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管道以及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8478发布日期:2018-10-02 18:4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气流管道以及微波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很多微波炉同时具有微波加热和抽吸油烟的功能,比如壁挂式微波炉通常安装在炉灶上方,一般能够同时进行微波加热和抽吸油烟,此类微波炉内部一般设有供抽吸的烟气通过的烟气通道。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微波炉内部的烟气通道均通过在微波炉内设置隔板205而隔设形成,这一方面导致对微波炉的组装精度要求较高;另一方面,隔设形成的烟气通道中拐角较多,烟气流经烟气通道的拐角时容易形成涡流,从而阻碍烟气的流动,导致抽吸油烟的效率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流管道以及微波炉,旨在解决现有的微波炉的烟气通道设置方式存在各种弊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流管道,安装于微波炉的内壁腔,所述气流管道包括:进气道,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的下端均设有烟道入口,上端均设有进气道出口;以及,主流道,沿左右向延伸以形成近端和远端,所述远端设有烟道出口,所述近端的下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道的进气道出口对接的第一主流道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气道的进气道出口对接的第二主流道入口,所述主流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设置,以使得自所述烟道入口进入的烟气自所述进气道平缓流入所述主流道。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在前后向并排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烟道出口设于所述远端的上侧壁上,且位于所述主流道的上侧壁与远端壁的交界处。优选地,所述主流道的远端壁与下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设置,以将所述主流道内的烟气平缓地自所述远端壁导流自所述烟道出口流出;和/或,所述主流道的上侧壁与近端壁的交界处呈圆弧过渡设置,以将自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和第二主流道入口进入的烟气平缓导引至所述主流道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道包括依次自下至上包括第一进气道入口段、第一进气道中间段以及第一进气道出口段,所述第一进气道中间段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入口段和所述第一进气道出口段的连接处均呈平滑过渡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道出口段与所述近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二进气道包括第二进气道入口段、第二进气道中间段以及第二进气道出口段,所述第二进气道中间段与所述第二进气道入口段与所述第二进气道出口段的连接处均呈平滑过渡设置,所述第二进气道出口段与所述近端平滑连接。优选地,在前后向上,所述第一进气道的烟道入口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的烟道入口,朝同一侧偏离各自所述进气道出口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道的烟道入口更靠近所述主流道的入口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相互背离的方向为向外,相互靠近的方向为向内;所述第一进气道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入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外侧突出的第一样条曲面和第二样条曲面设置;所述第二进气道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道入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内侧突出的第三样条曲面和第四样条曲面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道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出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内侧突出的第五样条曲面和第六样条曲面设置;所述第二进气道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侧壁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道出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外侧突出第七样条曲面和第八样条曲面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1,所述第二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2,所述第三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3,所述第四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4,所述第五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5,所述第六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6,所述第七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7,所述第八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8;其中,0.5≤T1、T2、T3、T4≤1;和/或,0.5≤T5、T6、T7、T8≤1优选地,所述气流管道还包括辅助烟道,所述辅助烟道沿上下向延伸,且所述辅助烟道的下端为辅助烟道入口,且所述辅助烟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道的下端连通,所述辅助烟道的上端为辅助烟道出口。优选地,所述主流道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和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的面积之和相当;和/或,所述主流道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的烟道入口的面积之和相当;和/或,所述烟道出口的面积与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和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的面积之和相当;和/或,所述烟道出口的面积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的烟道入口的面积之和相当。