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374发布日期:2019-02-15 20:0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绿色环保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167911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空轻质墙体,其包括中空内膜、分别设置在中空内膜两边上的钢丝网以及设置在钢丝网外侧的水泥砂浆层,所述中空内膜包括相对设置且之间形成中空通道的第一无机纤维板和第二无机纤维板。

但是该墙体隔热性能差,室外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热量容易通过墙体传递进室内,导致室内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因此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墙体,该墙体具有减少热量从室外传递到室内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环保墙体, 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通水管,通水管上设有水泵,通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空腔的上部,所述空腔靠近室外的一侧上铺设有吸水件,所述出水口与吸水件相对设置,所述墙体本体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管通过水泵把水从出水口处喷到吸水件上,湿润的吸水件铺设在墙体内靠近室外的一侧以吸收室外传递进室内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上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设置在吸水件的上部,并且该出水管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布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对着吸水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设置的若干出水孔有利于吸水件均匀吸收水分,进而有利于提高水分吸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出水孔上设置有喷雾喷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孔喷出的水通过喷雾喷头变成水雾,水雾容易均匀附着在吸水件上,同时水雾在墙体内更容易吸热蒸发,并且带走热量。

进一步,所述通水管上设置有风扇,风扇上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且风扇朝向吸水件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吹出的风有利于提高吸水件表面的气体流动性,加快了吸水件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吸水件的温度,保证吸水件吸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通水管上的壳体和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叶片,部分所述叶片伸入通水管内,所述连接轴伸出壳体外与风扇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管输水通道的水流流经叶片以驱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可以带动风扇转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风扇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风扇均布于通水管的轴向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管上设置的若干个风扇能增加吸水件受到风力的面积,加快了吸水件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吸水件的温度,保证吸水件吸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吸水件为海绵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的吸水性快,透气性强,出水口的水容易渗透整个海绵垫,有利于吸收室外传递到室内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海绵垫有若干个,所述海绵垫为竖直条形状,若干海绵垫均匀铺设在空腔内靠近室外的一侧,且相邻海绵垫之间留有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能沿着海绵垫的间隙快速流过,并且水流跟海绵垫内附着的水进行热交换,保证了海绵垫内水的温度不会过高以致于影响了水吸热的效率,同时,风扇吹出的气流可以流经海绵垫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海绵垫的降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水管通过水泵把水从出水口处喷到吸水件上,湿润的吸水件铺设在墙体内靠近室外的一侧以吸收室外传递进室内的热量;

2. 出水孔喷出的水通过喷雾喷头变成水雾,水雾容易均匀附着在吸水件上,同时水雾在墙体内更容易吸热蒸发,并且带走热量;

3. 风扇朝向吸水件有利于提高吸水件表面的气体流动性,加快了吸水件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吸水件的温度,保证吸水件吸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通水管和吸水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连接轴和叶片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墙体本体;2、盖子;3、水泵;4、通水管;5、壳体;6、风扇;7、叶片;8、连接轴;9、出水口;10、出水管;11、出水孔;12、喷雾喷头;13、海绵垫;14、透气孔;15、加水口;1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绿色环保墙体,如图1、图2所示,包括墙体本体1,墙体本体1靠近室外一侧的上部沿墙体本体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4,墙体本体1靠近室外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加水口15,加水口15通过盖子2盖合,墙体本体1内设有空腔16。

如图2、图3所示,空腔16内靠近室外的一侧上铺设有若干吸水件,吸水件具体为呈竖直条形状设置的海绵垫13,海绵垫13沿墙体本体1长度方向均匀铺设,且相邻海绵垫13之间留有间隙,墙体本体1内设置有竖直的通水管4,通水管4上设有水泵3,通水管4的出水口9位于空腔16的上部,出水口9处连通有出水管10,并且该出水管10沿其轴向均布有若干出水孔11,出水孔11上均连通有喷雾喷头12,喷雾喷头12均朝向海绵垫13设置,通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在空腔16的下部。

如图3、图4所示,通水管4沿其轴向均布有若干风扇6,风扇6上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通水管4上的壳体5和转动连接于壳体5内的连接轴8,连接轴8上沿其周向均布有若干叶片7,部分叶片7伸入通水管4内;连接轴8伸出壳体5外且与风扇6固定连接,连接轴8与壳体5之间设有密封垫(图中未示出)。

具体工作过程:通过开启水泵3,水流流经通水管4进入到出水管10内,并且水从喷雾喷头12喷出,喷雾喷头12的水雾一方面附着到海绵垫13上以吸收室外传递到室内的热量,另一方面,喷洒在空腔16内的水雾更容易吸热蒸发,并且带走热量。

通水管4内的水流撞击位于其内的叶片7,水流驱动叶片7转动,叶片7转动带动连接轴8转动,连接轴8转动带动风扇6转动。

相邻的海绵垫13之间留有的间隙能提高水在海绵垫13的流动,进而能提高海绵垫13上水的热交换,保证水分吸热的效率;同时,风扇6吹出的风能经过海绵垫13的间隙,进一步提高海绵垫13上水的蒸发,从而提高了墙体本体1降温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