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9902发布日期:2018-12-14 22:1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冷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冷风扇。
背景技术
:在家电领域中,用户体验,简洁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样可以更方便消费者使用,提高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舒适度。例如,目前市场上的出现APP控制的风扇,设置有智能风、睡眠风模式的风扇,许多产品设计都往人性化操作和产品可靠性方向发展。现有的冷风扇进风冷却系统采用单个湿帘进行过滤冷却,单个湿帘长度较大,加工运输不方便,在使用时下水分流效果较差,尤其是湿帘的下端,供水不均匀,不易湿透,导致蒸发冷却效果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冷风扇,旨在解决现有冷风扇湿帘下端供水不均匀而导致的蒸发冷却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风扇包括具有进风口的壳体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进风口的湿帘组件;所述湿帘组件包括上湿帘和下湿帘,所述上湿帘和所述下湿帘自伤而下的安装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冷风扇还包括用于给所述上湿帘供水的供水装置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上湿帘与下湿帘之间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底部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下湿帘宽度方向排布的分水孔。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位于所述进风口上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一卡持部,所述接水盘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持部分别卡持所述上湿帘的上端和下端。优选地,所述接水盘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卡持部,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进风口下端且向上延伸的第四卡持部,所述第三卡持部和所述第四卡持部分别卡持所述下湿帘的上端和下端。优选地,所述接水盘的左右两端设有卡扣,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孔,所述接水盘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的适配卡接于所述壳体。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所述进风口左右两侧的多个限位凸块,以将所述上湿帘与所述下湿帘在左右方向上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湿帘上端,且沿所述上湿帘宽度方向间隔开设多个分水孔的分流槽。优选地,所述分流槽开设溢水孔,所述溢水孔侧壁向上延伸,所述溢水孔的进水口高于所述分流槽的分水孔的进水口,所述溢水孔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上湿帘顶端的上方,且所述溢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分流槽的分水孔的孔径优选地,所述接水盘的分水孔包括主分水孔和副分水孔,所述主分水孔在所述下湿帘宽度方向上均匀间隔布设,且所述主分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副分水孔的孔径。优选地,所述主分水孔与所述副分水孔依次交替设置。优选地,所述上湿帘下端还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下侧边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接水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湿帘分为上湿帘和下湿帘,并在上湿帘和下湿帘之间设置接水盘,接水盘承接并重整上湿帘流下的水流并将重整后的水流供向下湿帘,可以使上湿帘和下湿帘整体均处于浸润状态,避免湿帘下端供水不均匀的问题,保证有效蒸发面积进而保证冷风扇的蒸发制冷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风扇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风扇一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风扇另一实施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区域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D区域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5中E区域局部放大图;图9本实用新型冷风扇一实施例局部结构拆解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冷风扇另一实施例中整流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201下湿帘101第一卡持部202分流槽102第二卡持部203接水盘103第三卡持部204分水孔104第四卡持部205主分水孔105卡扣206副分水孔106卡孔207溢水孔107限位凸块300整流板200上湿帘301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风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该冷风扇包括具有进风口的壳体100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进风口的湿帘组件;所述湿帘组件包括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所述上湿帘200和所述下湿帘201自伤而下的安装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冷风扇还包括用于给所述上湿帘200供水的供水装置和安装于所述壳体100且位于所述上湿帘200与下湿帘201之间的接水盘203,所述接水盘203底部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下湿帘201宽度方向排布的分水孔204。冷风扇利用液态水蒸发制冷,采用湿帘增大液态水蒸发的有效表面积。冷风扇下端设置水箱,供水装置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湿帘的上端,湿帘中水流自上而下流动,多余的液态水回流到水箱中。通常,冷风扇的主体竖向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宽度较小但长度较长,其长度方向沿竖向延伸。湿帘通常设置在进风口处,覆盖或者填充进风口,使冷风扇的进风必须经过湿帘。