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以及所述主流道的截面均为方形,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的宽度为b1,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的宽度为b2,所述主流道的宽度为B;其中,0.6≤b1/B≤1;和/或,0.7≤b2/B≤1。优选地,所述进气道和/或所述主流道的截面呈方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波炉,包括:外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壳,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限定出内壁腔;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包括进气道以及主流道,所述进气道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的下端均设有烟道入口,上端均设有进气道出口,所述主流道沿左右向延伸以形成近端和远端,所述远端设有烟道出口,所述近端的下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道的进气道出口对接的第一主流道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气道的进气道出口对接的第二主流道入口,所述主流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设置,以使得自所述烟道入口进入的烟气自所述进气道平缓流入所述主流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的烟道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烟道出口对应所述出风口连通,以共同形成烟气流路;以及,风机,设于所述烟气流路中,用以将所述进风口的烟气沿着所述气流管道向所述出风口输送。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处在左右方位上的相邻两个旁侧壁之间。优选地,所述风机设于所述烟道入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且所述烟道入口通过法兰装置与所述风机的外罩的出风端相连;和/或,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后侧壁,所述烟道出口通过螺接件与所述外壳的后侧壁相连,或者,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壁,所述烟道出口通过螺接件与所述外壳的顶壁连接或者与设于所述外壳的顶壁内侧的上出风口挡板连接。优选地,所述气流管道还包括辅助烟道,所述辅助烟道沿上下向延伸,且所述辅助烟道的下端为辅助烟道入口,且所述辅助烟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道的下端连通,所述辅助烟道的上端为辅助烟道出口,其中,所述辅助烟道出口通过螺接件与所述内壁腔的前侧壁相连;所述外壳的前侧壁内形成有腔体,所述前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辅助出风口,其中,所述辅助烟道出口通过螺接件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相连,以与所述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微波炉内设置独立的所述气流管道,来实现所述微波炉抽吸油烟的功能,所述气流管道可以减少烟气通道中拐角较多的问题,并且,所述进气道与所述主流道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设置,如此减小了对所述气流管道内烟气流动的阻碍,大大地提升了所述微波炉的抽吸油烟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微波炉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炉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气流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一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气流管道29远端壁1a第一进气道3辅助烟道1b第二进气道31辅助烟道入口11烟道入口32辅助烟道出口12进气道出口33辅助烟道进烟段2主流道34辅助烟道出烟段21烟道出口4法兰装置22第一主流道入口5上出风口挡板23第二主流道入口200微波炉24前侧壁201外壳25后侧壁202出风口26上侧壁203内壳27下侧壁204风机28近端壁205隔板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波炉,图2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炉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波炉200包括外壳201、内壳203、风机204以及气流管道100,所述外壳201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201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202,所述内壳203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外壳201与所述内壳203限定出内壁腔,所述气流管道100设于所述内壁腔,所述气流管道100具有烟道入口11和烟道出口21,所述烟道入口11对应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204设于所述烟道入口11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且所述烟道入口11通过法兰装置4与所述风机204的外罩的出风端相连,如此设置,所述烟道入口11与所述风机204的外罩匹配程度越好,对气流流动所造成的损失也越小),所述烟道出口21与所述出风口20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道出口21与所述出风口202是通过螺接件相连接的,具体地,当所述出风口202设置在所述外壳201的后侧壁时,即所述微波炉200为朝后排烟,所述烟道出口21通过螺接件与所述外壳201的后侧壁相连,当所述出风口202设置在所述外壳201的顶壁时,即所述微波炉200为朝上排烟,所述烟道出口21可以通过螺接件与所述外壳201的顶壁连接,还可以是所述烟道出口21可以通过螺接件与设于所述外壳201的顶壁内侧的上出风口挡板5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所述烟道出口21与所述出风口202之间的安装),以共同形成烟气流路,所述风机204设于所述烟气流路中(所述风机204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气流管道100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气流管道100的外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204设于所述烟道入口11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如此,易于所述风机204的安装,也能减小所述风机204对所述气流管道100设置的约束),用以将所述进风口的烟气沿着所述气流管道100向所述出风口202输送。