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1130发布日期:2018-09-21 20:3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伞是雨天出行的必备工具。一旦人们携带湿雨伞从室外回到室内,尤其是宾馆、商场、写字楼、地铁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收起的湿雨伞由于伞面上滴水,不仅不方便携带、保管,而且会造成的地面湿滑、污渍等问题,需要花费人力进行清洁。

目前,这类公共场所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安排专人发放一次性的塑料袋,这样的做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绿色理念,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第二种方式是安装干伞机,市面上的干伞机主要分离心式、烘干式、吸水式或以上方式组合使用,其中离心式与烘干式干伞机常见。中国专利CN104048486A公开了一种干伞机,该干伞机包括用于容纳撑开后横置雨伞的机箱,通过电磁铁吸盘吸住雨伞伞骨,再由电机传动产生的离心力将雨伞上的雨滴迅速甩干,同时通过电热风机产生的热风吹干伞面。上述装置在雨伞打开状态下离心式甩干的同时加热烘干除水,雨伞的干燥效率高。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利用离心力迅速甩伞容易损坏伞骨,能源耗费量大,而且电机和电热风机频繁启动,使用寿命缩短,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易损坏伞骨,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节约能源,通用性好,适合于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包括:可容纳撑开后横置雨伞的机箱;用于夹持伞帽的伞顶套;以伞顶套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布的若干组条状吸水材料;以及使吸水材料除水的挤压组件;还包括驱动吸水材料往复旋转擦拭伞面的传动组件和储能机构;其中,传动组件包括与伞顶套一端固接的套筒;与伞顶套间隙配合的轴承环;通过第一轴承固定于机箱后板的螺杆;内端均布于螺杆转盘周缘的若干根弧形辐条;外端与相应辐条外端铰接,且由吸水材料包覆的支撑索;各支撑索内端均布于轴承环周缘;伞顶套同套筒沿螺杆作轴向移动,螺杆的螺旋形作用面带动所有辐条以及相应支撑索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干伞机相比,不再需要电磁铁吸盘,也不再需要电机传动机构和电热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螺杆机构,将伞杆的轴向运动转换为吸水材料旋转,从而擦拭伞面,因此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伞骨,不仅除水,还可以去污,而且节约能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改进,所述辐条个数、支撑索个数以及螺杆转盘上通孔个数三者相等,个数为4~16,且个数为双数。这样一来,载荷均布,传动平稳,而且擦拭量分摊,去污除水效率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顶套为空心圆柱结构,伞顶套另一端设有锥形沉孔,伞顶套的孔直径大于伞帽顶端端面的尺寸,孔深大于伞帽的高度,使伞帽插入伞顶套后伞面与吸水材料贴合,提高该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通用性;所述伞顶套的外部上、下端各有一圈凸缘体,从而限制轴承环的轴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卷簧,固定于机箱后板上的卷簧盒,可在卷簧盒内转动的卷簧轴;卷簧内端与卷簧轴固接,卷簧外端与卷簧盒壳体固接;卷簧轴一端与螺杆一端固接,卷簧轴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固定于卷簧盒侧板。当伞顶套带动套筒作轴向运动,吸水材料作旋转的同时,卷簧轴转动,储能机构储存弹性势能;套筒移动至极限位置,储能机构释放弹性势能,使卷簧轴、螺杆以及吸水材料反方向旋转。本实用新型利用储能机构完成传动组件和吸水材料自动复位,实现了吸水材料往复旋转擦拭伞面,使用便捷,去污除水效率高,节约能源,降低了成本,满足人流密集公共场合的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顶套的中心线、套筒的中心线、螺杆的轴线、卷簧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使得结构简单,传动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沿各支撑索均布的若干对动片和定片;贯穿动片和定片的拉绳;固接所有拉绳内端的牵引环;位于机箱上的挤压手柄;以及连接牵引环和挤压手柄的牵引绳。

所述定片固定于所在支撑索上,定片与拉绳间隙配合;在拉绳的牵动下,所有动片可沿支撑索在两块相邻定片间移动,从而挤压吸水材料。

所述牵引环位于螺杆转盘与机箱后板之间,牵引环与螺杆间隙配合;牵引环周向设有双凹槽,第一凹槽用于绕进或绕出各拉绳,第二凹槽用于绕进或绕出牵引绳;牵引绳一端固定于牵引环周向第二凹槽的底部,绕入第二凹槽若干圈后,牵引绳另一端固定于挤压手柄。

