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茶用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219发布日期:2019-04-20 02:27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煮茶用风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煮茶设备设计技术,尤指一种煮茶用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当中,煮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并且通过风炉煮茶更是一种传统且能体现煮茶文化的煮茶方式。然而,目前的风炉在煮茶过程中均需要用户持续地扇风来维持可燃物的持续燃烧,对于用户来说,既耗费时间又耗费体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煮茶、品茶的文化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概括。本概括并非是为了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

(1)一种煮茶用风炉,包括:外壳和内膛,所述内膛呈凹槽型,包括相连的底部和侧壁,用于放置可燃物;所述外壳用于支撑所述内膛;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膛相互分离;

所述内膛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通风口和设置于侧壁的第二通风口;

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多种实施方式中:

(2)根据(1)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第二通风口至少为两个,并且两个第二通风口的设置位置关于所述内膛的纵向中轴线所在的任意一个平面对称。

(3)根据(1)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相连通。

(4)根据(3)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

所述第一通风口包括: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

所述第二通风口包括:所述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中任意一条或多条开缝的两端在所述侧壁上的延伸部分。

(5)根据(4)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当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中时,所述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均与经过所述进风口的纵向中轴的切面垂直。

(6)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膛上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当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中时,使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进风口所在方位相对。

(7)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

所述内膛的外侧面呈圆锥形;并且所述内膛上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膛下部的外径;

所述外壳的内侧面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8)根据(7)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内膛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保持在1.5-2厘米。

(9)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内膛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外凸的第一边沿;所述外壳顶部的内侧设置有内凸的第二边沿;

在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二边沿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边沿。

(10)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茶用风炉,其中,所述风炉还包括封门;所述封门用于封闭所述进风口;

其中,所述封门的形状与所述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煮茶用风炉中内膛的底部和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口,可以使得外壳和内膛之间缝隙处的空气形成自循环,避免仅在内膛的底部设置通风口的情况下必须持续扇风来使可燃物燃烧的情况,从而可以减少用户操作,并使得可燃物在燃烧时可以持续提供比较均匀的热源。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煮茶用风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两个第二通风口对称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相连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通风口为开缝,第二通风口为开缝的两端在侧壁上的延伸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缝与进风口垂直放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膛的外侧面与外壳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煮茶用风炉,如图1所示,该风炉可以包括:外壳1和内膛2,所述内膛2呈凹槽型,包括相连的底部和侧壁,用于放置可燃物3,或称燃料(例如,炭或碳);所述外壳1用于支撑所述内膛2;其中,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膛2相互分离;

所述内膛2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部的第一通风口21和设置于所述侧壁的第二通风口22;

