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750发布日期:2019-03-02 02:1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冷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制冷热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冷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过水热传导的方式对电子设备散热、水冷床垫等进行降温/加热时都存在制冷/制热设备的体积过大,并且通常能耗过高,并且噪音较大,不利于一般生活日常使用。而且目前常见的便携制冷装置都是通过蜂窝板和风扇来进行降温散热,这种结构的装置庞大笨重,移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容易漏水,通常也不能进行温度设定,在使用中非常的不方便。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冷热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热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冷热设备,包括液体罐、工作箱体、底板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液体罐的上侧端部设有注水口,液体罐的外侧设有计量表,液体罐的内部上侧设有陶瓷制热片,液体罐的下侧设有出水孔,出水孔的下侧设有进水孔;

所述液体罐的右侧设有工作箱体,工作箱体的上侧设有散热网,工作箱体的正面设有合页,合页上设有门体,门体上设有指示灯,指示灯的下侧设有显示器,指示灯的右侧设有处理器,处理器的下侧设有开关按钮,门体的右侧设有把手,工作箱体的内部壁体上设有消声海绵,工作箱体的内部底端设有隔热垫,隔热垫的上侧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上侧设有导热硅胶,导热硅胶的上侧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上侧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两端下侧均设有第二减震弹簧,半导体制冷片的右侧设有水泵,水泵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水泵上设有出水管,半导体制冷片上左侧设有水冷管,水冷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水冷管的外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温度感应器,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出水管和进水管的尾端贯穿工作箱体的外侧分别与出水孔和进水孔相连接,出水孔和进水孔的下侧设有排水口;

液体罐与工作箱体的下侧设有底板,底板的下侧设有底座,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转轴,且转轴与底板固定连接,转盘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的外圈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轮,且滑轮与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体罐和工作箱体上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以及输入设备、显示器和开关按钮,开关按钮通过继电器与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热单元中设有与液体罐连通的计量表,输入设备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功能按键,显示器包括与处理器连接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贯穿底板延伸至底板的外侧,且排水管的外侧端口设有排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前端贯穿延伸至工作箱体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适用于多种换热设备中,底板、底座、转盘和滑轮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转动,便于出水管和进水管针对不同方向进行出水,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本装置能够集成对热交换介质的制冷和制热功能,非常方便的在制冷和制热功能之间转换,能够适应各种水冷的换热设备;液体罐用于储存热交换介质,半导体制冷片能够通过散热片对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的温度进行散热,散热风扇便于对散热片进行风冷,水泵和水冷管用于将液体罐中的热交换介质输送到制冷单元中,温度感应器用于对从外接热交换设备中通过进水管返回的热交换介质进行温度感应,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其与设置温度的温差进行控制制冷或制热,使制冷或制热的温度更准确;水泵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水冷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三个电磁阀都选用常闭式电磁阀,制冷时打开第二电磁阀,所有管路只接通制冷单元,制热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有管路只接通制热单元,这样可以避免温度变化对不同单元之间产生的影响,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冷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冷热设备内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冷热设备内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冷热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新型冷热设备消声海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新型冷热设备液体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新型冷热设备电气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体罐、2-注水口、3-计量表、4-出水管、5-出水孔、6-进水管、7-进水孔、8-排水口、9-排水阀、10-排水管、11-底板、 12-底座、13-滑轨、14-转盘、15-转轴、16-第一减震弹簧、17-滑轮、 18-把手、19-开关按钮、20-显示器、21-门体、22-处理器、23-工作箱体、24-指示灯、25-散热网、26-合页、27-消声海绵、28-水冷管、 29-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隔热垫、32-散热风扇、33-导热硅胶、34-半导体制冷片、35-散热片、36-第二减震弹簧、37-水泵、 38-第三电磁阀、39-温度感应器、40-陶瓷制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冷热设备,包括液体罐1、工作箱体23、底板11和半导体制冷片34;所述液体罐1的上侧端部设有注水口2,液体罐1的外侧设有计量表3,液体罐1 的内部上侧设有陶瓷制热片40,液体罐1的下侧设有出水孔5,出水孔5的下侧设有进水孔7;

所述液体罐1的右侧设有工作箱体23,工作箱体23的上侧设有散热网25,工作箱体23的正面设有合页26,合页26上设有门体21,门体21上设有指示灯24,指示灯24的下侧设有显示器20,指示灯 24的右侧设有处理器22,处理器22的下侧设有开关按钮19,门体 21的右侧设有把手18,工作箱体23的内部壁体上设有消声海绵27,工作箱体23的内部底端设有隔热垫31,隔热垫31的上侧设有半导体制冷片34,半导体制冷片34的上侧设有导热硅胶33,导热硅胶 33的上侧设有散热片35,散热片35的上侧设有散热风扇32,散热风扇32的两端下侧均设有第二减震弹簧36,半导体制冷片34的右侧设有水泵37,水泵37上设有第三电磁阀38,水泵37上设有出水管4,半导体制冷片34上左侧设有水冷管28,水冷管28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0,水冷管28的外侧设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设有温度感应器39,进水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9,出水管4和进水管6的尾端贯穿工作箱体23的外侧分别与出水孔5和进水孔7相连接,出水孔5和进水孔7的下侧设有排水口8;

液体罐1与工作箱体23的下侧设有底板11,底板11的下侧设有底座12,底板11的中间位置设有转盘14,转盘14上设有转轴15,且转轴15与底板11固定连接,转盘14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震弹簧16,第一减震弹簧16的外圈设有滑轨13,滑轨13上设有滑轮 17,且滑轮17与底板11固定连接。

所述液体罐1和工作箱体23上设有与处理器22相连的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以及输入设备、显示器20和开关按钮19,开关按钮19 通过继电器与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相连。

所述制热单元中设有与液体罐1连通的计量表3,输入设备包括与处理器22连接的功能按键,显示器20包括与处理器22连接指示灯24。

所述排水口8上设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贯穿底板12延伸至底板12的外侧,且排水管10的外侧端口设有排水阀9。

所述出水管4和进水管6前端贯穿延伸至工作箱体23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冷热设备,本装置适用于多种换热设备中,底板11、底座12、转盘14和滑轮17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转动,便于出水管4和进水管6针对不同方向进行出水,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本装置能够集成对热交换介质的制冷和制热功能,非常方便的在制冷和制热功能之间转换,能够适应各种水冷的换热设备;液体罐1 用于储存热交换介质,半导体制冷片34能够通过散热片35对半导体制冷片34工作时的温度进行散热,散热风扇32便于对散热片35进行风冷,水泵37和水冷管28用于将液体罐1中的热交换介质输送到制冷单元中,温度感应器39用于对从外接热交换设备中通过进水管 6返回的热交换介质进行温度感应,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其与设置温度的温差进行控制制冷或制热,使制冷或制热的温度更准确;水泵37上设有第三电磁阀38,水冷管28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0,进水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9,三个电磁阀都选用常闭式电磁阀,制冷时打开第二电磁阀30,所有管路只接通制冷单元,制热时打开第一电磁阀29和第三电磁阀38,所有管路只接通制热单元,这样可以避免温度变化对不同单元之间产生的影响,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