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7418发布日期:2019-04-29 11:5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厨房用具,涉及一种燃烧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作为厨房最重要的电器之一,几乎是每个家庭必要的烹饪器具;国家标准已强制要求燃气灶应设有熄火保护装置,即在烹饪过程中燃烧器意外熄火时,燃气灶应能自动关闭阀门,切断气源;但倘若炊具内的水被烧干或没有炊具直接干烧情形下,熄火保护装置是无法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起到防干烧目的的固定定时防干烧燃气灶或防干烧控火燃气灶。

如专利号为201410283981.5(授权公告号为CN 104006420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旋塞阀式燃气灶用的固定定时防干烧点火控制器》,该点火控制器内设有单片机,单片机内设有多个与各燃烧器对应的固定时间定时器,固定时间定时器在对应的燃烧器的火焰检测电路检测到火焰讯号起进入倒计时工作状态,在工作过程中,燃气灶任一个燃烧器的旋塞阀微动开关被接通则对应的固定时间定时器即回复定时时间并重新进入倒计时工作状态。显然,该点火控制器应用于燃气灶时,是通过限制单次使用时长并手动控制开关续航达到防干烧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需要用户去迎合技术,而非技术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在不同烹饪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专利号为200710090604.X(授权公告号为CN 101275754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防干烧控火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燃烧器,燃气通路,燃气阀,电源,压动开关,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以及燃气供给设备和其上的控制开关,其中燃气通路上设置燃气阀并与燃气供给设备相连,燃气阀、电源与压动开关组成一闭合回路,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电源与控制开关组成一控制反馈回路,温度传感器与压动开关均设置在该燃烧器燃烧环的中心处。虽然,该技术采用相似电饭锅且较为成熟的控温原理,但应用于燃气灶时,受限于中国传统爆炒等烹饪习惯而采用不同材质、形状的炊具,实际运用时存在接触不良致使功能失效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燃气灶的控制开关联控动作,具有智能升降功能,能够感温联控调节火焰大小或切断气源的燃气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安装有红外线燃烧器,还包括有主控板、操作开关、控制阀及红外温度感应装置,所述红外温度感应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及安装于该驱动装置上方的红外传感器,所述操作开关电连接所述主控板,以向所述主控板发送指令,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主控板,所述主控板接收所述操作开关的指令以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动作,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红外传感器升或降,所述红外传感器在上升后检测炊具壁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发送给主控板,所述主控板接收该温度信号进行判断,并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阀门开启度。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灶还包括一底壳,所述红外线燃烧器底部被所述底壳支撑,顶部从所述面板穿出;所述驱动装置底部被所述底壳支撑,所述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装置顶部的红外传感器穿出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红外线燃烧器的燃烧区域外。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温度感应装置设置有多个,分别检测不同位置的红外线燃烧器附近的炊具壁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温度感应装置设置有一个,多个红外线燃烧器共用该一个所述红外温度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以显示红外传感器探测的红外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燃烧器为单环、双环或多环燃烧器。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驱动装置控制一个或者多个红外传感器的升或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下降时,所述红外传感器缩进所述面板的孔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灶采用的是无焰燃烧的红外线燃烧器,由于不具有明火,而且红外温度感应装置安装于燃烧区域外,不受常规明火及高温影响,能够准确测量炊具表面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灶相比传统固定定时防干烧燃气灶或防干烧控火燃气灶的智能化程度较高,不仅能够通过红外温度感应装置实现火焰调节关闭,而且在未工作时,红外感应温度装置隐藏于灶内,实现整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红外温度感应装置在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红外温度感应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带有智能联控装置的红外灶,包括一面板7和底壳8,底壳8位于面板7下方,二者具有一定的间隔,还包括红外线燃烧器6,所述红外线燃烧器6底部被所述底壳8支撑,顶部从所述面板7表面穿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线燃烧器6为双炉头,且可以为单环、双环或多环的燃烧器。所述面板7上设有操作开关3,所述操作开关3 可以为机械开关或者触摸开关,所述操作开关3连接主控板4,用于发起点火、熄火、烹饪模式选择、设定定时时间等相关操作指令,所述主控板4位于面板7 以下、底壳8以上,所述主控板4为具有信号处理功能(包括信息的接收、传输、储存以及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的电路板,所述操作开关3发出的指令直接发送给主控板4,由主控板4根据操作开关3的指令进行不同的处理。