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进风口11。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可燃物3燃烧后的碳灰落下并及时清理,以及便于通风,设置了外壳1来支撑内膛2,使得内膛2的底部与地面或桌面等放置平台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外壳1可以呈两端开口的筒状,并且对于其具体形状不做限制。例如,圆柱筒、圆锥筒、立方筒、长方筒等。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可燃物3的灰烬直接落在放置平台上,可以设置为外壳1的底端封闭或设置有托盘,以接可燃物3的灰烬。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于外壳1的材质也不做限制,可选地,其材质可以为陶瓷。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可燃物3能够持续燃烧,可以在外壳1的下部设置进风口11,以持续向内膛2的底部提供气流。其中,对于进风口11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均不做具体限制。可选地,进风口11的形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以及上述任意多种形状的组合,并且为了美观,还可以设计为任意的图案形状,如字母、符号、动植物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从进风口11进入外壳内部的气流进入内膛2的内部,以维持可燃物3的持续燃烧,还必须在内膛2的底部设置通风口,即上述的第一通风口21。这里对于第一通风口21的形状、数量以及尺寸也不做限制,使得能够承接可燃物3,并且可燃物3的灰烬能够顺利落下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目前的风炉在煮茶过程中均需要用户持续地扇风来维持可燃物的持续燃烧,否则达到可燃物3底部的气流仅靠自然风提供时会出现时断时续,甚至不能提供足够气流情况出现,严重影响煮茶效果。然而,对于用户来说,持续扇风必定耗费一定的体力和时间,并且采用风炉来煮茶的用户多为老者,这一操作可能会消耗他们很大的体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煮茶、品茶的体验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内膛2的侧壁上也设置了通风口,即上述的第二通风口22,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第二通风口22,可以使得外壳1和内膛2之间缝隙处的空气形成自循环,从而不用持续扇风也能维持可燃物3的持续燃烧,减少了用户操作,使得用户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置在煮茶和品茶过程的享受体验上,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另外,使得可燃物3在燃烧时可以持续提供比较均匀的热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煮茶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通风口21以及第二通风口22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均不做具体限制。可选地,第一通风口21和第二通风口22的形状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条形、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以及上述任意多种形状的组合,并且为了美观,还可以设计为任意的图案形状,如八卦图、字母、符号、动植物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外壳1和内膛2可以是相互分离的,也可以设置为一体的。当外壳1和内膛2相互分离时可以更便于放置可燃物3,也更便于清理碳灰,还可以便于开模和加工生产。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第二通风口22的数量和设置方式作了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口22至少为两个,并且两个第二通风口的设置位置关于所述内膛2的纵向中轴线所在的任意一个平面对称,如图2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气流在外壳1和内膛2之间缝隙处的自循环效果,可以设置至少一对第二通风口22,并将该对第二通风口22设置为相对的,如图2所示的第二通风口22-1以及22-2,a为内膛2的纵向中轴线,第二通风口22-1以及22-2相对于经过中轴线a且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对称。第二通风口22-1和22-2相对可以使气流更顺畅,从而加强了自循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果第二通风口22还包括除22-1以及22-2以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风口,该除22-1以及22-2以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风口可以同样为成对的并对称地设置在内膛2的侧壁上的通风口,也可以为不成对的或不对称的通风口,对于其它通风口的设置方式和个数可以不做限制,至少保证存在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通风口22即可。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第二通风口22的设置方式作了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口22可以与所述第一通风口21相连通,如图3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任意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口21与任意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风口22均可以相连通。即,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通风口21与一个第二通风口22相连通,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通风口21与一个第二通风口22相连通,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通风口21与多个第二通风口22相连通,或者包括多个第一通风口21与多个第二通风口22相连通。对于第二通风口22和第一通风口21相连通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制。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一通风口21和第二通风口22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口21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21-1;所述第二通风口22可以包括:所述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中任意一条或多条开缝的两端在所述侧壁上的延伸部分22-3。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开缝21-1的延伸部分可以是向一个方向上的延伸,也可以是向两个方向上的延伸。为了使得该延伸部分形成对称结构,以进一步加强气流的自循环效果,可以设置为一条开缝21-1在两个方向上均进行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相互平行的多条开缝21-1中,可以对每条开封21-1均进行延伸,以获得与每条开封21-1相对应的第二通风口22-3,增加第二通风口22-3的数量,从而加强气流的强度。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间隔性地对开缝21-1进行延伸设置,如图4所示,该方案减少了第二通风口22-3的数量,但可以加强内膛2的牢固程度,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因第二通风口22-3设置太多造成内膛2结构上的韧性降低,易于损坏,并且降低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于开缝21-1的尺寸不做限制。可选地,为了使得气流循环效果和内膛2的结构韧性达到平衡,开缝21-1的宽度可以保持在0.5厘米至1厘米之间,开缝21-1在侧壁上的延伸部分22-3的高度可以保持在2厘米至3厘米之间。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对使用过程中开缝21-1的方位作了进一步限定,如图5所示。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内膛2放置于所述外壳1中时,所述一条或多条平行的开缝21-1可以与经过所述进风口11的纵向中轴的切面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进风口11处进入的气流能够直接进入内膛2内部,可以将开缝21-1设置为与进风口11垂直,以使得第二通风口22-3可以直接与进风口11相对,从而使得气流通过进风口11进入外壳1内部以后,可以直接穿过第二通风口22-3进入内膛2的内部,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气流最初始的气流强度,有效维持可燃物3的燃烧;并且,第二通风口22-3直接与进风口11相对可以使得气流在内膛2与外壳1的缝隙之间的循环效果更好,使循环更顺畅。

