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热回收式新风预热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114发布日期:2019-04-30 18:4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显热回收式新风预热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新风预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热回收式新风预热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冬季我国北方寒冷、严寒地区,工艺性组合式空调机组需要从室外抽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升温和加湿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由于室外新风温度比较低(约-35℃-0℃),新风在与回风混合之前均需预热,而新风预热盘管的防冻是影响其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传统新风预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加热介质采用热水或蒸汽,由于盘管内外冷热工质温差较大,新风预热器盘管容易被冻裂,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热回收式新风预热防冻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新风预热器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热回收式新风预热防冻装置,包括新风预热器,还包括显热回收器,所述显热回收器为立方体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中间换热板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第一通道和位于右侧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互垂直,第一通道的进口与室外新风管相连通,第一通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新风预热器的进风口相连通,新风预热器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相连通,第二通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新风回风混合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热回收式新风预热防冻装置,除新风预热器外,还增设了显热回收器,通过管道将两者相连后,可以使室外较冷的新风在显热回收器中与已经获得一定热值的新风预热器出口新风进行热交换,避免了较冷新风直接与新风预热器相接触,降低了新风预热器内冷热工质的温度差,减少了新风预热器盘管被冻裂的几率,提高了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显热回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热回收式新风预热防冻装置,包括新风预热器1和显热回收器2,显热回收器2为立方体结构的壳体,壳体的内腔通过中间的不锈钢换热板3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第一通道4和位于右侧的第二通道5,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相互垂直,第一通道4的进口与室外新风管相连通,第一通道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新风预热器1的进风口相连通,新风预热器1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第二通道5的进口相连通,第二通道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新风回风混合器相连通。

空调机组工作时,室外新风先通过显热回收器2的第一通道4进入新风预热器1,之后经显热回收器2的第二通道5进入空调机组的新风回风混合器内。在此过程中,显热回收器2第一通道4进口处的冬季室外新风温度t1<0℃,换热后,第一通道4出口处的新风温度t2≥5℃;经过显热回收器2预热的新风在新风预热器1中换热后出口温度t3达到20-30℃,当再次进入显热回收器2时,由于与室外的温度为t1的低温新风发生了热交换,因此在第二通道5的出口处的温度t4比t3有所降低。需要注意的是,空调机组启动时,要保证新风预热器1先工作起来。原因是,刚开机时,室外新风的风速高达4-6m/s,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新风预热器1加热,瞬间通过显热回收器2时,确保了经过显热回收器2后的新风温度t2≥5℃,从而避免了长时间温差过大造成的新风预热器1盘管冻裂现象。

此过程热量的传递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CM(t2-t1)=CM(t3-t4),其中,C表示新风的比热容,单位是J/(kg▪k),M表示新风的质量,单位是kg。装置自带控制系统,只要保证t2≥5℃,t2、t3、t4均可根据需要设定,通过调整新风预热器1的加热量即可实现。这样就解决了冬季新风冻裂新风预热器1盘管的难题,保证了空调系统在冬季稳定、高效运行,使其具备良好的实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