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烘干机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9362发布日期:2018-12-25 20:40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谷物烘干机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谷物烘干机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谷物烘干塔是重要的谷物干燥设备,用于将高水分的谷物烘干处理。现有的谷物烘干装置产生的废气一般有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是对其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二是将其排到大气中,第一种方式要实现对尾气的回收循环利用,需要对废气进行除杂除尘和干燥处理,对尾气处理装置的要求高,而且处理尾气存在工艺复杂、循环利用的热风质量会越来越差等问题,不利于谷物烘干机的长时间作业;而沉降后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废气本身还具有较多的余热,直接排放会造成烘干机的能耗过大,不利于推广应用。

如公告号为CN20322082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粮食烘干机的除尘系统,包括塔架,以及抽风机、抽尘管道及除尘罩,除尘罩装在塔架上且与粮仓连通,抽尘管道一端与除尘罩接通,抽尘管道另一端与抽风机的抽风端口连接,在抽风机的出风口处还连接有收尘装置。该粮食烘干机的除尘系统采用的收尘装置为布袋收尘装置,布袋的容积较小,需要频繁清理,不能满足大型粮食烘干塔连续作业除尘要求。

再如公告号为CN20668837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粮食烘干塔废气除尘系统,所述粮食烘干塔废气除尘系统包括烘干塔侧壁上的废气收集夹层,在废气收集夹层的底部设有废气收集管,废气收集管接废气引风机进风口,废气引风机的排风口接废气沉降室,在废气沉降室内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阻灰墙和阻灰悬板,阻灰墙的上缘与沉降室顶板之间留有上排风道,阻灰悬板的下缘与地面之间留有下排风道,阻灰墙和阻灰悬板将沉降室分隔成三个首尾连通的沉降腔,该系统可以将粮食烘干塔排放的废气中夹杂的灰尘和皮屑沉降分离,减轻粮食烘干作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采用的是沉降的方式,存在废气处理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烘干机尾气排放过程中余热浪费、对环境影响大、现有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谷物烘干机尾气处理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包括余热利用装置和除杂装置,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与烘干机出风口之间通过第一尾气导管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出口与所述除杂装置入口之间通过第二尾气管连接;所述除杂装置包括除杂容器、喷气管排和用于将除杂容器中的气体排到大气中的除杂排气通道,所述除杂容器内部盛有清洗水,所述除杂容器内水位上方侧壁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尾气管通过的尾气入口;所述除杂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除杂容器上表面,其一端与所述除杂容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喷气管排位于清洗水水位下方且所述喷气管排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喷气孔。

对烘干机尾气先进行余热交换,再采用清洗水进行除杂除尘,大大减少了尾气中的谷物杂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其中第二尾气管高于除杂容器水位,在烘干机停止运转时,可以有效防止除杂容器中的水位回流进入到余热利用装置中,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喷气管排包括主管道和与所述主管道垂直设置且相通的分管道,所述主管道中间连接在所述第二尾气管出口处;所述分管道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管道上,另一端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除杂容器侧壁上,所述喷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管道和所述分管道下表面。

喷气管排采用主管道和分管道的设计,使得尾气在除杂容器中分散成一个平面状,再从喷气孔中喷出,可以有效减少在清洗水中单个气体的体积大小,增加其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气体中杂质清洗得更干净。

进一步,相邻两分管道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相邻两分管道间均匀分布有若干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下表面设置有喷气孔。

进一步,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杆和用于将所述安装杆固定在除杂容器侧壁的固定块,所述分管道远离所述主管道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且在所述安装杆长度方向上呈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除杂容器一侧设有用于定期清理所述除杂容器水表面杂质的清理槽,所述清理槽的槽底低于所述除杂容器内部的水位。

进一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由热交换容器和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容器内的蛇形管排组成,所述蛇形管排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尾气管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尾气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容器内位于所述蛇形管排外空间内填充有热交换介质,所述热交换介质可以是水蒸汽和液态水中的一种;所述热交换容器上还设有用于与外界交换所述热交换介质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

采用蛇形管排进行热交换,可以将尾气中的热能传递到热交换介质中,并用于其他用途,如水蒸汽作为介质时,可以用于室内暖气,而液态水作为介质时,可以用于洗澡用水等。

进一步,所述喷气孔从所述喷气管排内侧到外侧依次包括圆台形孔和圆柱形孔,且所述圆台形孔从所述喷气管排内侧朝外方向截面半径逐渐减小,所述圆台形孔最小截面半径与所述圆柱形孔截面半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圆台形孔内部安装有用于防止杂质从所述除杂容器中回流到所述喷气管排内部的金属过滤网。

