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1688发布日期:2019-04-23 23:4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暖风机由于其散热快、方便使用等优点,成为人们冬季取暖的首选。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结构主要包括风机、发热体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调节风机、发热体的启闭,暖风机启动后,风机吹风至发热体,通过发热体的风转换成暖风散发至室内空间。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暖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发热体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加热后,风机才能吹出暖风,而且发热体的热扩散率低,吹出的风不热;另一方面暖风机的适应季节大都只能在冬季达到取暖效果,不能针对季节性变化进行使用,存在较大的使用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通过控制盒控制冷热风机进出冷、热风,达到冷暖两用的效果,发热体采用超导发热带,加热快、热扩散率高,同时超导发热带将电热产生的温度瞬间释放并回复常温,实现冷、热风的瞬间变换。

该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包括吹风组件、加热组件和温控装置,所述吹风组件包括贯流蜗壳、装在贯流蜗壳内的风轮以及与风轮连接的变频电机,所述贯流蜗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进风口,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架、隔板组和超导发热带,所述隔板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两端之间,所述隔板组包括位于两端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两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若干个隔板,两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复数个绕接块,若干个所述隔板的两侧均设有复数个段差槽,所述超导发热带蜿蜒来回经过所述段差槽,并绕接在所述绕接块上;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控制盒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控制盒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变频电机和所述超导发热带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所述控制盒传输采集信号,经所述控制盒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变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风轮装设在所述贯流蜗壳内,所述风轮的左端支承于装在所述贯流蜗壳左端的滚动轴承上,所述风轮的右端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变频电机连接,所述变频电机则固定在所述贯流蜗壳的右端。

较佳地,所述风轮是由两节以上贯流式单元风轮沿轴向连接而成的一体化风轮,所述贯流式单元风轮是由多片沿圆周设置的叶片和位于叶片两端的环形连接板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为由复数个侧板组接而成一中空框架。

较佳地,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均由第一绝缘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绝缘隔热材料为云母材料。

较佳地,所述固定板由第二绝缘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绝缘隔热材料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热材料,所述第二绝缘隔热材料为陶瓷或电木的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包括设于该控制盒表面的控制面板、置于该控制盒内的驱动控制电路板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红外接收器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具有的交流外接电源引线与市电相连。

较佳地,所述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还包括无线遥控器,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发出的相应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通过控制盒控制冷热风机进出冷、热风,达到冷暖两用的效果,发热体采用超导发热带,加热快、热扩散率高,同时超导发热带将电热产生的温度瞬间释放并回复常温,实现冷、热风的瞬间变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吹风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吹风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吹风组件1,贯流蜗壳11,进风口111,出风口112,滚动轴承113,风轮12,联轴器121,贯流式单元风轮122,叶片1221,环形连接板1222,变频电机13。

加热组件2,安装架21,侧板211,隔板组22,固定板221,绕接块2211,隔板222,段差槽2221,超导发热带23。

温控装置3,控制盒31,控制面板311,温度旋钮3111,开关按钮3112,驱动控制电路板312,红外线接收器313,交流外接电源引线314,温度传感器32。

无线遥控器4,温度旋钮3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包括吹风组件1、加热组件2和温控装置3,所述吹风组件1包括贯流蜗壳11、装在贯流蜗壳11内的风轮12以及与风轮12连接的变频电机13,所述贯流蜗壳11上形成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述风轮12安装在所述进风口111,所述加热组件2安装在所述出风口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变频电机13带动所述风轮12转动产生风量,根据需求所述变频电机13在所述控制盒31的控制下调节转速,相应地,所述风轮12根据不同的转速产生不同的风量。

参照图4,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安装架21、隔板组22和超导发热带23,所述隔板组2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21的两端之间,所述隔板组22包括位于两端的固定板221以及设置在两所述固定板221之间的若干个隔板222,两所述固定板221的两侧均设有复数个绕接块2211,若干个所述隔板222的两侧均设有复数个段差槽2221,所述超导发热带23蜿蜒来回经过所述段差槽2221,并绕接在所述绕接块2211上。

