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脚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7724发布日期:2018-09-28 18:5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暖脚屋。



背景技术:

传统脚部采暖用品,一般为电热毯或者电暖鞋,电热毯或者电暖鞋只能对脚部取到加热效果,而对腿部无保暖效果。现有的对腿部也具有保暖效果的电暖屋,能够对整个脚部和腿部均起到较好的加热效果,但采用的加热部件为电热丝,电热丝一般为金属发热丝或复合纤维发热丝,在布置发热丝时,工艺繁琐,并且由于只有电热丝发热,要达到整个发热面的温度达到50℃时,发热丝处局部温度需要达到70-80℃,温度分布并不均匀。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暖脚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暖屋无法均匀发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暖脚屋,其中,所述暖脚屋包括踏脚暖垫、后端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且暖脚屋可在合围状态和平铺状态之间切换;在合围状态下,暖脚屋为上方及前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在平铺状态,暖脚屋可折叠,便于收纳;所述踏脚暖垫、后端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内设置有纳米碳电热膜层。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所述踏脚暖垫、后端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金属导热片、耐高温双面胶层、纳米碳电热膜层、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所述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背离金属导热片一侧设置有装饰布,所述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背离纳米碳电热膜层一侧设置有保暖绒布。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所述踏脚暖垫包括第一金属导热片、第一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第一纳米碳电热膜层;所述后端暖垫包括第二金属导热片、第二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第二纳米碳电热膜层;所述左端暖垫包括第三金属导热片、第三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第三纳米碳电热膜层;所述右端暖垫包括第四金属导热片、第四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第四纳米碳电热膜层。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所述金属导热片的厚度为1-3mm,所述纳米碳电热膜层的发热温度为20-50℃。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所述纳米碳电热膜层引出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源连接线上设置有温控保护器,所述温控保护器的感温端设置在踏脚暖垫、后端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四者之一的纳米碳电热膜层上,以防止纳米碳电热膜层过热。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所述电源连接线上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开关及电位器。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在平铺状态下,所述踏脚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设置在后端暖垫三侧,且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对称设置;在合围状态下,所述左端暖垫和右端暖垫均通过魔术贴与踏脚暖垫相连接。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在平铺状态下,所述后端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设置在踏脚暖垫三侧,且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对称设置;在合围状态下,所述左端暖垫和右端暖垫均通过魔术贴与后端暖垫相连接。

所述的暖脚屋,其中,所述暖脚屋还设置有一上盖,所述上盖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左端暖垫和右端暖垫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脚屋,由于采用纳米碳电热膜层,而纳米碳电热膜层为面状发热体,故,在通电时,纳米碳电热膜层可以均匀发热,且能够发射远红外射线,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暖屋无法均匀发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屋实施例一的平铺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屋实施例一的合围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屋实施例二的平铺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屋实施例二的合围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屋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暖脚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暖脚屋,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暖脚屋,所述暖脚屋包括踏脚暖垫10、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

暖脚屋可在合围状态和平铺状态之间切换,即所述暖脚屋是可折叠的。暖脚屋在使用时处于合围状态,在此状态下,暖脚屋是一个上方及前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具体来说,左端暖垫30和右端暖垫40的宽度与踏脚暖垫10的宽度是相等的,后端暖垫20的宽度与踏脚暖垫10的长度是相等的,左端暖垫30和右端暖垫40的长度与后端暖垫20的长度是相等的。优选的,踏脚暖垫10宽度选择为300-400mm,长度选择为400-450mm,后端暖垫20长度(即合围状态下的高度)选择为500-700mm。踏脚暖垫10用于放置用户的脚,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可将腿部围起来。

所述踏脚暖垫10、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均采用纳米碳电热膜层作为加热部件。纳米碳电热膜层的结构包括:基材、导电线路、印刷发热线路、绝缘材料保护层。其中,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酰胺、环氧玻璃纤维板、酚醛纸板等绝缘材料中的一种;导电线路为纳米导电银浆或导电铜箔;印刷发热线路为纳米碳复合高分子材料;绝缘材料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酰胺、环氧玻璃纤维板、酚醛纸板等绝缘材料,且材料上涂覆有热熔胶或耐高温双面胶。

纳米碳电热膜层为面状发热体,通电时,纳米碳电热膜层均匀发热,且能发射8-13μm远红外射线,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达到了对腿部和脚部同时保暖时均匀发热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踏脚暖垫10、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6、金属导热片15、耐高温双面胶层14、纳米碳电热膜层13、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2。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6背离金属导热片15一侧设置有装饰布17,所述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2背离纳米碳电热膜层13一侧设置有保暖绒布11。装饰布17的布料可选用涤纶布、锦纶布、棉布、绒布等,优选耐磨性能好的涤纶布、锦纶布。暖脚屋外边缘还采用涤纶、锦纶等耐磨布料包边,提高了耐磨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踏脚暖垫10、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这四部分的装饰布17是一体的,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6也是一体的。同样的,这四部分的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2是一体的,保暖绒布11也是一体的。这是因为装饰布17、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6、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2及保暖绒布11都是可以弯折的,设置成一整块使得在使用和携带时都很方便。