实施例六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风炉的结构作了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膛2上可以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当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中时,使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风口22与所述进风口11所在方位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内膛2放置于外壳1内以后,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22与进风口11所在方位相对,从而提高气流的自循环效果和利用率,可以在外壳1和内膛2上设置限位装置,通过该限位装置来限制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22的方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于限位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限位装置可以是分别设置于外壳1上的第一标识以及设置于内膛2上的第二标识,在将内膛2放置于外壳1内过程中,当第一标识与第二标志相对应或相匹配时说明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22已经与进风口11相对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限位装置还可以是设置于外壳1上的限位槽和设置于内膛2上的限位凸起,在将内膛2放置于外壳1内过程中,当将该限位凸起放置于限位槽中时,说明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22已经与进风口11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的限位装置的设置数量、位置、尺寸以及方式均不作限制,任何能够使得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口22与进风口11相对应的限位方法或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七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风炉的外壳1的内侧面形状以及内膛2的外侧面形状做了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膛2的外侧面呈圆锥形;并且所述内膛2上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膛2下部的外径;

所述外壳1的内侧面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气流在外壳1以及内膛2之间的缝隙中自循环的顺畅性,可以将外壳1的内侧面以及内膛2的内侧面均设置为流线型的,例如,内膛2的整体外侧面可以呈球形、圆柱形或圆锥形,外壳1的整体内侧面可以呈与内膛2的整体外侧面相匹配的球形、圆柱形或圆锥形。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1的整体内侧面和内膛2的整体外侧面还可以是上述形状的任意组合,对于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利于气流循环和可燃物3燃烧的较佳设置方式是内膛2的外侧面呈圆锥形;外壳1的内侧面也呈相应的圆锥形,并且内膛2上部的外径大于内膛2下部的外径;外壳1上部的内径大于外壳1下部的内径,如图1-图6任意附图所示。

在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于外壳1的外侧面的形状以及内堂2的内侧面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或喜好自行设计。

实施例八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风炉的外壳1的内侧面以及内膛2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做了进一步限定,如图6所示。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膛2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d可以保持在1.5-2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由于当内膛2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d过大或过小时均不能使气流进行良好的循环,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当d保持在1.5-2厘米的范围内时可以达到较好地循环效果,从而避免用户继续扇风,甚至可以使得进风口封闭以后也能维持可燃物3的正常燃烧,因此,在尺寸设计时可以将内膛2的外侧面与外壳1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d保持在1.5-2厘米范围内。

实施例九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风炉的外壳1以及内膛2的之间的支撑方式做了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膛2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外凸的第一边沿;所述外壳1顶部的内侧设置有内凸的第二边沿;

在所述内膛放置于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二边沿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边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外壳1与内膛2为相互分离的两个个体时,为了使得外壳1便于支撑内膛2,可以设置为通过上述的突出的第二边沿支撑突出的第一边沿,也可以在外壳的内侧面上设置卡位装置,当内膛2放置于外壳1内部时,通过该卡位装置将内膛2卡住,从而固定和支撑内膛2。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边沿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内凸的边沿,也可以设置为将外壳1的上部边缘处的圆周厚度减小之后形成的凹陷于外壳1内部的边沿。

实施例十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了进风口11的封门以及茶壶的支撑装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炉还可以包括封门;所述封门用于封闭所述进风口11;

其中,所述封门的形状与所述进风口11的形状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封门将进风口11封上以后,可以保持风炉内的炉温,避免从进风口持续进入强气流造成燃火熄灭、炉温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封门对进风口的封闭作用,可以使封门与进风口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炉还可以包括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用于支撑茶壶,如图5和图6所示;

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设置于外壳1或内膛2的顶部,以匹配不同大小的茶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外壳1和内膛2上均设置支撑装置4,并且所述设置的支撑装置4均具有可折叠功能,以实现同一风炉匹配不同尺寸的茶壶。例如,当采用较大茶壶煮茶时可以将内膛2上的支撑装置进行折叠,采用外壳1上的支撑装置支撑茶壶;当采用较小茶壶煮茶时可以将外壳1上的支撑装置进行折叠,采用内膛2上的支撑装置支撑茶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于支撑装置4的数量和形状不做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