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824发布日期:2018-12-05 20:0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流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溢流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需要使用大量的中央空调,而中央空调又由多个零附件组合而成。其中中央空调中冷却塔是将中央空调产生的热量排入到大气中的一种装置。

在现有冷却塔技术中,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热水与空气流动时接触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冷却塔通常经过进水管使热水流向填料层,在填料层处使进风口进来的风与水充分混合达到冷却的效果,只靠填料层和热水混合进行核心散热,有效的解决了散热的工序,但散热效果和效率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流式冷却塔来解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冷却塔散热效果不好,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溢流式冷却塔,包括:壳体、进水管、进风口、散热仓、填料层;

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其顶部开有锥台状的导风罩,导风罩内设有直径稍小于导风罩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为中空的锥台状,四周壁面开有螺旋形的孔,孔的开口方朝上,排风口内设有电机带动的排风扇;

所述进水管贯穿壳体,其末端连接有散热仓,所述散热仓为中空的矩形体,底部封闭,顶部开放设置,四周设有棱形状凸起,所述散热仓下方设有填料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仓至少有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仓棱形状凸起为散热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仓为散热效果较好的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排风口内侧壁设有荷叶效应中的微观凸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使用散热仓使水溢流出仓体,期间与空气多次接触进行热交换,同时散热仓顶部开放处源源不断的把仓体内的热气排出,使热交换效果更优。

2.本实用新型使用导风罩与排风口组合形成负压加速的壳体内部空气流速,同时使外界空气加速涌入至壳体内,提升了热交换的效率,导风罩、排风口内壁设有荷叶中的微凸起,快速锁住水分子凝结成水滴后沿着光滑的壁面及自重力流下,节约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仓细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风口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所示,一种溢流式冷却塔,包括:壳体1、进水管2、进风口3、散热仓4、填料层5;

所述壳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其顶部开有锥台状的导风罩11,导风罩11内设有直径稍小于导风罩11的排风口12,所述排风口12为中空的锥台状,四周壁面开有螺旋形的孔,孔的开口方朝上,排风口12内设有电机带动的排风扇;

所述进水管2贯穿壳体1,其末端连接有散热仓4,所述散热仓4为中空的矩形体,底部封闭,顶部开放设置,四周设有棱形状凸起,所述散热仓4下方设有填料层5。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散热仓4至少有一个,增加散热仓4的数量使水流量增大,与空气接触的水流量变多,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热交换的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散热仓4棱形状凸起为散热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散热仓4为散热效果较好的材质。

以上两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热水在散热仓4内散热效率进一步提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风罩11、排风口12内侧壁设有荷叶效应中的微观凸起结构,使热气中的水汽更快的凝结成水滴,有效的利用了一定的能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热水由进水管2输送至散热仓4内,散热仓4顶部为开放设置,水在散热仓4内积满整个腔体,期间散热仓4四周散热片对内腔热量散热,热气不断从顶部开放处散发出去,水积满整个内腔时会溢流出去,由于溢流状态,水流速度较慢,流量较小,会达到附壁效应,沿着仓体外部面流至下方填料层5,顶部电机带动排风扇工作,由于排风口12的四周开有螺旋式向上倾斜的孔,在排风扇工作时抽取下方热气,使热气沿着螺旋导流孔和导风罩11的壁面切线排出,由于螺旋导流孔直径较小,热气部分不能及时排出,排风口12处压力较高,使排风口12下方形成负压区,将内部热气快速从导风罩11与排风口12之间吸入,同时因为负压和内部热能的作用,外界空气会加速从进风口3内涌入至壳体1内,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及效果,螺旋导流孔排出的螺旋风与导风罩11进入的风接触后被排放至外界,排风口12、导风罩11内壁均设有荷叶效应中的微观凸起,同时壁面较为光滑,有效的锁住热气中的水分子,快速凝结成水滴,依靠自身重力及光滑的壁面流入壳体内,有效的利用了一定的能耗损失,达到节约的效果,从而完成了冷却降温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