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沫煤干燥的列管式干燥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520发布日期:2019-03-27 09:51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沫煤干燥的列管式干燥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热解、煤化工和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法生产半焦的工艺中适用的用于沫煤干燥的列管式干燥炉。



背景技术:

在回转窑生产半焦的工艺中,现有对沫煤的干燥方法大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沫煤直接在干馏炉中升温干燥、干馏,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沫煤中的物理水进入挥发份气相中,这些物理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潜热,并转化为酚水,不但增大了热量效果,更是增大污水处理的难度;另外一种是使用加热后的氮气等惰性气体对干燥炉进行加热,热载体在循环时不仅夹带大量灰尘,造成除尘难度变大,而且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沫煤干燥的列管式干燥炉,利用回转干馏炉产生的废热烟气的热量为热源,干燥炉内置列管式加热管的间接式加热的方式对沫煤进行逆向换热,不仅减少了酚水转化及粉尘污染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能源资源,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沫煤干燥的列管式干燥炉,设置于干馏炉的上游且与干馏炉分体设计,包括炉体,炉体一端设置有沫煤入料口,炉体另一端设置有沫煤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壁内侧沿其轴向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加热支管,所述加热支管沿炉体周向均匀布置,加热支管外部套设有固定支架,加热支管与固定支架之间预留有预设间隙,加热支管以能够在固定支架内滑动的方式与固定支架相连接,固定支架与炉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支管靠近沫煤出料口的一端连接有分气器,分气器外端连接有热烟气进气管,所述热烟气进气管连通回转干馏炉的废热烟气;所述加热支管靠近沫煤入料口的一端连接有集气板,集气板外沿与炉体内壁固定相连,集气板中部设置有入料孔,集气板上入料孔的外侧设置有与加热支管相匹配的通孔,加热支管端部贯穿通孔,加热支管与通孔之间预留有预设间隙,所述集气板外侧设置有环状的入料端罩,入料端罩套设在炉体端部并与炉体外壁相连,入料端罩内壁向内延伸贯穿入料孔形成沫煤入料口,入料端罩、集气板、炉体内壁之间形成出烟通道,所述入料端罩连接有烟气出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沫煤入料口连接有螺旋送料器。