湿帘为较长的矩形,水流自湿帘顶端向下流动到湿帘底部时,在湿帘的下端容易出现水流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造成湿帘下端局部缺水从而使有效蒸发面积降低,降低冷风扇的制冷效果。本实施例在进风口处设置上下分布的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并在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之间设置接水盘203,接水盘203用于承接上湿帘200流下的水,将上湿帘200流下的水蓄积在接水盘203中并通过接水盘203底部开设的分水孔204向下湿帘201供水。冷风扇正常工作时,供水装置向上湿帘200的供水流量为上湿帘200蒸发量和接水盘203底部分水孔204最大分水流量之和,接水盘203中保持一定的水位,使接水盘203底部的各分水孔204可向下湿帘201均匀供水。当接水盘203中水位较高时,供水装置减少向上湿帘200的供水量,当接水盘203中水位较低时,供水装置增加向上湿帘200的供水量;供水装置可以根据接水盘203中的水位动态调节供水量,使接水盘203中水位保持相对固定。供水装置包括设于上湿帘200上端且沿上湿帘200宽度方向间隔开设多个分水孔204的分流槽202。分流槽202底部开设沿位于上湿帘200顶端上方且沿上湿帘200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水孔204。分流槽202的底部还设有溢水孔207,溢水孔207的侧壁向上延伸,溢水孔207的进水口高于分水孔204的进水口,并且溢水孔207的孔径大于分水孔204的孔径。通常情况下,分流槽202内水位低于溢水孔207的进水口的高度,上湿帘200顶端的供水由分流槽202的分水孔204承担,溢水孔207不供水;在供水需求量大时,供水装置供水流量大于分流槽202的分水孔204的最大分水流量,分流槽202内水位上升,当分流槽202内水位高于溢水孔207的进水口高度时,水经溢水孔207流向上湿帘200的顶部,此时,分流槽202通过溢水孔207和分水孔204向上湿帘200供水,上湿帘200的水流量增大。湿帘中水的蒸发量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在常用的环境下,测定上湿帘200蒸发量的范围,其中,分流槽202底部分水孔204的最大分水流量为上湿帘200最小蒸发量与接水盘203的分水孔204的最大分水流量之和,分流槽202底部分水孔204的最大分水流量与溢水孔207最大分水流量之和大于上湿帘200最大蒸发量与接水盘203的分水孔204的最大分水流量之和。同时,接水盘203的分水孔204的最大分水流量大于下湿帘201的最大蒸发量。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流槽202还可以采用贴设于上湿帘200顶部的横向设置的分水管等效替换,分水管底部开设朝向上湿帘200顶端的分水孔204。接水盘203的分水孔204包括主分水孔205和副分水孔206,其中,所述主分水孔205和所述副分水孔206分别在所述下湿帘201宽度方向上均匀间隔布设,且所述主分水孔205的孔径大于所述副分水孔206的孔径;所述主分水孔205与所述副分水孔206依次交替设置。主分水孔205分流能力大于副分水孔206的分流能力,而相邻两主分水孔205间隔较远,主分水孔205分流到下湿帘201时,不同主分水孔205的分流相互独立不会合并,可以更好的保持下湿帘201中水流的均匀分布;而在两相邻主分水孔205之间设置孔径较小的副分水孔206,可以弥补主分水孔205间隔较远而造成的下湿帘201上端水流难以全面覆盖的问题,使整个下湿帘201可以全部浸润在水流中。接水盘203中保有一定的水量,上湿帘200中的水流到接水盘203时会产生一定的水声,为减小水声,本实用新型在上湿帘200的下端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下侧边向下倾斜延伸至接水盘203内,上湿帘200中的水经导流板的引流平缓的流入接水盘203,避免了上湿帘200内的水直接滴落入接水盘203而产生的较大的噪音,使冷风扇工作时静音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湿帘分为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缩短的湿帘的长度,避免了水流在湿帘内向下流动路径过长造成的湿帘下端水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保证了整个湿帘的浸润。通过在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之间设置接水盘203,用于承接上湿帘200流下的水流,对水流进行蓄积重整,以向下湿帘201均匀供水。此外,请参照图10,为提高湿帘中水流的均匀性,还可以在上湿帘200和/或下湿帘201的内部设置整流板300,整流板300为矩形板,其长度方向沿所述接水盘203的长度方向延伸,其宽度方向沿出风口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整流板300开设有通风孔301,进风气流可以经过通风孔301穿过湿帘,同时,进风气流吹过整流板300时,整流板300表面会产生扰乱的气流,而湿帘内部的水需流进整流板300表面,因此整流板300表面的水流会被进风气流吹散,持续不规则地扰乱整流板300表面的水流,可以使流经整流板300的部分水流在向下流动时,整体上更均匀的分布。为便于上湿帘200、接水盘203和下湿帘201的组装,请参照图5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上湿帘200、下湿帘201和接水盘203均卡接在壳体100上。具体的,接水盘203左右两端设有卡扣105,壳体100上设有与所述卡扣105对应的卡孔105,所述接水盘203通过所述卡扣105与所述卡孔105的扣接安装在壳体100上;壳体100上设有位于进风口上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一卡持部101,所述接水盘203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卡持部102,所述第一卡持部101和所述第二卡持部102分别卡持所述上湿帘200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接水盘203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卡持部103,所述壳体100还设有位于所述进风口下端且向上延伸的第四卡持部104,所述第三卡持部103和所述第四卡持部104分别卡持所述下湿帘20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壳体100上设有位于所述进风口左右两侧的多个限位凸块107,以将所述上湿帘200与所述下湿帘201在左右方向上进行限位。第一卡持部101、第二卡持部102、第三卡持部103和第三卡持部103配合将所述上湿帘200和所述下湿帘201卡持于所述壳体100并在上下和前后方向上进行限位,而在进风口的左右两侧设置限位凸块107,将所述上湿帘200和所述下湿帘201在左右方向上进行限位,同时可以避免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接触壳体100的左右两侧,防止水流通过壳体100左右两侧流到外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卡接的方式将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卡接在壳体100上,便于组装和拆卸。而上湿帘200和下湿帘201长度小于现有单一湿帘的长度,也便于生产和运输。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