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低能耗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446发布日期:2019-08-09 21: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低能耗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低能耗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但是传统的电磁炉在长期使用后,表面产生油污,只能用湿布对表面进行擦拭,无法快速拆卸清洗,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低能耗电磁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低能耗电磁炉,它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清洗,提高灶具使用时的清洁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外壳1、支撑板2、振荡线圈3、上盖板4、接线卡扣5、上磁柱6、下磁柱7、凹槽8、控制面板9,所述的控制面板9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若干上磁柱6镶嵌在上盖板4的正下方的四个边上,若干下磁柱7镶嵌在外壳1的正上方的四个边上,上盖板4通过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与外壳1连接,振荡线圈3设置在支撑板2的正下方,接线卡扣5垂直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一侧下方,上盖板4内侧设置有凹槽8,支撑板2位于凹槽8的内部,振荡线圈3通过接线卡扣5与外壳1中的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的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位置相对应,且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数量至少为六个。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位置相对应便于上磁柱和下磁柱的连接,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数量至少为六个可确保上盖板4与外壳1的连接强度。

所述的凹槽8的内径大于支撑板2的外径,凹槽8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平台81,支撑平台81与凹槽8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支撑平台81用于托住支撑板2。

所述的支撑平台81上设置有密封胶圈11。密封胶圈11可确保支撑板2 上的油水不会进入外壳1的内部,防止损坏电子元器件。

所述的凹槽8内部的支撑板2上平面与上盖板4的上平面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外壳1正下方的四个边角上设置有支撑脚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上盖板4通过上磁柱6和下磁柱7与外壳1 连接,支撑板2放置在凹槽8的内部,并将接线卡扣5与外壳1内部的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控制面板9,即可将低能耗电磁炉正常工作,如需拆卸清洗时,只需将上盖板4从外壳1上分离,凹槽8内部的支撑平台81即可带动支撑板2分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清洗,提高灶具的清洁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板4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应图3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凹槽8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支撑板2、振荡线圈3、上盖板4、接线卡扣5、上磁柱6、下磁柱7、凹槽8、控制面板9、支撑平台81、密封胶圈11、支撑脚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外壳1、支撑板2、振荡线圈3、上盖板4、接线卡扣5、上磁柱6、下磁柱7、凹槽8、控制面板9,所述的控制面板9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若干上磁柱6镶嵌在上盖板4的正下方的四个边上,若干下磁柱7镶嵌在外壳1的正上方的四个边上,上盖板4通过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与外壳1连接,振荡线圈3 设置在支撑板2的正下方,接线卡扣5垂直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一侧下方,上盖板4内侧设置有凹槽8,支撑板2位于凹槽8的内部,振荡线圈3通过接线卡扣5与外壳1中的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的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位置相对应,且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数量至少为六个。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位置相对应便于上磁柱和下磁柱的连接,若干上磁柱6和若干下磁柱7的数量至少为六个可确保上盖板4与外壳1的连接强度。

所述的凹槽8的内径大于支撑板2的外径,凹槽8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平台81,支撑平台81与凹槽8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支撑平台81用于托住支撑板2。

所述的支撑平台81上设置有密封胶圈11。密封胶圈11可确保支撑板2 上的油水不会进入外壳1的内部,防止损坏电子元器件。

所述的凹槽8内部的支撑板2上平面与上盖板4的上平面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外壳1正下方的四个边角上设置有支撑脚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上盖板4通过上磁柱6和下磁柱7与外壳1 连接,支撑板2放置在凹槽8的内部,并将接线卡扣5与外壳1内部的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控制面板9,即可将低能耗电磁炉正常工作,如需拆卸清洗时,只需将上盖板4从外壳1上分离,凹槽8内部的支撑平台81即可带动支撑板2分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清洗,提高灶具使用时的清洁美观。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