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能机供热系统中清理不间断供水的供热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5565发布日期:2018-09-04 21:31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能机供热系统中清理不间断供水的供热管道。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供热系统一般采用的集中供暖,而集中供暖的方式能源消耗较大,无法自定义室内温度,同时,由于供暖的管路较长,容易积累水垢,在清理和维修时较为困难,需要断水进行维修,这就导致在清理管路时,需要进行断水清理,而这却影响住户的正常供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能机供热系统中清理不间断供水的供热管道,以解决传统供热管路在维修时,需要进行断水维修,管道无法排出水垢,泥沙等杂物,管道积累水垢影响管路流量,断水清理或维修影响住户的正常供热需求。

一种空气能机供热系统中清理不间断供水的供热管道,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组,空气能机,循环水泵,恒温水箱,用热器,两通管路,其中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组为电源给恒温水箱和空气能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水箱左侧通过两通管路连接有用热器;所述恒温水箱右侧与空气能机通过两通管路连接;所述空气能机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可以使空气能机内的热水与恒温水箱内的水进行交换,从而满足用热器的用热需求;所述恒温水箱底部设有加热原件;所述两通管路内部独立的设有两个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内装独立的装设有阀芯;所述两通管路管口处为对接用热器和空气能机的循环水路管口而设有凹槽;所述两通管路的侧身设有两个独立的阀芯旋拧杆,阀芯旋拧杆内端连接阀芯;所述两通管路的侧身还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上堵有密封塞,排渣口用于排出两通管路内的水垢、泥沙等杂物。

优选地,所述用热器为地暖,暖气片,沐浴器,水龙头等任何需要热水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两通管路内部的两个排水管路一个是主管路,另一个是备用管路,主管路的直径大于备用管路的直径,保证主管路的流量较大,满足日常用热。

优选地,在两通管路时,可打开备用管路,且关闭主管路,进行清理,保证了用热的正常供应,不会影响住户的正常用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传统的管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管壁会出现水垢,若进行清洗只能先进行断水,断水就影响正常供热,非常影响住户的正常用热需求,若不清理,会影响管路的实际流量,达不到最佳供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内设备用管路,且通过独立的阀芯控制,清洗时可切换备用管路进行使用,从而还可通过排渣口将水垢,泥沙等杂物从管路内排出,在不影响住户正常用热的情况下便可完成以上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通管路管路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通管路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1,蓄电池组2,空气能机3,循环水泵4,恒温水箱5,用热器6,两通管路7,主管路7-1,备用管路7-2,凹槽7-3,阀芯旋拧杆8,排渣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的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一种空气能机供热系统中清理不间断供水的供热管道,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蓄电池组2,空气能机3,循环水泵4,恒温水箱5,用热器6,两通管路7,其中太阳能电池板1与蓄电池组2作为电源给恒温水箱5和空气能机3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水箱5左侧通过两通管路7连接有用热器6;所述恒温水箱5右侧与空气能机3通过两通管路7连接;所述空气能机3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可以使空气能机3内的热水与恒温水箱5内的水进行交换,从而满足用热器6的用热需求;所述恒温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原件;所述两通管路内部独立的设有两个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7内装独立的装设有阀芯;所述两通管路7管口处为对接用热器6和空气能机3的循环水路管口而设有凹槽7-3;所述两通管路7的侧身设有两个独立的阀芯旋拧杆8,阀芯旋拧杆8内端连接阀芯;所述两通管路7的侧身还设有排渣口9;所述排渣口9上堵有密封塞,排渣口9用于排出两通管路内的水垢、泥沙等杂物。

优选地,所述用热器6为地暖,暖气片,沐浴器,水龙头等任何需要热水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两通管路7内部的两个排水管路一个是主管路7-1,另一个是备用管路7-2,主管路7-1的直径大于备用管路7-2的直径,保证主管路7-1的流量较大,满足日常用热。

优选地,在清洗两通管路7时,可打开备用管路7-2,且关闭主管路7-1,进行清理,保证了用热的正常供应,不会影响住户的正常用暖,方便快捷。

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润色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