一般地,所述微波炉200的底壁上是开设有左进风口和右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故可以对应所述左进风口和所述右进风口,在所述内壁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所述风机204和所述气流管道100,来进一步加强所述微波炉200抽吸油烟的功能。所述气流管道100包括进气道以及主流道2,所述进气道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设置在所述外壳201和所述内壳203处在左右方位上的相邻两个旁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下端均设有烟道入口11,上端均设有进气道出口12,所述主流道2沿左右向延伸以形成近端和远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近端为右端,所述远端为左端),所述远端设有烟道出口21,所述近端的下侧壁27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a的进气道出口12对接的第一主流道入口22、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进气道出口12对接的第二主流道入口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流道2与所述进气道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主流道2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设置,以使得自所述烟道入口11进入的烟气自所述进气道平缓流入所述主流道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微波炉200内设置独立的所述气流管道100,来实现所述微波炉200抽吸油烟的功能,所述气流管道100可以减少烟气通道中拐角较多的问题,并且,所述主流道2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设置,以使得自所述烟道入口11进入的烟气自所述进气道平缓流入所述主流道2,且自所述烟道出口21排出,如此减小了对所述气流管道100内烟气流动的阻碍,大大地提升了所述微波炉200的抽吸油烟的效率。烟气从所述进气道被吸入到所述气流管道100内,最终通过所述主流道2来对外排出,所述进气道和/或所述主流道2的截面形状可以不做约束,可以是呈方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流道2具体包括前侧壁24、后侧壁25、上侧壁26、下侧壁27以及近端壁28和远端壁29。为了减小烟气在所述气流管道100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以及合理安排所述气流管道100在所述内壁腔内的布置空间等原因,可以对所述进气道和/或所述主流道2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下将进行详细介绍。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是对应所述风机204的两个排烟风扇设置的,为了让所述微波炉200的结构更为紧凑,所述两个排烟风扇是在前后向并排间隔设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在前后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主流道2上设有所述烟道出口21,且所述烟道出口21是与所述外壳201上的出风口202对接的,根据所述微波炉200的出风口202设置方式的不同,所述烟道出口21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所述出风口202是开设于所述外壳201的顶壁或者后壁,具体地,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202是开设于所述外壳201的顶壁的,相对应的,所述烟道出口21是设于所述远端的上侧壁26上,且位于所述上侧壁26与所述远端壁29的交界处。进一步,因为所述主流道2是左右向延伸的,故烟气在所述主流道2内是沿左右向流动的,最后从所述烟道出口21向上排出,为了减小烟气从左右向流动转变到向上流动时,所述主流道2对烟气的阻力,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远端壁29与所述下侧壁27之间呈圆弧过渡设置,以将所述主流道2内的烟气平缓地自所述远端壁29导流自所述烟道出口21流出,如此,减小了烟气冲击所述远端壁29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大大提升了所述微波炉200抽吸油烟的效率。为了减小烟气在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流动时的能量损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道1a包括依次自下至上包括第一进气道入口段、第一进气道中间段以及第一进气道出口段,所述第一进气道中间段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入口段和所述第一进气道出口段的连接处均呈平滑过渡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道出口段与所述近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二进气道1b包括第二进气道入口段、第二进气道中间段以及第二进气道出口段,所述第二进气道中间段与所述第二进气道入口段与所述第二进气道出口段的连接处均呈平滑过渡设置,所述第二进气道出口段与所述近端平滑连接,如此设置,不但可以减小烟气在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流动时的能量损失,并且,所述第一进气道出口段和所述第二进气道出口段均与所述近端平滑连接,如此可以减小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内烟气汇集到所述主流道2时的能量损失。同样是为了在烟气从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22和第二主流道入口23进入所述主流道2时,减小烟气的能量损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流道2的上侧壁26与近端壁28的交界处呈圆弧过渡设置,以将自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22和第二主流道入口23进入的烟气平缓导引至所述主流道2内,如此设置,减小了烟气对所述主流道2的上侧壁26和近端壁28的冲击所带来的能量损失。一般地,所述主流道2是靠近所述微波炉200的内壁腔的后壁面设置的,相对应的,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前后向上,所述第一进气道1a的烟道入口11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烟道入口11,朝同一侧偏离各自所述进气道出口12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烟道入口11更靠近所述主流道2的入口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呈人字形设置,因所述第一进气道1a的烟道入口11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烟道入口11朝同一侧偏离,使得所述气流管道100结构上更紧凑,并且使得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的夹角较小而减小两者内的烟气汇入后的相互干扰,进而便于烟气的汇聚。