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294发布日期:2019-01-04 22:5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恒湿机主要为电子零部件和工业材料在研发、生产和检验各环节的试验提供恒定湿度,此外,机房、军队库房、档案室和家居生活中也需要使用恒湿机。

恒湿机中通常设置有水箱,水箱可用于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也可为加湿产品提供水源,但由于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会夹杂空气中的一些灰尘和杂质,而这种水用于加湿时,则会产生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湿机,其既能除湿又能加湿,还可对水资源回收并在过滤后使用,安全健康,方便实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湿机,包括机身本体,所述机身本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间设置有除湿组件、加湿组件和风机,所述除湿组件包括蒸发器,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所述机身本体内设置有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分别与所述除湿组件和加湿组件连接,所述水箱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相互连通且水深依次递增,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水质净化组件,所述第二水箱与第三水箱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水质净化组件,所述第一水箱与蒸发器通过接水盘连接,所述第三水箱与所述湿膜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水箱组件下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分别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连通,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侧壁的下端部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处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三水箱的顶壁并朝向所述第二水质净化组件设置,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水质净化组件包括PPF过滤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水质净化组件包括活性炭过滤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上水路管连接,所述上水路管的另一端与湿膜连接,所述湿膜下端与所述第一水箱间设置有回水路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上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与所述回水路管连通,所述加水口设置有第五阀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内还设置有光氢离子净化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初效过滤器,所述机身本体内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气流经依次经所述初效过滤器和所述高效过滤器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水箱组件内设置有水质净化组件,安全健康。

2、本实用新型第一水箱回收蒸发器和湿膜中的水,第三水箱给湿膜供水,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实现水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巧妙,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机身本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20-初效过滤器,30-蒸发器,31-高效过滤器,32-风机,33-主控电路板,34-光氢离子净化装置,35-湿膜,40-第一水箱,41-第一阀门,42-第二水箱,43-第二阀门,44-第三水箱,45-第三阀门,46-水位传感器,50-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1-第二水质净化组件,60-储水箱,61-第一水泵,62-回流管,63-弯折端,64-排水口,70-第二水泵,71-上水路管,80-回水路管,81-加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湿机,包括机身本体10,在机身本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间设置有除湿组件、加湿组件和风机32,风机32将进风口11中的气流排送至出风口12。除湿组件包括蒸发器30,蒸发器30对空气进行降温,并产生冷凝水,从而降低空气湿度。加湿组件包括湿膜35,湿膜35设置在出风口12处,排出的气体经湿膜35增加湿度。进风口11设置有初效过滤器20,机身本体10内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31,气流经依次经初效过滤器20和高效过滤器31过滤,从而实现空气净化过滤。本实施例中,机身本体10内还设置有与蒸发器30配套的压缩机和冷凝器,用于支撑蒸发器30工作,图中未标注,此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做解释。

在机身本体10中设置有水箱组件,水箱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箱40、第二水箱42和第三水箱44,第一水箱40、第二水箱42和第三水箱44相互连通且水深依次递增。第一水箱40、第二水箱42和第三水箱44的底部呈阶梯型,其由于它们互相连通,水平面的高度一致。在第一水箱40与第二水箱42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第一水质净化组件包括PPF过滤层,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在第二水箱42与第三水箱44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包括活性炭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可对水质进行进一步过滤。而第一水箱40与蒸发器30通过接水盘(未图示)连接,蒸发器30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到第一水箱40中;第三水箱44与湿膜35连接,第三水箱44可为湿膜35提供水资源。由于第一水箱40与第三水箱44间设置有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和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由蒸发器30产生的冷凝水经两级过滤流至第三水箱44中,这样,第三水箱44给湿膜35提供的水更为干净健康。第三水箱44内设置有第二水泵70,第二水泵70与上水路管71连接,上水路管71的另一端与湿膜35连接,湿膜35下端与第一水箱40间设置有回水路管80。通过回水管路80,湿膜35中的水回流至第一水箱40。而第一水箱40中的水依次经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和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过滤,才可再次用于湿膜35。湿膜35本身在对气体加湿过程中,对气体也有一定过滤,而湿膜35内带杂质的水会缓缓流入第一水箱40中。如此反复,实现水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也实现水质过滤净化,更为安全健康。

在第一水箱4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图中未标出),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第二水箱4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图中未标出),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3,第三水箱44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开口(图中未标出),第三开口上设置有第三阀门45。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3和第三阀门45由电动马达组件驱动。当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3和第三阀门45打开时,水箱组件中的水会流出。在水箱组件下侧设置有储水箱60,储水箱60分别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连通。当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3和第三阀门45打开时,水箱组件中的水会流入到储水箱60中。在储水箱6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64,排水口64设置在储水箱60侧壁的下端,排水口6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图中未标出)。第四阀门也由电动马达组件驱动,当第四阀门打开时,储水箱60中的水流排出。

储水箱60的侧壁的下端部设置有第四开口(图中未标出),第四开口处连接有回流管62。回流管62一端与第四开口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三水箱44的顶壁,其端部朝向第二水质净化组件弯曲,回流管62上设置有第一水泵61。在第一水泵61的作用下,储水箱60中的水流至第三水箱44。此处储水箱60、回流管62和第一水泵61的作用是用于清洗水箱组件。当需要清洗水箱组件、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和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时,打开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3和第三阀门45,水箱组件中的水流入到储水箱60中,之后第一水泵61作用,储水箱60中的水流出并由回流管62流入到第三水箱44中,由于回流管62具有弯折端63,弯折端63具有两个(未图示),两个弯折端分别朝向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和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设置,水流会对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和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进行反向冲洗,将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和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清理干净。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由于第一水箱40中的水慢慢增加,而第三水箱44中的水在消耗,那么,水流方向由第一水箱40向第三水箱44流动,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和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的一侧拦截许多杂质,而水箱清洗模式下,水流从第三水箱44流向第一水箱40,这种反向冲洗的方式更易将第一水质净化组件50和第二水质净化组件51清理干净。

在机身本体10上还设置有加水口81,加水口81与回水路管80连通,在积水口81上设置有第五阀门(图中未标出),当水箱组件中的水量不足时,可由加水口81加入清水。而第一水箱40的内侧壁上端设置有水位传感器46,当水量超过水位传感器46时,可停止加水。而正常工作模式,当蒸发器30中的冷凝水流入第一水箱40,第一水箱40中水量过多时,用户可及时将水箱组件中的水排出。

在机身本体10内还设置有光氢离子净化装置34,光氢离子净化装置34可对气体进行杀菌消毒,保证人体健康。在机身本体10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板33,主控电路板33控制该恒湿机内用电器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箱组件内设置有水质净化组件,安全健康;本实用新型第一水箱回收蒸发器和湿膜中的水,第三水箱给湿膜供水,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实现水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巧妙,方便使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