喷气孔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喷气孔外侧的杂质回流到喷气管排内部,影响管排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对烘干机尾气先进行余热交换,再采用清洗水进行除杂除尘,大大减少了尾气中的谷物杂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其中第二尾气管高于除杂容器水位,在烘干机停止运转时,可以有效防止除杂容器中的水位回流进入到余热利用装置中,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2)喷气管排采用主管道和分管道的设计,使得尾气在除杂容器中分散成一个平面状,再从喷气孔中喷出,可以有效减少在清洗水中单个气体的体积大小,增加其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气体中杂质清洗得更干净。

(3)采用蛇形管排进行热交换,可以将尾气中的热能传递到热交换介质中,并用于其他用途,如水蒸汽作为介质时,可以用于室内暖气,而液态水作为介质时,可以用于洗澡用水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烘干机尾气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喷气管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喷气孔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谷物烘干机尾气处理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包括余热利用装置1和除杂装置2,所述余热利用装置1与烘干机3出风口之间通过第一尾气导管4连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1出口与所述除杂装置2入口之间通过第二尾气管5连接;所述除杂装置2包括除杂容器21、喷气管排22和用于将除杂容器21中的气体排到大气中的除杂排气通道23,所述除杂容器21内部盛有清洗水24,所述除杂容器21内水位上方侧壁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尾气管5通过的尾气入口;所述除杂排气通道23设置在所述除杂容器21上表面,其一端与所述除杂容器21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参见图2,所述喷气管排22位于清洗水24水位下方且所述喷气管排22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喷气孔25。对烘干机尾气先进行余热交换,再采用清洗水进行除杂除尘,大大减少了尾气中的谷物杂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其中第二尾气管高于除杂容器水位,在烘干机停止运转时,可以有效防止除杂容器中的水位回流进入到余热利用装置中,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参见图2,喷气管排22包括主管道221和与所述主管道221垂直设置且相通的分管道222,所述主管道221中间连接在所述第二尾气管5出口处;所述分管道222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管道221上,另一端通过安装组件223安装在所述除杂容器21侧壁上,所述喷气孔25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管道221和所述分管道222下表面。喷气管排采用主管道和分管道的设计,使得尾气在除杂容器中分散成一个平面状,再从喷气孔中喷出,可以有效减少在清洗水中单个气体的体积大小,增加其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气体中杂质清洗得更干净。

相邻两分管道222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相邻两分管道222间均匀分布有若干连接管道224,所述连接管道224下表面设置有喷气孔25。

安装组件223包括安装杆225和用于将所述安装杆225固定在除杂容器21侧壁的固定块226,所述分管道222远离所述主管道221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225上,且在所述安装杆225长度方向上呈均匀分布。

除杂容器21一侧设有用于定期清理所述除杂容器21水表面杂质的清理槽26,所述清理槽26的槽底低于所述除杂容器21内部的水位。

余热利用装置1由热交换容器11和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容器11内的蛇形管排12组成,所述蛇形管排1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尾气管4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尾气管5连通。

热交换容器11内位于所述蛇形管排12外空间内填充有热交换介质,所述热交换介质可以是水蒸汽和液态水中的一种;所述热交换容器11上还设有用于与外界交换所述热交换介质的介质入口13和介质出口14。采用蛇形管排进行热交换,可以将尾气中的热能传递到热交换介质中,并用于其他用途,如水蒸汽作为介质时,可以用于室内暖气,而液态水作为介质时,可以用于洗澡用水等。

参见图3,喷气孔25从所述喷气管排22内侧到外侧依次包括圆台形孔251和圆柱形孔252,且所述圆台形孔251从所述喷气管排22内侧朝外方向截面半径逐渐减小,所述圆台形孔251最小截面半径与所述圆柱形孔252截面半径相等。

圆台形孔252内部安装有用于防止杂质从所述除杂容器21中回流到所述喷气管排内部的金属过滤网253。喷气孔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喷气孔外侧的杂质回流到喷气管排内部,影响管排使用。

参见图1,所述烘干机包括烘干塔101、风机102、加热装置103和尾气处理装置100,所述风机102输出端与所述加热装置103输入端连通,所述加热装置103输出端安装在所述烘干塔101的侧面下方位置,所述烘干塔101的尾气出口104设置在所述烘干塔101上方,且所述烘干塔101通过所述尾气出口104与所述第一尾气导管4连通。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