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陶炉隔热结构及电陶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634发布日期:2019-11-05 22:03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陶炉隔热结构及电陶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陶炉隔热结构及电陶炉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电陶炉被广泛用于煮茶、保温和烹饪中,但是现代人对于产品要求精致,一体化的设计,传统的电陶炉笨重的体积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精致的电陶炉意味着体积小,但是由于电陶炉的发热较高,在较小的体积内不利于散热容易导致电路板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陶炉隔热结构及电陶炉结构,采用发热盘下设置隔板主体以把热量集中在隔板主体的上方,把电路板和散热风扇设置在隔板主体的下方,防止电路板过热导致的电路板烧坏,同时在隔板主体上开口,利于把隔板主体下方的热量送至隔板主体上方,充分利于余热,提高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隔板主板上方的面板与外壳之间用密封圈防水,取消了用粘涂硅硐胶24小时固化的密封防水的传统做法,降低因硅硐胶密封不良无法返工而造成的废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降低环境污染。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电陶炉隔热结构,包括上端具有发热盘安装腔的隔板主体,所述隔板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风扇安装区、电路板安装区,所述电路板安装区位于风扇安装区的开口端,所述风扇安装区设置有几字型的挡风板,所述隔板主体在与风扇安装区位置上设置开口。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盘安装腔位于所述风扇安装区和电路板安装区的上方。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主体的中央还设置有温控器的安装卡扣。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主体上方靠近边沿处设置有防水槽。

一种电陶炉结构,包括上述的电陶炉隔热结构。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其还设置有面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以安装密封圈。

有益效果:一种电陶炉隔热结构及电陶炉,采用发热盘下设置隔板主体以把热量集中在隔板主体的上方,把电路板和散热风扇设置在隔板主体的下方,防止电路板过热导致的电路板烧坏,同时在隔板主体上开口,利于把隔板主体下方的热量送至隔板主体上方,充分利于余热,提高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隔板主板上方的面板与外壳之间用密封圈防水,取消了用粘涂硅硐胶24小时固化的密封防水的传统做法,降低因硅硐胶密封不良无法返工而造成的废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陶炉隔热结构的隔板主体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陶炉隔热结构的隔板主体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陶炉隔热结构的隔板主体与风扇和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陶炉隔热结构的隔板主体与发热盘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陶炉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陶炉隔热结构,包括上端具有发热盘安装腔11的隔板主体1,所述隔板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风扇安装区12、电路板安装区13,所述电路板安装区13位于风扇安装区12的开口端,所述风扇安装区12设置有几字型的挡风板17,所述电路板安装13区位于几字型挡风板17的包裹区域内以形成散热空间,所述隔热主体在与风扇安装区位置上设置开口15。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盘安装腔11位于所述风扇安装区12和电路板安装区13的上方同构上下的空间设置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主体1的中央还设置有温控器的安装卡扣 14以便于安装温控器,该温控器从隔板主体1下方深入发热盘安装腔11内。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主体1上方靠近边沿处设置有防水槽18以防水。

进一步地,在所述隔板主体1的周壁上设置有旋钮开关安装孔 16。

一种电陶炉结构,包括上述的电陶炉隔热结构。

进一步地,其还设置有面板2和壳体3,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31以安装密封圈32,所述密封圈安装槽31设置于所述壳体3的上端与面板2连接处,所述密封圈32位于所述面板2和壳体3连接处之间形成密封,代替了传统的通过硅酮胶连接,由于硅酮胶需要预装并等待24小时的干燥时间,耗费时间长,采用了密封圈 32后可以免去预装的步骤,降低生产时长,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