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654发布日期:2019-06-15 00:3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锌易溶于酸,也能溶于碱,故称它为两性金属,锌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发生变化,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在含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海洋性气氛中,锌的耐蚀性较差,尤其在高温高湿含有机酸的气氛里,锌镀层极易被腐蚀,锌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76V,对钢铁基体来说,锌镀层属于阳极性镀层,它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其防护性能的优劣与镀层厚度关系甚大,锌镀层经钝化处理、染色或涂覆护光剂后,能显著提高其防护性和装饰性,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在镀锌车间生产中,因锅炉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高温烟气如不及时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油气中富含的热能也被浪费。

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因制冷效果差使得通过回收利用后的油气任然含有大量的热量没被吸收,造成了热污染,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不彻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油气分离器的顶端设有水气出口,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油气出口,且所述油气出口和所述水气出口上均安装有冷凝套筒,所述冷凝套筒一侧设有水冷箱,所述水冷箱靠近所述冷凝套筒的一侧设有冷油管和冷气管,所述冷油管的底端设有进油管,所述冷油管的顶端设有出油管,且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均贯穿所述水冷箱的内壁与外界连通,所述冷气管的底端设有进气管,所述冷气管的顶端设有出气管,且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贯穿所述水冷箱的内壁与外界连通,所述水冷箱的另一侧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底端设有进水管,所述通水管的顶端设有出水管,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贯穿所述水冷箱的侧壁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凝套筒上设有若干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冷凝套筒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和所述进气管内壁均紧密焊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紧密焊接有若干挡板,且所述挡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穿过所述冷凝套筒与所述油气出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冷凝套筒与所述水气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设有6-10个,且呈环形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有3-4个,且呈环形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将镀锌车间产生的高温油气通入油气分离器和水冷箱进行油水分离和回收,油气经过冷凝管从进油管进入冷油管内,水气经过冷凝管从进气管进入冷气管内,同时安装在水冷箱内的通水管能不断的从进水管内输送冷水,并从出水管将热水排出,用于冷却冷油管和冷气管内的油气和水气,并使其冷凝成液体,进油管和进气管内均设置了挡板,且挡板能通过转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能降低水气和油气进入管道内的流速,使得水冷箱的谁能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提高余热回收的利用率,解决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不彻底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气分离器;11、进气口;12、水气出口;13、油气出口;2、冷凝套筒;21、安装槽;211、半导体制冷片;3、水冷箱;31、冷油管;311、进油管;312、出油管;313、安装座;314、转轴;315、挡板;32、冷气管;321、进气管;322、出气管;33、通水管;331、进水管;33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1,油气分离器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1,油气分离器1的顶端设有水气出口12,油气分离器1的底部设有油气出口13,且油气出口13和水气出口12上均安装有冷凝套筒2,冷凝套筒2一侧设有水冷箱3,水冷箱3靠近冷凝套筒2的一侧设有冷油管31和冷气管32,冷油管31的底端设有进油管311,冷油管31的顶端设有出油管312,且进油管311和出油管312均贯穿水冷箱3的内壁与外界连通,冷气管32的底端设有进气管321,冷气管32的顶端设有出气管322,且进气管321和出气管322均贯穿水冷箱3的内壁与外界连通,水冷箱3的另一侧设有通水管33,通水管33的底端设有进水管331,通水管33的顶端设有出水管332,且进水管331和出水管332均贯穿水冷箱3的侧壁与外界连通。

本实施例中,油气分离器1采用广州奥突斯空压机连锁有限公司生产的FS-02系列油水分离器,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油气分离器1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工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油气分离器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进一步的,进油管311穿过冷凝套筒2与油气出口13连通,进气管321穿过冷凝套筒2与水气出口12连通,并与将冷凝过后的油气和水气通入水冷箱3内。

除此之外,冷油管31和冷气管32设有相同的内径,本实施例中冷油管31和冷气管32的内径优选为5cm,并与油气和水气的输送。

值得说明的是,水冷箱3真题采用不锈钢材质,该材质具有较强的耐磨耐腐蚀性,且导热效果好,便于对高温油气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进水管331和出水管332设有相同直径,本实施例中进水管331和出水管332的直径优选为8cm,并与冷水循环流通对水气和油气冷却回收。

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211的型号为TEC1-12704,该型号制冷片具有制冷效果显著,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

冷凝套筒2上设有若干安装槽21,每个安装槽21内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11,且半导体制冷片211通过安装槽21与冷凝套筒2插接配合。

值得说明的是,安装槽21设有6-10个,且呈环形等间距排列,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1的个数优选为6个,便于对油气和水气进行一次冷却。

进油管311和进气管321内壁均紧密焊接有安装座313,且安装座313上设有转轴314,转轴314上紧密焊接有若干挡板315,且挡板315通过转轴314与安装座313转动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挡板315设有3-4个,且呈环形等间距排列,本实施例中挡板315的个数优选为3个。

本实施例的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将镀锌车间产生的高温油气通入油气分离器1和水冷箱3进行油水分离和回收,具体为:高温烟气进入油气分离器1后,因密度不同油气聚集在下方,水气聚集在上方,油气经过冷凝管2从进油管311进入冷油管内,水气经过冷凝管2从进气管321进入冷气管内,同时安装在水冷箱3内的通水管33能不断的从进水管331内输送冷水,并从出水管332将热水排出,用于冷却冷油管31和冷气管32内的油气和水气,并使其冷凝成液体,进油管311和进气管321内均设置了挡板315,且挡板315能通过转轴314与安装座313转动连接,能降低水气和油气进入管道内的流速,使得水冷箱3的谁能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提高余热回收的利用率,解决热镀锌车间余热回收不彻底的问题,便于普及和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