为了实现挤压手柄、牵引环以及动片之间联动,所述挤压手柄的摁下行程,绕入所述牵引环第二凹槽的牵引绳长度,以及任一所述动片在支撑索上移动的单行程,以上三个数值相等。

本实用新型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清洁雨伞时,将雨伞撑开,伞帽对准伞顶套插入,使伞面与吸水材料贴合;人对伞柄的推力通过伞顶套传递至套筒,套筒沿螺杆轴向移动,使螺杆带动吸水材料旋转,擦拭伞面,卷簧轴同步旋转,储能机构储存弹性势能;当套筒移动至限位时,无需施加外力,储能机构释放弹性势能,使传动组件和吸水材料自动复位,伞顶套恢复至初始位置。于是,各吸水材料在传动组件和储能机构驱动下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往复旋转擦拭伞面的工作,最后取出雨伞,完成擦拭。

当吸水材料需要除水时,手动摁下挤压手柄,拉动牵引绳,牵引绳从第二凹槽拉出的同时,带动牵引环顺时旋转,牵引环将各拉绳绕入第一凹槽,各拉绳带动所有动片沿所在支撑索往相邻定片移动,从而挤压吸水材料,第一动片连带拉簧伸长;当手离开挤压手柄,在拉簧的作用下挤压手柄、牵引环以及动片拉回复位。于是,利用挤压组件完成了一次对吸水材料的除水。

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去污除水效率高,节约能源,通用性好,适合于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把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右侧局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的正面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所述支撑索(无吸水材料情况下)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牵引环、拉绳以及牵引绳的装配示意图。

在图中

10-机箱;10a-机箱前板;10b-机箱后板;10c-机箱侧板;21-托槽;22-伞顶套;22a-伞顶套一端;22b-伞顶套另一端;221-凸缘体;30-吸水材料;41-套筒;42-第一轴承;43-螺杆;43a-上限位;43b-下限位;431-螺杆转盘;431a-通孔;44-辐条;45-支撑索;46-轴承环;47-联轴器;50-储能机构;51-卷簧;52-卷簧盒;52a-卷簧盒壳体;52b-卷簧盒侧板;53-卷簧轴;54-第二轴承;61-动片;61a-第一动片;62-定片;63-拉绳;64-牵引环;64a-第一凹槽;64b-第二凹槽;65-牵引绳;66-挤压手柄;67-拉簧;68-定滑轮;69-复位弹簧;70-集水盒;71-液位计;100-雨伞;101-伞柄;102-伞帽;103-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5所示,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包括可容纳撑开后横置雨伞100的机箱10;用于夹持伞帽102的伞顶套22;以伞顶套22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布的四组条状吸水材料30;以及使吸水材料30除水的挤压组件。

该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还包括:驱动吸水材料30往复旋转擦拭伞面的传动组件和储能机构50。其中,传动组件包括与伞顶套一端22a固接的套筒41;与伞顶套22间隙配合的轴承环46;通过第一轴承42固定于机箱后板10b的螺杆43;内端均布于螺杆转盘431周缘的四根弧形辐条44;外端与相应辐条44外端铰接,且由吸水材料30包覆的支撑索45。四根支撑索45内端均布于轴承环46周缘。伞顶套22同套筒41沿螺杆43作轴向移动,螺杆43的螺旋形作用面带动4根辐条44以及相应支撑索45进行旋转。

根据文献[1],手持式伞的伞骨数规格一般为4~16根。为了载荷均布、传动平稳以及分担擦拭量,本实施例中辐条44个数、支撑索45个数以及螺杆转盘431上通孔431a个数均为4。辐条44、支撑索45以及吸水材料30都以伞顶套22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布。

考虑到长柄伞的伞帽102比折叠伞的伞帽102长一段,且文献[2]介绍了晴雨伞伞帽102顶端端面的尺寸应不小于9mm,伞帽102的高度应不超过95mm。如图3所示,为了夹牢不同雨伞的伞帽102,并且伞面与吸水材料贴合,伞顶套22为空心圆柱结构,伞顶套另一端22b设有锥形沉孔,伞顶套22的孔直径为15mm,孔深为100mm;为了限制轴承环46的轴向运动,伞顶套22的外部上、下端各有一圈凸缘体221。为了支撑伞杆103,机箱前板10a设有V字形托槽21。通过托槽21支撑伞杆103,伞顶套22固定伞帽102,使得该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通用性好,适用于各种不同形式、材质、尺寸规格的雨伞。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呈辐射状均布的吸水材料30旋转擦拭伞面,克服了现有技术靠伞骨高速离心甩水后损伤伞骨的缺陷,提高了伞的使用寿命;功能增强,不仅除水,还可以去污。

