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059发布日期:2018-11-09 20:19阅读:1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消防控制室的通风系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设立在地下与地下车库毗邻区域中的消防控制室(该消防控制室位于地下车库的一个防火分区内),现有技术中,按照规范要求,应设置与车库通风系统相互独立的平时通风系统和消防排烟系统。若消防控制室距离该防火分区内的车库通风用通风竖井的距离较远,即使将平时通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也至少需要设置进风和排风两个竖井来满足要求。但这样的系统会出现竖井占用面积过大、增加土建成本等工程难题。

通风竖井的数量和位置都会对建筑物产生影响。首先,通风竖井一般设置在主楼边上,竖井较多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其次,风机运行时,也会产生持续性的噪声并通过竖井传至室外,对住宅产生噪声污染。所以,如能将平时送风与消防排烟风管合用,一方面可减少风井的数量,减少土建施工成本和风管制作、安装成本,另一方面可降低对建筑美观的影响,易于将减少后的风井布置在距离住宅外窗较远的位置,从而降低运行噪声的危害。

现有的节约竖井数量和通风系统造价的主要方法是将建筑物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未见将送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的做法。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消防控制室,所述消防控制室的右侧设有排烟机房,所述排烟机房的右侧设有窗井,还包括合用风管,所述合用风管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送风风管和排烟风管连通,所述合用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窗井连通,所述排烟风管设置于所述排烟机房与所述消防控制室之间,所述送风风管与所述消防控制室连通,所述排烟风管连接有排烟风机,所述送风风管连接有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管位于所述消防控制室部分设有第一多叶调节阀和第一70℃常开防火阀,所述送风风管送风入口端设有第二70℃常开防火阀和第二多叶调节阀,所述排烟风管位于所述排烟机房内部分设置有第一280℃常开防火阀,所述消防控制室内设有CO2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及感温探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风机设置于地下车库内。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风管上设有单层百叶送风口和第一多叶调节阀。

进一步地,消防控制室的墙上设有排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风管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处设有第三多叶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叶调节阀采用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所述第二多叶调节阀和所述第三多叶调节阀均采用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风管上设有排烟侧回风口和第二280℃常开防火阀。

进一步地,所述合用风管与所述窗井连接处设置第三280℃常开防火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消防控制室排烟与送风管道合用,能节约安装空间,可减少风井的数量,进而减少了风井的占用面积,且易于将减少后的风井布置在距离住宅外窗较远的位置,从而降低运行噪声的危害,能有效降低地下车库的土建施工成本和风管制作、安装成本,缩短工期;在用地紧张、园林绿化要求高、难于布置出地面风井的项目中,或者改建、加建项目中,可有效解决地下房间通风排烟的工程难题。能有效降低地下车库的土建施工成本和风管制作、安装成本,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的结构分布图。

图中:1、消防控制室;2、排烟机房;3、窗井;4、送风风机;5、排烟风机;6、排烟风管;7、送风风管;8、合用风管;9、第一多叶调节阀;10、单层百叶送风口;11、排烟侧回风口;12、第三280℃常开防火阀;13、第二70℃常开防火阀;14、第一70℃常开防火阀;15、第一280℃常开防火阀;16、第二280℃常开防火阀;17、第二多叶调节阀;18、第三多叶调节阀;19、CO2探测器;20、感烟探测器;21、感温探测器;22、排风扇;23、地下车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消防控制室1,所述消防控制室1的右侧设有排烟机房2,所述排烟机房2的右侧设有窗井3,还包括合用风管8,所述合用风管8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送风风管7和排烟风管6连通,所述合用风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窗井3连通,所述排烟风管6设置于所述排烟机房2与所述消防控制室1之间,所述送风风管7与所述消防控制室1连通,所述排烟风管6连接有排烟风机5,所述送风风管7连接有送风风机4,所述送风风管7位于所述消防控制室1部分设有第一多叶调节阀9和第一70℃常开防火阀14,所述送风风管7送风入口端设有第二70℃常开防火阀13和第二多叶调节阀17,所述排烟风管6位于所述排烟机房2内部分设置有第一280℃常开防火阀15,所述消防控制室1内设有CO2探测器19、感烟探测器20及感温探测器21。

在一具体是实例中,所述送风风机4设置于地下车库23内。

在一具体是实例中,所述送风风管7上设有单层百叶送风口10和第一多叶调节阀9。

在一具体是实例中,消防控制室1的墙上设有排风扇22。

在一具体是实例中,所述排烟风管6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处设有第三多叶调节阀18。

在一具体是实例中,所述第一多叶调节阀9采用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所述第二多叶调节阀17和所述第三多叶调节阀18均采用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

在一具体是实例中,所述排烟风管6上设有排烟侧回风口11和第二280℃常开防火阀16。

在一具体是实例中,所述合用风管8与所述窗井3连接处设置第三280℃常开防火阀12。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消防控制室1、排烟机房2、窗井3及地下车库23,消防控制室1内通过送风风管7向其内送风,通过排烟风管6向外排烟,送风风管7的一端与单层百叶送风口10连接处设置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9调节风量,送风风管7的另一端设有送风风机4,送风风管7与合用风管8连接处设置第二70℃常开防火阀13、第二多叶调节阀17,选用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送风风管7穿越消防控制室1隔墙处在消防控制室1内设置第一70℃常开防火阀14,排烟风机5设置在排烟机房2内,与排烟风管6连接,排烟风管6与排烟侧回风口11相连,排烟风管6穿越排烟机房2隔墙处在排烟机房2内设置第一280℃常开防火阀15,排烟风机5与合用风管8连接处设置第三多叶调节阀18,选用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合用风管8与窗井3连接处设置第三280℃常开防火阀12。

消防控制室1平时通风时,室内CO2达到一定浓度时,CO2探测器19发生动作,第二多叶调节阀17打开,送风风机4开始运行,第三多叶调节阀18与排烟风机5连锁,第三多叶调节阀18关闭,排烟风机5不运行。送风风机4把新风送到消防控制室1中,满足室内人员新风量要求,当消防控制室1内达到一定压力时,设置在消防控制室1隔墙上的排风扇22开始运行,向地下车库23中进行排风。

消防控制室1内发生火灾时,感烟探测器20或感温探测器21动作后,送风风机4与第二多叶调节阀17、第二70℃常开防火阀13连锁,送风风机4停止运行,第二多叶调节阀17关闭,第二70℃常开防火阀13关闭,第三多叶调节阀18打开,排烟风机5开始运行。排烟风机5通过排烟风管6和合用风管8进行排烟,同时,地下车库23中的新风通过消防控制室1门窗进入到消防控制室1进行补风。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消防控制室排烟与送风管道合用,能节约安装空间,可减少风井的数量,进而减少了风井的占用面积,且易于将减少后的风井布置在距离住宅外窗较远的位置,从而降低运行噪声的危害,能有效降低地下车库的土建施工成本和风管制作、安装成本,缩短工期;在用地紧张、园林绿化要求高、难于布置出地面风井的项目中,或者改建、加建项目中,可有效解决地下房间通风排烟的工程难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