具体地,所述超导发热带23为极薄的超热导复合金属加热线材(现有技术),所述极薄的超热导复合金属加热线材比传统电热器的传热散热效果来的高,一般电热器其热效率输出约15%,而所述极薄的超热导复合金属加热线材的热效率输出为95%,热效率高。除了作为良好的电热组件,加上所述极薄的超热导复合金属加热线材的导热扩散率达95%,也能将电热产生的温度瞬间释放回复常温。利用这个特性,采用所述超导发热带23作为热源,通上电源在极短一秒中内即能达到设计之最高温度,当切断电源时,所述超导发热带23亦能在2-3秒钟内恢复到常温,利用所述吹风组件1作对流散热作用,约90%的热量均已被散热传递至空气中,所以所述超导发热带23能产生800℃而言,经过所述吹风组件1散热作用,所以所述超导发热带23本身只残留80℃之温度,其余之温度完全散热于整个空间当中。

参照图1,所述温控装置3包括控制盒31和温度传感器32,所述温度传感器32固定在所述安装架21上,所述控制盒31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2、所述变频电机13和所述超导发热带23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2向所述控制盒31传输采集信号,经所述控制盒31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变频电机13。具体地,所述温度传感器32固定在所述安装架21靠近空间的位置,用于侦测吹入整个空间的风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32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盒31,所述控制盒31将所述温度信号与设置的温度相对比并通过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变频电机13调节转速,所述风轮12根据不同的转速产生不同的风量,从而使吹入整个空间的风的温度保持档位设置的温度。

参照图3,所述风轮12装设在所述贯流蜗壳11内,所述风轮12的左端支承于装在所述贯流蜗壳11左端的滚动轴承113上,所述风轮12的右端通过一联轴器121与所述变频电机13连接,所述变频电机13则固定在所述贯流蜗壳11的右端。

较佳地,所述风轮12是由两节以上贯流式单元风轮122沿轴向连接而成的一体化风轮,所述贯流式单元风轮122是由多片沿圆周设置的叶片1221和位于叶片1221两端的环形连接板1222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21为由复数个侧板211组接而成一中空框架。

较佳地,所述侧板211和所述隔板222均由第一绝缘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绝缘隔热材料为云母材料。

较佳地,所述固定板221由第二绝缘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绝缘隔热材料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热材料,所述第二绝缘隔热材料为陶瓷或电木的其中之一。

参照图5,所述控制盒31包括设于该控制盒31表面的控制面板311、置于该控制盒31内的驱动控制电路板312和红外线接收器313,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312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311和所述红外接收器313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312具有的交流外接电源引线314与市电相连。

具体地,所述控制面板311设有温度旋钮3111和开关按钮3112,所述温度旋钮3111具有多个档位,在本实施例中设为三个档位:高温档、中温档以及冷风档,每一个档位设置相应的温度以及功能,当所述温度旋钮3111调至高温档(约65℃)时,所述加热组件2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吹风组件1处于慢速吹风状态,此时人们可以进行衣服烘干;当所述温度旋钮3111调至中温档(约40℃)时,所述加热组件2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吹风组件1处于快速吹风状态,此时人们可以进行身体的取暖;当所述温度旋钮3111调至冷风档(约20℃)时,所述加热组件2处于停止状态,所述吹风组件1处于快速吹风状态,此时人们可以进行身体的清凉。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温度旋钮3111调至不同的档位时,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312接收到相应的信号,并控制所述变频电机13和所述超导发热带23实现对应档位的功能。

参照图6,所述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还包括无线遥控器4,所述红外接收器313用于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4发出的相应信号,具体地,所述无线遥控器4上同样设有所述温度旋钮3111’,使用者通过操作所述无线遥控器4上的所述温度旋钮3111’向所述红外接收器313发出相应信号,并传递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312,最后控制所述变频电机13和所述超导发热带23实现对应档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需要烘干或取暖时:通过所述交流外接电源引线314与市电相连,接通所述开关按钮3112,通过所述控制面板311或者所述无线遥控器4将所述温度旋钮311调至所述高温档或所述中温档,所述风轮12在所述变频电机1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同时所述超导发热带23处于加热状态,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风轮12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11进风,然后从所述出风口112排出,并且经过所述超导发热带23的加热送至室内进行循环加热;

需要吹冷风时,通过所述控制面板311或者所述无线遥控器4将所述温度旋钮311调至所述冷风档,所述风轮12在所述变频电机1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同时所述超导发热带23处于停止状态,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风轮12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11进风,然后从所述出风口112排出,并且经过所述超导发热带23后送至室内进行循环降温;

同时,在该变频自动超导冷热风机运行过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2侦测吹入整个空间的风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32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反馈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312,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312将所述温度信号与设置的温度相对比并通过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变频电机13调节转速,所述风轮12根据不同的转速产生不同的风量,从而使吹入整个空间的风的温度保持档位设置的温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