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控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615发布日期:2019-06-26 01:26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悬控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控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现已普及到家家户户的厨房,现有的燃气灶具旋钮开关,大都属于物理连接的旋钮开关,如一般的机械式调节开关、电位器式调节开关、编码式调节开关等;这些形式的开关大都是通过从面板上通孔连接到面板下的控制端,不仅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机械结构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也须要在面板上开孔,破坏面板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导致面板的受力强度会大大削弱,还会导致设备外部的污染物进入设备内部,对设备内部的零部件和电路构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也给生产安装带来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面板的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潮、以及防漏电的功能,且方便清洁的磁悬控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悬控灶,其包括:灶具面板、感应电路控制系统、主控制系统、以及灶具底壳;所述灶具面板安装于所述灶具底壳,所述灶具面板上安装有磁控旋钮,所述磁控旋钮与所述感应电路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感应电路控制系统以及所述主控制系统安装于所述灶具面板与所述灶具底壳围合成的空间内,且所述感应电路控制系统与所述主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灶具底壳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架设在所述主控制系统上方,所述感应电路控制系统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控旋钮包括旋钮底座、第一永磁体、第一定位永磁体以及旋钮上盖;所述旋钮上盖安装于所述旋钮底座,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一定位永磁体安装于所述旋钮上盖与所述旋钮底座围合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底座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包围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周,所述第一永磁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永磁体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永磁体同面具有中心对称的N极和S极。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壳体、感应电路板、转接板、以及第二定位永磁体;所述感应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转接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转接板与所述感应电路板、以及所述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永磁体和所述第二定位永磁体的相互吸引。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电路板包括能检测到所述第一永磁体转动而产生磁场变化的中心磁感应单元、能感应到所述磁控旋钮向上下、左右各方个向推动的周向磁感应单元、以及及与所述磁感应单元连接的MCU单元,所述MCU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感应磁控旋钮旋转角度与推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磁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中心同轴,所述周向磁感应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永磁体的外围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磁感应单元为磁旋转位置编码器、霍尔开关、接近磁感开关、或可编程非接触式电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磁体安装盖,所述第二定位永磁体安装于所述磁体安装盖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控灶通过推动磁控旋钮实现多种功能操作,检测磁控旋钮的旋转角度及归位状态;此外,当灶具面板有水时也能安全操作,防水、防潮、防漏电,使用寿命长;而且无需在灶具面板上开孔,确保了灶具面板的完整性,从而也避免了磁悬控灶内部的器件受灶具面板外的污染物污染和破坏,清洁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磁悬控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磁控旋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感应电路控制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的术语“前”、“后”、“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词均为基于本实用新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控灶包括灶具面板1、感应电路控制系统2、主控制系统3、以及灶具底壳4;其中,灶具面板1安装于灶具底壳4,灶具面板1上安装有磁控旋钮6,磁控旋钮6与感应电路控制系统2连接;感应电路控制系统2以及主控制系统3安装于灶具面板1与灶具底壳4围合成的空间内,且感应电路控制系统2通过通信方式与主控制系统3连接,以实现功能控制操作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灶具底壳4安装有支架5,支架5架设在主控制系统3上方,感应电路控制系统2安装于支架5上。磁控旋钮6包括旋钮底座60、第一永磁体61、第一定位永磁体62以及旋钮上盖63。其中,旋钮上盖63安装于旋钮底座60,第一永磁体61和第一定位永磁体62安装于旋钮上盖63与旋钮底座60围合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旋钮底座60设有第一安装槽601和第二安装槽602,且第二安装槽602包围在第一安装槽601的外周,第一永磁体6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601内,且第一永磁体61同面具有中心对称的N极和S极;第一定位永磁体62安装于第二安装槽60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永磁体62为圆环形定位永磁体,第一永磁体61为圆形永磁体;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永磁体62还可以是方环形永磁体,第一永磁体61还可以是方形永磁体,即第一定位永磁体62和第一永磁体6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设计,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和图3所示,感应电路控制系统2包括壳体20、感应电路板21、转接板22、以及第二定位永磁体23;其中,感应电路板21安装于壳体20的顶部,转接板22 安装于壳体20的底部,且转接板22与感应电路板21、以及主控制系统3连接。感应电路板21包括能检测到第一永磁体61转动而产生磁场变化的中心磁感应单元、能感应到磁控旋钮6向上下、左右各方个向推动的周向磁感应单元、以及及与磁感应单元连接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单元,MCU 单元用于计算感应磁控旋钮6旋转角度与推动方向。

中心磁感应单元与第一永磁体61的中心同轴,这样中心磁感应单元能较好的检测感应第一永磁体61转动而产生磁场变化,便于后续MCU 单元计算感应磁控旋钮6旋转的角度。周向磁感应单元位于第二定位永磁体23的外围四周,当推动磁控旋钮6时,便于MCU单元计算感应磁控旋钮6的推动方向。磁感应单元可以是磁旋转位置编码器、霍尔开关、接近磁感开关、或可编程非接触式电位器,并不以此为限。MCU单元则通过读取相关数值,然后进行数学运算,计算感应磁控旋钮6的操作状态。

壳体20的底部安装有磁体安装盖24,第二定位永磁体23安装于磁体安装盖24内,且磁体安装盖24通过螺钉25固定在壳体20的底部;通过第一定位永磁体62和第二定位永磁体23的相互吸引实现自动复位。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永磁体23为圆环形定位永磁体,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永磁体23还可以是方环形永磁体,即第二定位永磁体2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设计,并不以此为限。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控灶结构新颖,通过推动磁控旋钮6实现多种功能操作,检测磁控旋钮6的旋转角度及归位状态;此外,当灶具面板1有水时也能安全操作,防水、防潮、防漏电,使用寿命长;而且无需在灶具面板1上开孔,确保了灶具面板1的完整性,从而也避免了磁悬控灶内部的器件受灶具面板1外的污染物污染和破坏,清洁方便。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