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调节式风向可调散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237发布日期:2019-01-18 19:42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调节式风向可调散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转调节式风向可调散流器,适用于各类有较高热舒适性要求的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应用场所。



背景技术:

散流器作为空调系统的输送末端,使通入室内的空气分散均匀。目前市场上的散流器有网格式垂直送风散流器、自旋式散流器、百叶式散流器等,但目前的散流器大多出风方向固定,即使是现有的百叶式散流器,风向调节的范围有限且不稳定。因此现有产品在进行不同目的送风时,难以实现送风方向的大范围调节从而提高送风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调节式风向可调散流器,解决现有的散流器送风方向难以大角度调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旋转调节式风向可调散流器,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的内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盖板,内筒的另一端开放,所述的第一盖板与内筒壁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宽度沿第一盖板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多个第一开口绕第一盖板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所述的内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多个第二开口沿内筒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间隔设置;

所述的外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盖板,外筒的另一端开放,所述的第二盖板与外筒壁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宽度沿第二盖板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多个第三开口绕第二盖板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所述的外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第四开口,多个第四开口沿外筒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四开口与第三开口相对应;

所述的内筒套接在外筒内,所述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设置在同一方向;所述的内筒可绕其轴线转动,当内筒转动至第二开口被外筒壁遮挡时,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重合且第四开口被内筒壁遮挡。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送风管道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为镂空板件,所述的支架设置在内筒和外筒的开放端,所述的外筒壁上设置有连接耳板,所述的连接耳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为圆盘形板件,圆盘形板件上设置有与送风管道连接的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为圆环形凸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风装置,所述的散风装置设置在内筒内部,所述的散风装置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散风叶片,所述的散风叶片有多组,沿转轴周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筒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的外筒的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的支架的中心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的转轴连接在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中,并且转轴可绕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调节手柄和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设置在第二盖板上,所述的固定件上设置有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卡槽;所述的调节手柄一端与内筒连接,另一端插接在固定件上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盖板中心位置设置有朝向内筒外部的空心凸起,所述的外筒的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的空心凸起穿过第二连接孔,所述的调节手柄一端铰接在空心凸起上,另一端插接在固定件上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件为槽型件,该槽型件的开口端固定在第二盖板上,槽型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开口的两侧边缘处设置可调节方向的第一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筒壁上的第四开口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可调节方向的第二叶片,两个第二叶片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节方向的第三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由两个圆柱形套筒套接组成,两套筒底面和侧面均开有出风口,且两套筒底面和侧面出风口的位置正好错开,当内筒底面出风口与外筒底面出风口正对时,内侧柱体侧面出风口恰好被外侧柱体侧面遮挡,此时仅散流器底面出风;当需要调节出风方向时,旋转内筒,当内外筒侧面出风口正对时,内外筒底面出风口正好相互遮挡,此时仅散流器侧面出风。使得散流器送风方向可以大角度调节,同时兼顾散风效果以及风向调节的简易性,从而提高送风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的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的散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内筒,2-外筒,3-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5-支架,6-散风装置,7-限位装置;

11-第二开口,12-第一连接孔;

21-第四开口,22-连接耳板,23-第二连接孔,24-第二叶片,25-第三叶片;

31-第一开口,32-空心凸起;

41-第三开口,42-第一叶片;

51-连接端,52-第三连接孔;

61-转轴,62-散风叶片;

71-调节手柄,72-固定件;721-卡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当建筑应用全空气空调系统进行制冷时,从散流器输送出的冷风风向最好与散流器所在的水平平面成一定的小角度,方能使冷风贴壁流下,实现较好的室内空气循环效果,从而达到较好的热舒适性。当空调系统进行供暖时,从散流器输送出的暖风风向最好与散流器所在的竖直方向成一定的小角度,方能使暖风能够借助管内风压更好送入室内的工作区,从而达到较好的热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采用双筒错位出风的原理,还通过合理调整出风口叶片的方向,从而实现竖直方向的旋转送风,使室内送风的热舒适性更佳。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散风装置使得散流器具备一定的散流、减速功能,使出风口的风速在适宜的范围内。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调节式风向可调散流器,包括内筒1和外筒2,内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盖板3,内筒的另一端开放,第一盖板3与内筒壁连接为一体;第一盖板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31,第一开口31的宽度沿第一盖板3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多个第一开口31 绕第一盖板3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内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11,多个第二开口11沿内筒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开口11与第一开口31间隔设置。外筒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盖板4,外筒的另一端开放,第二盖板4与外筒壁连接为一体;第二盖板4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开口41,第三开口41的宽度沿第二盖板4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多个第三开口41绕第二盖板4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外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第四开口21,多个第四开口21沿外筒周向均匀分布,第四开口21与第三开口41相对应。内筒1套接在外筒 2内,第一盖板3与第二盖板4设置在同一方向;内筒1可绕其轴线转动,当内筒1转动至第二开口11被外筒壁遮挡时,第一开口31与第三开口41 重合且第四开口21被内筒壁遮挡。使得散流器送风方向可以大角度调节,同时兼顾散风效果以及风向调节的简易性,从而提高送风的舒适性。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散流器还包括连接送风管道的支架5,支架5为镂空板件,支架5设置在内筒1和外筒2的开放端,外筒壁上设置有连接耳板22,连接耳板2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5上。

具体的,如图3所示,支架5为圆盘形板件,圆盘形板件上设置有与送风管道连接的连接端51,连接端51为圆环形凸起。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散风装置6,散风装置设置在内筒1内部,散风装置包括转轴61和设置在转轴61上的散风叶片62,散风叶片62有多组,沿转轴61周向设置。可以实现散风、减速同时降低噪音,实现均匀送风、宁静送风。

具体的,内筒1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外筒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3,支架5的中心设置有第三连接孔52,转轴61连接在第一连接孔 12、第二连接孔23和第三连接孔52中,并且转轴61可绕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23和第三连接孔52转动。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7,限位装置7包括调节手柄71和固定件72,固定件72设置在第二盖板4上,固定件72上设置有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卡槽721,在本实施例中,卡槽有两个,两个卡槽之间的间距正好使得侧方送风和底部送风进行转换。调节手柄71一端与内筒1连接,另一端插接在固定件上的卡槽721中。该限位装置限制内筒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侧部出风和底部出风的准确转换。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盖板3中心位置设置有朝向内筒1外部的空心凸起32,空心凸起32设置在第二连接孔23上。外筒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3,空心凸起32穿过第二连接孔23,调节手柄71一端铰接在空心凸起32上,另一端插接在固定件上的卡槽721中。需要调节出风方向时,需将调节手柄71向上抬起,旋转到目标位置后放下调节手柄71,调节手柄根据重力落入卡槽721内,从而实现固定。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固定件72为槽型件,该槽型件的开口端固定在第二盖板4上,槽型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卡槽721。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出风方向的进一步调节,在第三开口41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可调节方向的第一叶片42,实现底面的旋转出风。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筒壁上的第四开口21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可调节方向的第二叶片24,两个第二叶片24 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节方向的第三叶片25,实现侧面的倾斜出风。

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散流器内安置热敏控制装置,可根据送风温度高低自行调整送风方向以及送风模式,还可为散流器增加远程控制以及交互功能,从而满足物联网以及智慧建筑的要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