停止指令时,为⑦停止,该扫风结构停止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每次上电,驱动上下扫风的第一驱动电机31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除了出风框里面进行上下扫风之外,出风框外侧进行左右扫风,增大了左右扫风的角度,扩大了左右扫风的面积,提升了该扫风结构左右扫风的送风范围。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第二扫风叶片。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外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2,第二扫风叶片2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能沿水平方向左右转动、以将气流沿水平方向进行左右扫风,且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2之间在水平方向排布;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左右扫风受限于出风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外侧设置第二扫风叶片2,不再受限于出风框结构,从而,增加了左右扫风的扫风范围。

如图3所示,在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2中,沿着水平方向从左至右、第二扫风叶片2的扫风面积均相等,这样,相对于现有的扫风结构,不仅增加了左右扫风的扫风范围,还能够保证进行左右扫风的出风量均匀。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左右扫风的示意图;其中,A0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左右扫风的起始点,从上至下,依次地预先设置有五个角度的位置点,对应的位置点依次为A1、A2、A3、A4和A5。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用按键,或者,遥控器控制扫风结构的开或者关,扫风结构的摆动只有在内风机运行时才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进行左右扫风时,对应的扫风叶片有7种状态:①位置点A1对应的角度1,②位置点A2对应的角度2,③位置点A3对应的角度3,④位置点A4对应的角度4,⑤位置点A5对应的角度5,⑥扫风,⑦停止。用户可以通过空调控制面板上的开关键对该扫风结构的左右扫风进行控制,或者,通过遥控器的开关键控制该扫风结构的左右扫风。位置点A3对应的角度3,该角度为左右扫风设定为停止的状态。用遥控器开机时,扫风结构的扫风状态按照遥控器上显示的状态,接收到遥控相向扫风时,为⑥扫风;接收到停止指令时,为⑦停止,该扫风结构停止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每次上电,驱动左右扫风的第二驱动电机复位。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转动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3为第一转动驱动部3,31为第一驱动电机,32为第一导风连杆,33为第一导风板曲轴,4为轴套。如图3所示,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一转动驱动部3,第一转动驱动部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导风连杆32和第一导风板曲轴33,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导风连杆32和第一导风板曲轴33设置于多个第一扫风叶片1延伸方向的第一侧,第一驱动电机31驱动第一导风连杆32、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曲轴33转动,第一导风板曲轴33与第一扫风叶片1连接、以驱动第一扫风叶片1上下翻转。

如图5所示,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用于减震的轴套4,轴套4设置于第一扫风叶片1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三侧。

正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导风连杆32和第一导风板曲轴33位于第一扫风叶片1的一侧,对应的,轴套4设置于第一扫风叶片1相对的另一侧。

除了上述驱动扫风结构的第一扫风叶片1上下翻转的第一转动驱动部3之外,扫风结构还包括驱动扫风结构的第二扫风叶片2左右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部。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二转动驱动部,第二转动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导风连杆和第二导风板曲轴,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导风连杆和第二导风板曲轴设置于多个第二扫风叶片2延伸方向的第二侧,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导风连杆、进而带动第二导风板曲轴转动,第二导风板曲轴与第二扫风叶片2连接、以驱动第二扫风叶片2左右转动。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用于减震的轴套4,轴套4设置于第二扫风叶片2上与第二侧相对的第四侧。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第二扫风叶片2左右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部的结构与驱动第一扫风叶片1上下翻转的第一转动驱动部3的结构类似,不再用图示出,具体第二转动驱动部的结构请参照如图5所示的第一转动驱动部3的结构。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扫风结构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内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第一扫风叶片1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翻转、以将气流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扫风,且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扫风结构,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出风量过于集中,不分散,而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之间在竖直方向排布,使得在竖直方向排布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均可以进行扫风并出风,从而,相对于仅仅在出风口最上端才出风的现有扫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可以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两个以上的第一扫风叶片1中,沿着竖直方向从下往上、第一扫风叶片1的扫风面积依次增加;这样,沿着竖直方向从下往上,不仅保证了空调的出风更加均匀,还能够使得空调的出风更加顺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扫风结构还包括位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外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2,第二扫风叶片2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能沿水平方向左右转动、以将气流沿水平方向进行左右扫风,且两个以上的第二扫风叶片2之间在水平方向排布;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左右扫风受限于出风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外侧设置第二扫风叶片2,不再受限于出风框结构,从而,增加了左右扫风的扫风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扫风结构的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以上所述的扫风结构。

为了更好地控制该扫风结构选择进行上下扫风,或者选择进行左右扫风,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设置于空调面板体部件的内部,控制部件控制扫风结构进行上下,或者左右扫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扫风结构的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扫风结构。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