具体地,因为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在前后向并排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烟道入口11更靠近所述主流道2的入口,为了让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最终都能汇集到所述主流道2的入口处,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相互背离的方向为向外,相互靠近的方向为向内;所述第一进气道1a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入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外侧突出的第一样条曲面和第二样条曲面设置;所述第二进气道1b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道入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内侧突出的第三样条曲面和第四样条曲面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道1a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出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内侧突出的第五样条曲面和第六样条曲面设置;所述第二进气道1b处在外侧的侧壁和处在内侧侧壁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道出口段的部分,对应呈向外侧突出第七样条曲面和第八样条曲面设置,如此设置,不但可以让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都对接到所述主流道2的入口处,同时也不会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并且,通过对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结构的优化设计,减小了烟气在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内的能量损失。进一步,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在设定固定两点之间有多条与两端基准线相切的样条曲线,张度越大,样条曲线越弯曲,处于两点之间的样条曲线段越长)为T1,所述第二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2,所述第三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3,所述第四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4,所述第五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5,所述第六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6,所述第七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7,所述第八样条曲面所对应的样条曲线的张度为T8;当样条曲线张度T1、T2、T3、T4取0.5到1之间时,使得烟气从所述风机204排入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的烟道入口11时有一小段缓冲段,避免了烟气直接冲击通道内壁面带来的能量损失。同理,当样条曲线张度T5、T6、T7、T8取0.8到1之间时,使得烟气从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所述第二进气道1b排入所述主流道2时有一小段缓冲段,避免了烟气直接冲击通道内壁面带来的能量损失。为尽量减小所述气流管道100由于流道扩张、收缩带来的流动损失,可以设置所述主流道2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22和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23的面积之和相当;和/或,所述主流道2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的烟道入口11的面积之和相当;和/或,所述烟道出口21的面积与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22和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23的面积之和相当;和/或,所述烟道出口21的面积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a和第二进气道1b的烟道入口11的面积之和相当。进一步,一般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22和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23内的两股烟气汇集到所述主流道2时,两股烟气的交汇和相互冲击,对烟气造成的能量损失较大,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22、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23以及所述主流道2的截面均为方形,所述第一主流道入口22的宽度为b1,所述第二主流道入口23的宽度为b2,所述主流道2的宽度为B;当0.6≤b1/B≤1和/或0.7≤b2/B≤1时,可以有效减少在两股烟气先合流后汇入所述主流道2时的台阶突扩流损失。为了增加所述气流管道100的通用性,让所述气流管道100适用于各种机型的所述微波炉200,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管道100还包括辅助烟道3,所述辅助烟道3沿上下向延伸,且所述辅助烟道3的下端为辅助烟道入口31,且所述辅助烟道入口31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a的下端连通,所述辅助烟道3的上端为辅助烟道出口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1的前侧壁内形成有腔体,所述前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辅助出风口,其中,所述辅助烟道出口32通过螺接件与所述外壳201的前侧壁相连,以与所述腔体连通),通过设置所述辅助烟道3,可以让所述气流管道100适用于需要前侧排烟的所述微波炉200。进一步,为了减小烟气在所述辅助烟道3内的能量损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烟道3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辅助烟道进烟段33、以及自所述辅助烟道进烟段33朝远离所述主流道2延伸的辅助烟道出烟段34,其中,所述辅助烟道进烟段33与所述辅助烟道出烟段34的交界处呈圆弧过渡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