进一步的,所述沫煤入料口设置有排湿汽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湿汽管连接有引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与炉体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支管与固定支架之间、加热支管与集气板上的通孔之间、入料端罩内壁与入料孔之间均预留有不大于1mm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分气器通过填料密封与热烟气进气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靠近沫煤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料端罩,出料端罩设在炉体端部并与炉体外壁相连,出料端罩下端设置有沫煤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端罩与炉体外壁之间、入料端罩与炉体外壁之间均通过旋转密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沫煤出料口通过传输设备连接回转干馏炉的入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回转干馏炉产生的废热烟气的能量为热源、内置列管式加热管的方式布置在炉体内壁,配合回转干燥炉的旋转使废热烟气与沫煤进行间接式逆向换热,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酚水转化及粉尘污染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能源资源,热传导效率高,降低了成本,间接加热的形式能够使排出的湿气量减少80%,废气量减少,可以有效的降低除尘难度、提高除尘效果,非常适用于转炉法生产半焦的加工工艺;其固定方式和集气板结构可以确保热消除加热管的轴向膨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沫煤入料口,3.沫煤出料口,4.加热支管,5.固定支架,6.分气器,7.烟气进气管,8.集气板,9.入料孔,10.通孔,11.入料端罩,12.烟气出气管,13.螺旋送料器,14.排湿汽管,15.旋转密封,16.填料密封,17.托辊,18.从动齿轮,19.驱动齿轮,20.电机,21.出料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沫煤干燥的列管式干燥炉,设置于干馏炉的上游且与干馏炉分体设计,包括炉体1,炉体1一端设置有沫煤入料口2,炉体1另一端设置有沫煤出料口3,沫煤出料口3通过传输设备连接回转干馏炉的入料口,炉体1内壁内侧沿其轴向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加热支管4,本实施例中加热支管4数量为八个,所述加热支管4沿炉体1周向均匀布置,加热支管4外部套设有固定支架5,加热支管4与固定支架5之间预留有预设间隙,加热支管4以能够在固定支架5内滑动的方式与固定支架5相连接,固定支架5与炉体1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支管4靠近沫煤出料口3的一端连接有分气器6,分气器6外端连接有热烟气进气管7,所述热烟气进气管7连通回转干馏炉的废热烟气;所述加热支管4靠近沫煤入料口2的一端连接有集气板8,集气板8外沿与炉体1内壁固定相连,集气板8中部设置有入料孔9,集气板8上入料孔9的外侧设置有与加热支管4相匹配的通孔10,加热支管4端部贯穿通孔10,加热支管4与通孔10之间预留有预设间隙,所述集气板8外侧设置有环状的入料端罩11,入料端罩11纵截面呈“凸”字形,入料端罩11呈外端封闭内端开放式结构,入料端罩11套设在炉体1端部并与炉体1外壁相连,入料端罩11内壁向内延伸贯穿入料孔9形成沫煤入料口2,且入料端罩11在入料孔9内能够与集气板8发生相对旋转运动,入料端罩11、集气板8、炉体1内壁之间形成出烟通道,所述入料端罩11连接有烟气出气管12,所述沫煤入料口2连接有螺旋送料器13,通过螺旋送料器13将原料煤配煤后向干燥炉中连续进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沫煤入料口2设置有排湿汽管14,排湿汽管14连接有引风机,通过引风机将干燥炉内加热后的沫煤湿气排出再进一步冷却和除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支管4与固定支架5之间、加热支管4与集气板8上的通孔10之间、入料端罩11内壁与入料孔9之间均预留有不大于1mm的间隙,即三处均形成1mm的硬密封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气器6通过现有技术的一种动密封形式填料密封16与热烟气进气管7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体1靠近沫煤出料口3的一端设置有出料端罩21,出料端罩21与入料端罩11对称设置,出料端罩21设在炉体1端部并与炉体1外壁相连,出料端罩21下端设置有沫煤出料口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料端罩21与炉体1外壁之间、入料端罩11与炉体1外壁之间均通过现有技术常用的一种动密封形式旋转密封1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炉为回转式干燥炉,炉体1呈卧式结构且炉体1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炉体1外壁连接有用以支撑炉体1的托辊17,炉体1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18,从动齿轮18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9,驱动齿轮19连接一电机20的输出轴,炉体1在电机20的驱动下绕其轴线转动,配合炉体1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使得沫煤原料经沫煤入料口2进入炉体1内并经沫煤出料口3排出。

使用时,原料沫煤通过螺旋送料器13向回转干燥炉中连续进料,从沫煤出料口3出料;与此同时,来自回转干馏炉的余热烟气从烟气进气管7进入干燥炉后,通过填料密封16进入随炉体1及加热支管4旋转的分气器6,平均分布进入八根加热支管4,最后在回转炉另一端被集气板8收集后经入料端罩11进入烟气出气管12。沫煤在回转炉转动过程中,在炉体1倾角及回转作用下,从进口向出口移动,和八个加热支管4内的来自回转干馏炉的余热烟气进行逆向换热,原料煤在炉体1内被加热到200℃后,经沫煤出料口3通过进入回转干馏炉,有利于沫煤在干馏炉中迅速升温、快速进入干馏过程,实现较稳定的干馏效果和较少的热量消耗。由于沫煤和位于炉体1内壁的列管式加热支管4接触面积大、换热充分且逆向换热,因此换热效率较高。各加热支管4与固定支架5采用非焊接可滑动的固定方式,固定支架5和炉体1内壁焊接固定,集气板8焊接在转筒内壁,加热支管4与固定支架5之间、加热支管4与集气板8之间、入料端罩11与集气板8之间都采用1mm配合的硬密封,消除加热支管4产生的轴向热膨胀,换热管主管两端以盘根密封的结构形式消除热膨胀产生的应力,可以有效克服热应力影响;原料煤被加热到200℃后,物理水份受热变为水蒸气经排湿汽管14逸出,同时将细微的尘粒携带进入气相湿气中,并分别经降温、除尘处理;脱水后的沫煤则通过传输设备送出至回转干馏炉。

本实用新型以回转干馏炉产生的废热烟气的能量为热源,通过内置列管式加热管的方式布置在炉体内壁,配合回转干燥炉的旋转使废热烟气与沫煤进行间接式逆向换热,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酚水转化及粉尘污染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能源资源,热传导效率高,降低了成本,间接加热的形式能够使排出的湿气量减少80%,废气量减少,可以有效的降低除尘难度、提高除尘效果,非常适用于转炉法生产半焦的加工工艺;其固定方式和集气板结构可以确保热消除加热管的轴向膨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