所述主控板4还电连接有红外温度感应装置及控制阀5。所述红外温度感应装置由驱动装置1和红外传感器2组成,所述驱动装置1分别连接所述主控板4 及红外传感器2,所述驱动装置1接收所述主控板4的指令,控制自身的升降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红外传感器2升或降,所述红外传感器2用于探测炊具壁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主控板4。所述红外传感器2的工作原理是: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波长范围大致在0.75~100μm的频谱范围之内;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红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强;传感器利用辐射热效应,使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传感器与温度的性能发生变化。具体为当感应器件接收辐射后,引起一非电量的物理变化,也可通过适当变化变为电量后进行测量。所述驱动装置1可以采用常规的电机驱动或者活塞杆驱动的方式。所述驱动装置1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壳8上,顶部安装有所述红外传感器2,所述面板7上具有供所述红外传感器2穿入的孔。所述红外温度感应装置与操作开关3、主控板4、自动控制阀5门形成控制电路。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装置可对应控制多个红外传感器,也即当某一所述驱动装置动作时,红外传感器可同时动作,或者驱动装置与对应的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地,根据灶头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对应的检测该灶头温度的红外温度感应装置,或者,设置多个对应的检测该灶头温度的红外温度感应装置。

所述操作开关3附近设有与主控板4相连接的显示屏,显示屏也连接所述主控板4,显示屏能够显示红外温度感应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其中,显示屏与所述操作开关3均可以采用触摸的方式,也即触摸屏,通过触摸屏既可以给所述主控板4发出指令,也可以接收所述主控板4返回的温度数据进行显示。

正常情况下,也即未点火或者红外线燃烧器6未工作时,所述红外传感器2 位于面板7以下或者与面板7的顶面平齐,如图5所示,当红外线燃烧器6开始工作时,需要进行温度检测的时候,即升起,凸出于面板7所在的顶面,不需要检测时,即下降,恢复原位,所述红外传感器2的动作均受所述驱动装置1 的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则接受所述主控板4的指令,所述主控板4则是根据操作开关3的信号进行处理,当按下操作开关3启动红外灶时,主控板4检测到启动信号后即给所述驱动装置1一个升的指令,将所述红外传感器2垂直向上顶出,使其凸出于面板7顶面,红外传感器2随之开始检测炊具壁温度,主控板4接收到从红外传感器2发出的温度信号,做出应的调节火力或关闭气源等处理。如图4所示,当通过操作开关3关闭红外灶时,主控板4检测到熄火信号后即给所述驱动装置1一个降的指令,将所述红外传感器2垂直向下拉入,使其与面板7顶面平齐或者略低于面板7所在的顶面,缩进面板开设的孔中,不影响美观性,也能避免被破坏。

所述红外传感器2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且位于两个红外线燃烧器6之间,不在火焰区域范围内,所述红外传感器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将发送给主控板4,所述主控板4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预设的温度进行判断,如果判定检测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则给所述自动控制阀5减小火力或者关闭起源的控制指令,通过自动控制阀5的阀门开启度大小来控制活力。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灶采用的是无焰燃烧的红外线燃烧器6,由于不具有明火,而且红外传感器2安装于燃烧区域外,不受常规明火及高温影响,能够准确测量炊具表面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灶相比传统固定定时防干烧燃气灶或防干烧控火燃气灶的智能化程度较高,不仅能够通过红外温度感应装置实现火焰调节关闭,而且在未工作时,红外感应温度装置隐藏于灶内,实现整体美观。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