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412发布日期:2019-02-11 00:1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热源供热、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它是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集中供暖是热力集团把市政热力通过管线输送到用户家中,是清洁且有保证的一种供暖方式,该方式价格便宜,且安全性能相对较高。中国北方地区冬季供热以煤为主要燃料,但随着供热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供热方式的多样化,供热能源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目前,以气、油、电位为供热能源的供热面积在逐年增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煤、气、油、电等构筑的供热能源结构渐趋合理。

以京津冀为中心的整个华北地区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雾霾天气凸显了京津冀地区乃至我国能源利用状况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大量冬季采暖燃煤是造成京津冀地区冬季空气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疆域辽阔,气候涵盖了寒、温、热带,华北地区同时面临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双向需求,对于商场、办公楼等需要自主调节温度,并可能存在全天候供暖制冷的情况,对于该地区的商场、办公楼等需自助调节温度,且需要全天候供暖/制冷的场所,如果采用传统的采暖、制冷方式会制造更多的污染物。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全天候供暖、制冷的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供暖、制冷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包括:

光热集热器,所述光热集热器包括吸热管、反射镜,所述吸热管内能够储存传热介质,所述吸热管设置于所述反射镜的上部,所述反射镜能够将太阳光反射到所述吸热管上,所述吸热管的外壁具有抗老化结构层;

空气源热泵;

储能水箱,所述储能水箱能够储存传热介质;

所述吸热管的出水口和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口均与所述储能水箱相连通,所述储能水箱通过泵组与末端采暖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末端采暖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储能水箱相连通,所述储能水箱的回水口分别与所述吸热管的回水口、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回水口相连通;所述储能水箱的出水口还与风机盘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风机盘管的回水口与所述储能水箱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泵组与所述末端采暖器的进水口之间、所述末端采暖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储能水箱的回水口之间、所述风机盘管与所述储能水箱之间均加装止逆阀。

优选地,所述泵组与所述末端采暖器的进水口之间、所述末端采暖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储能水箱之间均加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储能水箱通过电动阀分别与所述光热集热器和所述空气源热泵相连。

优选地,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动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吸热管的回水口与所述储能水箱的回水口之间、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回水口与所述储能水箱的回水口之间均加装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末端采暖器包括分集水器。

优选地,所述储能水箱的外部设置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包括光热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光热集热器包括吸热管和反射镜,吸热管内储存着传热介质,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管上,传热介质吸热并最终流动到末端采暖器,为使用场所供暖;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采暖质量,可用空气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光热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采暖方式,清洁无污染,同时提高了供暖的安全性;对于需要制冷的季节,空气源热泵可以通过压缩机和与空气源热泵相连的风机盘管实现制冷,实现采暖与制冷系统合二为一,节约占地面积,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光热集热器,2为空气源热泵,3为电动阀,4为储能水箱,5为泵组,6为温度传感器,7为压力传感器,8为止逆阀,9为末端采暖器,10为循环泵,11为风机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供暖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包括:

光热集热器1,光热集热器1包括吸热管和反射镜,吸热管内能够储存传热介质,吸热管设置于反射镜的上部,反射镜能够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管上,吸热管的外壁具有抗老化结构层,延长吸热管使用寿命;

空气源热泵2;

储能水箱4,储能水箱4能够储存传热介质;

吸热管的出水口和电极锅炉2的出水口均与储能水箱4相连通,储能水箱4通过泵组5与末端采暖器9的进水口相连通,末端采暖器9的出水口与储能水箱4相连通,储能水箱4的回水口分别与吸热管的回水口、电极锅炉2的回水口相连通。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供暖系统时,吸热管内储存着传热介质,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管上,传热介质吸热并最终流动到末端采暖器9,为使用场所供暖;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采暖质量,可用空气源热泵2作为辅助热源,光热集热器1和空气源热泵2相结合的采暖方式,清洁无污染,同时提高了供暖的安全性;对于需要制冷的季节,空气源热泵2可以通过压缩机和与空气源热泵相连的风机盘管11实现制冷,实现采暖与制冷系统合二为一,节约占地面积,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

其中,泵组5与末端采暖器9的进水口之间、末端采暖器9的出水口与储能水箱4的回水口之间、风机盘管11的回水口与储能水箱4的回水口之间均加装止逆阀8,防止循环流动的传热介质回流,影响供暖效果。

具体地,泵组5与末端采暖器9的进水口之间、末端采暖器9的出水口与储能水箱4之间均加装温度传感器6和压力传感器7,监测传热介质的温度和循环管道内的介质压力,便于及时调整由单独热源供暖或采用两种热源同时供热。

另外,储能水箱4通过电动阀3分别与光热集热器1和空气源热泵2相连。

更具体地,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和电动阀3均与控制器相连,便于控制和调整供暖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令传热介质顺利地循环流动,吸热管的回水口与储能水箱4的回水口之间、空气源热泵2的回水口与储能水箱4的回水口之间均加装循环泵10。

进一步地,末端采暖器9包括分集水器,保证供暖场所的采暖质量。

为了减轻热源流失,在储能水箱4的外部设置保温层,减少传热介质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采暖制冷系统,主要由光热集热器1利用太阳能加热传热介质达到供暖的目的,太阳能作为供暖热源,清洁无污染,安全性能高,但是,由于昼夜交替、阴云天遮阳,太阳能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因此,光热集热器1需要辅助热源,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提高供暖系统的环保性能,采用空气源热泵2作为辅助热源,能源清洁无污染,且需要制冷的季节,可利用空气源热泵2为风机盘管11制冷,采暖与制冷相结合,占地面积小,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