而所述踏脚暖垫10包括第一金属导热片、第一耐高温双面胶层、第一纳米碳电热膜层;所述后端暖垫20包括第二金属导热片、第二耐高温双面胶层、第二纳米碳电热膜层;所述左端暖垫30包括第三金属导热片、第三耐高温双面胶层、第三纳米碳电热膜层;所述右端暖垫40包括第四金属导热片、第四耐高温双面胶层、第四纳米碳电热膜层。也就是说,这四部分的金属导热片、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纳米碳电热膜层是独立的四部分,这是由于金属导热片和纳米碳电热膜层是不能弯折的,耐高温双面胶层将两者粘连在一起,因此,金属导热片、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纳米碳电热膜层三者均不能弯折,在合围状态时,这四部分的金属导热片、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纳米碳电热膜层能够支撑起暖脚屋,使暖脚屋成为一个上方及前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纳米碳电热膜层、第二纳米碳电热膜层、第三纳米碳电热膜层和第四纳米碳电热膜层这四个发热部件是互相独立的四部分,四者可采用串联方式或并联方式连接,也可同时采用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并联方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热片的厚度为1-3mm,材质选自马口铁、不锈钢板、铝合金等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另外,金属导热片、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纳米碳电热膜层三者在每个暖垫上都是同样大小、边缘平齐的,外面包被的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6和装饰布17,以及内部的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2及保暖绒布11距离金属导热片、耐高温双面胶层及纳米碳电热膜层三者边缘15-20mm,方便对第一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6、装饰布17、第二耐高温双面胶泡棉层12和保暖绒布11进行车缝。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碳电热膜层引出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连接线,优选的从第一纳米碳电热膜层、第二纳米碳电热膜层、第三纳米碳电热膜层和第四纳米碳电热膜层四者之一引出电源连接线。即可以从任何一个暖垫上引出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源连接线上设置有温控保护器60,所述温控保护器60的感温端设置在踏脚暖垫10、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四者之一的纳米碳电热膜层上,以防止纳米碳电热膜层过热。

所述电源连接线上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70,所述温度调节装置70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开关及电位器,通过调节电位器的电阻大小来调节输入电压,控制纳米碳电热膜层的发热温度为20-50℃。

本实用新型的暖脚屋在使用时只要能够折成一个上方及前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能够达到对腿部和脚部同时保暖的功能就可以,因此,平铺状态下的多种结构都可以实现。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平铺状态下,即不使用时,所述踏脚暖垫1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设置在后端暖垫20三侧,且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对称设置,还可将踏脚暖垫10、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这四部分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如图3所示,在合围状态下,即使用时,将踏脚暖垫10放置在水平面,将后端暖垫20向上折起,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则一同被折起,再将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向踏脚暖垫10的方向折起,使得两者的侧边均与踏脚暖垫10的侧边对齐,并通过魔术贴50与踏脚暖垫10相连接。这样就折成了上方及前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并且非常稳固。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平铺状态下,即不使用时,所述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设置在踏脚暖垫10三侧,且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对称设置;并且还可将踏脚暖垫10、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这四部分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如图5所示,在合围状态下,即使用时,将踏脚暖垫10放置在水平面,然后分别将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向上折起,三者折起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也就是说,后端暖垫20、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三者是等高的,并且左端暖垫30和右端暖垫40均通过魔术贴50与后端暖垫20相连接。这样就折成了上方及前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并且非常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暖脚屋还设置有一上盖80,所述上盖80通过魔术贴50与所述左端暖垫30和右端暖垫40相连接。所述上盖80的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布、第一耐高温泡面双面胶、第二耐高温泡面双面胶和绒布。优选的,在左端暖垫30及右端暖垫40远离踏脚暖垫10的边缘处设置魔术贴50毛面,在上盖80的两个短边边缘设置魔术贴50勾面,魔术贴50毛面与魔术贴50勾面紧紧粘合,一方面保证了暖脚屋内部空间温度不易流失,另一方面可增强暖脚屋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脚屋,所述暖脚屋包括踏脚暖垫、后端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且暖脚屋可在合围状态和平铺状态之间切换;在合围状态下,暖脚屋为上方及前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其中,所述踏脚暖垫、后端暖垫、左端暖垫及右端暖垫均采用纳米碳电热膜层作为加热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暖脚屋可对腿部和脚部同时供暖,并且采用纳米碳电热膜层作为加热部件,纳米碳电热膜层为面状发热体,通电时,纳米碳电热膜层均匀发热,且能够发射远红外射线,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暖屋无法均匀发热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