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8544发布日期:2019-03-27 09:4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设备又称干燥器和干燥机。用于进行干燥操作的设备,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含湿量的固体物料。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如木材在制作木模、木器前的干燥可以防止制品变形,陶瓷坯料在煅烧两款干燥设备前的干燥可以防止成品龟裂。另外干燥后的物料也便于运输和贮存,如将收获的粮食干燥到一定湿含量以下,以防霉变。由于自然干燥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种机械化干燥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可回收余热的干燥机在进行余热回收时多是直接将烘干腔体内的气体向外抽出并进行利用,但是这样直接抽取烘干腔内的气体可能会造成烘干腔内的温度降低,因此烘干效率也会降低,并且在浆粕烘干的过程中浆粕在放入烘干机后下落速度也较快,不能均匀充分的进行预热。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以解决现有的可回收余热的干燥机在进行余热回收时多是直接将烘干腔体内的气体向外抽出并进行利用,但是这样直接抽取烘干腔内的气体可能会造成烘干腔内的温度降低,因此烘干效率也会降低,并且在浆粕烘干的过程中浆粕在放入烘干机后下落速度也较快,不能均匀充分的进行预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包括进料口、下料挡块、烘干加热机、主壳体、电机、电机架、支撑腿、出料门、搅拌齿、搅拌轴、回收箱、进气管、吸气管、风泵、喷气管和喷头;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进料口;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内侧还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四根下料挡块;所述主壳体的一侧通过电机架和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另一侧嵌入到主壳体内侧并与搅拌轴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搅拌轴的两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主壳体的内侧;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齿;所述主壳体的底部两侧还固定对称设置有共四根支撑腿;所述主壳体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出料门;所述主壳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烘干加热机;所述烘干加热机的一侧通过一根管道与主壳体的内侧相连通;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底部嵌入安装有一根进气管;所述回收箱的一侧顶部还嵌入安装有一根吸气管;所述回收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风泵,且风泵的一侧与吸气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泵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另一侧嵌入到进料口的内侧,且喷气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共五个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挡块均为三角形柱状结构,且每根下料挡块的底部相邻一侧的距离均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吸气管嵌入到回收箱内侧的部分通过三根细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与主壳体为相通的一体式结构,且主壳体的底部为一个圆柱形外壳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恰好设置在每组相邻的下料挡块之间的空隙中心上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回收箱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烘干效率,风泵运行时会将外部的气体吸入进气管中,然后这些气体会通过回收箱内侧的三根细管道进入吸气管,在这一过程中进气管中的空气会因为回收箱内较高的温度起到加热作用,然后喷头吹出的温热空气可对浆粕进行预热和初步干燥,预热后的浆粕会通过下料挡块之间的缝隙进入主壳体的内侧,配合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齿不断旋转来进行烘干,本装置在进行余热回收时没有直接抽取主壳体内的气体,因此不会降低其内部温度,保证维持其内部较高的温度从而提高烘干效率。

下料挡块和喷头的设置,有利于对浆粕进行充分预热,使用时烘干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会进入到主壳体的内侧并有一部分上升到回收箱的内侧,风泵运行时会将外部的气体吸入进气管中,然后这些气体会通过回收箱内侧的三根细管道进入吸气管,在这一过程中进气管中的空气会因为回收箱内较高的温度起到加热作用,因此可通过喷气管和喷头将温热的空气向外喷出,然后将需要烘干的浆粕放到进料口中,这时因为下料挡块的阻挡可使浆粕的下落速度大大减缓,这样便可使喷头吹出的温热空气充分的对浆粕进行预热和初步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口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进料口-1;下料挡块-2;烘干加热机-3;主壳体-4;电机-5;电机架-6;支撑腿-7;出料门-8;搅拌齿-9;搅拌轴-10;回收箱-11;进气管-12;吸气管-13;风泵-14;喷气管-15;喷头-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余热的浆粕干燥机,包括进料口1、下料挡块2、烘干加热机3、主壳体4、电机5、电机架6、支撑腿7、出料门8、搅拌齿9、搅拌轴10、回收箱11、进气管12、吸气管13、风泵14、喷气管15和喷头16;主壳体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进料口1;主壳体4的顶部内侧还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四根下料挡块2;主壳体4的一侧通过电机架6和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机5;电机5的转轴另一侧嵌入到主壳体4内侧并与搅拌轴10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搅拌轴10的两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主壳体4的内侧;搅拌轴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齿9;主壳体4的底部两侧还固定对称设置有共四根支撑腿7;主壳体4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出料门8;主壳体4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烘干加热机3;烘干加热机3的一侧通过一根管道与主壳体4的内侧相连通;主壳体4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回收箱11;回收箱11的一侧底部嵌入安装有一根进气管12;回收箱11的一侧顶部还嵌入安装有一根吸气管13;回收箱1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风泵14,且风泵14的一侧与吸气管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风泵1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喷气管15;喷气管15的另一侧嵌入到进料口1的内侧,且喷气管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共五个喷头16。

其中,所述下料挡块2均为三角形柱状结构,且每根下料挡块2的底部相邻一侧的距离均为5cm,使用时将需要烘干的浆粕放到进料口1中,这时因为下料挡块2的阻挡可使浆粕的下落速度大大减缓,这样便可使喷头16吹出的温热空气充分的对浆粕进行预热和初步干燥。

其中,所述进气管12和吸气管13嵌入到回收箱11内侧的部分通过三根细管道相连通,风泵14运行时会将外部的气体吸入进气管12中,然后这些气体会通过回收箱11内侧的三根细管道进入吸气管13,在这一过程中进气管12中的空气会因为回收箱11内较高的温度起到加热作用,在进行余热回收时没有直接抽取主壳体内的气体,因此不会降低其内部温度。

其中,所述回收箱11与主壳体4为相通的一体式结构,且主壳体4的底部为一个圆柱形外壳结构,使用时将本装置接通外部电源并将烘干加热器3、电机5和风泵14开启并预热五分钟,这时烘干加热器3产生的热量会进入到主壳体4的内侧并有一部分上升到回收箱11的内侧,从而对风泵14通过进气管12抽入的气体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喷头16恰好设置在每组相邻的下料挡块2之间的空隙中心上方位置,这样喷头16吹出的热风恰好会分布在下料挡块2缝隙之间的浆粕周围,有利于充分对浆粕进行预热。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本装置对浆粕进行烘干时,先将本装置接通外部电源并将烘干加热器3、电机5和风泵14开启并预热五分钟,这时烘干加热器3产生的热量会进入到主壳体4的内侧并有一部分上升到回收箱11的内侧,风泵14运行时会将外部的气体吸入进气管12中,然后这些气体会通过回收箱11内侧的三根细管道进入吸气管13,在这一过程中进气管12中的空气会因为回收箱11内较高的温度起到加热作用,因此可通过喷气管15和喷头16将温热的空气向外喷出,然后将需要烘干的浆粕放到进料口1中,这时因为下料挡块2的阻挡可使浆粕的下落速度大大减缓,这样便可使喷头16吹出的温热空气充分的对浆粕进行预热和初步干燥,然后浆粕会通过下料挡块2之间的缝隙进入主壳体4的内侧,配合电机5带动搅拌轴10和搅拌齿9不断旋转来进行烘干,本装置在进行余热回收时没有直接抽取主壳体内的气体,因此不会降低其内部温度,保证维持其内部较高的温度从而提高烘干效率,烘干完成后将出料门8打开即可将内部烘干完成的浆粕倒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