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机出风口百叶扇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432发布日期:2018-11-13 21:10阅读:17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风机出风口百叶扇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蒸发式冷风机包括壳体和储水箱,壳体的前侧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后侧设有进风口,壳体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风扇、电机和湿帘,储水箱设置在壳体的下端且与壳体固定。冷风机运作时,储水箱内的水由水泵和输送管道抽至湿帘的上部,并且将湿帘淋湿,一部分水蒸发为气体,另一部分水再次流回储水箱内,电机带动风扇转动,从进风口将热空气吸入壳体并传至湿帘,由于湿帘上的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热空气中的热量被吸收之后变成冷空气从出风口排出,达到降温制冷的功能。

传统的冷风机的出风口中一般设置多个百叶扇,百叶扇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传统的百叶扇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操作也较为麻烦。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安装方便的冷风机出风口百叶扇的安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冷风机出风口百叶扇的安装结构,包括出风口本体,出风口本体由左侧壁、右侧壁、上侧壁以及下侧壁围成,在上侧壁与下侧壁之间设有隔梁,隔梁的两侧设有多个百叶扇,百叶扇沿水平方向设置,多个百叶扇沿竖直方向布设,多个百叶扇包括第一左百叶扇和第一右百叶扇,第一左百叶扇和第一右百叶扇分设在隔梁的两侧,在左侧壁上设有第一轴孔,第一左百叶扇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轴孔配合的第一插销,第一左百叶扇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销,隔梁上设有与第二插销配合的第一插销孔,在右侧壁上设有第二轴孔,第一右百叶扇的一端有与第二轴孔配合的第三插销,第一右百叶扇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插销,隔梁上设有与第四插销配合的第二插销孔,多个第一左百叶扇通过第一连动杆联动连接,多个第一右百叶扇通过第二连动杆联动连接,第一左百叶扇与第一连动杆铰接,第一右百叶扇与第二连动杆铰接,隔梁包括内梁和外梁,内梁与外梁通过螺钉锁定在一起,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均位于内梁与外梁的衔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插销设置在所述第一左百叶扇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左百叶扇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第一快插头,在所述第一连动杆上对应第一快插头设有第一穿孔,第一快插头包括第一柱形基部、设置在第一柱形基部上的第一弹性臂和设置在第一柱形基部上的第二弹性臂,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之间形成活动间隙,在第一弹性臂的端部上形成第一扩径锥部,第二弹性臂的端部上形成第二扩径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四插销设置在所述第一右百叶扇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右百叶扇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第二快插头,在所述第二连动杆上对应第二快插头设有第二穿孔,第二快插头包括第二柱形基部、设置在第二柱形基部上的第三弹性臂和设置在第二柱形基部上的第四弹性臂,第三弹性臂与第四弹性臂之间形成活动间隙,在第三弹性臂的端部上形成第三扩径锥部,第四弹性臂的端部上形成第四扩径锥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在安装时,第一插销插置在第一轴孔中,第二插销插置在第一插销孔,第三插销插置在第二轴孔中,第四插销插置在第二插销孔中,之后将内梁与外梁通过螺钉锁定在一起,第一左百叶扇和第一右百叶扇不会滑脱,其具有结构简易、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左百叶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梁配合第一左百叶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出风口本体

11-左侧壁 12-右侧壁

13-上侧壁 14-下侧壁

15-隔梁 151-内梁

152-外梁 153-第一插销孔

154-螺钉 20-第一左百叶扇

21-第一端 22-第二端

23-第一插销 24-第二插销

25-限位块 26-第一快插插头

260-第一柱形基部 261-第一弹性臂

262-第二弹性臂 263-活动间隙

30-第一右百叶扇 31-第二快插头

40-第一连动杆 41-第一轴杆

50-第二连动杆 51-第二轴杆

60-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4,冷风机出风口百叶扇的安装结构,包括出风口本体10,出风口本体由左侧壁11、右侧壁12、上侧壁13以及下侧壁14围成,左侧壁11、右侧壁12、上侧壁13以及下侧壁14围成矩形框体结构。在上侧壁13与下侧壁14之间设有隔梁15,隔梁15的两侧设有多个百叶扇,百叶扇沿水平方向设置,多个百叶扇沿竖直方向布设,多个百叶扇包括第一左百叶扇20和第一右百叶扇30,第一左百叶扇20和第一右百叶扇30分设在隔梁15的两侧,在左侧壁11上设有第一轴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左百叶扇2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轴孔配合的第一插销23,第一左百叶扇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销24,隔梁15上设有与第二插销24配合的第一插销孔153。在右侧壁12上设有第二轴孔,第一右百叶扇30的一端有与第二轴孔配合的第三插销,第一右百叶扇30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插销,隔梁15上设有与第四插销配合的第二插销孔,多个第一左百叶扇20通过第一连动杆40联动连接,多个第一右百叶扇30通过第二连动杆50联动连接,第一左百叶扇20与第一连动杆40铰接,第一右百叶扇30与第二连动杆50铰接,隔梁15包括内梁151和外梁152,内梁151与外梁152通过螺钉154锁定在一起,第一插销孔153和第二插销孔均位于内梁151与外梁152的衔接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一插销孔以及第二插销孔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左百叶扇20的安装结构与第一右百叶扇的安装结构相同,下面重点介绍第一左百叶扇20的安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插销24设置在所述第一左百叶扇20沿宽度方向的一端(即图3中的第一端21),所述第一左百叶扇20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即图3中的第二端22)对应设有第一快插头26,在所述第一连动杆40上对应第一快插头26设有第一穿孔42,第一快插头26包括第一柱形基部260、设置在第一柱形基部260上的第一弹性臂261和设置在第一柱形基部260上的第二弹性臂262,第一弹性臂261与第二弹性臂262之间形成活动间隙,在第一弹性臂261的端部上形成第一扩径锥部,第二弹性臂262的端部上形成第二扩径锥部。在安装时,通过挤压第一扩径锥部和第二扩径锥部,使得第一弹性臂261与第二弹性臂262之间的活动间隙变小,第一扩径锥部和第二扩径锥部从第一穿孔42中穿过,并倒扣在第一穿孔42的另一侧,从而将第一左百叶扇20快捷安装在第一连动杆40上,在实施例中,第一左百叶扇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动杆40,第一左百叶扇20上对应设置两个第一快插头26。优先地,在第二插销24上还设有限位部24,限位部24的外径大于第一插销孔153的孔径,第二插销24从第一插销孔153中穿过后,限位部24卡靠在隔梁15的另一侧,之后将内梁151通过螺钉154锁定在外梁15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四插销设置在所述第一右百叶扇30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右百叶扇30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第二快插头,在所述第二连动杆50上对应第二快插头设有第二穿孔,第二快插头包括第二柱形基部、设置在第二柱形基部上的第三弹性臂和设置在第二柱形基部上的第四弹性臂,第三弹性臂与第四弹性臂之间形成活动间隙,在第三弹性臂的端部上形成第三扩径锥部,第四弹性臂的端部上形成第四扩径锥部。

在实施例中,在隔梁15上设有可沿隔梁15滑动的滑套60,在第一连动杆40和第二连动杆50上设有第一轴杆41和第二轴杆42,滑套60上设有与第一轴杆41配合的第一卡槽和第二轴杆42配合的第二卡槽,第一轴杆41和第二轴杆42分别卡设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通过滑套60带动第一轴杆41和第二轴杆42短距离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左百叶扇40和第一右百叶扇50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