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水垢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9182发布日期:2019-02-01 20:0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的水垢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水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由于水中含有钙、镁离子以及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等,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在换热管的内壁上形成沉淀,使得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易清理换热管内水垢的清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的水垢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嵌设槽,所述嵌设槽内设置有刮刀,所述壳体上竖直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刮刀固定在电动推杆的前端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换热管内水垢堆积时,能够通过将电动推杆向下滑动,并启动电动推杆,使得其前端上的刮刀对水垢进行刮的操作,从而实现该清理装置的清理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能够使得刮刀在换热管内具有一个旋转的动作,能够方便刮刀对水垢的清理,从而加快工作效率,且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刀包括铰接柱和两个设置在铰接柱上且相互铰接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柱固定在电动推杆的前端上,所述铰接板上远离铰接柱的一侧连接有拉伸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正常工作时,两块铰接板受拉伸弹簧的拉伸效果而以铰接柱为圆心贴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整个刮刀能够嵌设在嵌设槽内,减少所占的空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块铰接板嵌设在嵌设槽内时,所述铰接板上远离铰接柱一侧设置有与换热管半径相等的圆弧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弧槽的半径与换热管的半径相等,从而使得水在通过换热管时,能够平稳通过,保证原有换热管的顺畅运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板上设置有钩体,另一铰接板上设置有挂杆,所述两铰接板打开时所述钩体勾在挂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刮刀上的两铰接板打开时,通过钩体能够固定铰接板,从而使得该刮刀在刮水垢时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该清理装置清理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壳体上滑移的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电动推杆转动,使得电动推杆前端的刮刀能够对换热管内的水垢进行清理,从而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垢清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刮刀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换热管;3、嵌设槽;4、刮刀;5、滑移槽;6、电动推杆;7、驱动电机;8、铰接柱;9、铰接板;10、拉伸弹簧;11、圆弧槽;12、钩体;13、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理解,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如下描述。

一种换热器的水垢清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换热管2,换热管2的内壁上设置有嵌设槽3,壳体1上竖直设置有滑移槽5,滑移槽5内滑动设置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前端设置有刮刀4,在不需要对水垢清理时,刮刀4嵌在嵌设槽3内。当换热管2内的水垢较为明显时,通过将驱动电机7沿滑移槽5向下滑动,且保持驱动电机7的转动轴与换热管2同心设置,此时刮刀4被带动脱离嵌设槽3,驱动电机7转动时带动电动推杆6转动进而带动刮刀4转动,且电动推杆6持续向前延伸,使得刮刀4能够对狭长的换热管2内壁进行充分刮动,从而清理水垢。驱动电机7本身可以用支架支撑,支架上下滑移运动可以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

其中,刮刀4包括铰接柱8,该铰接柱8与电动推杆6的前端连接,铰接柱8上设置有铰接板9,铰接板9在铰接柱8上转动,铰接板9上连接有拉伸弹簧10,当刮刀4被电动推杆6带动向下运动时,铰接板9受拉伸弹簧10作用而沿铰接柱8转动,从而被使得两块铰接板9被拉开。其中一块铰接板9上设置有钩体12,另一铰接板9上设置有供钩体12勾住的挂杆13,当两块铰接板9拉开时,钩体12能够勾在挂杆13上,以使得刮刀4转动刮除水垢时,能够更加稳定。钩体12也能设置成转动连接在铰接板9上,以方便钩体12的使用。两块铰接板9嵌设在嵌设槽3内时,铰接板9上远离铰接柱8一侧设置有与换热管2半径相等的圆弧槽11,当水在通过换热管2时,能够平稳通过,减少该清理装置对水的阻挡。同时,由于该弧形槽,使得两块铰接板9打开后,其两端更加尖锐,更加方便对水垢进行刮除,增加了清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