为了使传动组件和吸水材料30自动复位,该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设有储能机构50。如图1和图3所示,储能机构50包括卷簧51,固定于机箱后板10b上的卷簧盒52,可在卷簧盒52内转动的卷簧轴53;卷簧51内端与卷簧轴53固接,卷簧51外端与卷簧盒壳体52a固接;卷簧轴53一端与螺杆43一端通过联轴器47固接,卷簧轴53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54固定于卷簧盒侧板52b。本实施例中,为了传动平稳,伞顶套22的中心线、套筒41的中心线、螺杆43的轴线、卷簧轴5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擦伞的使用方法:将雨伞100撑开,伞杆103架于托槽21上,伞帽102对准伞顶套22插入,使伞面与吸水材料30贴合;人对伞柄101的推力通过伞顶套22传递至套筒41,套筒41从螺杆43的上限位43a轴向移动,使螺杆43带动螺杆转盘431、卷簧轴53同步旋转,螺杆转盘431带动各辐条44以及支撑索45上的吸水材料30旋转,吸水材料30擦拭伞面;同时,卷簧轴53带动卷簧51,储能机构50储存弹性势能;当套筒41移动至螺杆43的下限位43b时,无需施加外力,储能机构50释放弹性势能,使卷簧轴53、螺杆转盘431以及各辐条44同时反方向旋转,吸水材料30反方向旋转擦拭伞面;同时,套筒41沿轴向反向移动至螺杆43的上限位43a,伞顶套22恢复至初始位置。于是,各吸水材料30在传动组件和储能机构50驱动下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往复旋转擦拭伞面的工作,最后取出雨伞,完成擦拭。

相比于现有技术利用电机和电热风机,将撑开的雨伞离心式甩干同时加热烘干除水,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螺杆机构,将伞杆103的轴向运动转换为吸水材料30周向运动,同时利用储能机构50完成传动组件和吸水材料30自动复位,实现了吸水材料30往复旋转擦拭伞面,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去污除水效率高,节约能源,降低了成本,满足人流密集公共场合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水材料30的吸水率,该可旋转擦伞的清洁装置设有挤压组件。如图1-5所示,挤压组件包括沿各支撑索45均布的若干对动片61和定片62;贯穿动片61和定片62的拉绳63;固接所有拉绳63内端的牵引环64;位于机箱侧板10c上的挤压手柄66;以及连接牵引环64和挤压手柄66的牵引绳65。

如图4所示,定片62固定于所在支撑索45上,定片62与拉绳63间隙配合;在拉绳63的牵动下,所有动片61可沿支撑索45在两块相邻定片62间移动,从而挤压吸水材料33。为了使动片61复位,在第一动片61a一侧固接一拉簧67一端,拉簧67另一端固接于固定于相应辐条44外端。

如图3和5所示,牵引环64位于螺杆转盘431与机箱后板10b之间,牵引环64与螺杆43间隙配合;牵引环64周向设有双凹槽,第一凹槽64a用于绕进或绕出各拉绳63,第二凹槽64b用于绕进或绕出牵引绳65。拉绳63外端固接于第一动片61a另一侧,拉绳63内端穿过螺杆转盘431上对应通孔431a后,固接于牵引环64周向第一凹槽64a的底部。牵引绳65一端固定于牵引环64周向第二凹槽64b的底部,顺时针缠绕若干圈后,经定滑轮68,牵引绳65另一端固定于挤压手柄66上端。为了使挤压手柄66复位,挤压手柄66下端设有一复位弹簧69。为了实现联动,挤压手柄66的摁下行程,顺时针绕入牵引环第二凹槽64b的牵引绳65长度,以及任一个动片61在支撑索45上移动的单行程,以上三个数值相等。

本实施例的挤压组件使用方法:当吸水材料30因饱和而需要除水时,手动摁下挤压手柄66,压缩复位弹簧69,拉动牵引绳65,经过定滑轮68,牵引绳65从第二凹槽64b拉出的同时,带动牵引环64顺时旋转,牵引环64将各拉绳63绕入第一凹槽64a,各拉绳63带动所有动片34沿所在支撑索45往相邻定片62移动,从而挤压吸水材料30,第一动片61a连带拉簧67伸长;当手离开挤压手柄66,在复位弹簧69和拉簧67的作用下挤压手柄66、牵引环64以及动片61拉回复位。于是,利用挤压组件完成了一次对吸水材料的除水。本实施例的吸水材料挤压组件,使用方便,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完成除水,可有效节约能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了回收雨水,在机箱内底部设置有集水盒70,从吸水材料30挤压出的水储存在集水盒70内。在机箱前板10a设有液位计71,用于提示集水盒70内的水位,把握排水时机。

以上具体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如通过对牵引绳65绕入牵引环64的方向进行变更,或者挤压手柄66的安装位置发生改变,或者伞顶套22形状发生变更,然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参考文献:

[1]QB/T 4743-2014伞类产品规格尺寸[S].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陈忠庆.伞制作工[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8:18-9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