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回水二次喷射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4108发布日期:2019-02-19 18: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重力回水二次喷射冷却塔,包括:A)塔体(5),塔体外表面从上至下为塔板(9),二次进风口(10),百叶窗(11);百叶窗下方设积水槽(2)、出水口(12);塔体下方中心有含进水管(1)的进水组件;B)塔体内中心设置一台上喷型雾化装置(13);高度装在百叶窗水平面上方,在导风筒(14)内,且放在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水竖管(1.1)上;导风筒外侧的与进水管连通的环形水管(1a)上装有分布N1支的一次喷头(4b);导风筒上方设一个筛网风筒(7),筛网风筒上端有收水器;C)塔内筛网风筒下设有回水槽、重力回水管,底端水平回水管上装有分布的N2支的二次喷头(4a);其特征是

1)通过进水组件向N1支一次喷头和一台上喷型雾化装置提供的压力热水分配流量比为K,设计中取K=N1支喷头流量/一台装置流量=2-3倍,压力热水压力为0.10-0.20MPa,一次喷头总个数N1≧16支;

2)回水槽为沿塔体内壁四周的一个环状方形回水槽(6),方形回水槽与塔体壁间密封;方形回水槽四个角处开四个流水孔(6a),该处下方设四根垂直重力回水管(3a),四根重力回水管底端连通对称均布的两组环形水平回水管(3b,3c);其上分布的二次喷头总数量N2≧24支;

3)一次喷头和二次喷头安装方向均是斜向朝上,一次喷头朝向为沿回水槽的塔壁四周喷射的方向;

4)一次喷头距方形回水槽的高差h1=1.0-1.5米,二次喷头距方形回水槽的高差h2≧2.5米。

2.按权利要求1所述重力回水二次喷射冷却塔,其特征是:所述上喷型雾化装置采用液悬浮水轴承的上喷型雾化装置(13);所述一次喷头和二次喷头同时采用二次引射旋流雾化喷头(4A)或者同时采用多次引射式旋流雾化喷头。

3.按权利要求2所述重力回水二次喷射冷却塔,其特征是所述二次引射旋流雾化喷头包括:收-扩型的水喷嘴(4.2)外放置分别开有进气孔(4.7、4.6)的圆柱形一次、二次引射套(4.3、4.5);在一次引射套外装有锥形内孔的进气整流套(4.4),由此形成的组件密封固定在开孔的空心球形旋流室(4.1)上方;旋流室通过切向水管(4.9)、法兰(4.8)与进水组件连通供水。

4.重力回水二次喷射冷却塔,包括:A)大塔体(5A),大塔体外表面从上至下为塔板,二次进风口,百叶窗;百叶窗下方设大积水槽(2A)、总出水口(12A);大塔体下方中心有含总进水管(1A)的总进水组件;B)大塔体内中心设置N台上喷型雾化装置(13);高度均装在百叶窗水平面上方,每台均放在每台导风筒(14)内,且放在与总进水管连通的每台进水竖管(1.1A)上;每台导风筒外侧的与总进水管连通的环形水管(1a)上装有分布N1支的一次喷头(4b);每台上喷型雾化装置上方设一个筛网风筒,筛网风筒上端有收水器;C)塔内每台筛网风筒下设有回水槽、重力回水管,底端水平回水管上装有分布的N2支的二次喷头(4a);其特征是

1)通过总进水组件向每台N1支一次喷头和一台上喷型雾化装置提供的压力热水分配流量比为K,设计中取K=N1支喷头流量/一台装置流量=2-3倍,压力热水压力为0.10-0.20MPa,每台一次喷头总个数N1≧16支;

2)每台上喷型雾化装置上方设一个筛网风筒,N个筛网风筒下方设N个方形回水槽(6A),每个方形回水槽四个角处开四个流水孔,流水孔下方设四根垂直重力回水管,四根重力回水管底端连通对称均布的两组环形水平回水管,其上分布的二次喷头总数量N2≧24支;

3)每个方形回水槽(6A)至少有一边贴在大塔体内壁上,方形回水槽与大塔体壁间密封,全部相邻两台单元塔间方形回水槽间均用回水槽过水槽(6c)连通;且每两相邻方形回水槽间下方设回水槽支撑件(18);

4)每台内各个一次喷头和二次喷头安装方向是斜向朝上,且一次喷头向着大塔体内壁和方形回水槽喷射的方向;

5)每台一次喷头距该台方形回水槽的高差h1=1.0-1.5米,每台二次喷头距该台方形回水槽的高差h2≧2.5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