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208发布日期:2018-11-13 21:0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采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地板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板下面铺设的闭合管路中的循环热水,在整个房间中平缓地散发热量。地面采暖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和提倡的采暖方式,这种方式无论从节能、节材、节地、节省空间来看,还是最为舒适。目前,地暖系统已经在欧洲、北美、东亚各国广大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并接受地面采暖的方式。但是,传统的热水地板采暖让住户没有选择权,也无法调节温度高低;高层住户的供暖效果相对较差,收费却相同。一旦开启,整个供暖季就必须保持常开的状态,在大多数没有室内人员的白天里,白白浪费了能源。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由于没有集中供暖,冬季异常湿冷的空气极大地损害了室内人员健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它属于一种地板采暖系统,在散热单元内放置电热膜,利用电能来取暖,随用随开,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室内温度的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包括:若干个散热单元、中央控制器和连接电路,所述散热单元与依次设置在输入电路的电量调节器、空气开关和输出电路的分线器之间形成回路,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电量调节器、空气开关、温度感应器和烟雾报警器电连接。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带有边框的底座、盖板和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由绝缘布包裹且呈蛇形排布的电阻丝平铺在底座内,所述底座一对应两侧边分别设有进线孔或出线孔、另一对应两侧边分别设有相接的接线快接插头。

所述底座上铺设有绝热层。

所述的底座侧面边框有散热孔。

所述散热单元两两并联连接为一个散热组,在所述散热组内形成电路回路,进线为火线连接室内的空气开关,出线为零线连接室内的分线器。

所述盖板上设有散热孔。

所述的散热单元平铺在地面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支撑栅格,所述的支撑栅格之间设有沟槽,在沟槽内设有电热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热导线。

所述的散热单元平铺在墙上。

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墙面挂钩相适配的散热单元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热效率高、节能:在散热单元内放置电热膜,通过散热单元的组合铺满整个房间的底面,热效率是100%;由于在底座内设置了绝热层热量几乎都流入用户房间内,且集中在人体受益的高度内,传送过程中热量损失小,可实行分户分室控制,用户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控,有效节约能源。

(2)运行费用低:白天没人的时候没必要开,保守估计,一天的用电量是不会超过7小时的。曾经计算过比水暖耗、燃气至少要节省四分之一以上的费用。

(3)智能控制: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空气开关、电量调节器、温度感应器,烟雾报警器建立信号交流;通过远程控制系统能够使用手机APP进行远程遥控,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自由设置室内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热单元的平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加固版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散热单元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控制流程图。

其中:

1、散热单元 2、底座 3、支撑栅格

4、沟槽 5、盖板 6、电热膜

7、进线孔 8、出线孔 9、边框散热孔

10、散热组 11、空气开关 12、电量调节器

13、温度感应器 14、中央控制器 15、烟雾报警器

16、绝热层 17、电阻丝 18、绝缘布

19、电热导线 20、快接插头 21、散热单元挂钩

22、墙面挂钩 23、盖板散热孔 24、进线

25、出线 26、分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模块化可拆卸高安全性电热膜辐射采暖系统,包括:散热单元1、空气开关11、电量调节器12、温度感应器13,烟雾报警器15和中央控制器14。所述的散热单元1平铺在地面上,每两排散热单元1构成一个散热组10,根据房间的大小设置合理的散热组10数。在散热组10内形成电路回路,进线24为火线,出线25为零线,散热组10和散热组10直接并联连接,所有散热组10的火线都相接于室内的空气开关11,所有散热组10的零线都相接于室内的分线器26所述的空气开关11与电量调节器12相连,所述的电量调节器12接室内电源。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散热单元1主要由底座2、盖板5 和电热膜6组成。底座2上铺设了一层绝热层16,电热膜6平铺在底座2内。所述的电热膜6由呈蛇形排布的电阻丝17和绝缘布 18组成。所述的底座2侧面有边框散热孔9,两侧各设有一个进线孔7和一个出线孔8。

如图4和图5所示,考虑到室内家具的重量,可在放置家具的地面上放置加固版散热单元1。其结构为:在底座2上设置支撑栅格3,所述的支撑栅格3之间为沟槽4。在沟槽4内放置电热导线 19,所述的电热导线19外部有电热绝缘布18包裹。

如图6所示,所述的电热膜6两端的导线有富余,两块散热单元1之间的接线通过快接插头20相接。在需要检修散热单元时,散热单元1之间的线通过快接插头20连接,预留部分线,是为了方便重新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所述的散热单元1不仅可以铺设在地面,还可以铺设在墙上。考虑到重力影响,所述的散热单元1采用更轻质的材料,并在盖板5上述设置盖板散热孔23。所述的底座2上安装两个散热单元挂钩21,在安装时,在墙上预先打好孔,嵌入墙面挂钩22,把散热单元挂钩21和墙面挂钩22相接,其余的散热单元1 也是同样的安装方法。

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所述的中央控制器14分别与空气开关11、电量调节器12、温度感应器13,烟雾报警器15建立信号交流。当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时,通过手机APP来控制室内的中央控制器14,中央处理器14来控制电量调节器12,进而整个房间的温度变化,温度感应器13再反馈实时温度给中央处理器14;同理当需要控制取暖系统的开闭时,也可以通过控制中央处理器14来控制空气开关11,实现取暖系统的开闭。当散热单元1内部线路发生短路时,空气开关11自动断开,并告知中央控制器14,用户从手机端便可以知道线路短路。当室内着火时,烟雾报警器15启动,传送信息给中央控制器14,中央控制器14再让空气开关11断开,并通知用户,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送和室内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